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視角下稅收優惠政策對宏觀經濟的影響研究

2021-11-12 12:41董姝含李蘭
經濟研究導刊 2021年29期
關鍵詞:稅收政策宏觀經濟

董姝含 李蘭

摘? ?要:從2003年的非典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從中國爆發的兩次重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可以看出,稅收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支持貫穿了應急管理的全過程。當前我國經濟所處發展周期發生重大的改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頻率小,但造成的危害和損失極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國家通過稅收政策調節經濟發展,發揮基礎性、保障性的作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市場的缺陷更加嚴重,由于市場自身存在自發性、趨利性,市場調整存在滯后性亟需應急稅收政策平穩宏觀經濟,緩解事件對當下經濟的沖擊。

關鍵詞: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稅收政策; 宏觀經濟

中圖分類號:F20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9-0130-04

引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頻率雖低,但造成的危害和損失大,其具有突然暴發性、極大破壞性、迅速蔓延性、高度不可控性特征,對一個國家人們正常生活及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從2003年的SARS 到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國近年來經歷了兩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從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指標來看,SARS沒有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總體上升趨勢。與經濟形勢僅受到局部影響的非典時期相比,我國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下的經濟發展周期發生了重大變化。歷史上,世界衛生組織(WHO)曾五次宣布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因2019年武漢病毒性肺炎病例而發現,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命名。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到213個國家和地區,演變成全球大流行病毒。我國采取了限制要素流動,停工停產和城市社區封閉管理等嚴格隔離措施,經濟活動的大范圍停頓,對經濟的循環產生干擾。

一、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究現狀

關于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的政策研究。美國學者羅伯特·卡若爾(Robert Carroll,1920)通過對衛生領域的危機處理方式進行專門研究,但分析結果中缺少應對危機中政府的地位法人研究內容[1]。美國危機管理專家、危機管理大師羅伯特·希斯(Robrt Heath,2001)對公共衛生危機應對的相關問題進行研究,創新性地提出了危機管理4R模式,即縮減力、預備力、反應力、恢復力[2]。美國著名公共政策學者保羅·A·薩巴蒂爾(Paul A.Sabatier,2004)的研究對象為政策指標自變量相關性歡喜,所選用的分析法為評估比較 “政策傳播模型”、“政策創新模型”、“因果漏斗框架”等理論模型,進而構建公共政策過程理論體系[3]。

關于稅收優惠政策的實證研究。德國巴克斯和金教授(Baxter and King,1993)對實際經濟周期模型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永久性稅收政策的減稅效果要比臨時性的作用更為明顯[4]。德國學者艾吉森(Eggertsson,2010)、克里斯蒂亞諾等(Christiano et al.2014)的觀點是,在經濟處于零利率時,在稅收政策、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組合中減稅的政策效果將更為突出[5]。英國邁克凱和利茲(Mckay and Reis,2016)所運用的模型為不完全市場的經濟周期模型研究了稅收的宏觀效應,經過實證分析證實稅收的自動穩定效果[6]。

(二)國內研究現狀

關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經濟影響研究。廈門大學陳國進等(2015)研究了尾部風險、消費和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構建VAR模型分析,研究結構顯示由于尾部風險的影響,消費、投資和通貨膨脹率都呈現下降趨勢[7]。中國財政科學院羅志恒(2020)的觀點是非典時期面臨的內外部環境與新冠疫情存在差異,分析的角度有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方面,分析結果顯示新冠疫情在爆發、擴散短期對生產生活和宏觀經濟產生了極大影響[8]。除此之外,在南京大學社會風險與公共危機管理研究中心陳武、張海波、高睿(2020)看來,各地區的時空屬性、政策的介入程度和介入時間、疫情的發展情況都與之有著一定的關聯[9]。山西財經大學張亞? ? (2020)的研究內容為經濟稅收面臨的問題,研究對象為新冠疫情對稅收的影響因素,整合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分析結果顯示,疫情影響較大的依次為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10]。

關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稅收優惠政策的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孫開教授(2003)的看法是,在運用稅收手段應對因SARS疫情所產生的經濟影響的過程中,應該處理好稅收調節與稅收中性之間的關系,注重稅收優惠措施的規范性、時效性和公平性,保證財政收入的及時、足額和穩定性[11]。關于稅收政策的選擇應理性,東北財經大學谷成、劉澤宇(2020)的研究內容為稅收政策發揮作用,由此得出的結論是:稅收優惠政策的適用范圍以及政府與社會成員在稅收領域的磋商與互動仍然有限[12]。廈門大學晁江鋒等(2020)的研究內容是財政政策對我國宏觀經濟罕見災害的影響研究。通過構建包含巨災預期和政府支出因素的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證明了稅收政策對巨災影響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13]。

稅收政策的內容應細化。國內學者嚴成? ? 和龔六堂(2012)的研究方法基于內生增長模型估計不同類型的稅收政策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影響。結果表明,資本所得稅比勞動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和消費稅具有更大的經濟增長效應[14]。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律協副會長呂紅兵(2020)提出,要進一步明確8、9、10號公告內容的適用標準,明確適用范圍,最終實現可量化、可執行、可驗證的建議[15]。中央財經大學白彥鋒(2020)等建議,在短期內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方式刺激防疫物資生產,確保防疫工作順利開展[16]。

關于稅收政策的制定應兼顧平衡,國家稅務總局龍巖經濟開發區稅務局程輝(2020)認為,在制定應急稅收政策時,應考慮疫情防控時期的政策選擇和災后重建的政策激勵,妥善處理當前與長遠的關系[17]。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萬相昱等(2021)對減稅措施對小微企業影響進行微觀模擬測算,提出應確保稅收政策對小微企業優惠的持續性[18]。中山大學楊廣莉、孫慧卿(2020)建議稅收政策應加大對低收入人群和失業人員的傾斜[19]。

猜你喜歡
稅收政策宏觀經濟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稅收政策研究
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及債券指標統計表
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及債券指標統計表
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及債券指標統計表
促進西安小微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探討
黑龍江省復制上海自貿區稅收政策可行性研究
融資租賃的稅收政策與完善方式研究
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及債券指標統計表
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及債券指標統計表
不要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