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人文素質教育融合探討

2021-11-10 00:08張奎顏廷真張乙方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1期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高職教育

張奎 顏廷真 張乙方

摘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人文素養是人才全面發展最重要的核心素質。人文素質教育在培養高職生的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人文素質教育的有效融合,有益于高職院校的發展,同時也是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重要方式。本文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人文素質教育融合現狀著手,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人文素質的融合途徑進行探索。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高職教育;人文素質融合

引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資源,高職院校借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施人文素質教育,除開設中國傳統文化必修或選修課程外,還應開發中華傳統文化隱性課程資源,以拓展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途徑,踐行“三全育人”理念,充分和全方位利用人文素質育人陣地,使高職學生得到傳統文化的浸染,全面提高人文素養。

1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人文素質教育融合現狀分析

1.1高職生對傳統文化與人文素質教育融合缺乏清晰認知

根據調查顯示,高職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人文素質”等概念缺乏清晰認知,由此可見,高職生關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人文素質的了解缺失,高職院校在有關人文素質教育的活動相對缺乏。通過對高職生是否都接受人文素質教育方面的培訓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高職生沒有機會參與到人文素質教育中。調查還發現,高職院校沒有開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人文素質教育融合的課程,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高職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人文素質教育融合發展缺乏認知,高職院校未能加大宣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人文素質教育融合發展的力度,從而導致高職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人文素質教育融合發展的重要性認識相對模糊。

1.2高職生缺乏強大的人文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由于高職院校缺乏對高職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導致大多數的高職生存在著不思進取、急功近利等問題。缺乏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的融合,導致高職生缺乏強大的精神動力。高職生畢業后往往對未來感到迷茫,他們對于自身今后要從事的職業認識的很淺顯,他們的抗挫折能力低,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低,他們的社會適應力低。由此可見,這些都與高職生在校期間缺乏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人文素質教育的融合這方面的學習。導致他們不能在畢業后極快適應社會需求,滿足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2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人文素質教育的有效融合途徑探索

2.1融會經典詩詞名句,營造專業文化氛圍

中華傳統文化內容浩繁、包蘊豐厚,可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其中的許多名篇佳作承載著優秀的民族精神,具有人格和道德的感召力。因此,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可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切入點,選取體現中華民族人文精神的經典詩詞名句,加強高職學生人文底蘊、人文境界的教育、培養和熏陶,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靈性,助力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培養。加強專業建設、培養社會所需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高職院校的重要職能,也是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面,而文化建設是專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诖?,我們可以針對不同專業的特點,遴選與專業內涵要求相關的經典詩詞名句,助力專業文化建設。如針對會計專業特色,培養職業會計人“誠實守信,不做假賬”的理念,選用與“誠實守信”相關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一諾千金”等詩句及典故在教學樓廊道、教室加以布置。針對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職業外貿人“公平貿易”的原則,選用“公則四通八達,私則一偏而隅”“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一公則萬事通,一私則萬事閑”等詩句進行宣傳教育。針對物流專業,選用“車如流水馬如龍”“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等詩句來表現現代物流行業蒸蒸日上、車水馬龍正逢春日黃金期。同樣,也可以面向所有專業,借用經典詩詞名句,圍繞“愛國、敬業、誠信、守信”等主題,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加強專業文化建設的同時,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2.2融匯經典詩詞名句,營造閱讀成長環境

圖書館是高職院校文化育人的主陣地,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平臺,圖書館除應加強館內環境建設、美化環境氛圍、豐富館藏資源、拓寬文化視野、加快數字化建設、建立特色數據庫等硬件條件建設外,還應加強軟文化建設,通過引用經典詩詞名句進行館內布置,營造閱讀成長環境。如針對立志方面,選用“人貴有志,學貴有恒”“學者不患才之不贍,而患志之不立”“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等詩句,強調立志的重要性。針對勤奮方面,選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等詩句,強調勤學的重要性。針對善思方面,選用“學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詩句,強調善思的重要性。針對持之以恒方面,選用“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钡仍娋?,強調持之以恒的重要性。針對學思踐悟方面,選用“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等詩句,強調學思踐悟的辯證統一性。另外,食堂、寢室也是高職院校文化育人的重要場所,可通過食堂文化、寢室文化建設發揮育人作用。如食堂可布置“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等宣傳標語,寢室可選用“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等經典詩詞名句進行裝飾。

2.3開設傳統文化講座,感受人文知識魅力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學、史學、哲學、書法、繪畫、藝術、醫學等都屬于中華傳統文化的范疇。通過舉辦中國傳統文化講座,普及人文知識、解讀人文思想、傳授人文方法、剖析人文精神,發揮豐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內涵的立德樹人作用?!墩撜Z》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派系儒學的奠基性和主導性文獻,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和基本內容?!墩撜Z》集中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以及教育原則等,對高職學生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為此,我校邀請本科院校古代文學專業教授,舉辦“《論語》與君子品格”講座,專家通過孔子生平的精彩講述,引經據典,解讀《論語》中所倡導的“省思、忠信、仁愛”“君子懷德,小人懷土”“貌思恭,言思忠”等君子品格,讓學生深刻理解圣人先賢的智慧,學以致用,不斷豐富并提升品格,做內外兼修的“君子”。另外,邀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專家,舉辦“中國文化的審美意韻”講座,專家以中國文化起源為序,從“文化引領”“中華復興”“不忘初心”三個方面,全面介紹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氣韻、氣質、氣派,并穿插歷史典故和風俗民情,闡述了中華教化思想、中華美學追求以及生活理念。

結束語

總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人文素質教育融合發展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人員的必經之路。高職院校要積極進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生人文素質教育融合理論的深度探索,革新高職人才培養思路,以此提高高職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構建以人文素質教育培養高職生的服務體系平臺建設,使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深度融合,有效實現為社會培養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胡少云.高職學院學生人文素質教育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契合的探討[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08(002):79-81.

[2]張樹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人文素質教育的融合[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024):183-184.

[3]楊石峰.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提升的意義與途徑分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003(005):33-34.

猜你喜歡
優秀傳統文化高職教育
國際化背景下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探析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意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