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低年級整本書閱讀實踐探討

2021-11-04 09:26河北省保定市蠡縣師范附屬小學李二猛
小學生作文輔導 2021年25期
關鍵詞:在實踐中整本書書籍

河北省保定市蠡縣師范附屬小學 李二猛

只有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方可為學生終身閱讀奠定基礎。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更多的是注重教材所選文本的閱讀,對整本書閱讀并不太重視,甚至有不少教師對整本書閱讀的作用認識不到位,故整本書閱讀的效果并不佳。結合學生實際來看,以教材中所選課文為主,學生的閱讀視野受限,這會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實施整本書閱讀,要正視整本書閱讀的價值,結合學生實際,開展針對性指導,讓學生真正參與其中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一、低年級實施整本書閱讀的意義

在對低年級學生進行調查中發現,很多學生對教材中的課文較為熟悉,若提及整本書的內容,大多數學生表示并未讀過,無法說出其中的人物、情節或自己的感悟。閱讀面狹窄、閱讀量不足是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中最常見的問題,也正因為如此,進入中高段后,不少學生對閱讀沒有興趣,知識面狹窄,視野不夠寬闊,閱讀理解能力不高,寫作中沒有素材,直接影響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而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因對整本書閱讀的價值挖掘不夠,且在實施過程中沒有掌握一定的原則,沒有按照一定的方法展開,所以閱讀效果不佳。

首先,整本書閱讀對提升學生的閱讀量、促進學生應用閱讀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實踐中,以單篇文章為“引”,讓學生進入整本書閱讀中,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如以《鄧小平爺爺植樹》為“引”,推動《偉人故事》一書的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更好地了解偉人的故事,應用課堂中所學的方法進行閱讀,效果就較為明顯。

其次,整本書閱讀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在閱讀中,學生會自主學習生字詞,其識字能力會得到提高。不同的書籍所蘊含的價值、闡述的觀點都不同,在閱讀中,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經驗、認知作出相應的判斷,其思維能力、辨析能力等可以得到較好的培養。多讀書,在閱讀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感受漢語言的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這樣方可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否則,將學生束縛于課本的“象牙塔”內,學生只會讀教材中的文章,不會拓展,不會應用,其語文素養自然難以得到較好的培養。

二、低年級實施整本書閱讀的原則

低年級學生不同于中高年級學生,他們的識字量不多,理解能力較弱,不少學生在閱讀中的習慣也并不盡如人意。實施整本書閱讀,目的是要讓不同的學生在閱讀中能不斷地提升自己,促進學生個體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為此,在低年級實施整本書閱讀應遵循以下原則。

首先,堅持個性化原則。不同的學生,其識字量、閱讀理解能力,甚至興趣、認知能力和經歷等都有所不同,因此不能整齊劃一,而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實施個性化整本書閱讀。如有的學生喜歡科幻類作品,而有的學生則喜歡童話類作品,那么,在實踐中,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引導學生選擇好所要閱讀的書籍。同樣,哪怕是同一本書,不同的學生閱讀后所獲得的體驗也是不同的。在組織學生討論時,要讓學生能文從字順地將自己的感悟表達出來。

其次,堅持自主性原則。自主,就是要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在實踐中,不僅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要注重結合學生的實際,在時間、閱讀方式、閱讀方法等方面區別對待。如有的學生閱讀速度較快,在書籍的數量上就可多提供一些。有的學生喜歡采用瀏覽的方式閱讀,而有的學生則喜歡細讀。對于選用哪一種方式,不必統一要求,只要學生能主動地去讀,在讀中獲得的一定感受即可。

最后,堅持應用性原則。不少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并沒有什么收獲,原因是學生不會應用課堂中所學的方法。如閱讀神話故事類書籍后,要求學生說出相應的情節,學生只知道大概意思,而不會按照時間或事情的發展順序進行歸納。為此,在指導學生閱讀時,就要結合課堂中所學,進行方法的指導。

