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校園助力學校教育再發展

2021-11-17 02:24山西省實驗中學武志軍吳學剛
山西電教 2021年3期
關鍵詞:教學質量信息化系統

山西省實驗中學 武志軍 吳學剛 宋 健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信息化已經成為各行各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小學校中尤為如此,信息化已經滲透到學校的每一個環節當中,山西省實驗中學通過信息化手段使得學校在教育教學、教育管理、生活服務等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數字校園建設總體設想

1.以平臺為框架,無縫集成應用系統

在符合國家教育部和行業標準的體系指導下,建設本校的數字化校園數據標準, 以數字化校園平臺為框架,無縫集成學校業務應用系統,促進數據利用的最大化。把數據交換、用戶管理、統一身份認證、業務數據整合、報告呈現等都融合起來,以標準、數據、應用、學生、教師作為重點要素為主線進行規劃和建設。

2.遵循全面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

根據學?,F有環境,制定數字化校園的信息標準,建設數字化校園基礎平臺及系統之間的接口,考慮未來的發展及今后擴展的要求,應用系統之間的互聯以及系統的擴容能力等,在滿足現有系統互聯的前提下,能夠很好的適應未來信息系統增長的需要。

3.以人為本、面向服務、信息互通

通過“管理化+服務化”的思路幫助學校實現由傳統應用系統以管理為核心,轉向前端以服務為核心。實現學校各類資源的整合和配置優化, 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率,使學校信息化應用達到較高水平。

二、數字校園特色亮點

1.迎新系統

迎新系統是針對學校每年的迎新報道工作流程繁雜開發,復雜的流程給學生和學生家長帶來很多的不便。為解決這種問題,提高學校的迎新效率,借助信息化方式,規范簡化迎新報道流程,通過設計開發迎新系統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我校短信平臺,批量通知學生家長到校領取錄取通知書。學生領到錄取通知書后,即可登錄我校網上辦事大廳,登錄后點擊進入迎新報道系統,查看入學須知,然后進行信息完善,完善個人信息后,開始進行繳費流程,進入財務繳費系統后,頁面會顯示個人繳費信息,確認無誤后,完成繳費。繳費完成以后,點擊下一步進入打印準考證,核對準考證信息無誤后,即可打印。打印好點擊下一步,即可完成所有報道流程。迎新報道系統的開發,解決了我校教務處工作負荷大、工作人員少、工作流程復雜,同時也相應解決了學生在校報道等待時間長的問題,這樣大大提高了迎新報道工作效率,既方便了學校工作人員,也方便了學生家長。

2.教學質量監測系統

教學質量監測系統主要是為我校教學質量評價提供重要依據,教學質量是學校教學任務順利開展的核心動力,更是學校長遠發展的根本所在??荚嚦煽兪呛饬拷處熃虒W質量的重要依據,也是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活動,實現以考促學,以考促教,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監測系統通過“試題得分率”、“學科平均分比較”、“各名次段人數比較”三個方面對教學進行評價,依據每道試題的得分率分析班級、年級知識點掌握情況。學科平均分比較:同類型班級各學科均分比較,各科平均分與上一類型班級各科平均分進行比較,同一班級內各學科均分排名比較,系統自動比對,得出評價報告,為學校提供公平合理的評價數據。各名次段人數比較:通過算法計算出標準值、任務值、評價值、偏離值,標準值根據中考成績得出,根據每次考試各名次段人數得出評價值,評價值和任務值作差得出偏離值,根據偏離值來分析班級在歷次考試中的進退。通過教學質量監測系統可以激勵教師鉆研教學,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鼓勵教師團結合作,形成齊抓共贏局面。

3.校本選課系統

為適應新高考改革方向,推進教學改革,實行學分制,同時建立我校自己的校本課程資源,校本課程體系,我校自主研發了校本課程(選課)系統,實現了學生走班上課。由教師在系統中申請開設選修課程,申請時注明上課地點、上課時間、以及課程資源、課程介紹等,由課程中心審核通過以后,學生即可開始登錄系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選修課程。每學期的選修課程結束后,由教師對申報本課程的學生作出評價,形成記錄。

校本課程(選課)系統的研發,豐富了我校的課程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們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課程,進行走班上課,而不在局限于一個固定的班級,固定的課程。這種方式給予了學生的學習自主選擇權,充分滿足了學生的興趣愛好,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贏得學生普遍歡迎。在面對興趣愛好時,能夠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

