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提升問題研究

2021-11-03 14:54何濛廉串德王思明
就業與保障 2021年24期
關鍵詞:職業指導服務平臺基層

文/何濛 廉串德 王思明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盵1]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再一次強調,要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堅持把就業優先政策提升到宏觀經濟層面[2]。

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是落實就業政策、促進就業創業的主要載體,通過提供政策咨詢、職業介紹、用工指導等公益性服務,滿足勞動者就業或用人單位招人用人的需求[3]。作為勞動保障的前沿陣地,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在貫徹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協調匹配勞動力供需雙方意愿、促進高質量就業等方面承擔著較為重要的責任[4]?!笆濉睍r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勞動保障工作,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優先政策,就業政策取得了豐碩成果?!笆濉睍r期,城鎮新增就業超過6000萬人,特別是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降至5.2%[5]。

然而,對于市、縣(區)等一二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來說,街道(鄉鎮)、社區(村)等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受到經濟、人力、資源、交通、環境等眾多因素的限制,公共就業服務發展相對滯后,服務力量更加薄弱,服務專業化水平更加缺乏,勞動力數據不精準,培訓針對性不強,加上支持幫扶政策有限,區域勞動力主動到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登記、申請公共就業服務的觀念還未形成,難以掌握基層勞動力的底數開展針對性的幫扶和服務。

在此背景下,要逐步完善社會基層服務體系,不斷提高基層人員服務能力,因此,大力開展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的能力提升問題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在描述現狀和介紹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華北某省、西南某省、華東某省等地的實踐經驗,歸納總結出當前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旨在為提升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的能力作出相應貢獻。

一、現狀分析

就業是民生之本。近幾年,隨著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公共就業服務,特別是涉及鄉鎮(街道)、社區(村)的基層公共就業服務逐漸受到重視。2018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推進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的指導意見》,要求提供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多l村振興戰略(2018-2022年)》要求強化鄉村就業服務,健全城鄉均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由此可見,當前的形勢和政策都對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來,我國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不斷完善政策、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改善了公共就業條件。然而,當前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依然存在許多短板。第一,基層工作人員素質、能力與現階段服務對象的需求不匹配。服務隊伍中,村居級勞動保障協理員數量占隊伍總人數的80%~90%,大多為高中相當學歷、經多次推薦不成功的大齡就業困難人員(40歲~50歲),能力、素質良莠不齊且無法在短時間內獲得提升。第二,基層人員隊伍不穩定。每年在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人員,尤其是街鎮級,都會進行大換血,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員因退休或轉崗進行更換,新老業務(政策)、新老職員交替過程中產生的認知偏差致使服務斷層,服務效果難以保障。第三,當前對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人員的績效考核和滿意度評價內容設置還不夠科學全面。如何將工作人員的服務績效與獎懲機制有機結合,促進其良性發展、與時俱進,仍需進一步探索。第四,從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人員的工作環境來看,他們多數沒有固定的接待窗口,有的還被隔離到后臺辦公,對工作場所和工作環境的改善也是提高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第五,隨著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興起,如何能夠通過互聯網技術,建立健全線上平臺,打通線上與線下的渠道是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二、典型經驗

(一)西南某省構建“337”基層就業服務體系的經驗

在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提升方面,西南某省積極探索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向社區(村)延伸,通過構建“三層”服務體系(建立就業服務工作中心站、建立就業服務網格、配備就業服務信息員),實施“三大”服務制度(調崗登記制度、需求指導制度、個性服務制度),開展“七項”服務工作(開展職業指導服務、開展企業用工服務、開展技能培訓服務、開展崗位對接服務、開展定向輸送服務、開展就業援助服務、開展政策落實服務),旨在全面提升公共就業創業服務供給水平,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質效。

