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優化

2021-12-01 02:59吳超
民族文匯 2021年6期
關鍵詞:作業設計優化策略小學語文

吳超

摘要:作業是是實施素質教育、進行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在作業設計方面下功夫,旨在讓作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這樣一來,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就能夠促進自己認知、能力、情感的全面協調發展。那么小學語文教師該如何做才能有效發揮作業的作用呢?首先他們需要讓作業具有趣味性,進而促使學生積極地去完成作業;其次他們需要讓作業具有開放性,進而促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開闊自己的視野;最后他們需要讓作業具有實踐性,進而促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培養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優化策略

首先,教師應認識到,要想把學過的知識轉化成內在的能力需要借助作業為載體,通過完成作業練習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學過的語文知識,讓學生熟練地掌握知識并加以利用,進而會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欲望。有些小學語文教師不能明確作業的目的,認為布置作業就是為了避免學生在課下玩耍,因此會布置大量的作業,導致大部分學生需要用很長時間才能做完,難以保證作業的質量,并且影響到學生的正常休息時間。一般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設計的作業內容單一,導致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其次,布置的語文作業內容是重復的,基本上都是大量地抄寫生字生詞,降低了作業的有效性,這種機械式的抄寫方式會花費學生大量的時間,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還會打擊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教師應明確地認識到作業不應該成為學生的負擔,應該注重作業的有效性,注重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讓作業練習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一、深化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都應該在語言課程設計中納入有吸引力的、創造性的和開放的課題,從而使學生有興趣探索創新的機會。同時考慮到語文教科書的新要求,開發良好的方法、思想習慣,并提高對創新的認識和能力,建設創新新課程。小學語言課程的規劃必須提高學生對創新的認識,提高他們的創新水平。教師在他們的語言工作中引進有興趣和創造性的課題,以加強學生的思考和創新能力。語言學習的設計必須符合獨創性的要求,在信息技術發展的背景下,學生獲得信息的方式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如果主體的獨特性得不到保障,那么通常的主體選擇,無法由學生解決的主體是通過直接的網絡答案搜索來實現的,從而避免了思考和思考過程。鑒于此,確保語文課后作業的相對自主性至關重要。因此通過確保語文作業的獨立性和獨特性,防止學生依賴網絡和缺乏具體數據,學生可以有效地擴大他們的思考空間。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賦予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滿足他們提高語言能力的教育要求。

二、對接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注重作業的分層性

分層次課后作業設計是對接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前提,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齡特點,學習情況,以及心理特點,將童真、童趣的課堂內容及時穿插進作業設計中,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有意愿、有興趣去完成作業,這樣才能達到課后作業的真正意義。其次,教師也應該注意因材施教[2],明確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這樣學生就可以獨立愉快地選擇作業。例如,對于學困生,教師在作業設計上,可以側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例如:趣味生字書寫、課文內容理解、口語傳教等,扎根基礎,點點提升。而對于優等生,教師則需要布置一些拓展性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運用,拓展課外知識,進一步提升其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思維能力,實現知識鞏固、拓展其知識面。通過分層次作業設計,讓學生能夠自主選擇作業難度、作業量,尤其是針對成績較差的學生,不會再對作業產生畏懼感和厭煩感,體會到完成作業的成就感。

三、設計開放性的語文作業

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知識相對枯燥,學生學習熱情普遍不高,課堂學習質量或許并不是很理想,還應加以鞏固,才能讓小學生掌握的更加扎實。然而教師在設計作業通常都是抄寫居多,不僅耽誤小學生過多的時間,且較為浪費精力,同時還會打擊小學生的積極性,效果反而不理想。故而,教師應對語文作業進行優化設計,打開思路,用豐富且多樣的方法精心設計開放性作業。盡量從內容、形式與答案等多方面做到全面開放,以此為小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揮空間,使其能產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并在此過程中學會主動探究、思考及表達,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完成對課堂所學知識的鞏固。

新課改要求培養小學生綜合能力與素養,強化其自主與創造性,故而,語文教師應對作業設計加以優化,要讓小學生能夠自主選擇。打破局限于教材的束縛與思想,發揮想象,設計應新穎且獨特,能夠吸引小學生注意力,以此培養其學習主動與積極性。讓完成作業不再是單一書寫的形式,可以轉化為語言表達或圖畫等多種形式。同時對于作業答案,需突破標準、規范答案的枷鎖,讓小學生能夠自由發揮,以此促進其創新能力的強化。

四、讓學生自己設計作業,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

學生是學習者,是能動的學習主體,作業是為學生學習服務的。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有時可以讓學生自己給自己布置作業,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潛能,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①教給學生設計作業的方法。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單元語文要素和課文的訓練點。其次,讓學生分析一些作業的題型及側重點。再次,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自行設計作業,然后對學生設計的作業進行評價。②讓學生給自己布置作業。學生是有能力給自己布置作業的,他們布置的作業往往新穎獨特,出乎教師的意料。教師要時常給予學生自己布置作業的機會,并加以指導和鼓勵,這樣學生的創造潛能就會得到充分的發揮。

面對新形勢下小學語文作業改革,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進行科學的設計和布置,提高作業的作用,有效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提升,達到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同時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要注意以問題為中心,有效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加強小學語文作業的實用性設計、優化作業評價方式,充分發揮作業的作用,有效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小利,張香.基于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探索與實踐[J].讀與寫(教師),2019(5):0160-0160.

[2]崔剛.淺談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與探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000(009):62-62.

[3]嚴美靜.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三四年級版),2018,000(009):95-95.

猜你喜歡
作業設計優化策略小學語文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企業重大風險確定及管理建議的研究論述
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基于一種優化策略的智能燈控制系統研究與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