?

淺析愛國主義情懷在小學高年級德育教育中滲透的有效路徑

2021-10-21 08:52毛碧蘭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32期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高年級

毛碧蘭

摘要: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社會各個領域對于小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明顯發生著轉變,其中尤其是對于高年級階段的學生,他們正處于將要步入人生另一個階段的“分水嶺”,因此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始終貫徹將德育元素融入課堂的教學信念,除了要保證學生能夠掌握以及應用一定文化知識以外,更為重要的就是幫助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要逐步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確保其身心能夠在生活學習中能夠健康成長,這點尤為重要。下文主要就小學高年級德育教育中愛國主義情懷的有效滲透具體路徑展開分析,希望對相關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所幫助。

關鍵詞: 愛國主義情懷; 小學德育教育; 高年級

伴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社會的發展,社會在進行人才吸納的過程中,對于其綜合素質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尤其是人才自身具備的思想道德品質這方面已經排到了“首位”。由此可以看出,學生的德育教育需要從小就抓起,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逐步提升德育教育中愛國主義情懷的教學比重,需要針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政治認識、法律法規、身心成長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創新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滲透愛國主義元素,可以極大程度燃起學生的愛國熱情。班主任及其他任課教師在整個教育或者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認識到學生愛國主義的培養對其未來的長遠發展以及國家今后的“道路”都體現出的重要價值。

一、愛國主義情懷在小學教育中體現的重要價值

家國主義情懷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到每一個普通家庭,大到整個國家,主要就是特指學生所展現和表露的特殊情感,這種情感不單單體現于對學生家庭中各個成員的感恩之情、尊老愛幼,還體現于學生對國家的熱愛程度,從小就讓學生產生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是非常必要的,不僅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提供不竭動力,而且對國家未來道路、戰略、制度的創設都體現著巨大意義。

二、愛國主義情懷在小學高年級德育教育中滲透的具體路徑

1.在日常教學中融入愛國、愛黨的思想理念

在教學中逐步滲透愛國主義思想元素,是學生建立正確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保障,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教師需要將愛國、愛黨的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其內,這同時也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體有著諸多益處。只有學生們愛國、愛家,才能從內心樹立起堅定而遠大的理想信念。在當前教育大管徑下,存在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還是沿用傳統教學的思路和理念,把學生的分數看成學生學習的“全部”一味地關注學生課本基礎知識的灌輸,只考慮學生能否在一個個的測驗和考試中拿到很高的成績,未能對愛國、愛黨的思想教育的融入提起應有的重視程度,從短期看可能是有一定效果的,可是從學生未來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這種教育卻并不“合理”。因此,各科教師必須要重視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德育教育,必須要將愛國主義情懷教育合理的融入到自己的教學當中,要讓學生認識到愛國主義情懷的重要價值,讓愛國主義情懷逐步成為每一個中國人應有堅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例如,語文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涉及到“家鄉”這一詞匯時,教師可以以此詞匯引導學生去深入了解自己的家鄉,了解家鄉的變化、了解家鄉的風土人情、了解家鄉的廣袤無垠,逐步認知到國家的強大。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關作業,讓學生通過家庭“援助”或者自主探究等方式搜尋相關資料,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進行整理和搜集,然后下次課程的時候上臺依次進行講述,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自己的主觀認識講述自己的“家鄉”,最后通過投票的方式選出“最美家鄉”的獎項。教師通過為學生創設的一個個教學情境,為學生逐步營造出愛國、愛黨的愛國主義教育氛圍,使其對國家乃至民族產生濃厚的自豪感,進而培育學生們的愛國、愛家鄉的情懷。

2.完善德育教育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綜合性全面發展

在小學高年級德育教育的開展中,需要一個相對客觀的教學評價體系,這不要求教師要緊密關注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而且還需要努力提升學生愛國主義認識,這不僅能夠給學生全面成長以及身心健康提供夯實的基礎,而且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培養也體現出一定作用。因此教師需要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完善和創新自己德育教學評價的標準以及具體內容等方面。在評價標準上,除了需要關注學生思想上展現出的愛國主義情懷,還需要關注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中體現的各種實踐“活動”,需要積極引導學生將內在知識理論帶到生活實踐當中。在評價內容上,學生愛國情懷的培養,不僅涵蓋了學校、家庭,同時也包括社會、國家,因此教師從多個方向和角度去進行評價,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能夠綜合性全面均衡發展。

3.從身邊小事出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班主任在實施愛國主義教學的過程中,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要充分考量學生的年齡、認知等特點,切記從要從情感培育出發,在逐步轉向為實在的道理,要講究情理結合,從學生身邊的小事抓起,以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方式,在為學生搭建良好德育教學環境的基礎上,積極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使其能夠在具體事件明辨是非的學習過程中,進一步“進化”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每周一升旗儀式完成后,“趁熱打鐵”為學生滲透愛國主義的相關教育內容,通過嚴肅莊嚴的升旗儀式,引導學生更好的去了解和認識到國旗的由來和體現的具體意義,并逐步認識到中國成立以及發展的重要歷史價值,進而才能促使學生在每次升旗活動時都表情嚴肅、舉止規范,還能夠更加珍惜自己眼下的幸福生活,逐步認識到國家的強大。還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小本本,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感受到的他人的愛國、愛家的行為和自己的一些相關行為記錄下來,作為“印記”自己愛國情懷發展的一個實時紀念冊。在學期末或者學年末教師讓學生們拿出“小本本”,翻閱自己記錄下的一樁樁、一件件愛國、愛家的小事,讓學生們展開廣泛討論分享自己對愛國、愛家的看法,學生們在真實生活中獲取對家、國的更深刻的認識,讓愛國、愛家鄉真正走入到每一個學生的生活中、根植于每一個學生的內心世界中,成為其一生最堅定的信仰。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于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每一個教師都需要充分認識到愛國主義情懷對每一個學生當前以及未來生活發展和國家未來發展所體現的重要意義,要在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中不斷滲透愛國主義情懷的相關教育。教師需要以紅色文化教育為基礎,將愛國主義情懷設置為整個教育教學的主導,切實從學生生活的小事出發,將德育落實到實踐當中,努力將德育之花綻放于每個學生心中,將愛國情懷所產生的“芳香”融入到天地之中。

參考文獻:

[1]常雅嬌. 區域紅色文化傳承視域下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重塑與實踐[D].河北師范大學,2021.

[2]黃華.談愛國主義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與研究——以《橋》一文為例[J].第二課堂(D),2021(04):7-8.

[3]唐亞.“講好中國故事”啟蒙小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教育的路徑探索[J].教師,2020(09):3-4.

[4]展之蓮.在“成長印記”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小學生愛國情感培養的有效策略之一[J].新課程(下),2019(10):1.

猜你喜歡
小學德育教育高年級
小學德育教育中關注傳統美德教育的實踐意義論述
小學分層遞進德育體系構建研究
關于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的思考
讓生命綻放笑靨
小學高年級數學彈性作業的有效實踐探索
淺談小學高年級合唱教學設計優化策略
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探討
高年級古詩詞教學藝術之我見
淺談如何對新時期的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以童話為載體力促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