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探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滲透“五育融合”的一些舉措

2021-11-12 03:09張艷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39期
關鍵詞:五育融合五育并舉時代性

張艷

摘要: 21世紀是一個全面實施“五育并舉、融合育人”的嶄新時代?;A教育課程改革正以全新的理念推動著“五育并舉、融合育人”飛速地向前發展。作為第一線的教育實踐者,我們都在探索并構建一種與融合教育最為適應的基礎教育課堂。本文以此為切入點,談談在基礎教育之語文課堂中實施“五育并舉、融合育人”教學的一些舉措。

關鍵詞:“五育并舉、融合育人”;全面發展;時代性;舉措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9-213

21世紀是一個全面實施“五育并舉、融合育人”的嶄新時代?;A教育課程改革正以全新的理念推動著“五育并舉、融合育人”飛速地向前發展?!拔逵⑴e、融合育人”下的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對學生的培養要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立足“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崇尚學生個性的自由與完善。教育部《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指出:“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 素質教育”。在此新時代背景下,“五育融合”已經成為中國教育變革與發展的基本趨勢,成為提升“育人質量”的重要路徑。

“融合式”的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活動打破了傳統中的被動活動,片面活動,活動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而是深入到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從而實現“五育并舉、融合育人”。課堂是實施“五育并舉、融合育人”的主陣地,更是課程改革的核心?!盎顒印笔菍崿F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就是一個特殊的“活動”過程。學生只有參與到活動中,才能得到全面發展。我在我的語文教學中融入以下設計。

我在上小學語文第七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時,在課堂中創設了融合式的活動,先讓學生猜謎,激趣導入新課,然后再讓學生在體驗過程中進行以讀為主的活動,學生通過自由分組,自由選擇學學習課文的方法后,便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有的小組的學生開展同位閱讀比賽;有的小組的學生開展男女生閱讀比賽;有的小組的學生甚至大膽地與老師開展師生閱讀比賽.....在反復的閱讀比賽活動過程中,我相機點拔、引導,學生便循序漸進地深入領會到課文的精髓。再聯系我們2020年所經歷的新冠疫情、洪澇災害,讓學生更深入體會從古至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從而激發學生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學生的德育知識與才能的培養,也就在輕松、生動的教學活動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五育并舉,德育為先,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應滲透到我們的文本中,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讓孩子們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擁有健全的人格。

我在上第八冊《自然之道》這篇課文時,通過生動的故事講述,視頻觀看,讓學生深切體會到,由于“我們”的愚昧無知,拯救了一些幼龜,卻給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的幼龜,帶來了幾乎毀滅性的的災難—成為了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還有《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由于村民們的濫砍濫伐,讓一切的美麗變成一無所有?!逗麸L喚雨的世紀》通過孩子們搜集資料,對比閱讀,感受到科學知識的莫大能量。這些融合課堂的設計,讓孩子們深切體會到知識的重要性,知識能夠挽救生命,知識能夠改變命運,知識能夠改變生活。學生在語文課堂的融合教育中知識能力得到提高。

課堂教學的改革突出了師生之間在課堂上的交往互動。在師生交往互動中如何讓學生在學習上能夠自主,更要有讓學生樹立健全體魄的意識,教師除了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外,更重要的是教師還應給學生創設一個平等、民主、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在小學語文《景陽岡打虎》的教學中,我在課堂上除了讓學生自由發言外,還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方法,自由選擇自已喜歡情節,作為自己的學習內容親自演一演。讓孩子們在學習中選擇了自己想學的,在匯報中說出了武松為什么能打死老虎?除了有謀更是有勇,有強健的體魄。結合曾經“東亞病夫”稱號,如今我國國防、體育事業的迅猛發展,孩子們由衷認識到,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健全體魄的必要性。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學中所采用的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練習等方法就叫做讓學生活動,其實,這只是被動的活動、片面的活動,真正要讓學生活動,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課堂駕御本領,還應在教學活動內容上狠下一番功夫。如:我在教學小學語文第一冊《雪地里的小畫家》這篇課文時,我先讓學生在上課之前收集一些關于動物腳印的資料和圖片,讓學生自己先仔細觀察、閱讀,在分析、比較中找出各種動物腳印的特點,再在課堂上舉行一個給動物安腳印的游戲,然后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這樣學習,學生就能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體驗,自主、全面地學習并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活動的內容就能形式多樣、豐富多采,學生也就會在自主實踐中獲得個性化知識,形成個性化才能,還能讓孩子們的美育能力從小受到熏陶。

我們的教學活動就不能完全局限在課堂內進行,局限在有限的40分鐘內完成。根據教學活動內容的需要,我們創設的教學活動的時空不妨由課內向課外萬至校外延伸。在教學小學語文第七冊基礎訓練三《觀察秋天》的作文課時,我認為,我們農村孩子大有天地,我讓學生先到田野、樹林、果園、校園進行仔細觀察,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后就能抓住景物的特點,在作文中寫出自已對秋天景色的喜愛之情。又如,在寫觀察日記時,我讓孩子們親自動手,種自己喜愛的植物,精心呵護,按實寫作,通過自己的付出,浸潤著自己的勞動和心血,寫出的文章也有鹽有味。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自已教學的實際情況,自由設計自己的教學課堂,有效地組織自己的教學,著力塑造學生的個性化知識與才能,讓孩子們在自己的勞動中,不限于課堂的時空中獲得勞動教育、語文知識,提高語文寫作水平。從自己的付出的勞動中收獲快樂和知識。

參考文獻

[1] 李振濤《“五育融合”,提升育人質量》中國教師報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教育部

[3]《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小學語文教育學會

猜你喜歡
五育融合五育并舉時代性
散文詩的時代性、視野與創新
青銅器的時代性與器型的演變
“五育融合”與中國基礎教育生態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體育在中學的新發展
“五育融合”與新時代“教育新體系”的構建
打通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多元通道①
建設教育強國的鴻篇巨制
“五育并舉”育新人:開啟首都教育新時代
走向“五育并舉”的現代學校管理
中國共產黨黨員質量標準演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