三、低年級實施整本書閱讀書籍的選擇

所選書籍不一樣,閱讀方法也自然有所不同。但在調查中發現,很多學生無論拿到哪一種書籍,所采用的方法都是一樣的,甚至有不少學生并不知道自己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書籍。也有教師在好書推薦中報一堆書籍的名稱,讓學生自己選擇,認為不管什么書籍,只要學生讀就好,低年級的學生雖然有自己的興趣,但自主選擇書籍還存在諸多困難。

在引導學生選擇書籍時,首先要明確知道學生的興趣,根據學生的興趣推薦書籍。如有的學生喜歡寓言,選擇了寓言類書籍閱讀,但因所選版本不適宜,如有的寓言雖然經過翻譯,但不夠通俗,學生在閱讀中難以理解。有的寓言生僻字較多,學生識字量不足,難以順暢地閱讀。為此,在滿足學生興趣的基礎上,還要考慮版本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引導學生選擇書籍時,對不同版本的書籍進行深入了解,給予學生指導性意見。

其次,要引導學生借助工具書來開展整本書閱讀。低年級學生識字量不多,閱讀中很容易碰到自己不認識的字,此時,字典就派上了用場。同樣,當學生在閱讀中遇到成語、俗語等時,因對其意思不理解,閱讀中也會遇到困難。此時,成語詞典、俗語字典也就有了作用。換言之,在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書籍后,還要選擇相應的工具類書籍作為輔助。

在整本書閱讀中,很多教師所看到的是“量”,即只重視學生讀了多少本書,而對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的態度、習慣等關注不夠。其實,在整本書閱讀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遇到不會的字就去查,或向家長、老師請教;有感悟的時候,就可以寫出來。如此日積月累,整本書閱讀方可見效。

四、低年級實施整本書閱讀的過程指導

學生學會了選擇書籍,那么,在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中又該如何指導呢?結合整本書閱讀實踐來看,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

首先,方法的引領。在實踐中發現,不少學生拿到一本書,從頭讀到尾,然后再繼續讀另一本書。讀完后,當詢問學生有什么感受或有什么收獲,對書中的人物、情節,或句子、段落等是否有自己的感悟時,不少學生并不能說出一二。如有的學生讀了《笨笨豬》(楊紅櫻)后,教師提出問題:“你覺得笨笨豬有什么特點?”學生就說它很笨?!澳憧梢耘e出一個例子嗎?”此時,學生無法舉出例子??梢?,在閱讀時,學生并沒有自己的方法。在實踐中,不僅要結合文本內容進行教學,還要根據學生所選的書籍提出相應的學習要求,對淺顯的書籍,只要能讀懂即可;對有一定的深意的書籍,要在讀中抓住關鍵的句子,能讀出自己的感悟。在實踐中發現,很多學生喜歡讀小說類的,要對其提出相應的學習要求,那么,針對此類書籍,就要引導學生抓住人物和情節開展閱讀活動。

其次,在閱讀中,要讓學生學會“置換角色”,學會用“如果是我,我會怎樣”去思考。如學生剛從幼兒園進入一年級,喜歡讀繪本類的書籍,而此類書籍一般帶有教育意義,如小袋鼠從媽媽的袋子里跑出來,想要尋找更好的“住所”,但最終還是覺得媽媽的口袋最好。讀了該故事后,可啟發學生說說平時媽媽給自己做了些什么,由此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

最后,要注重以多樣化的討論方式讓學生學會反思,分享閱讀感悟。如采用“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結合所讀書籍進行分享,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嘗試概括情節。如采用“畫一畫+說一說”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后采用繪畫的方式“再現”書籍的內容,用“評選”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所讀書籍中的人物進行評選并說出理由。

在小學低年級中實施整本書閱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量,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不能受制于分數,而要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以教材為出發點,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一定的原則,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書籍,采用有效的方法,多讀書,讀好書。如此,整本書閱讀方可成為學生打開語文世界大門的鑰匙。

猜你喜歡
在實踐中整本書書籍
小學語文整本書分級閱讀的研究與實踐
中國書籍享譽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國書籍享譽海外
《論語》整本書閱讀
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
低年級整本書閱讀的推進與測評
曹文軒主編的書籍
黨紀與國法在實踐中要相互契合分析
書籍與少年
本期主題:為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