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環境下書法藝術審美教育的傳播探析

2021-12-02 12:50
書法賞評 2021年3期
關鍵詞:書法作品書法藝術群體

石 璐

作者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引言

書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在對書法藝術進行傳播時,主要包含實體與精神美育兩個層面。實體內容包含筆、墨、紙、硯,精神美育則指書法藝術蘊含的思想、格局、人文理念等。站在書法藝術的傳播現狀來看面臨巨大的挑戰和機遇,當前正處于新媒體環境下,要想提高書法藝術傳播效果,就需充分利用新媒體優勢,利用新媒體途徑實現大力弘揚,從而發揮傳播作用,為書法藝術審美教育的弘揚與傳承奠定基礎。

1.新媒體環境下書法藝術審美教育傳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1.1 面臨的挑戰

新媒體環境的到來雖然為書法藝術傳播帶來契機,但從現狀不難看出書法藝術傳播面臨一些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由于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速度非???,難免會使人們對書法藝術產生誤解。在書法藝術的傳統傳播過程中,傳承人需要經過多年反復練習才能成為合格的書法藝術傳承者。但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和查閱與書法藝術相關的內容,也不會受職業、年齡、專業度等因素影響便可將自己的書法作品發表在網絡上。但這些所謂的“傳承人”并沒有經過專業練習,書法質量不及專業傳承人,當這些質量不高的書法藝術作品流傳至互聯網中會加快傳播速度,就使得人們對書法藝術產生誤解[1]。并且,由于網民缺乏書法藝術作品評判能力,可能會將一些質量不佳的作品視為佳作,也會導致對書法藝術形成誤解。

其二,新媒體環境下一些書法家利用網絡渠道對書法作品予以炒作,目的在于提高市場價格。但這種行為也直接擾亂了市場秩序,使書畫市場彌漫著一股不正之風,影響著書法藝術文化內涵。

其三,從互聯網中可以搜索到許多書法培訓課程,但由于培訓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對書法藝術的理解不同,就使得教學效果存在差異。這對于書法藝術的高效傳播十分不利。一方面,有些培訓教師自身并不了解書法藝術,有些教師甚至都沒有接觸過相關知識就直接上崗,這種情況自然無法傳授給學生正確的書法內容。而另一方面,書法培訓課程較多,大部分家長則不具備課程識別能力,不能從眾多課程中選擇有效課程,雖然投入了大量報名費,但學生卻沒有接收到有用信息,進而影響書法藝術傳承。

1.2 機遇

挑戰存在的同時也存在機遇,對于新媒體下的書法藝術傳播主要擁有以下機遇:其一,正如上文所述,新媒體的出現給書法傳播帶來契機和條件,在網絡背景下書法傳播速度得到大幅度上升。書法家可以在網絡上實現書法作品交易,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建立書法網站,在網站中設立各種專欄供網民瀏覽,書法藝術和人們之間的交流變得密集起來,這些都是傳統傳播方式不具備的優勢所在[2]。其二,書法家可以結合實際需求建立平臺,將自己的作品上傳到平臺中。在該平臺中既可以展示書法作品本身,又可以使書法作品價值得到宣傳,利用互聯網加快作品傳播速度與范圍。由于互聯網高效率優勢,人們可以快速接收書法藝術,并根據自身看法發表客觀意見,上傳者可以快速接收到人們的反饋,為之后改善不足提供條件。比如把書法作品上傳到微信公眾號中,當微信用戶在看到作品后,可以將自己的看法以評論的形式出現在公眾號下方,上傳者可以進入公眾號查看,也提搞了社會群眾書法藝術互動頻率。其三,在傳統傳播方式中需投入較多的人力和資金才能實現書法藝術傳播,但利用網絡平臺并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就可以使作品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且一件書法作品能夠同時出現在多個網絡平臺之中,既降低了傳播成本,又大大提高了傳播效率。

