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高校農科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探析

2021-11-18 14:58蘇曉云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關鍵詞:黨史學習教育鄉村振興高校

摘 要:隨著國家扶貧攻堅任務的圓滿完成,鄉村振興已經成為新時期農村工作的主旋律。為了更好的培養符合鄉村振興戰略要求的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專業人才,發揮農科類人才資源優勢,涉農高??梢栽邳h史學習教育中,通過開展農業農村建設發展黨史專題教學和黨史現場教學,構建黨史學習教育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鄉村振興;高校;農科專業;黨史學習教育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印發了《關于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通知》,就黨史學習教育作出了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黨中央印發的《通知》,對這次學習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總的來說就是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教育引導全黨同志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笨倳浀闹v話不僅為全國上下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高校農科大學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從黨的歷史中汲取推動鄉村振興的智慧和力量指明了根本方向。

一、鄉村振興戰略對高校農科大學生培養提出了新要求

隨著扶貧攻堅任務的圓滿完成,鄉村振興已經成為新時期農村工作的主旋律。如何培養農科專業人才,發揮農科類人才資源優勢,帶動地方產業發展,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成為新時期高等農業院校的責任和歷史使命。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全國涉農高等院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的回信中對涉農高等學校辦學提出要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

1.知農

具體來說,首先,我們要培養專家型人才,要熟悉農業、了解農業,懂得農業生產的基本規律、基本知識,同時又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指導具體農業生產實踐。其次,我們要明確農業未來的方向,知道怎樣發展農業,未來農村的建設方向,農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需要通過哪些途徑解決現實的瓶頸,以及最終鄉村振興要實現的目標。第三,我們要不斷進行理論學習,要提升相關政策理論水平,將總書記關于“三農”的思想學深悟透用好,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開展實踐工作,確保中央決策部署能落到實處。

2愛農

愛農首先要做到愛農村,把農村當家鄉,有歸屬感和責任感,能夠自覺適應農村環境和生活,腳踏實地,從長遠出發切實為農村改革出謀劃策。其次要做到愛農民,把農民當親人,對“農民”的身份不排斥,有志于為農民謀福利、謀幸福。最后要做到有情懷,這要求農科人才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愛鄉村的民風淳樸、山清水秀,也愛鄉村的竹籬茅舍、雞鳴狗吠。

3.新型人才

新時代農科人才必須是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拔尖創新型、復合應用型和實用技能型人才。首先,農科人才要有創新能力,有視野,善謀劃、能全面布局,引領和把握未來農業發展方向,服務美麗鄉村、促進中國建設。其次,因為“三農”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這就需要農科人才要具備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和法律等各方面專業知識和領導能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和宣講能力等綜合能力。最后,實踐能力強,要“一專多能”,掌握具體的實踐技能,能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助力形成地方特色產品,促進鄉村文化、鄉村旅游等全面發展等。

二、高校農科大學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內在要求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鄉村振興戰略對農科大學生培養的要求,高校農科大學生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必須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學史明理。通過黨史學習教育,結合黨領導“三農”工作的歷史和取得的偉大成就指導大學生認識到: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三農”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不斷強調農村問題,20多個中央一號文件中聚焦“三農”工作。當前,“三農”工作重點全面轉向鄉村振興?;仡櫄v史,從改革開放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群眾生產積極性,解放和發展了農業農村生產力;到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加快轉移,農業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到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創造出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新發展階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必須一以貫之、始終堅持、毫不動搖。

2.學史增信。通過學習黨的歷史,在新時代、新發展階段,努力讓農科大學生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和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信心。農科人才培養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對農業和農村不了解、沒信心,專業思想不穩定。通過黨史學習教育,要讓農科學生了解到實施鄉村振興不僅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對個人來說也是成就人生價值的機遇和挑戰。當前,我們有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有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有“三農”工作理論、方針政策的正確指引,有深厚的農耕文明,有綜合國力和經濟實力的增強,我們有理由、有信心凝聚智慧和力量,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攻堅克難,逐步解決好“三農”問題,而農科大學生也必將在這樣偉大的歷史進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3.學史崇德。通過學習教育,引導大學生向先進模范學習,培養其對黨忠誠的大德、為民造福的公德、嚴于律己的私德。黨的歷史中,正是因為有無數黨員干部不為一己之私、一己之利、一己之榮的付出,黨才不斷地創建豐功偉績。具體到脫貧攻堅期間,黨領導千千萬萬黨員干部,舍小家顧大家,奔赴貧困地區,將青春年華無私奉獻給了“三農”事業,用生動的事實詮釋了共產黨人對黨忠誠、為民造福、嚴于律己的高尚品德。

4.學史力行。通過學習教育,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到“三農”工作中,落實到推動鄉村振興的實踐中,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身體力行,將學習所得、所思、所想轉化為推動鄉村振的智慧和力量。

三、高校農科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路徑

一方面,我們要探索農業農村建設發展黨史專題教學,鞏固課程育人主渠道。課堂教學是黨史育人的主渠道。目前高校的主要做法是將黨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但思政課往往宏大敘事,缺少具體學科、專業的針對性,常常給學生帶來內容空泛、“老調重彈”以及講不透的學習困惑。在此情況下高校農科專業可將探索農業農村建設發展黨史專題教學作為一種應對路徑。為此,首先,要凝練農業農村黨史專題教學核心范疇:可以是黨在指導農業農村建設中的“不懈奮斗史、理論創新史和自身建設史”。通過聚焦核心范疇整合課程知識,提升黨史育人的針對性。其次,堅持問題導向。開展農業農村黨史專題教學,是為了回答關于農業農村發展的黨史問題,把握農業和農村發展規律,獲得學生認可。為此,專業教師和輔導員可以通過與學生交談交心的方式,進一步了解學生對黨史的學習訴求,圍繞學生的學習旨趣來設計專題教學內容與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有問必答。此外,還必須堅持史論結合史料。史料的擷取不能是碎片化地堆砌,而應該圍繞農業農村發展專題教學的主題一以貫之,用權威的史料把歷史說清楚、講明白、搞深入。

另一方面,我們要豐富黨史現場教學,拓展實踐育人新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蓖瑫r這些紅色革命根據地也都是實施鄉村振興的目的地,所以強化農科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也可以結合農科專業特點和實際,充分發揮紅色基地的教育功能。通過精心組織三下鄉、夏令營、冬令營、紅色之旅、老區探訪、重走長征路、革命圣地游等方式,把嚴肅深刻的教育內容融入生動有趣的課外活動之中,讓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親身體驗中樹牢信念。

在中國共產黨迎來慶祝百年華誕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農科大學生通過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精神、樹牢“三農”情懷,可謂是恰逢良機、正當其時。高校農科學生要通過各種途徑認真學習和研究黨史,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推動鄉村振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向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N].人民日報,2021-02-21

[2] 程煜,等. 高等農業院校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培育路徑[J]. 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

[3]葉福林.新時代強化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21(3).

[4]王炳林,等.關于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8)

[5]崔明.現場教學視域下基于革命遺址的黨史教育原理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11)

基金項目:長江大學社科基金黨史研究專項課題

作者簡介:

蘇曉云(1980—),女,湖北荊州人,長江大學動物動物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管理學碩士,從事學生思想工作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郵箱:330768817@qq.com

猜你喜歡
黨史學習教育鄉村振興高校
創新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在青年學生中落地生根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深刻把握兵團屯墾戍邊歷史
以史為鑒,切實提升青年一代思政工作質量
學習習近平關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重要論述的幾點思考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