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

2021-11-17 02:20
山西電教 2021年3期
關鍵詞:縣域辦學質量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全面深化義務教育教學改革,促進義務教育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制定本指南。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加快建立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強化評價結果運用,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教育體系,引領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堅持正確方向。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持正確政績觀和科學教育質量觀,促進義務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

堅持育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綜合素質評價,促進全面培養,引導辦好每所學校、教好每名學生。

堅持問題導向。完善評價內容,突出評價重點,改進評價方法,統籌整合評價,著力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傾向,促進形成良好教育生態。

堅持以評促建。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強化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有效發揮引導、診斷、改進、激勵功能,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評價內容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包括縣域、學校、學生三個層面(具體指標詳見附件),三者緊緊圍繞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各有側重、相互銜接、內在統一,構成完整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體系。

(一)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主要包括價值導向、組織領導、教學條件、教師隊伍、均衡發展等五個方面重點內容,旨在促進地方黨委政府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對義務教育工作的領導,履行舉辦義務教育職責,促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學校辦學質量評價。主要包括辦學方向、課程教學、教師發展、學校管理、學生發展等五個方面重點內容,旨在促進學校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要求,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充分激發辦學活力,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

(三)學生發展質量評價。主要包括學生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發展、審美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等五個方面重點內容,旨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三、評價方式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工作要注重優化評價方式方法,不斷提高評價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

(一)注重結果評價與增值評價相結合。關注學生發展、學校辦學、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合格程度的同時,關注其發展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進步程度,科學評判地方黨委政府、學校和教師的努力程度。

(二)注重綜合評價與特色評價相結合。關注縣域、學校全面育人整體成效和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情況的同時,注重差異性和多樣性,關注每一所學校和每一名學生,促進學校特色發展和學生個性發展。

(三)注重自我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在引導學生、學校和縣級黨委政府積極開展常態化自我評價和即時改進的同時,構建主體多元、統整優化、責任明晰、組織高效的外部評價工作體系。

(四)注重線上評價與線下評價相結合。建立縣域、學校、學生常態化評價網絡信息平臺及數據庫,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并通過實地調查、觀察、訪談等方式,了解掌握實際情況,確保評價真實全面、科學有效。

四、評價實施

(一)明確責任分工。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行縣(市、區)和校自評、市級復核、省級評價、國家抽查監測。義務教育學校對本校辦學質量進行自評,并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情況進行評價??h級黨委政府對學校辦學質量進行評價,并對本縣域義務教育質量和黨委政府履職情況進行自評,自評報告報上級教育督導部門。市級政府教育督導部門對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自評工作情況進行復核。省級政府教育督導部門組織對行政區域內各縣(市、區)義務教育質量情況進行評價,每年將評價情況報國家教育督導部門備案。國家教育督導部門對省級開展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情況進行抽查,對學生發展質量情況進行監測。

(二)明確評價周期。對學校、縣域質量評價要實現全覆蓋,評價周期依據所轄縣數、學校數和工作需要,由各地自行確定,原則上每3—5年一輪,并保證在縣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校長任期內至少進行一次評價。

五、評價結果運用

各地要不斷完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結果運用的機制,充分發揮評價結果對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引領和促進作用。

(一)要運用好學生發展質量評價結果。指導教師精準分析學情,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將學生發展質量評價結果作為學校辦學質量評價和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的重要依據。

(二)要運用好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結果。指導學校改進教育教學和管理,全面育人、科學育人,提升辦學治校和實施素質教育能力。將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結果作為對學校獎懲、政策支持、資源配置和考核校長的重要依據。

(三)要運用好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結果。引導縣級政府落實法律法規要求,督促政府履職盡責,為辦好義務教育提供充分的條件保障和良好的政策環境。將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結果與縣級黨政領導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認定等工作掛鉤。對質量評價結果不合格的,不能評優評先,不能認定為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對履職不到位、落實政策不力、違反有關規定、縣域教育教學質量下降且整改不到位的,要對縣級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負責人、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問責。