二、新媒體環境下書法藝術審美教育存在的問題

2.1 書法文化缺失

書法文化可以體現書法家的個人修養、文化素質、人文情懷,一件優秀的書法作品可以體現獨特的文化精神,但這類作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書法家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與耐心。書法藝術在多年的發展與沉淀中,雖然體系在不斷完善壯大,但文化缺失問題也逐漸凸顯,新事物的出現逐漸使人們淡忘初心。書法是從古代時期流傳下來的,古人將書法作為情感寄托、抒發的文化活動。相比之下,現代人為了作品獲獎,謀取更多利益,不惜通過炒作、惡意提高價格等不良行為達到目的,甚至在利益驅使下出現了一些模仿、抄襲現象,市場中的書法作品缺乏新意,也忽略了書法文化傳承。

2.2 風格較為單一

觀察市場及網絡中已有的書法作品可以發現,大部分作品風格都非常相似。每個人都是單獨存在的個體,具有較強的個性化差異,雖然在創作書法作品時有著各自想法,但整體風格相似度卻極高。這主要是因為一些人會模仿大師的優秀作品風格,缺乏自我見解、主張力[3]。如果該現象得不到改善,就會使書法藝術慢慢殆盡,書法領域很難提起生氣,進而直接影響書法藝術傳承。

2.3 受眾群體較少

在新媒體下網民數量逐漸增多,但大部分網民的關注力并不在書法藝術上,使得書法藝術的受眾群體較少。人們對于書法藝術的重視度不高,更關注流行文化,尤其是對于一些年輕群體來說,他們對書法藝術并不感興趣,而是喜歡西方藝術文化,在新媒體環境下這種現狀比較普遍,書法藝術傳播因此受限。

三、新媒體環境下的書法藝術審美教育對策

3.1 優質化傳播

優質化傳播主要是指書法藝術內容。在書法藝術傳播時,書法內容會直接影響人們對藝術的判斷,在當前魚龍混雜的市場環境下,必須追求內容上的優質化才能將書法藝術內在精神傳播出去。高質量的書法內容可以使人過目不忘,也具有較強的傳播效果,改變人們對書法藝術的誤解。因此在傳播過程中,需以較高標準要求書法內容,在看到書法內容后可以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從而吸引更多受眾群體,這對于書法藝術的傳播而言十分必要。只有獲得更多受眾群體才能為書法藝術帶來更多發展空間。

3.2 多樣化傳播

當前許多行業都利用新媒體手段加快信息傳播效率,對于書法藝術而言,也可以利用新媒體優勢拓展傳播風格與形式?,F如今,書法藝術已經不再只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其還和社會現狀、線下熱點、生活實際密切結合,這也給書法藝術的傳播提供了多元化形式,可以從多個層次、角度展現書法藝術。例如,在使用信息技術的同時將書法藝術和媒體廣告相結合,既給書法藝術的傳播提供了平臺,又增強傳播范圍,使書法藝術以一種更具趣味的形式出現在大眾視野,提高接受度與認可度[4]。

3.3 精準化傳播

在新媒體下傳播書法藝術還需朝著精準化方向傳播,這里所指的精準化主要是針對受眾群體。由于互聯網的出現人們許多行為都逐漸偏向碎片化,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知曉更多內容。對于書法藝術的傳播而言,要想提高傳播質量就必須了解受眾群體特征,提前展開分析與研究工作,通過觀察受眾群體的閱讀興趣、內容、數量等了解受眾群體需求。利用新媒體優勢創設傳播路徑,以多種受眾群體能夠接受和認可的方式予以傳播,使傳播效果事半功倍。如果受眾群體數量較多,那么在傳播書法藝術時則可以先篩選信息,利用互聯網技術實施定位,了解受眾群體的興趣愛好、閱讀偏向,有針對性地推送書法信息。這樣一來,即便受眾群體行為處于碎片化狀態下,也可以接收和獲取一定量的書法藝術信息,有助于書法藝術傳播效率的提高。書法藝術的受眾群體基本上都是書法愛好者,但由于個性化差異驅使使得受眾群體的關注點是不同的。有些受眾群體可能更傾向于書法技藝,而有些受眾群體則可能更傾向于理論層次,這就需要提高傳播精準性,才能使推送的內容準確傳送給受眾群體,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傳播效果。

