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音樂中起飛

2021-11-28 02:33歐陽琳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28期
關鍵詞:自主培養音樂

歐陽琳

摘 ?要:如何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減少消極等待,避免教師手忙腳亂,使我們在過渡環節中做到有條不紊,并快速讓幼兒安靜集中起來。我們進行了一些嘗試,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在過渡環節中利用音樂管理的嘗試;和孩子們一起拓展多個環節的自主管理;自主運用音樂管理中我們的收獲;讓一日生活的各個過渡環節變得輕松、自然、有序。

關鍵詞:音樂;自主;培養

【中圖分類號】G617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8-0093-02

【Abstract】How to give play to children's initiative,reduce negative waiting,avoid teachers' hurry,make us orderly in the transition link,and quickly let children concentrate quietly.We have made some attempts,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attempt to use music management in the transition link;Expand the self-management of multiple links with children;Independently use our harvest in music management;Let each transition link of a day's life become relaxed,natural and orderly.

【Keywords】Music;Autonomy;Culture

過渡環節是幼兒一日生活中各項活動之間的銜接轉換,是一日活動中的“驛站”,是過渡的銜接,也是休息的調整,它是非正式的,閑散的,自由活潑的。由于對過渡環節的教育作用認識不夠,很多教師對其并不注重,而且往往容易忽視。在過渡環節中幼兒不但消極等待,而且往往做同一件事情,雜亂無章,吵吵鬧鬧,以至于各種活動不能自然和諧過渡。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的過渡環節不僅能起到中轉、銜接、休息調整的作用,而且具有獨特的教育功能,隱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因此我們要重視、關注幼兒一日生活過渡環節,使孩子通過自主、有序的過渡環節,樹立自我管理意識,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1. 過渡環節存在的問題

案例一:每次晨間或者其他的活動結束后,經常出現的狀況是老師邊阻止奔跑的孩子邊喊著安靜,孩子們沒有任何反應,老師處于手忙腳亂的狀態,教師對過渡環節欠缺教育意識,表現為忽略過渡環節教育目標、教育指導和幼兒自理能力培養;過渡環節形式乏味,沒有采取幼兒喜歡的形式,教師語言平淡、簡單,指令性語言較多。

過渡環節作為幼兒園一日生活各環節的紐帶,不僅有著銜接一日生活各部分的作用,還蘊藏著獨特的教育價值??茖W組織過渡環節,減少和消除消極等待現象,在滿足幼兒合理需要的同時能促進其秩序意識的自主形成。從以上案例,我們發現教師組織的很累,幼兒整理的較慢,過渡環節消極等待和集中做一件事情的幼兒多,幼兒常常無所事事;教師忙于準備下一活動,淡化對幼兒的觀察、溝通和指導。那么怎樣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減少消極等待,使教師既能做到有條不紊,又能快速讓幼兒集中安靜?我們采取什么樣的形式更有效呢?

從一日活動的時間安排來看,過渡環節都是緊湊化的處理,但是從“以幼兒為本”的角度來說,緊湊、頻繁的活動轉換環節,并不是幼兒真正需要的,單一的緊湊化處理并沒有解決過渡環節的實質問題。從教師的組織來看,教師一般都是用如廁、洗手等生活環節來代替過渡環節,環節之間的轉換比較生硬,過多干預和催促的現象仍大量存在。

2. 過渡環節音樂管理的嘗試

(1)尋找過渡環節的管理方法

在晨間整理中借助拍手、小鈴鐺、琴聲等方式幫助提醒孩子快速整理,發現并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于是我們的思考:本班孩子從小小班開始對音樂的接觸就比較多,孩子們也非常喜歡感受各種各樣的音樂,所以進行了一些利用音樂進行貫穿幼兒一日生活過渡環節的管理嘗試,旨在通過各種不同的音樂讓幼兒在過渡環節進行自主管理。

(2)實施典型環節的音樂管理

科學、合理地安排一日生活過渡環節,應注意建立良好的常規習慣,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發揮主動性。在晨間、區域活動結束后,利用音樂提示幼兒整理的要求和規則,讓孩子們在快樂的歌聲中和優美的音樂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第一,音樂的選擇。

音樂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使人振奮,使人愉悅。音樂同樣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恰當音樂的功能,可以使幼兒過渡環節更生動、更生趣,更富有生機勃勃。一開始我選擇了宮崎駿的鋼琴曲用于整理環節,但少部分樂感較強的女孩子比較喜歡,能表現出柔軟的動作,而大部分男孩子不喜歡這樣的音樂,覺得聽了想睡覺。

在以往的一日生活中,我也會或多或少通過播放音樂為幼兒創造一定的氛圍,但因缺乏思考,音樂選用存在單一化、重復性等問題。于是我和孩子們討論:“你們喜歡什么樣的音樂?”孩子們分別推薦了熟悉的《小海軍》、《小兵》、《玩具進行曲》等兒童歌曲,但這些音樂在孩子們中出現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有些音樂適合歌唱、玩游戲,有些適合跳舞,于是我請孩子用投票的方式確定音樂,孩子們用自己的繪畫記錄方式參與了此次投票活動,由孩子推選出監票人記錄票數,最后節奏歡快、句段分明的《玩具進行曲》票數最多,成為了整理音樂。從音樂的定奪到各個環節里音樂的自主管理,始終以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思考方式。讓幼兒自由選擇、自由展開、自發交流,按自己的方式確定音樂。

第二,習慣的養成。

《指南》指出:“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他領域發展的基礎,因此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讓幼兒保持愉快的情緒,音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對幼兒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如在我們的過渡環節中整理的信號明顯了,但整理的速度不一,整理環節中還是有幼兒的消極等待現象。于是我和孩子們又開始探討整理得快的小伙伴可以干什么?那么當我們的孩子沒有更好的建議時,我建議大家是不是可以嘗試一下請大家輪流帶著小伙伴一起隨音樂做動作,于是孩子們接受了我的建議,由整理快的伙伴或者是值日生帶領著大家做動作。

