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線上視頻課程建設研究

2021-12-12 04:38陳碩然李琳葉常青王筱梅楊曉剛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1年14期
關鍵詞:線上教學

陳碩然 李琳 葉常青 王筱梅 楊曉剛

【基金項目】蘇州科技大學一流本科專業培育項目(功能材料);蘇州科技大學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項目(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

【摘 要】蘇州科技大學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課程教學團隊在多年教學改革研究的基礎上,根據教育部一流本科課程的建設目標與要求,明確線上視頻課程建設的目標、思路及方案,并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研究探索。

【關鍵詞】線上教學;視頻課程;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

【中圖分類號】G423

一、《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課程現有教學改革研究基礎

《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課程是蘇州科技大學功能材料專業的核心學位課程,也是材料學碩士點專業學位課程。本課程于2011年開課,已完成了十年的本碩教學任務。在多年的教學改革中,根據整個團隊的教學研究方向,積極組建課程組,培養青年教師。團隊先從教材建設入手,抓住當時國內“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教材尚顯空白的契機,2013年團隊出版“十二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2018年出版實驗教材《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實驗》;目前團隊已完成《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英文版教材的編寫,進一步推進了本課程的國際化發展。同時,團隊還充分發揮研究生課程建設的靈活機動性,聘請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專家為研究生現場演示實驗,本課程于2014年獲得江蘇省優秀研究生課程。

二、《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線上視頻課程建設目標和建設思路

2019年,教育部提出了對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這對高校優秀本科課程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本課程注重教學過程建設,通過課程負責人多年教學經驗的指導,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水平,形成結構合理的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營造濃厚的教學教研氣氛。

教師可以借助網絡課程平臺的線上討論功能,與學生開展啟發式的、課題式的交互式教學方式。而學生可以借助網絡課程平臺對在課堂上沒有完全掌握的知識點在課后進行有效地復習,并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根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的建設目標與要求,這些線上開展的教學活動,如翻轉課堂等,可將教師的課堂面授、集中討論與學生課下的自主學習相結合。

在本課程教學設計中,定期引入本學科最新的前沿成果;在教學實踐中融入最新的教研教改理念,并優化教學方法;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發其創新創業能力。

團隊在選用自編“十二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基礎上,將最新研究成果不斷匯入教學資源,進一步加強校內專業實驗室以及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充分利用并不斷優化網絡的學習工具;不斷提高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質量。最終提高本課程在全國高校中學科專業領域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線上視頻課程建設方案

1. 多媒體形象教學法

目前隨著網絡媒體的蓬勃發展,視頻制作的水平及其呈現出的效果都已非常先進。通過一些視頻制作的專業手段的使用,可將一些以前難以展示的各種有機光電材料制備與器件工作時涉及到的各種現象、過程、原理等以更加直觀的動態視頻加以演示,使講授的內容更加具體生動、方便易懂??梢允构怆娹D化的微觀機制、光電材料制備及其器件制作等復雜過程能夠更加形象化、生動化。有效解決教學過程中重點難點講授、學習均相對困難的問題。并通過生動的視頻化內容,激發學習興趣,強化教學效果。

2. 直觀教學法

通過直觀的演示手段向學生傳達知識點的手段稱為直觀教學法。這些手段包括圖文、實物、實驗或者將它們結合在一起。例如,在講解“第一章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內容時,可帶同學們進入實驗室,身臨其境去體會“物質吸收的微觀機理”并動手將其過程記錄下來,并通過分析測試結果學會光譜解析的“難點”。這樣一來,學生通過自身的參與可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習興趣,使其能夠更有效地理解、領會所學的知識。

3. 現場參觀教學法

利用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國家級實驗室的優質資源,展開合作聯合辦學,安排學生現場觀摩有機光電材料器件制作和測試過程,讓學生對實驗進行現場觀摩,直觀地了解先進的實驗設備、學習先進的實驗技能,改善其對“重點”、“難點”內容的掌握,更好地將所學與實際相結合,既能促進對知識的理解,也能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能力。

4. 教學科研融合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教與學的過程中去,帶領同學們到“優秀研究生課程實訓基地”進行專業實驗。結合課程內容和教師的科研方向,開設教學科研專題報告。通過學生自己收集資料、探討重難點,結合實驗課程教學,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5. 構建在互聯網背景下的全新課程組織實施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講究標準化、固定化和批量化,模式較為僵化,變化少。而線上教學模式更多的顯示出了差異化、個性化和定制化的特點,更加適合以學生主導的分散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提供優質的生化工程教學資源和良好的學習體驗,在提升學生學習的成就感的同時滿足學生交流的欲望。

【參考文獻】

[1] 葉常青,陳碩然,王筱梅,董延茂. “雙創”環境下材料專業人才培養的困境淺析及應對研究[J]. 信息記錄材料,2017,18(04): 176-178.

[2] 劉俊霞,張文凱,房曉敏. 《有機光電材料和器件》課程建設探索[J]. 廣州化工,2020,48(12): 192-193+217.

[3] 梁作芹,王筱梅,董延茂. 《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J]. 高教論壇,2017(04): 51-53.

[4] 韓素芬,王惠.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實施的關鍵環節與有效方法研究[J]. 無線互聯科技,2020,17(07): 99-101+106.

猜你喜歡
線上教學
新課程改革的理論依據與現實困境的思考
結合科研的計算機輔助幾何設計教學
基于ESP理論的高校翻譯專業課程改革探究
基于Moodle的翻轉課堂線上教學模式研究
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高職英語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互聯網+”背景下中國飲食文化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
互聯網+環境下工藝美術設計情境驅動教學方法探索
線上教學發展狀況與虛擬社群維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內設計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