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研究

2021-11-24 06:13樊海彥
中學生學習報 2021年18期
關鍵詞:雙減環節教學活動

樊海彥

【案例背景】

隨著教育政策的改革,以及教學制度的影響,當前學生的數學學習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雙減政策是指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同時限制校外的培訓機構“野蠻生長”。在中學階段,教師應當對教學活動重新調整與分配,最好在教學設計方面從預習、課中學習以及課后復習三個環節環環相扣,互相促進,更好地實現教學管理,提高教學成果。教師從教學教學角度出發,以學生的心理訴求為出發點,教師在備課管理、課堂監控、實驗教學、質量檢測、校本教研、評價導向、 檢查考評、課后托管服務等方面全面調整與布局,緊跟時代的步伐,提高中學階段的數學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方式的持續改進與提升。

【案例描述】

我的數學課程開展到了的人教版的“幾何圖形”知識章節,在開展前我將教學的精力集中在備課環節。通過細化作業設計,精進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學習思維形成。具體我考慮到了以下幾個點,

第一,我先設計如何培養學生預習能力,讓學生在課下對以前的“幾何圖形”知識進行回顧,將以前學習到的幾何知識進行溫習,開展預習活動,提前對課堂即將學習的知識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在課后預留作業的設計方面,我先以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問題設計,具體如下:

1.同學們在學校的建筑與環境布置中,有哪些是幾何圖形?請列舉出3-5個例子。

2.你所知道的中學教材中的圖形名稱都有那些?請逐一進行列舉。

3.幾何與直線、射線、線段三者之間有什么聯系?你能否用自己的話總結二者之間的差異與不同。

在課堂教學監控方面,我的備課是從生活化的教學層面入手。將課堂設計與作業問題有效的銜接在一起,先將學生在生活中接觸比較頻繁的圖形與幾何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可以覺察到數學無處不在。然后我將自己所查找的圖形與學生找到的圖形不同之處,進行比較,從而列出學生思維的創新點,在后續的工作中對其加以重視與運用,讓其可以更好的豐富我的教學思路,突破教學的瓶頸,成為教學的助力點,也能夠更好的契合學生的思維方式。通過對比后,我確實發現初中生有很多思維的創新點,充滿了新、奇、趣,它們腦洞大開,具有非常豐富的想象力,值得在教學活動中借鑒,也在這種教學活動中,我看到了不同年齡差導致的思維差異,也愿意與學生多互動交流,增強自己的教學能力,讓自己的教學設計能夠接近學生的需求,符合學生的期待。

第三,在課堂設計環節,我以電子白板進行微課設計,向學生呈現了幾何知識的概念、定義。并以判斷題,應答題等題型的設計融合豐富的色彩并呈現在大屏幕上,獲取數學知識,愿意探究數學知識的奧妙,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

第四,我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進行抽樣提問,具體的實施是根據學生的水平進行問題提設,中等水平。測重的是教材的知識點,差等生側重的則是基礎的內容,而上等學生則主要是以知識的運用為主進行課堂教學檢測,查看學生的學習成果。

預留的作業主要以實驗教學為主,需要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完成,此過程中,我挑出每組學習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監管整個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起到”兵帶兵”的作用。通過這種教學活動的開展,從而讓學生可以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消化課堂內部所學習的知識,同時,在學習中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彼此解題方法,進行思維轉換。除此以外,在數學教學環節,我還提倡讓學困生擔任學習活動的“大使”,對組內其他學生表現打分,然后將學習成果公布到黑白上,激勵學困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最后,由我來檢查對錯,對合作學習存在不足與錯誤點,我會根據不同的問題點,進行重難點知識強化,確保學生可以在學習中提升成績,數學課堂也會因作業環節成為點睛之筆。

最后,關于課后作業完成方面,就是復習環節,我還是將教學的中心放在了作業問題上,此環節,我以釋放學生個性,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為教學理念,布置課后作業。我側重于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運用與轉換能力,通過學生對知識的運用于轉化能力,最為檢查與考評的手段,從而對自己的教學成果檢測,對教學加以改進。

【案例反思】

1.以上案例,我選取的是人教版七年級第四單元的“幾何”知識章節,這樣的教學管理模式,不僅僅從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等環節,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學習系統,可以促進教學的轉化,實現對教學的完整管理。同時,借助作業的形式,可以便于對學生摸底,學生自己也能夠在學習中查缺補漏,找到學習的問題點,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完成質量,實現優質化的初中數學教學教學。

2.在作業設計方面,應考慮初中生的學習任務和所需要完成作業的時間是否超出了承受范圍,綜合后進行個性化設計,讓學生以玩味的學習方式,完成作業,從而在教學中達成良好的學習成績,提高學習能力。

3.對于初中生的數學學習來說,在雙減的政策下,有必要將課后學習的重心轉移到課前預習環節的作業布置與課后作業的知識溫習兩方面。唯有將這些時間高效利用起來,才能更積極的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通過作業途徑,檢測學習漏洞,提升學習成績,達到優質化的學習成果。

4.雖然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但教師依舊是作為教學的引領者,應當不斷的豐富教學的思路,通過優化教學的內涵,改進作業設計流程,從而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得到啟發,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多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學習的思路,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5.在預習環節預設作業,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知識進行探究;在課程結束后復習環節預留作業,及時對課堂學習進行檢測與反饋。

猜你喜歡
雙減環節教學活動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培優輔差小組教學活動的實踐研究
基于核心素養之自主發展的教學活動設計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以數學類繪本為載體的幼兒園教學活動探究
依托過渡環節 構建游戲化微課程——解決幼兒園過渡環節“消極等待”的策略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諺語趣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