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視頻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有效運用

2021-12-03 10:40江蘇省蘇州市滄浪實驗小學校謝靜儀
數學大世界 2021年25期
關鍵詞:小猴子動畫教學內容

江蘇省蘇州市滄浪實驗小學校 謝靜儀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各項先進的信息技術走進了數學課堂,微視頻就是其中一種。微視頻指的是教師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劃分,在較短時間的視頻中(一般5~10 分鐘)有針對性地講解課堂重難點、易混淆點,或是用生動、有趣的畫面將枯燥、復雜的知識表現出來,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理解和記憶知識,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而傳統數學教學中,無論知識復雜或是簡單,教師總是采用灌輸的形式將知識講授給學生,課堂容量過大,且枯燥、乏味的教學形式也讓學生“消化不良”,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微課堂運用簡短的視頻將知識動態地呈現給學生,使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正好可以滿足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有助于學生開動腦筋,深入思考,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趣味引入,吸引學生興趣

課堂引入是一節課的開始,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傳統教學中,教師多是通過知識回顧或是問題引導的形式引入教學活動,方式單調、枯燥,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學習效率低下。而微視頻形式的引入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本節課堂內容,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采用趣味性的微視頻(與教學相關的故事、游戲、歌曲等)導入課堂教學,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集中精力進入備學狀態,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孫大圣分桃子”的故事:王母娘娘舉行蟠桃宴,孫大圣給小猴子們背了一大口袋蟠桃。其中有一個特別大的桃子,孫大圣想把它留下獨自享用。一只小猴子不同意,想要跟大圣一起分享。大圣說:把它從中間切開分成兩半,咱倆一人一半吧。小猴子不滿地搖搖頭。大圣又說:那把它平均分成4 份,給你其中的2份如何?小猴子還是不滿意,搖搖頭。大圣想了想,再次說道:那就把它平均分成8 份,給你其中的4 份,這次總可以了吧?小猴子歡天喜地地同意了,拿著其中的4份桃子高高興興地吃起來。大家想一想,小猴子最后拿到的桃子比大圣第一次分得的多嗎?

案例中,教師通過動畫故事的形式,向學生展現了分數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初步認識了平均分配,形式新穎,內容有趣,自然地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使學生對分數的認識更加深刻。

二、重點講解,引發學生思考

數學知識抽象、復雜,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難以透徹地掌握所學知識。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總是努力講解教學重點,但一味地講解會使學生的思維產生疲憊感,失去深入思考的意識?;诖朔N情境,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尋找全新的講解方式,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關注度,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微視頻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以動態視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生動、富有趣味性,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教師可提前錄制微視頻:借用動畫手段畫出一個圓,并將這個圓平均分成12 等份,同時利用動畫的動態變換功能不斷變化切割圖形的位置,使這些均分的圓拼接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如此循環操作,同時在操作中不斷增加每次圓平均分的份數,如將圓切分為32 等份、64 等份、128 等份……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圓的切割及拼接過程。學生多次反復觀察整個動態過程,發現:隨著圓切分份數的增加,拼接而成的圖形越來越接近長方形。這時,教師提出問題:所切的圓的半徑與拼接而成的長方形有什么關系?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后得出:圓的半徑相當于長方形的寬,而圓的周長相當于長方形的長。

案例中,在實際操作的細微之處,教師利用多媒體動畫的形式將煩瑣的過程展現出來,讓學生一目了然地觀察到圖形的變化過程,節約了課堂教學的時間,同時深化了學生對圖形轉化的認知,促進了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三、學科融合,豐富教學內容

學科知識間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聯系。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其他學科知識間也存在著直接和間接的聯系,借助其他學科知識,可以豐富數學教學內容,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將本節教學內容與相關的其他學科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借助微視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促進學科知識間的有效融合,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知識視野,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與發展,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加法交換律”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成語動畫故事“朝三暮四”:一只小猴子每天早起要吃三顆榛子,晚上休息時吃四顆。突然有一天,它覺得自己吃得有點少。于是,老猴子給它建議,讓它變換吃法,改成早上吃四顆,晚上吃三顆,這樣就能多吃一些。之后,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小猴子改變了早晚吃榛子的數量,那么小猴子一天吃的榛子總數有沒有變化?學生被動畫故事逗得哈哈大笑,同時也被教師的問題調動了積極性,積極投入知識的探索當中。

案例中,教師結合成語故事開展教學,既讓學生感受到了成語的魅力,又從中體驗了數學“加法交換律”的內涵,引發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強化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很好地溝通了學科間的聯系,實現了知識間的融合,有效地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直面難點,展示思維過程

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需要高度的抽象思維能力,而這正是小學生所欠缺的。微視頻可以將抽象的知識以生動形象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直觀觀察到知識的動態形成過程,或是將學生的思維過程模式化,展示出來供大家分享,使學生的學習不再困難。因此,在教學難點知識時,教師可提前錄制微視頻,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展示,使學生的學習具有針對性,降低學生學習知識的難度,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抽象意識,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教學“體積和面積”時,如果想讓學生掌握幾何圖形的面積公式和體積公式,就需要給學生足夠的想象空間,使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錄制小視頻,讓學生直觀地看到面積和體積是物體在二維平面和三維空間這兩個角度的特征,從而獲得不一樣的體驗,形成空間想象能力,幫助學生理解和構建空間立體模型,準確地理解和記憶相關知識,快速掌握計算面積及體積的方法、策略,有效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案例中,教師通過小視頻向學生展示的抽象內容,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趣味橫生,同時讓知識的呈現方式更加多樣化,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有效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數字媒體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教學中,尤其是微視頻以其特有的優勢,改變了固有的傳統教學模式,改變了學生對數學的固有印象,豐富了數學課堂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更加靈活多樣,讓學生真正從“苦學”走向“樂學”,從“學會”走向“會學”,深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升了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猜你喜歡
小猴子動畫教學內容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綜合利用單元教學內容進行整體單元復習
做個動畫給你看
我的動畫夢
小猴子
小猴子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動畫總動員
勇敢的“怕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