六、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將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工作納入地方黨委政府、教育部門和學校的重要議事日程,建立黨委政府領導、政府教育督導部門牽頭、部門協同、多方參與的組織實施機制。實施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工作,要與已經開展的對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中小學校督導評估、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等工作有效整合、統籌實施,避免重復評價。各地可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細則。

(二)加強隊伍建設。各地要組建高水平、相對穩定的質量評價隊伍,主要由督學、教育行政人員、教育科研人員、校長、教師及其他有關方面人員組成。評價人員在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教育教學、學校管理、督導評價等方面應具有較高理論素養、專業能力和豐富經驗。要積極探索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培育和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工作。

教育部 中共中央組織部 中央編辦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標

一、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

重點內容關鍵指標考查要點B1.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1.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發展素質教育,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2.樹立科學教育質量觀,遵循教育規律,堅持德育為先、全面發展、面向全體、知行合一,注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3.樹立正確政績觀,辦好每所學校,關心每名學生成長。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傾向,不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不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學校、校長和教師;不舉辦重點學校。A1.價值導向

B2.創建良好教育生態4.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做好黨的教育方針、科學教育觀念和教育教學改革典型經驗宣傳報道;不公布、不炒作中高考狀元、升學率。5.完善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加強社區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建設,凈化社會和網絡文化環境,營造良好育人氛圍。6.嚴格控制面向學校的各類審批、檢查驗收、創建評比等活動,規范各類“進校園”活動,減輕校長、教師非教育教學任務負擔;強化中小學校在課后服務中的主渠道作用,規范面向中小學生的校外培訓和社會競賽活動,減輕學生過重課外負擔。A2.組織領導B3.健全領導機制7.縣級黨委政府每年定期聽取義務教育工作匯報,及時研究解決義務教育重大問題,建立健全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統籌協調、部門聯動工作機制。8.加強縣(市、區)教育部門領導班子和校長隊伍建設,選配政治素質過硬、熱愛教育事業、尊重教育規律、有較強組織協調能力的干部擔任縣級教育部門書記、局長(主任),按照《中小學校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辦法》選優配強學校書記和校長。9.處理好政府與學校的關系,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充分激發學校辦學活力,促進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B4.強化考核督導10.把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納入黨政領導干部考核督查范圍。11.強化教育教學督導,認真實施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嚴格監管課程實施和教材使用。12.依據考核督導結果,建立獎勵問責機制。A3.教學條件B5.保障足夠學位13.適應學齡人口變化,合理規劃城鄉學校布局,保障義務教育學位供給,切實消除大班額,不得新增大校額。B6.保障教學設施14.配齊配足教學實驗設施設備、圖書、音體美器材、計算機,加強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配備團隊活動、心理輔導、衛生保健等必要場所。15.建立勞動教育、綜合實踐基地,統籌利用博物館、展覽館、紅色教育基地、鄉村人文自然資源等,支持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B7.保障教學經費16.優化教育支出結構,加強對教育教學改革、教師隊伍建設的經費保障,特別是保障教研、教師培訓、課程資源開發、勞動教育等經費。17.按標準落實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嚴格落實鄉村小規模學校、鄉鎮寄宿制學校補助經費。A4.教師隊伍B8.保障教師編制配備18.依照標準足額核定教職工編制,實行動態管理;縣級教育部門統籌合理調配各校編制,并向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傾斜;不存在擠占、挪用、截留教職工編制的情況。19.嚴格教師資格準入制度,按國家規定課程配足配齊所有學科教師,充分發揮教育部門和學校在教師招聘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城鄉教師交流輪崗制度,推動城鎮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B9.提高教師隊伍素質20.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落實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大力宣傳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嚴肅查處違反教師職業道德行為。21.落實教師全員培訓制度,確保教師完成規定培訓學時;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加強骨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和信息化應用水平。22.健全教研制度,加強教研機構建設,落實教研員專業標準,配足配齊所有學科專職教研員,充分發揮專業支撐作用。B10.落實教師地位待遇23.依法保障教師工資收入水平,合理核定學??冃ЧべY總量,完善學??冃ЧべY分配辦法,績效工資增量主要用于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落實鄉村教師補貼政策。24.落實教師優待政策,定期表彰獎勵優秀教師。A5.均衡發展B11.保障教育機會均等25.推進縣域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加強鄉村學校、薄弱學校建設,推進集團化、學區化辦學,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26.健全控輟保學機制,適齡兒童少年應入盡入,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27.推進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規范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嚴禁違規跨區域、考試掐尖招生,實行均衡編班。28.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加強殘疾兒童、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教育關愛。B12.學校辦學質量狀況29.縣域內學校辦學質量總體狀況及年度變化情況;縣域內學校間辦學質量差異狀況及年度變化情況。30.師生、家長、社會等方面對縣域內義務教育質量的滿意度。

