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新時代大學生社會擔當精神的現實困境及路徑選擇

2021-11-03 14:54孟慶艷
就業與保障 2021年24期
關鍵詞:勇氣培育意識

文/孟慶艷

擔當,意味著接受并負起責任,是一種積極的態度和自覺的行動。擔當作為精神和能力的集中體現,具有不同的層次和價值。擔當可以為自己、為家庭、為國家和民族,依次表現為個人擔當、家庭擔當和社會擔當。社會擔當作為最高層次的擔當,指的是個人在正確價值觀引導下,自覺擔起促進國家和民族進步的職責和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币恢币詠?,廣大青年學生擔當起時代賦予的神圣使命,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彰顯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社會擔當精神。社會擔當精神隨著時代變遷而歷久彌新,新時代賦予了社會擔當精神新的價值。當前要積極培育大學生的社會擔當精神,使他們成為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1]。

一、新時代大學生社會擔當精神培育的理論邏輯

培育大學生的社會擔當精神是對五四愛國精神的繼承與發展。社會擔當精神是青年學生從歷史中繼承和發展的優秀品質,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五四運動時期的青年學生憂國憂民,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將愛國情結和報國行動相結合,義無反顧地與侵害國家利益的北洋政府和帝國主義作斗爭,彰顯出“鐵肩擔道義”的社會擔當精神。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號召廣大青年上山下鄉,大量知識青年深入農村,開墾土地建設農村,《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深刻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七年來艱苦的知青歲月所表現出的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對黨一以貫之的忠誠熱愛,富民強國的抱負和擔當,一心為民的深厚情懷,寬厚敦實的優良品質,這是他們那一代人的擔當。新時代,青年擔當具有新的歷史使命、新的內涵和新的生命力,培育大學生社會擔當精神正是對五四愛國精神的繼承與發展[2]。

培育大學生社會擔當精神是自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擔當重要論述的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重視青年的責任擔當。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以及在外考察期間的諸多場合,習近平總書記都強調青年的擔當精神,可見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青年擔當,對廣大青年寄予了厚望。廣大青年大學生要牢記總書記的諄諄教誨,爭做時代的擔當者,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國夢的指引下,當代青年義無反顧地接過了歷史的接力棒。

大學生擔當精神的缺失對我國未來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大學生作為未來國家建設的主干力量,其素質和能力的各個方面都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傲⒉畔攘⒌隆?,能力突出的大學生如果缺失德行,可能會對國家的綜合實力造成影響。因此,大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教育至關重要,尤其是大學生擔當精神的培育。培育大學生社會擔當精神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新時代,廣大青年學生具有新職責與新使命,相應地,高校具有了新任務,要全面推進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應認識到培育大學生社會擔當精神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要求。高校思政課程的規劃和設置關系到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科學系統的思政課程有利于大學生社會擔當精神的培育[3]。

二、新時代大學生社會擔當精神培育的現實困境

(一)不想擔當

培育大學生社會擔當精神是讓大學生逐漸意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并做出社會擔當行為的過程。當前,有些大學生對社會擔當認識不到位,擔當信念淡化,社會擔當意識薄弱。尤其表現為個別大學生在面臨選擇時往往會忽略國家和集體利益,將個人價值凌駕于社會價值之上,放棄自己應擔當之責,做出“短平快”和浮躁的個人選擇。這些現象說明當今仍有部分大學生社會擔當信念薄弱,價值取向和意志追求較為注重功利性、表面性。部分大學生注重短期利益結果而忽略了長期社會價值。大學生的行為選擇表現出在短期利益面前反饋迅速,對長期價值缺乏堅守,就導致了其精神世界的空虛和現實世界中的浮躁。這一代大學生出生于網絡時代,作為網絡的“原住民”,極易受到網絡不良思想的影響。網絡世界個體性發展、個性化擴張,大學生與社會現實聯系脫節,崇尚自我精神,擔當精神極易被拋之腦后。