四、新媒體環境下的書法藝術傳播方法

4.1 利用新媒體技術開發應用軟件

當前新媒體技術的開發和更新速度逐漸加快,書法藝術可以借此契機加快傳播效率,如利用多媒體技術開發應用軟件,給書法藝術作品展示提供平臺。在應用軟件上除了將書法作品展示出來以外,還可以設計一些字體自動生成、變換游戲,使用戶在娛樂的同時了解更多書法知識。同時還可以通過視頻、音頻相結合的形式對書法內容、文化背景加以闡釋,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書法鑒賞平臺。當前市場中已經針對書法藝術傳承開發了應用軟件,比如《活字帖》就是專門對字帖加以描摹的應用軟件,用戶只需在屏幕上通過手指對字體進行描摹即可。在設計軟件時為了使用戶掌握書法技藝,開發者還專門設置闖關方式,當用戶在獲得高分之后便可進入下一關,用戶也可以根據需求更換字體[5]。這款應用軟件擁有較強的互動感,雖然是虛擬描摹方式,但所設計的筆墨效果十分逼真,在市場中比較受歡迎,也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為書法藝術傳播帶來效果。

4.2 構建網絡傳播平臺

從上述分析可看出,在新媒體環境下的書法藝術傳播容易引起人們的誤解,為減少和解決誤解可以建立網絡傳播平臺,還可以借此方法擴展書法藝術傳播范疇、力度,使越來越多的人正確認識和了解書法藝術??梢越NS 賬號、微信公眾號、書法網站等,在建立平臺的基礎上,將書法藝術內容上傳至平臺中。但該過程需注意的是,應確保所上傳的內容是優質的,與受眾群體需求相符,才能提高受眾群體對書法藝術的高層次認知。例如,針對書法網站而言,在構建網站時應設計導航系統,使用戶可以快速瀏覽到與需求相對應的內容。將導航條設置在比較顯眼的地方,可以設置文字、圖片、按鈕、檢索卡等形式的導航系統。在設置網站框架時,應確保整體框架的合理性。對于書法藝術來說,最好可以把網站內容間的聯系體現出來,以此來增強網站藝術氛圍,吸引更多受眾群體。

4.3 加快書法文化滲透

我國書法已經擁有多年發展歷史,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從中既體現了中國文化,也將中國人民對自然生活的理解加以體現。書法藝術的傳播目的主要在于對書法文化予以宣傳與弘揚,吸引更多年輕傳承人。但由于當前抄襲、模仿現象的存在,使書法傳承面臨挑戰,因此有必要對書法文化予以滲透,糾正人們不正確的書法傳承意識以及書法市場的不正之風,為書法藝術領域注入更多新鮮血液。例如,在地區舉辦書法藝術比賽活動,對書法藝術感興趣的受眾群體都可以參與,在比賽中創作出來的作品會得到專業人士的評價。利用新媒體技術對書法藝術比賽活動進行直播,讓更多的人感受書法文化。通過直播書法藝術活動主要有兩方面優勢:第一,通過直播與比賽活動吸引大批參與者和觀看者,對于書法藝術的傳播有著積極影響。第二,參與者在接受專家評價時能夠正確認識自身不足,學習更多專業知識,也可以從優秀參與者的作品中得到啟發,有利于培養優秀現代書法藝術家。另外,針對書法培訓課程,應傳授學員創新意識,切勿局限于現有優秀書法作品。在對優秀作品予以借鑒、鑒賞的基礎上融入自身情感、思想,這樣的書法作品更能彰顯書法藝術魅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環境下,雖然書法藝術傳播正面臨巨大挑戰,但也同時帶來許多機遇。從現狀可看出書法藝術傳播存在書法文化缺失、風格較為單一、受眾群體較少的問題。綜合分析發現,書法藝術需朝著優質化、多樣化、精準化方向傳播。在新媒體下必須抓住契機,利用新媒體技術開發應用軟件,構建相應的網絡傳播平臺,加快書法文化的滲透,以此來提高書法藝術傳播效率,達到傳播目的。

猜你喜歡
書法作品書法藝術群體
張紅春書法藝術欣賞
書法作品選登
哪些群體容易“返貧”——受災戶、遇困戶、邊緣戶
馬偉書法藝術欣賞
張天德書法藝術欣賞
關愛地球,學生成主流群體
戰“疫”書法作品選登
認清虧欠問題——對參與近期香港暴亂的青年群體之我見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我行我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