二、學校辦學質量評價

重點內容關鍵指標考查要點A1.辦學方向B1.加強黨建工作1.健全黨對學校工作領導的制度機制,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推進黨的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緊密融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2.落實學校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堅持黨建帶團建、隊建,充分發揮學校工會、共青團、少先隊等群團組織作用。B2.堅持立德樹人3.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科學教育質量觀,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要求,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4.把立德作為育人首要任務,制定并有效實施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具體工作方案,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教育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A2.課程教學B3.落實課程方案5.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規范使用審定教材,不得引進境外課程、使用境外教材。6.加強課程建設,特別是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課程建設,重視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開發和實施地方課程、校本課程。B4.規范教學實施7.健全學校教學管理規程,統籌制定教學計劃;按照課程標準實施教學,不存在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調整進度等問題。8.完善教師集體備課制度,健全教學評價制度,注重教學診斷與改進;校長深入課堂聽課、參與教研、指導教學。9.健全作業管理辦法,統籌調控作業量和作業時間;嚴控考試次數,不公布考試成績和排名;實現課后服務全覆蓋,提高課后服務質量。防止學業負擔過重。B5.優化教學方式10.積極學習應用優秀教學成果和信息化教學資源,鼓勵教師改進和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11.堅持因材施教、教好每名學生,精準分析學情,重視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幫扶學習困難學生。12.強化實踐育人,積極開展勞動教育和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A3.教師發展B6.加強師德師風建設13.按照“四有”好老師標準,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積極選樹先進典型,嚴肅查處師德失范行為。14.關心教師思想狀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文關懷,幫助解決教師思想問題與實際困難,促進教師身心健康。B7.重視教師專業成長15.實施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注重青年教師培養;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支持教師參加專業培訓、凝練教學經驗。16.教師達到專業標準要求,具備較強的育德、課堂教學、作業與考試命題設計、實驗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導等能力,以及必備的信息化素養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長注重不斷提高學校管理與教育教學領導力。17.重視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班主任認真履行崗位職責。B8.健全教師激勵機制18.完善校內教師激勵體系,堅持公開公平公正,注重精神榮譽激勵、專業發展激勵、崗位晉升激勵、績效工資激勵、關心愛護激勵。19.樹立正確激勵導向,突出全面育人和教育教學實績,克服唯分數、唯升學的評價傾向,充分激發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創造性。A4.學校管理B9.完善學校內部治理20.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健全并落實學校各項管理制度,加強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等管理。定期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發揮社區、家長委員會等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作用。21.制定符合實際的學校發展規劃,推進學校內涵發展、特色建設,增強學校辦學活力。B10.保障學生平等權益22.落實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實行均衡編班,不分重點班、快慢班;落實控輟保學登記、報告和勸返等責任;不存在違規招生、迫使學生轉學退學等問題。23.落實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殘疾兒童隨班就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等政策,加強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及其他需要特別照顧學生的關愛幫扶和心理輔導。B11.加強校園文化建設24.建設體現學校辦學理念和特色的校園文化,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增進師生相互關愛,增強學校凝聚力;密切家校協同育人,強化家庭教育指導。25.優化校園空間環境,建設健康校園、平安校園、書香校園、溫馨校園、文明校園,營造和諧育人環境。A5.學生發展B12.學生發展質量狀況26.加強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建設和使用,客觀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整體水平及變化情況。27.師生、家長、社會等方面對學校辦學質量的滿意度。

