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困境及解決路徑

2021-10-30 04:12王振
現代教育探索(萬知) 2021年3期
關鍵詞:發展困境高職教育校企合作

*通訊作者:王振,1986年2月,男,漢,陜西西安人,任職于廣西昊港翔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本科。研究方向:高等職業院校教育管理和校企合作辦學。

摘? ? 要:“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來的、能夠實現校企共贏目的的育人模式。如今高職教育的發展力度越來越迅猛,企業的發展目標也越來越長遠,他們都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應有更廣闊的創新發展空間和發展活力,以適應高職教育與企業的新發展需要。高職院校應從自身實情出發,找出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在新時期面臨的發展困境,再實事求是地探索相應的解決路徑。本文對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困境及解決路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職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發展困境

一、高職院校視角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育人價值

站在高職院校的視角,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能夠讓院校明確企業對高職人才提出的具體要求,包括企業崗位對人才的素質要求、能力要求、專業知識要求、技術要求等。這些來自企業的信息可為高職院校優化專業課程教學、改進人才培養模式與育人計劃提供很好的參考,讓高職院校能夠培養出企業想要爭取的人才。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運行過程中,高職院校的課程教學改革成效較佳,歸根到底是企業的豐富生產資源能夠被轉化成為高職院校開展專業課程教學的重要教育資源,其教育體系的建設也越來越完善,能夠滿足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不斷提升的人才需求[1]。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困境

第一,高職院校與企業共同合作建立的人才培養模式雖然備受重視,但是卻沒有達到深層發展的階段。不少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處于淺層次的發展狀態,前者難以從合作企業身上挖掘到足夠充分的教育資源用以培養人才。這樣的發展現狀并不利于校企之間的長遠合作,也很難提高當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教育的效果。

第二,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設置還沒有全面體現校企合作的特點,導致學生在專業課程的教學活動中沒能全面按照企業的用人要求,促進個體的發展[1]。

第三,高職院校在開展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時,將關注重點放在企業身上,反而疏忽了新教育政策的科學指導力量。高職院校有待在新教育政策的引領下更新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讓高職學生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素質能力。這些問題都阻礙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健康運行,也不利于高職院校與企業建立長遠的合作關系。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路徑

(一)從專業課程設置入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1. 貼近地方產業發展實情

高職院校要從專業課程設置入手優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則應在設置專業課程時,貼合地方產業的發展實情,堅持貼近市場、貼近企業的原則,凸顯高職院校專業教育的特色。為此,高職院校要了解當地的產業結構變化,適當地調整專業課程設置[2]。同時,高職院校要與合作企業圍繞人才培養標準要求、人才培養方式展開討論與交流,優化專業課程設置。此外,高職院校應注重讓合作企業的招工與高職院校的招生同步進行,確保高職生在順利完成學業的基礎上,在專業對口的前提下實現快速就業,讓校企合作與訂單式人才培養方式發揮出最大化的育才價值。

2. 抓住校企合作著力點

高職院校在優化專業課程設置時,還應抓住校企合作的重要著力點來進行。例如有的高職院校在設置專業課程時,抓住了“四位一體”這一著力點,即將“專業技能”“工學結合”“素質拓展”及“創業孵化”四個方面的內容整合為一體,對專業課程進行合理的調整與設置,培養出具有良好專業基礎、專業核心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的合格人才,實現了專業課程、生產實踐之間的有機融合。有的高職院校則將校企共同開發的項目作為著力點,合理設置專業課程,專業理論課程與實操課程均可體現校企合作的特色[1]。還有的高職院校引入了校企共建“2+1”課程置換模式,讓高職生先經歷兩年的校內學習,再學習一年的校企合作共建課程。這樣的專業課程設置模式迎合了高職生的環境適應能力特點,使其能夠更好地朝著準職業人的方向進行角色轉變,有利于提高企業錄用應用型人才的比率,也能夠提高高職畢業生的就業率。

