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初中語文教學課堂導入的創新方法

2021-10-21 02:39甘羲琴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32期
關鍵詞:課堂導入重要性初中語文

甘羲琴

摘要:正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導入學習對于課堂教學來說的重要性。在課堂上,教師能夠在第一時間緊緊抓住學生的內心,吸引其注意力,就可以為后來的課程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導入;重要性

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夠使學生迅速進入角色,教師的教學效率也能因此得到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導入教學的重要性,接下來探討了幾種課堂教學導入的創新方法,希望能為初中語文教學發展提供幫助。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的重要性

(一)引起學生注意,集中學生思維

興趣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因素。傳統的課堂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方式單一,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生也會逐漸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教學前的課堂導入卻有效改進了這一點,能直截了當地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使學生在學習中興致高漲,課堂注意力集中。

(二)鋪設橋梁,聯系新舊知識

在課堂上,教師不但要注重向學生傳授新知識,更不要忘記幫助學生鞏固舊知識。如果教師在新知教學中直接插入舊的知識點未免過于生硬,也會導致學生產生抵抗心理。這時教師就可以巧妙地利用課堂導入,把新舊知識聯系在一起,利用課堂開始的導入時間,迅速有效地達到幫助學生鞏固舊知識的目的。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的實踐

(一)講述故事,興趣導入

初中學生擁有很強的好奇心,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應當考慮到這一點,利用趣味性較強的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行課堂導入。例如,《唐雎不辱使命》,這篇文章節選自《戰國策》,描述了唐雎受命出使秦國的故事。但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如果沒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將很難了解故事的歷史背景,也不容易把握課文中的思想感情。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通過一個故事講述歷史背景,作為課堂教學的導入。如:“秦王幾世之前就經常以利益誘騙其他國家。當年秦惠王派張儀入楚,以六百里土地為誘餌,誘使楚國與齊國斷交,楚懷王上了當。秦昭襄王以十五座城池誘騙趙王的和氏璧,幸好被藺相如識破,最終‘偷雞不成蝕把米’。幾十年后,韓國、魏國紛紛被秦國所滅,這時秦王嬴政又盯上了安陵國,妄想故技重施。那么安陵國是會重蹈覆轍,還是會像藺相如一樣勇于抗爭呢?”通過教師講述的小故事,學生能在短時間內了解課文講述的時代背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后續的發展。這樣的課堂導入營造了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二)渲染氣氛,情境導入

在設定課堂導入時,教師可以根據課堂需要,利用語言描繪或借助其他方式設計教學情境、渲染課堂氣氛,使學生受到氣氛的感染,繼而對接下來的教學充滿興趣。以《濟南的冬天》為例,這篇文章是一篇通過描寫濟南的冬景抒發自己情感的散文,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作者的抒情技巧。在教學開始前,教師就可以向學生發問:“如果去旅游,你認為什么季節最好呢?為什么?”并且選擇一些學生將自己的意見在全班發表。這時教師就可以做出總結:“有同學喜歡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春天;也有同學喜歡天氣炎熱,可以游泳戲水的夏天;還有同學喜歡天高氣爽、萬物收獲的秋天。但是,一提起冬天,大家的印象都是數九嚴寒、蕭瑟凄涼,那么為什么老舍要特意去寫濟南的冬天呢?”通過教師設定的情景,學生會主動思考,打開書本并從課文中尋找答案。這樣的課堂導入能夠讓抽象的借物抒情寫作技巧變得生動形象,拉近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距離,方便了教師的后續教學。

(三)開門見山,題目導入

題目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文章整體的脈絡都會圍繞題目展開,因此,題目導入是課堂教學導入的一種基本方法。在學生接觸一篇新的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對文章的題目進行分析,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寫作目的,為后續的教學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以部編版教材七年級下冊《孫權勸學》為例,這篇課文選自《資治通鑒》,篇幅短小但內容完整,完美體現了《資治通鑒》作者借助史實來總結可供統治者借鑒的經驗教訓的寫作目的。教師也可以針對這一點引導學生,在教學開始時進行這樣的導入:“同學們,你們從這篇課文的題目中能夠得到哪些信息?”,從‘勸’字可看出孫權對呂蒙的‘苦口婆心’,這對于處在學習求知階段的學生也有著很強的借鑒意義。那么,孫權又是怎樣規勸的呢?呂蒙接受了孫權的規勸嗎?”這樣開門見山的題目導入,能使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有更清晰的目標,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思考,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四)巧用媒介,多元導入

新課標提出了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要求。語文核心素養強調了學生的鑒賞與創造、對文化進行傳承與理解的能力的重要地位。初中語文教材選材豐富多樣,但部分學生對于很多課文描寫的對象缺乏實際的認知。對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導入,把學生帶進課文描寫的世界,使其深入體驗和領略文化之美。以《安塞腰鼓》為例,課文以慷慨激昂的語言、變換豐富的句式刻畫了安塞腰鼓的雄渾之美,教學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體會文字和情感的有機結合。然而,學生對于安塞腰鼓的表演場景缺乏直觀感受。為此,教師在教學開始前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安塞腰鼓的片段,將其作為教學導入,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在播放過程中,教師可以在一旁輔助講解:“古老的黃土高原,很多人對這片土地的印象是一片貧瘠的土地。但就是在這樣的一片土地上,孕育出了安塞腰鼓這種鼓動人心的藝術形式……”通過一段短視頻的展現和教師的講解,學生會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能生動地體會文中修辭手法的作用,領悟到作者寫文章時運用到的文學技巧,也提升了學生對我國傳統藝術形式的鑒賞能力,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三、結語

總之,學習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很多,語文教師的課堂導入是一門藝術,在引領學生們進入學習世界的同時,也展現了其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語言之美。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掌握了學習方式,不是也接受了相應的思想教育和愛的教育,同時發揚文學的燦爛文明。

參考文獻:

[1]宋靜妮.初中語文課堂導入教學方法淺析[J].語文學刊,2020(16).

[2] 秦伯驪.淺談初中語文課堂導入的藝術性方法[J].學周刊,2020(04):100.

猜你喜歡
課堂導入重要性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淺談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論變更管理對項目效益的重要性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談中職數學課堂導入的技巧
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高中數學課堂導入的方法
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