(二)不敢擔當

部分大學生的社會擔當勇氣不足,畏首畏尾,過度思前想后。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困難挫折和矛盾時的躊躇猶豫就是缺乏社會擔當勇氣的直觀體現。尤其是在解決某種困難或挫折時偏消極,未能以一種樂觀向上的態度對待困難和挫折。面對突發狀況時,缺乏主動擔當的勇氣。在面對力所能及的助人行為時不聞不問,生怕沾染是非。家庭教育是大學生教育的重要環節,而擔當精神是家庭教育的關鍵一步。轉型期社會,家庭結構發生了深刻轉變,家長的教育方式也在轉型中定位不準,缺位與越位并存,錯位與借位共生。越位導致部分大學生生于溺愛家庭之中,擔當精神弱化,自我獨立意識缺失;缺位導致部分大學生家庭教育缺乏,擔當認識不足;錯位導致家庭教育出現價值觀不正確、人生觀扭曲,大學生擔當精神歪曲的現象;借位導致家庭教育中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混亂,知識教育借位到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中,大學生知識結構混亂,政治意識薄弱[4]。

(三)不能擔當

部分大學生具備主觀社會擔當的意識,擁有社會擔當的勇氣卻缺乏擔當的能力本領的現象比比皆是。面對“真槍實戰”時,僅有責任感和勇氣,缺乏與之匹配的能力,導致“心有余而力不足”,消耗大學生的社會擔當意識和打擊大學生的社會擔當勇氣。在解決困難時如果沒有實踐的本領和動手的能力,得到的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反饋,這種消極的反饋對大學生的心理會造成很大的困擾。隨著時間的推移,面臨的困難增多,大學生的擔當勇氣和主觀意識就會消耗殆盡。大學生責任擔當的能力薄弱,責任擔當實踐的缺乏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缺乏。從小學至高中一直承受著高度的學習壓力,導致一部分學生缺乏獨立生存能力和職業技能,大學自由和專業化的發展路徑更使學生落入技能缺失的窠臼之中,社會擔當所需要的組織能力、生產能力、協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均被“紙上談兵”式的學習能力所替代,這部分大學生難以擔當時代大任,甚至出現滯后于時代發展、被時代所拋棄的現象。

三、新時代大學生社會擔當精神培育的路徑

新時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互聯網的出現使世界互聯互通。作為互聯網“原住民”,大學生與互聯網教育越發緊密,互聯網對大學生的影響也越發深刻。因此適應互聯網時代,是做好新時代大學生擔當精神培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從傳統教育方面來說,作為學生吸收知識的主陣地,課堂至關重要,尤其是大學生思政教育。近年來,諸多大學和群團組織對大學生思政教育進行創新和改革,如走紅網絡成為“網紅”的思政教師,如共青團中央推出的“青年大學習”欄目,受到大學生的歡迎。應當說,大學生社會擔當精神的培育應秉持求真務實的精神,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教授。具體來說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激發擔當的動力

激發大學生社會擔當的動力,關鍵要培養其社會擔當的意識和激發其社會擔當的情感。社會擔當意識是擔當行為的內心意志支撐,具有社會擔當意識是輔助社會擔當行為的前提條件。培養大學生社會擔當意識,首先,要讓大學生明白社會擔當意識的內涵外延,有目的地進行引導。在新時代,社會擔當意識是人們的精神標識,共同的社會擔當意識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大學生只有擁有社會擔當的意識,才有可能實現人生的社會價值,拓寬人生的深度和廣度。其次,大學生要有明確的擔當目標。沒有目標的行動就如無頭蒼蠅,找不到方向,更無法獲得社會擔當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因此,大學生要對自我的定位和認知有充分的理解和認同,明確自己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社會責任。最后,要幫助大學生樹立堅定的社會擔當立場。大學生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尤其要通過思政課程引導新時代大學生擁有正能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使學生能夠明辨是非、善于思考和形成良好的批判精神。大學生只有堅定社會擔當立場,在復雜事情面前做出選擇時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做出錯誤選擇。此外,要激發大學生社會擔當的情感,表現為大學生強烈的愛國意識、家國情懷、對社會的感恩之心,甚至感恩遇到的種種磨難和挫折,使大學生能夠愈挫愈勇。激發社會擔當情感能夠使大學生思想豐富,敢作敢為,具備社會主人公的意識[5]。