(二)華北某直轄市全方位提升基層平臺公共就業服務能力的經驗

華北某直轄市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制度建設為核心,以項目研究為載體,以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業務競賽為依托,全面助推基層公共就業服務經辦能力提升計劃落實。首先,通過扎實落實“日監測、周培訓、月例會、季評議、年考核”制度,全方位構建服務過程監管平臺,區分基層從業人員的從業經歷和年限,分級定制培訓課程,尤其在業務類考核評議的基礎上,充分兼顧研修類的考核項目和內容,推進基層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工作機制,有效緩解新老業務(政策)、新老職員交替過程中產生的認知偏差與服務斷層。其次,持續吸納基層業務骨干和優秀企業、院校的專家學者,擴充職業指導專家團隊規模,積極承接和執行“重點群體精準幫扶”的任務,及時反饋基層上傳的難點問題,建立健全“專家會診”“專題研討”“專項研發”制度,促進基層公共就業服務理論、實踐水平雙提升。最后,通過高質高效落實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業務競賽相關事宜,充分發揮試點地區在各項重點活動中的帶動引領作用。

(三)西南某省采用購買服務方式補充農村公共就業服務能力的經驗

針對農村公共就業服務發展相對滯后、服務力量薄弱、服務的專業化水平缺乏、勞動力數據不精準、培訓針對性不強等問題,積極轉變現有的公共就業服務模式,通過購買服務、開發公益性崗位等方式,建立專業的隊伍,摸清掌握農村勞動力信息并精準推送公共就業服務以達到提升農村地區公共就業服務能力的目的。

(四)華東某省豐富活動形式提升服務質量的經驗

為了提高基層平臺人員的能力,華東某省地級市在“十三五”期間先后舉辦了“我的就業夢”主題征文、“尋找最美勞動保障協理員”“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文藝匯演”“業務操作技能大賽”等活動,同時,在全市協理員隊伍中舉辦爭先創優評比活動,旨在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質量。

三、問題分析

(一)基層隊伍基礎薄弱

1.基層平臺人員不足、流動性大

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人員主要由鄉鎮(街道)、社區(村)工作人員組成,勞動保障協理員是基層公共就業服務的“主力軍”。綜合華北某省市轄區、西南某省地級市、華東某省地級市等相關材料來看,首先,基層平臺人員不足是制約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能力提升的首要問題,主要是因為,隨著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業務和服務對象大量增加,基層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也相應加大,但薪資待遇等方面沒有得到顯著的提升,導致工作人員積極性減弱、離職率升高、數量明顯不足。其次,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人員大多都來自鄉鎮(街道)、社區(村)工作人員,文化水平較低,所從事的公益性崗位沒有正式的編制,隨著工作量的不斷增加,他們的薪資待遇方面卻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導致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人員的流動性不斷加大,對基層公共就業服務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都帶來了比較大的挑戰。最后,有些員工由于受到年齡或身份等問題的限制,抱著“摸魚”的態度,甘做“甩手掌柜”,遇到問題不積極解決或上報。以某地級市為例,從事基層公共就業服務的工作人員多為享受崗位補貼政策的就業困難人員,但支持幫扶政策有限,根據崗位補貼的相關政策,享受崗位補貼政策期限為三年,加上工作量增大、工資待遇偏低等原因,導致基層平臺人員流動性增大、基層隊伍不夠穩定,極大地影響了服務效果。

2.業務不熟悉、服務能力堪憂

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人員的主要職責是為基層勞動者和企業免費提供政策咨詢、職業介紹、用工指導等服務。這就要求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與服務水平、了解掌握國家和地區的促進就業的相關政策、熟悉業務辦理的流程,能夠為基層就業困難人員或用人單位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服務。然而,由于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人員多屬于編制外人員,一般身兼數職并缺乏專業的培訓,導致業務不熟悉、服務能力不足,不能為求職者或用人單位提供精準的指導,無法滿足供求雙方日益增長的就業服務需要。平臺工作督查力度不足使措施浮于形式。以西南某省直轄市為例,縣區和鄉鎮從事就業創業服務的工作人員未接受過專業培訓,面對新形勢下的就業創業工作,基層工作人員束手無策,無法為就業創業服務對象提供精準的就業創業指導服務。