(二)在“雙高計劃”下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1. 深化產教融合的發展

在“雙高計劃”下,高職院校要優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還應注重促進產教融合的深化發展,讓高職教育的“供給導向”逐漸向著“需求導向”進行創新轉變。為了實現深化產教融合發展的目的,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加強專業鏈與產業鏈之間銜接的有效性,對校企協同育人機制進行創新性改革,真正建立起一個校企雙元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讓專業課程教學過程和企業生產服務過程相互對接,實現專業課程教學與企業生產服務周期的同步前進,旨在真正培養出“雙高”人才[2]。另一方面,高職院??山嫺咚降漠a教融合平臺,實現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之間的深度融合發展。這一平臺既可為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提供服務,又可為社會發展與校企合作提供服務,讓產教融合平臺獲得可持續的發展動力,為長期的校企合作提供實踐場地。

2. 開設線上現代學徒班

現代學徒制是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比較常見的校企育才機制,高職院校和企業能夠共同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完善等過程,還可共同制定現代學徒制企業師傅管理方法,選拔出優秀的教師與企業專家或者企業的能工巧匠擔任學生的師傅,共同培養合格的人才。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目前面臨著不小的發展困境,為了突破這一困境,高職院??蓮默F代學徒制入手,在“互聯網+教育”的發展態勢下,開設線上現代學徒班。

高職院??蓪W校教育資源、企業的人才培訓資源轉化成為信息化資源,利用微課、慕課等載體將信息化知識內容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通過在線學習的方式接受師傅的實時指導,并使學徒與師傅之間可進行虛實結合的有效互動與交流[1]。師傅們要提高線上現代學徒班的教育效果,還可開發各種特色教材,將其上傳到線上教育平臺,如電子版的企業崗位工作手冊這樣的特色資源能夠吸引學徒們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徒們的現代化學習水平。

(三)在“雙創”目標下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1. 加強“雙創型”師資隊伍建設

“雙創”目標實際上就是指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的人才,它可引領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改革與健康發展。高職院??筛鶕@一育人目標,加強“雙創型”師資隊伍建設,提高“雙創型”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使其能夠對高職學生進行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高職院校在推進“雙創型”師資隊伍建設的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以培養教師的創新創業教育能力為核心,加強教師培訓。高職院??善刚垊撔聞摌I教育的專家來講授專業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創新創業教育方法,也可鼓勵參與培訓的教師進入到企業單位,通過掛職鍛煉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創新創業教育能力[2]。第二,高職院??梢M具有創新創業教育能力的優秀教師人才,增強“雙創型”教師隊伍的活力。隊伍內部可加強經驗交流,缺乏經驗的教師可借鑒他人的優秀經驗,不斷豐富自己對創新創業教育知識的認知,讓教師具備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能力。第三,高職院??稍谛F蠛献鞅尘跋?,靈活利用企業的創業教育資源,對“雙創型”教師隊伍進行培訓,讓“雙創型”教師隊伍快速成長為能夠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主力。

2. 建立多元校企合作實踐平臺

為了促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多元化、深度化發展,高職院??梢园l揮三方聯動的作用,建構一個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實踐平臺。這三方包括高職院校、政府和企業,在三方聯動的情況下,企業的參與度會更高,有利于高職院校全方位地推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教育活動的開展[1]。這一多元化校企合作實踐平臺可包括“產學合作中心”“短期實訓模塊”“創新創業園”“綜合實訓中心”“校企合作工作室”等部分,在這一實踐平臺的支撐下,合作企業不再單一化,涉及的行業也凸顯出綜合性的特點,有利于真正實現校企之間的深度合作,在共同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實現共贏目標。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育人價值得到了廣泛認可,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通過這一人才培養模式做好教學工作。雖然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境,但高職院??蓮亩嘟嵌日归_思考,從不同方向探索出優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路徑,從而能夠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礎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正理,張家海,陳海霞.校企合作協同育人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山東工業技術, 2019(9):235,237.

[2]高陽,鐘杰,徐光.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 2017(2):88-91.

猜你喜歡
發展困境高職教育校企合作
寧夏回族民族傳統體育發展困境及對策研究
大數據時代下免費手機軟件盈利模式探討
基建投資預算貼合工程造價控制階梯化管理研究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