①自主表演

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自由選擇、自由展開,積極主動的活動,使興趣、需要得到滿足,天性自由地表露。

音樂課,聽到音樂的孩子會開始做熱身運動,還自覺的邀請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所有的孩子都沉浸在音樂的天堂里,玩的開心的時候,音樂課也結束了,孩子們都意猶未盡的說,這么快就結束了,依依不舍的想要繼續……

孩子有了初步的自主表演,根據播放的音樂,按照自己意愿想法,自由上臺做表演動作。但在過程中發現了帶領時間長短不一,動作單一。因此教師在音樂剪輯上作出相應的提示,讓孩子多次感受剪輯音樂的變化,引導孩子根據聽音樂的變化來自主交換對象。我們讓幼兒互相學習模仿的基礎上,嘗試在音樂區進行個別指導,引導小組同伴之間相互學習模仿,以及在區域墻飾中以圖片呈現動作形式。利用音樂的自主表演,培養幼兒相互合作、自主觀察、自主學習等能力。

②輪流表演

為了能給更多的孩子有展示的機會,我們嘗試輪流表演的形式要求孩子交換表演,促使每個孩子都能有表演的機會,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注重同伴幫帶和榜樣的示范。

晨間整理音樂響起,孩子們按照往常一樣開始邀請好朋友一起,這時就有不同的聲音出來了,為什么只能邀請好朋友,經常輪不到邀請的孩子也是很不開心。一個音樂結束并不能滿足所有小朋友的需求。

孩子們能互相學習、模仿同伴的動作,并有了初步交換的意識。根據音樂做動作,并嘗試互相邀請自己好朋友輪流表演。期初輪換的機會只在好朋友之間,范圍局限于部分孩子表演的機會。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討論、實踐,相互約定:在表演過程中邀請本輪中沒有上臺過的孩子。這種習慣的形成有助于減輕教師手忙腳亂的狀態,孩子們聽到音樂聲就知道整理的信號。在一日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過渡環節,在輪流表演中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到我們的自主管理中,提高積極性和自信心。

(3)拓展多個環節的自主管理

利用音樂作為環節的轉換信號,吸引幼兒注意,將幼兒的興趣自然轉向下一個活動轉換的過渡方式,將環節過渡中的單一化活動內容改變成了可依個人需要進行多種選擇的活動內容。當孩子們聽到不同的音樂,就知道該做什么事情,不需要教師過多的提醒與指導,這是一個理想的狀態,幼兒就可以進行自我管理,那么教師在活動中可以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個別的觀察與指導。

3. 自主運用音樂管理的收獲

在自主運用音樂管理中幼兒消極的情緒得到了緩解和釋放,教師的工作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也培養了幼兒良好的習慣。教室里不再有教師不停的催促聲,同伴間的沖突和爭執減少了,混亂現象好轉了。將音樂貫穿于一日生活過渡環節中當中,讓孩子們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音樂的存在,寓教于樂,促進了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

(1)從問題頻現到靈活有序

幼兒根據自己內在的動機和愿望從事自由活動,幼兒有了愉快的活動體驗,就能夠以穩定、良好的狀態有序地投入到下次活動中,減少了煩躁情緒和攻擊性行為。幼兒在寬松、愉悅、自由安全的環境中進行自己喜歡的活動,隨時調節自己的行為,而教師也從手忙腳亂到輕松淡定。

(2)從單一環節嘗試到所有過渡環節的管理

英國社會學家赫.斯賓說:“教育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幼兒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引導孩子去發現的盡量多些?!焙⒆觽儚淖畛跽憝h節的音樂到喜歡不同環節聽不同的音樂來商量制定班級規則。如晨間、區域活動結束的整理,課間驛站的休息,午休能力站,離園放松站等,在一日生活中的每個過渡環節都利用音樂來進行自主管理。幼兒在音樂的感受中既開發了想象力,同時培養了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也讓幼兒在音樂過渡環節中、盡情的表現并體驗到快樂,使過渡環節變得更豐富、有趣。

(3)從教師主導管理到幼兒自主管理

教師是幼兒一日生活的組織者,在過渡環節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每當一個活動向另一個活動過渡時,老師的語言比較平淡和簡單,指令性的語言多,如“大家整理了,快點坐好準備上課,第一批先去盥洗,第二批去喝水等。如今教師從過多的干預和催促主導著幼兒各活動的過渡逐漸轉向根據幼兒的興趣學習自我管理,發揮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幼兒自主自律能力的培養,減少了不必要的集體行動和消極等待。

因此我們要真正關心、關注幼兒的每時每刻,將過渡環節中的消極等待行為轉化為積極行為。將音樂巧妙滲透在幼兒園一日生活過渡中,為幼兒創造不同的音樂環境,讓過渡環節更加輕松、自然、有序,有助于穩定幼兒情緒,減少消極等待,避免出現混亂、教師大聲呼喊等現象,這種表現方式既發展了幼兒對音樂感受能力及動作協調能力,又讓幼兒專注能力、班級常規、規則及自我管理意識都得到了提升。而教師既可以自如地觀察與開展個別指導,又能解放自己,放權、放手、放心,讓孩子成為過渡環節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張凱波.幼兒園一日生活過渡環節的探究 [J]學前兒童課程研究,2011(03)

[2]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馬媛.優化一日生活過渡環節的策略新探[J]教育導刊,2015.

猜你喜歡
自主培養音樂
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實效性
“以學習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塊教學實踐
讓學習在復習課中真正發生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音樂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