在新高考改革的形勢下,“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是一項目前乃至今后很長時間內非常重要的工作,將是高校錄取高中學生的重要依據。為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我校自主研發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用“e-成長”APP作為載體,記錄學生在校期間“道德品質”、“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修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的表現。

(1)“道德品質”中包含理想信念、社會責任、擔當奉獻、家庭美德,其中理想信念又包含愛國愛黨教育、價值觀教育;社會責任包含公益捐助、公益服務、心得體會;擔當奉獻包含學校任職情況、學校大型活動承擔角色、心得體會。

(2)“學業水平”中包含必修課程修習情況、選修課程修習情況、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競賽成果。

(3)“身心健康”中包含《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情況記錄、體育比賽情況、心理素質。

(4)“藝術修養”中包含藝術特長、藝術活動、審美情趣,其中審美情趣中又包含藝術作品賞析感悟、生活中美的感悟。

(5)“社會實踐活動”中包含研究性學習、項目學習/研學、科技創新活動、職業生涯體驗(參觀)性實踐、勞動性實踐、國防教育實踐,其中科技創新活動中又包含參加科技活動項目、創造發明項目。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為我校建立學生電子化成長記錄冊的教育信息化應用系統,它采用完全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全新評價標準,構建師生輸入、自評、互評的便利平臺,管理和記錄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系統采用區塊鏈技術來保證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數據的公開性和合理性,任何人只能在規定時間內填寫、修改、審核相關信息,超出時間節點只能查看,不能篡改信息。此外為滿足學生不同需求,系統還設計了“朋友圈”功能,學生發表相關信息后,可根據自己意愿選擇是否共享,共享即可讓全校學生看到其相關信息,起到榜樣引領作用。

希望通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的應用,可以深入貫徹新課改的育人理念,促進教育方針的全面落實,推進我校素質教育發展,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5.“e-成長”APP

為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推進全面育人的開展,按照2019年4月1日開始執行的《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的相關要求,依托我校開發應用的學生健康綜合管理系統和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統所融合與分析的數據。我校從2019年9月1日正式上線“e-成長”APP,家長和學生可以通過二微碼下載“e-成長”APP,家長和學生通過手機號注冊及綁定學生學號登陸,一個學生可以被多個家庭關系人綁定。

家長和學生在“e-成長”APP 上可以查看學生歷次體檢數據、歷次體質檢測數據、學生在校就診處置信息、學生在校就餐信息、學生在校就餐營養素攝取數據及年齡段營養素攝取標準比對數據、學生飲食健康指導建議等等,并且點擊就餐數據中的食品,可以查看該食品原材料信息及索證索票圖片、該原材料供應商信息及證照圖片等,還可在APP 中進行校園卡充值。

希望通過學生營養健康與食品安全APP 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在校期間養成均衡營養和合理膳食的生活習慣,并將這種生活態度伴隨孩子們的一生,同時向家長和學生公布形成每類食品的原材料信息與供應商信息,形成家?;バ诺牧己梅諊?,以更好的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存在的問題與下一步計劃

1.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信息化應用不足

(2)信息化應用系統呈現功能性特征,并未完全整合

(3)缺少學生個性化在線學習、自適應學習的數字環境

(4)部分系統只能在PC 端使用

2.下一步計劃

下一步我校將針對已有信息化系統,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在行政服務、教育教學、教育評價、生活服務等方面,提高學校信息化工作水平,減輕教師工作負擔;計劃通過人臉識別技術代替一卡通,全校師生出入校門、食堂消費、圖書閱覽等通過人臉識別進行; 計劃開發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微報修、微巡檢、微監督小程序、黨費繳納系統,同時開發各系統移動端,通過數據中心進行系統整合,切實通過信息化手段,最大程度減輕教師和學生在工作學習生活中的負擔,形成無感知的數字化校園環境。

今后,學校會始終堅持“實現校園環境數字化、實現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實現用戶信息素養提升、實現學習方式和教育教學模式創新”四大建設目標,改進完善行政服務、教育教學、教育評價與生活服務四大應用體系信息系統,加強制度創新,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強化學校軟硬件管理,加大信息化環境建設投入力度。

猜你喜歡
教學質量信息化系統
Smartflower POP 一體式光伏系統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一種無人機緩沖系統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談如何提高初中歷史線上直播的教學質量
品“助讀系統”之妙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直擴系統中的窄帶干擾抑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