(二)增強擔當的勇氣

大學生在具備了社會擔當意識和社會擔當情感后,還要有社會擔當的勇氣。當面對復雜社會中的具體情況時,做出社會擔當的行為需要有巨大的勇氣。

大學生社會擔當勇氣的培養,可以從多方面入手。首先,可以發揮榜樣的帶動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值得學習。如今互聯網技術發達,信息獲取方式簡單快捷,大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知道世界的各個角落發生的大事小事,要用好信息技術工具載體,潛移默化地培養大學生擔當的勇氣。增強大學生社會擔當的勇氣,要特別重視發揮大學生群體中榜樣的帶動作用。例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就涌現出了許多大學生志愿者,他們通過網絡課堂上課、利用網絡為山區的孩子發起募捐、通過網絡直播平臺鼓勵那些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自愿加入社區志愿防疫小組,挨家挨戶宣傳走訪等。在疫情面前,大學生志愿者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強烈的社會擔當精神,高校應宣傳好、弘揚好和發揮好大學生的榜樣作用,增強大學生社會擔當的勇氣,讓他們認識到英雄人物并不是遙不可及,也可以是身邊的平凡人物,是你是我是他,每個大學生都可以成為榜樣。其次,要以課堂為主陣地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如今的大學生思政課程應認識到擔當精神的重要性,加強對擔當精神教研與教學,使學生在課堂上加深對自覺擔當的認識。擔當精神的樹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在教育中對大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應當發揮學生黨員的作用,在優秀青年大學生中發展黨員,發揮黨員主動擔當和優秀模范作用。大學生黨員要爭當大學生中的排頭兵、先鋒隊,在擔當與責任面前主動請纓、敢于擔當,迎著困難上、扛著問題抓、頂著矛盾干,才能無愧于組織、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

(三)強化擔當的能力

社會擔當的能力是指人們在具備擔當意識和情感,具有擔當勇氣基礎上解決社會問題的實力。一個閉環的社會擔當行為的實現通常需要從認知到心理再到實踐的過程,并且一次社會擔當行為的完成會對新的社會擔當行為形成指導作用,循環往復,形成良性閉環。良性閉環的形成的落腳點在于實踐和行動,這就需要行為主體具有社會擔當能力。強化大學生的社會擔當能力同樣如此,在大學生教育方面,大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不僅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錘煉品格,而且要積極參與社會實際活動,在實際中去感悟思考、磨煉勇氣和積累經驗,強化大學生社會擔當能力。在理論學習方面,一方面,大學生要學好專業知識,掌握一技之長,以便將來在工作崗位上發揮出專業優勢。另一方面,學院要發揮思政課程的良性引導作用,重點要在國情、民情和社會實踐上入手,幫助大學生了解國家現狀、提高大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活動方面,要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社會調查、社會觀察、實際工作等,將積累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具體事務中,親身感受社會,增強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本領。通過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幫助大學生增強社會擔當的能力,成為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四、結語

新時代有新使命,在教育周期中,大學生處在創造社會價值的第一線,其能力意識、責任意識、家國意識的缺失都會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大學生擔當精神的培養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們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碑斍?,一些大學生存在不想擔當、不敢擔當、不能擔當的問題,這是國家轉型時期教育理念與社會環境相脫節所產生的現象?;诖?,應激發大學生擔當的動力、增強擔當的勇氣、強化擔當的能力。大學生應樹立愿擔當、敢擔當、能擔當、善擔當的精神,要勇立潮頭,敢為人先,敢闖敢干,無愧家國。

猜你喜歡
勇氣培育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尋找勇氣
勇氣何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前行的勇氣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勇氣”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