(二)基層平臺建設不完善

1.場地、設施受限

健全的基礎設施和良好的工作環境是保證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然而,由于部分鄉鎮對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的重視不夠,導致在場地、設施等方面存在比較嚴重的短板。突出表現為一些基礎服務設施陳舊、辦公環境簡陋,無法進行改造和擴展,有的甚至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這些對服務的效率和質量都會存在負面影響。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同,財政狀況也不一,經費支持的力度也不同。此外,個別地區還會出現辦公場所與服務環境、服務對象分離的現象。例如,西南某省在《基層社保工作平臺建設現狀調研報告》中指出,基層平臺建設不高的原因,一是部分被撤銷鄉鎮人社服務機構未保留,現有鄉鎮對新設立的便民服務機構建設投入不夠,辦公場所、設施設備達不到人社基層服務窗口標準化建設要求。二是被撤銷鄉鎮、行政村的群眾需要到調整后的便民服務機構辦理,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導致人社業務代辦時間延長、群眾辦事成本增加,服務體驗不佳。華北某省市轄區也在《職業指導工作調研情況匯報及職業指導專家團2021年工作計劃》中指出,基層場所受限是目前職業指導工作的難點和問題之一,一窗(站)式聯合辦公,環境嘈雜,疲于應付,無法保證溝通質量等,導致職業指導走流程、重登記、輕診斷。

2.職責不明確

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人員身兼數職,難以進行高質量的指導?;鶎尤松绻ぷ魅藛T不僅要做好人社窗口工作,還要承擔信訪維穩、護林駐村等工作,不能做到專職專用,難以保障基層人社工作有效開展;華北某省市轄區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一人身兼多職(崗),分身乏術,無法保證“一對一”溝通的時間。

四、對策建議

(一)通過購買服務建立就業服務專員隊伍

西南某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在各就業服務工作中心站至少引入1家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把就業服務信息員納入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臨時用工管理,通過人力資源機構統一開展人力資源調查、就業崗位對接、職業指導等服務;依托公益性崗位安置和政府購買服務,建立就業服務專員隊伍,補充公共就業服務力量,有效解決基層平臺人員不足、流動性大的問題,為各地區的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的能力提升建設做出了較好示范。

(二)推進“職業指導工作室”建設

針對場地、設施受限的問題,華北某省市轄區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推進“職業指導工作室”建設。建立健全固定的職業指導工作室,設施完備、標準規范,有利于提高服務對象的體驗感和獲得感,實現服務效果從“量變”到“質變”。在較為安靜、私密的環境,“一對一”溝通,便于服務對象說出真實的服務需求,以及職業指導師“問需診脈”,記錄服務過程,撰寫典型案例,進行經驗分享與推廣。

(三)加強對基層工作人員的能力培訓,提升基層能力

在加強基層平臺人員培訓方面,華東某省地級市的經驗值得借鑒。首先,通過舉辦一系列的競賽活動,提升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人員的素質和熱情;其次,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和動態調整機制,全力打造戰斗力強、業務能力過硬的勞動保障協理員隊伍,有效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質量。

此外,需嚴格落實評價激勵機制和考核獎懲,針對群眾反饋的意見和建議,完善培訓內容和管理制度,由上至下地規范員的工服務水平。

(四)借助“互聯網+”,提升信息化水平

全面實施“互聯網+人社”行動計劃,大力推廣網上服務、移動服務電話服務、自助服務等形式,推動業務協同、數據共享、一網通辦、一卡通辦,不斷完善人社智能知識庫,通過專線電話服務的流程嵌入,逐步實現專線對人社業務的直接受理,加快形成線上辦事為主、實體辦事為輔、自助辦事為補的經辦服務新格局,在有效分流實體窗口工作量的同時,讓群眾“少跑腿”“不跑腿”,不斷提升服務效能。

猜你喜歡
職業指導服務平臺基層
密碼服務平臺
打造一體化汽車服務平臺
基層為何總是栽同樣的跟頭?
基層在線
論基于云的電子政務服務平臺構建
基層治理如何避免“空轉”
基于云計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試論如何實現更高質量的職業指導
走基層
淺談高校職業指導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