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葉的中醫養生作用研究

2021-12-12 01:09劉力行
福建茶葉 2021年7期
關鍵詞:咖啡堿兒茶素白茶

劉力行

(三亞學院健康產業管理學院,海南 三亞 572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大眾生活水平逐步改善,人們越來越追求養生。我國流傳千百年的俗語提到“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由此表明了茶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茶之所以在我國古代被稱作“國飲”,流傳千百年而不衰,與茶所能發揮的一系列養生作用存在很大程度關聯性。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茶色素、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由此決定了飲茶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诖?,本文將對茶葉的中醫養生作用進行研究分析。

1 茶葉的現代藥理學

隨著西方藥理學的不斷發展,茶葉被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功效?,F代藥理學研究指出,茶主要包含有多酚類、茶色素、生物堿、維生素類、氨基酸等一系列化學成分。作為被研究最為廣泛的一種成分,茶多酚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及其衍生物的統稱。茶多酚主要由兒茶素類、花色素類、花黃素類等三十余種化合物組成。其中,兒茶素類物質在茶多酚總量中占比可達到70%。加工茶的顏色、口味、香味等特征,均或多或少與改變了的兒茶素有關。茶色素作為茶葉中兒茶素等多酚類及其氧化衍生物的混合物,主要由茶紅素類、茶黃素類等組成。其中,茶紅素是在紅茶加工中,由兒茶素經氧化反應所產生的新物質,其使得紅茶形成了獨特的顏色、味道。茶紅素在紅茶干重中占比在10%~20%之間,茶黃素在紅茶干重中占比在0.3%~2%之間。生物堿茶葉中的生物堿大多為嘌呤類生物堿,且主要由咖啡堿、可可堿、黃嘌呤等組成,咖啡堿作為茶葉中主要的生物堿,通常含量在2%~4%之間,并可實現利尿解乏、醒腦提神等藥理功效。茶葉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其是屬于一類含量低微、可發揮重要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質,比如,茶葉中的維生素C,有助于降低眼睛中的晶體混濁度。因為茶葉是在青嫩時采摘,所以茶葉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包括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其中尤以茶氨酸居多,在氨基酸總量中占比可超過50%。茶葉中的茶氨酸易溶于水,并主要影響著茶湯的鮮味、香味。隨著現代醫學不斷發展,茶葉藥理活性研究及茶葉生物化學研究逐步推進,對茶葉的藥理活性機制形成了越來越深入的認識?,F代科學研究表明,茶葉可實現降血脂、降血壓、抗氧化、抗動脈硬化、治療糖尿病、提高免疫力等一系列藥理作用。

2 不同類別茶葉的中醫養生作用

2.1 白茶

白茶作為一種微發酵茶,是采摘后只經過曬或者小火直接干燥后加工制成的茶。白茶可實現一系列中醫養生作用:首先,白茶可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相關研究得出,高濃度白茶中的兒茶素、咖啡堿有助于松弛血管壁,使血管直徑變寬,進一步發揮降血壓、舒張血管的作用。因而,對于血管極易淤塞、高血壓的人,多喝白茶可幫助其舒張血管、保持血管彈性,防止血管破裂。經特殊處理的白茶還可有效保留人體所需的活性酶,進而有助于減少葡萄糖轉化、促進脂肪消耗,調節血糖,實現預防糖尿病的效果。其次,白茶可抗腫瘤、抗突變、抗癌。白茶中提取的有效物質,可發揮有效的抗腫瘤、抗突變、抗癌作用,提升人體免疫力,其原因在于白茶可制約致癌物代謝酶的表達,進一步抑制腫瘤細胞、癌細胞的形成及增殖。白茶偏涼,常見的白茶包括有白牡丹、白毫銀針、壽眉等,適合口渴口干,長期用眼所引發的眼睛干澀瘙癢、皮膚油膩等人群。在適用人群方面,白茶與綠茶相似,不過“綠茶的陳茶是草,白茶的陳茶是寶”,陳放的白茶效果更佳,可實現祛邪扶正的效果,適合濕熱、虛型體質人群。

2.2 綠茶

綠茶是一種未經發酵處理的、清新自然的茶葉,尤為適宜在夏日飲用,綠茶具有極高的營銷價值,沖泡后香氣撲鼻,滋味鮮爽,可生津止渴、清熱解暑、降火明目。經常飲用綠茶可清理腸胃、安神明目,綠茶中含有的茶色素可促進膽固醇分解,縮減機體膽固醇堆積,有效預防高血壓等病癥,同時對相關病癥引發的頭暈眼花可發揮一定功效。除此之外,綠茶中茶多酚有助于防治癌癥,并且綠茶中的維生素C、脂多糖還可實現美容保健、防輻射等功效。如今,綠茶精華在大量牙膏中得到運用,這是因為綠茶中含有保護牙齒的氟元素。綠茶性寒味甘,常見的綠茶包括有龍井、毛尖、碧螺春、六安瓜片等,適合體質偏熱、精力充沛、胃火旺等人群,夏日喝一杯綠茶,可給人以清涼爽新的感覺。另外,肝臟患者不宜喝綠茶,因為綠茶中咖啡堿經肝臟代謝,飲茶過量會影響人體肝功能,胃寒、孕婦、手術患者也不宜喝綠茶。

