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學邊講,讓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

2021-12-03 10:40江蘇省徐州市后姚小學
數學大世界 2021年25期
關鍵詞:邊學邊折線統計圖

江蘇省徐州市后姚小學 楊 凡

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共同參與的活動。課堂教學不僅要傳授知識,更應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很高,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機械地接受知識。為了改變這樣的現象,教師應該在“邊學邊講”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發現數學知識的本質,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發展思維。

一、創設情境,在情景感悟中邊學邊講

布魯納指出,個體的認知往往是在直觀的知識情境中開始的。眾所周知,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是直觀形象,通過感性來獲取知識?;诖?,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來創設教學情境,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直觀可感,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同時,利用這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有利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利用生動的情境引導學生邊學邊講,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負數的初步認識”一課的教學中,為了促使學生更為直觀地認識負數,教師設計了“認識溫度計”這一教學環節。教師用生活實例導入:“同學們,現在給大家展示的是北京、上海這兩座城市的氣溫,這兩座城市的最低氣溫是多少攝氏度?”在激起學生的興趣之后,教師先讓學生自主探究——認識溫度計。學生一邊觀察,一般思考溫度計中的一小格究竟表示多少。接下來,教師給出提示:“同學們,上海的最低氣溫在0℃以上,距離0℃有4 個小格,表示4℃。(同時在黑板上板書:4℃)北京的最低氣溫卻在0℃以下,距離0℃也有4 個小格,這表示多少度呢?”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提示學生可以閱讀教材、與同學交流,最后引出“負數”這一概念。為了進一步鞏固新知,教師布置了探究任務:與同學說一說全國各地的溫度。

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激發學生產生探究意識,促使學生之間展開交流,從而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與自主探究中步步深入,最終促使學生感悟數學并揭開數學的奧秘。

二、注重實踐,在實際操作中邊學邊講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告訴我們,認知活動需要通過動手操作來加以強化。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開展實踐活動,通過有效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邊學邊講中獲取知識、驗證知識。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的認知過程得到優化,更能夠讓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提升。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教師要結合邊學邊講的教學方式進行,讓學生的實踐活動既有理論的指導,又有實踐的強化。首先,科學劃分小組,讓學生優勢互補,讓學講課堂秩序井然。其次,挖掘課程資源,以學生的真實體驗為主,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讓每一名學生都可以發表自己別具一格的見解。

例如,在“統計表與條形統計圖”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利用任務導入,讓學生在分小組探究中獲取新知。教師:“同學們,現在要求大家用條形統計圖統計一下全年級學生的校服尺碼?!睂W生分為幾個小組搜集、整理、分析數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互相交流制作條形統計圖的方法,既學習了其他人的思考方法,也學會了課本的理論知識。在學生初次感知結束后,教師再度引導,設計“討論釋疑”的教學環節,讓學生修改制作好的條形統計圖,讓條形統計圖的制作更為精準、科學。探討的內容有:補充標題、時間;橫軸、縱軸的表示意義;明確條形的寬度與距離;等等。學生再度自主探究,一邊學一邊講,不知不覺間便獲得了新知。

一邊學一邊講的課堂中,教師既是一個組織者,又是一個傾聽者。教師只在適當的時間巧牽妙引,其余的時間留給學生自主探究,就可以幫助學生獲取新知,讓數學課堂高效生成。

三、培養思維,在課堂拓展延伸中邊學邊講

數學教學對學生的思維要求很高,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新課改實施以來,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實踐證明,這樣的探究性學習活動,讓學生的學習打破了課堂這個狹小的空間范圍,也讓學生的思維不局限在某個固定的空間。為了達到培養學生思維的目的,教師需要適當地穿插一些發散性思維的練習題,讓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學習,通過交流討論、合作探究,在學與講中拓展個人的思維空間,也在拓展延伸中深入探究數學概念的內涵,真正理解其本質。與此同時,拓展延伸教學需要緊扣教材,促使學生在邊學邊講中溫故知新。

例如,在“折線統計圖”一課中,學習完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與制作方法,學生就進入了鞏固新知的學習環節。教師:“同學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你看見過折線統計圖嗎?”學生A:“我在電視上看過,股市行情圖就是折線統計圖?!睂W生B:“醫院里面的心電圖是折線統計圖?!睂W生C:“還有路程行駛圖!”教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想必大家也可以體會到折線統計圖的現實意義,現在請大家搜集生活中某一現象的數據,并將之繪制成折線統計圖?!睂W生分小組完成這一課外延伸任務,對于如何選題,小組成員各有各的想法,教師在學生討論時巡視,當學生爭執不下時恰當引導,讓學生和諧合作。

拓展延伸教學,讓學生將課本所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以拓展延伸的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促使學生在邊學邊講中發散思維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四、有效評價,在教師的多元評價中邊學邊講

眾所周知,課堂評價是教師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而探究性的課堂教學,教師往往設計了導入、探究交流、匯報、評價反饋等環節,這樣就容易讓教師的課堂評價集中在課堂最后的時間,不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而在邊學邊講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僅讓學生的學習過程得到及時的評價,也能夠激活學生的內心,從而讓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體驗。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注重多元的課堂評價方式,科學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在學與講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也只有多元化的評價,才可以最真實地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促使教師不斷地查漏補缺、精益求精,不斷地優化探究性教學設計。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一邊學一邊講,互相了解對方,反思自我。因此,學生互評也可以成為多元化評價中的輔助性評價手段。

例如,在“負數的初步認識”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設計了一個名為“正話反說”的游戲,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游戲要求如下:學生將教師的話用相反的意思說出來,并說出反話的數字表現形式。比如,教師:朝前走100 米。學生:朝后走100 米,-100。教師:電梯上升16 層。學生:電梯下降16 層,-16。在教師示范游戲方法之后,讓學生之間開展游戲,互相檢測學習效果。在“講”的過程中,學生一邊鞏固知識,一邊檢測學習成效。比如,學生A:小白兔朝前跳了三步。學生B:小白兔朝后倒退三步,-3。學生A:小明考試成績進步10 分。學生B:小明考試成績下降10 分,-10。當“講”這一教學活動結束后,學生互相評分。如,學生A說出了十句“話”,每一句10 分,得分100 分;學生B也回答了十句“話”,但說錯了一句,所以得分為90 分。

在教師的多元評價過程中,讓學生自己一邊學一邊講,有利于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所以,教師應正確看待多元評價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大膽地探索與實踐多元評價的意義,這樣才能讓課堂的多元評價發揮應有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邊學邊講手段,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實踐證明,邊學邊講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新知,還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這樣,學生的探究學習活動能夠高效完成,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猜你喜歡
邊學邊折線統計圖
解信賴域子問題的多折線算法
各式各樣的復式條形統計圖
折線
折線圖案
實驗教學模式探究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
如何選擇統計圖
與統計圖有關的判斷和說理問題
淺談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邊學邊實驗
職高物理教學應理論與實驗相結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