三、學生發展質量評價

重點內容關鍵指標考查要點A1.品德發展B1.理想信念1.了解黨史國情,珍視國家榮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立志聽黨話、跟黨走,從小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志向。2.會唱國歌,積極參加升國旗儀式;積極參加重要節日、紀念日主題教育活動,積極參加少先隊、共青團活動。3.熱愛并努力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增強“四個自信”;積極向英雄模范和先進典型人物學習。B2.社會責任4.養成規則意識,遵守校規校紀,遵守法律法規、社會公德和公共秩序。5.愛護公共財物,保護公共環境,熱愛大自然;節糧節水節電,低碳環保生活;積極參加集體活動,主動為班級、學校、同學及他人服務。B3.行為習慣6.注重儀表、舉止文明,誠實守信、知錯就改,樸素節儉、不相互攀比。7.孝敬父母,尊重師長、同學和他人,禮貌待人,與人和諧相處。8.自己事情自己做,他人事情幫著做。A2.學業發展B4.學習習慣 9.保持積極學習態度,具有學習自信心和自主學習意識,善于合作學習,努力完成學習任務。10.掌握有效學習方法,主動預習,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踴躍提問,及時復習,認真完成作業。B5.創新精神11.積極參加學校興趣小組社團活動,有小制作、小發明、小創造等科學興趣特長。12.有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有信息收集整合、綜合分析運用能力,有自主探究、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B6.學業水平13.理解學科基本思想和思維方法,掌握學科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達到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課程學業質量標準要求;校內、校外學業負擔感受狀況。14.養成閱讀習慣,具備一定閱讀量和閱讀理解能力;主動參與實驗設計,能夠完成實驗操作。A3.身心發展B7.健康生活15.營養健康飲食,講究衛生,按時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養成坐、立、行、讀、寫正確姿勢;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堅持每天鍛煉身體至少1 小時,堅持做廣播體操、眼保健操。16.樹立珍愛生命、安全第一意識,掌握安全、衛生防疫等基本常識,注重日常預防和自我保護,具備避險和緊急情況應對能力。17.不過度使用手機,不沉迷網絡游戲,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遠離毒品。B8.身心素質18.體質健康監測達標,掌握1—2 項體育運動技能,有效控制近視、肥胖、脊柱姿態不良等。19.保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樂觀向上、陽光健康心態,合理表達、控制調節自我情緒;能夠正確看待挫折,具備應對學習壓力、生活困難和尋求幫助的積極心理素質和能力。A4.審美素養B9.美育實踐 20.積極參加學校、社區(村)組織的文化藝術等各種美育活動。21.經常欣賞文學藝術作品、觀看文藝演出、參觀藝術展覽等。B10.感受表達 22.掌握1—2 項藝術技能,會唱主旋律歌曲。23.具備健康向上的審美趣味、審美格調,能夠在學習和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表達美。A5.勞動與社會實踐B11.勞動習慣 24.具有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觀念,能夠吃苦耐勞,尊重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25.積極參加家務勞動、校內勞動、校外勞動,具有一定的生活能力和勞動技能。B12.社會體驗 26.積極參與社會調查、研學實踐、志愿服務和公益活動。27.在農業生產、工業體驗、商業和服務業實踐中,主動體驗職業角色。

猜你喜歡
縣域辦學質量
基于融媒體環境的縣域媒體技術創新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二年級下冊期末質量檢測(一)
縣域經濟 綏德“網上貨運港”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縣域高中文科數學生態課堂的“三味”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國家十項舉措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
睡個好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