2.3 紅茶

紅茶是一種經發酵工序制成的茶葉,茶多酚含量偏少,但含有大量的茶黃素、維生素、氨基酸等,經常飲用紅茶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對于紅茶可實現的中醫養生作用有:首先,提神。紅茶中的咖啡堿,可刺激大腦皮質,調節神經中樞,可促進振奮精神,實現醒腦、提神等功效。其次,養胃。紅茶茶性溫和,多喝加糖、加牛奶的紅茶,可實現保護胃黏膜的功效,對腸胃潰瘍也可實現相應的治療功效。再次,利尿。紅茶中的咖啡堿可刺激腎臟,擴張腎微血管,影響腎小管對水的再吸收,進一步提升尿量。然后,解渴。適量喝紅茶可解渴生津,紅茶中的氨基酸、果膠等成分可與口涎形成化學反應,進而讓口腔獲得清涼感。另外,殺菌。紅茶中的多酶類化合物可實現殺菌消炎功效,比如民間素來有用濃紅茶水涂抹傷口的用法。紅茶性溫,常見的紅茶包括有祁門紅茶、正山小種、滇紅茶等,紅茶適合大多數體質的人,包括氣陽虛、血瘀、痰濕等,倘若在紅茶中添加適量牛奶、蜂蜜效果更佳,因為甜味可入脾經,可實現補養氣血、溫補脾胃功效。若情緒較為低落,亦可飲用適量紅茶。另外,結石患者不宜喝紅茶,有貧血、失眠癥狀的人,不宜喝紅茶;經期、孕期、哺乳期女性,也不宜喝紅茶。

2.4 黑茶

黑茶是一種后發酵茶,性溫和,不僅可降血壓、防治心血管疾病,還可順腸胃、助消化等,具體而言:首先,助消化解油膩。黑茶中的咖啡堿、維生素等成分可促進人體消化,加快脂肪消耗,咖啡堿更可刺激人體胃液分泌,進一步提升食欲,幫助消化。其次,降脂減肥。黑茶可實現限制的降解脂肪的功效,還可松弛血管壁,加寬血管直徑,進一步抑制主動脈、冠狀動脈內壁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實現軟化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再次,降血糖。通過對不同茶類的茶多糖含量進行檢測得出,茶多糖含量以黑茶中含量最高,同時其組分活性也強于其它茶類,這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黑茶可實現顯著的降糖功效。然后,利尿解毒。黑茶中的咖啡堿經由腎促進尿液中水的濾出來,進一步可實現良好的利尿功能。與此同時,咖啡堿還可作用于人體膀胱,一方面可協助利尿,另一方面還可促進醒酒、消解酒毒。另外,黑茶中的茶多酚可促使煙草中的尼古丁快速沉淀,并伴隨小便排出體外,以及還可作用于消除煙氣中的自由基,減輕煙氣對人體的毒害影響。黑茶性溫,常見的黑茶包括有普洱茶、六堡茶等,適合喉嚨腫痛、缺乏食欲、腰膝酸軟等人群。而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在病情不穩定時不宜喝濃黑茶;低血糖、貧血患者也不宜喝黑茶。

3 科學飲茶健康養生的注意事項

結合科學研究而言,飲茶可為人體帶來諸多益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禁忌,因而應結合個人實際情況,適度飲用,方可促進身體健康。為做到科學飲茶健康養生,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第一,忌過度飲茶。由于茶中含有咖啡因,過度飲茶會引發煩躁、焦慮、心悸等癥狀,進一步致使失眠,并且會抑制消化,影響消化。所以應注意適量飲茶。第二,忌飲濃茶。茶水通常在人體中可滯留約3小時,而濃茶滯留時間將更長,如此一來,會造成茶堿在人體中大量積聚,使得神經功能紊亂。所以,茶量通常一天應控制在5~10g,并分兩次泡飲為宜。第三,忌空腹飲茶。早晨切忌空腹飲茶,空腹飲茶會稀釋胃液,破壞胃酸功能,影響消化,并不利于蛋白質吸收,同時還會引發胃黏膜炎癥。第四,忌飲久泡茶水。飲茶應注重現飲現泡,倘若泡時過久,不僅會影響茶香,還會破壞茶中的營養物質;而久泡茶葉,其中會積聚大量的咖啡因,鞣酸也會顯著升高,由此會帶來突出的刺激影響,特別是心血管、神經系統、通風病患,更要切忌飲久泡茶水。第五,忌睡前飲茶。睡前兩小時,盡量不要飲茶,不然會使得精神太過興奮而影響睡眠。特別是對于老年人,睡前飲茶會造成心慌、多尿,并會造成失眠。第六,忌發燒時飲茶。一些發燒的患者依舊照常飲茶,如此不僅不利于體溫下降,還會造成體溫升高。這是因為茶葉中含有茶堿,其不僅可發揮升高體溫的作用,還會減弱退燒藥物的作用。

總而言之,基于中醫所遵循的陰陽平衡原理,不論是哪一件好的事物,往往都是過則為災。因而,在注重喝茶養生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到適可而止,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適度適量飲茶,唯有如此方可讓茶的養生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猜你喜歡
咖啡堿兒茶素白茶
安徽農業大學揭示茶樹咖啡堿合成調控機制
繪本
低咖啡堿茶樹育種研究進展
喝多少綠茶才有健康效應
繪本
每天至少喝3杯綠茶才有健康效應
HPLC法評價儲存溫度對茶葉中3種兒茶素含量的影響
這只貓說得好有道理
每天喝多少綠茶才有健康效應?
晚上喝茶一定會失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