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經濟下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創新

2021-12-14 06:05文/張
企業研究 2021年4期
關鍵詞:商戶機構數字

文/張 暉

引言

人類社會經歷了四次工業革命,第一次是18世紀初的機械化,第二次是20世紀初的電氣化,第三次是20世紀70年代初的數字化,第四次是當前正在進行的智慧化。第三次和第四次工業革命催生了數字經濟。當前以電子支付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在中國已具規模,數字中國是新時代國家信息化發展的新戰略,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引擎。[1]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6.2%。[2]數字經濟使我國得以在許多領域實現超越性發展。[3]習總書記指出,隨著數字中國建設的不斷推進,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的全新發展理念已成為當代數科經濟發展的理論精髓。支付機構的主要服務對象為商戶、商業銀行和政府機構等,商戶和銀行有著數字化升級的迫切需求,政府正在推動智慧城市的建設,這為支付公司未來發展產業支付打下了用戶基礎。

在數字經濟的環境中,支付服務已成為基礎服務,原有的支付渠道、支付功能、支付時效等差異性在各支付機構之間已經不明顯,單純的支付服務已經到了瓶頸。支付機構應從商戶支付服務商向商戶數字化升級服商轉型,在為企業和商戶服務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延伸服務內涵,增加運營服務主要是基于全流程服務和資源整合的理念,以使公司能從狹義的支付、交易服務過渡到能提供更完整的企業整體運營服務支持。以支付為始就是以支付為基礎核心功能,綜合主流支付渠道、各類支付工具及支付方式,通過深度嵌入商戶供應鏈、服務鏈、金融鏈,從而具備全場景服務能力,在不同場景間銜接。將信息流、物流與資金流三流合一,打造商戶各環節數據閉環,充分利用積累的交易信息和商戶資源數據,推動商戶之間、行業之間信息的共享,從而引導營銷資源的流向,為商戶產品推廣提供支持,為商戶經營資金提供便捷的融資渠道,助力商戶實現信息化轉型,完善企業經營流程,提供全方位的運營支持服務。

疫情期間養成的非接觸消費習慣將會延續,長遠改變經濟、社會模式。以移動互聯網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科技革命催生新的產業和業態,B端市場線上線下融合的場景化建設將是發展趨勢。產品線上化、業務平臺化、經營數據化、服務生態化是支付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乃至市場地位提升的重要手段。

支付產業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推手,行業嚴監管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已經確立,央行將持續以嚴監管來保障支付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支付機構緊跟監管政策及時調整自身的業務,在權衡業務合規與用戶體驗時,堅持合規底線,讓合規成為市場發展的護身符和競爭力,共建依法合規、健康發展的支付產業生態。

一、數字經濟的概念和特征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變革,基于信息技術的平臺組織不斷演化,表現出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的趨勢,催生了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4]數字經濟就是指使用數字技術對當前的經濟環境和經濟活動造成一些根本性變化的經濟系統。數字經濟的發展是同信息技術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分不開的,也是同傳統經濟的逐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分不開的。[5]

全球范圍內持續的新冠疫情加速了企業數字化的進程,各行各業都增加了數字化相關的投入,尤其是傳統企業進一步加強對于數據積累、數據建設和數據治理的投入,包括自建數據湖和加強對消費者洞察投入。大數據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幫助企業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數字化運營能力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消費者和政府之間通過網絡進行的交易占比迅速增長。在社會政治和經濟系統里,由于信息和商務活動都數字化了,因而帶來了整個經濟環境和經濟活動的根本變化,進而產生了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催生了新的商業模式,新的商業模式又促進數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數字經濟下的產業包括核心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升級、融合后形成的新型業態。從數字經濟的概念和對經濟的影響可以發現,數字經濟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虛擬性

數字經濟中提供的產品、服務和交易的方式通常以數字化的形態存在,并不像工業產品那樣必須要有實物產品和人的接觸。

(2)快捷性

互聯網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使整個世界緊密聯系起來。人們的信息傳輸、經濟往來可以在更小的時間跨度上進行,也因此加快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奏。

(3)高滲透性

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迅速地向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滲透,使三大產業之間的界限模糊,出現了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相互融合的趨勢。[6]

(4)邊際效益遞增性

數字經濟邊際成本遞減,邊際收益遞增。這是因為數字經濟中最主要的“商品”是信息,數字化的成本是一次性的,繼續使用它不需要增加新的邊際成本。

(5)外部經濟性

網絡的外部性是指,每個用戶從使用某產品中得到的效用與用戶的總數量有關。用戶人數越多,每個用戶得到的效用就越高。

(6)去中介性

由于網絡的發展,經濟組織結構趨向扁平化,處于網絡端點的生產者與消費者可直接聯系,而降低了傳統的中間商層次存在的必要性,從而顯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6]

二、數字經濟對支付機構的影響

1.科技型監管發力

政府為了維護市場次序,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嚴監管將會持續,監管手段也將數字化??萍夹捅O管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構建多元化、靈活、彈性的監管路徑,可對數據進行及時分析,研判發展態勢,從而增強監管的深度和廣度。

未來可能將第四方支付納入監管,甚至會要求持牌經營,進一步完善監管框架。信用卡套現問題近期受到廣泛關注,根據財新《萬億信用卡套現江湖風云》報道信用卡套現規模超萬億元,風險進一步聚集,未來不排除央行等監管機構會出臺整治舉措,降低系統性風險。在監管進一步趨嚴的大背景下,一旦對套現業務加大整治力度,一批支付機構可能將會被淘汰。隨著行業進一步正本清源,違法違規的行為將被懲處,依靠灰色空間盈利的機構逐步退出市場,改變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堅持依法合規經營的公司將迎來監管紅利。

2.競爭格局日趨復雜化

一是轉接清算組織的競爭加劇。清算組織包括銀聯、網聯、跨國信用卡公司。未來國內銀行卡清算機構將超過4家,新入場的清算機構背后均擁有深厚的資源儲備和行業經驗,會充分利用境外優勢與大型電商平臺、大型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利益互換,提高各方的合作積極性以加快受理市場建設。隨著清算領域競爭者的增多,必然會加大轉接清算組織之間的競爭,也有利于支付機構獲得更優惠的合作條件。

二是聚合支付服務商作用日漸重要。聚合支付服務商通常聚焦于某個特定的行業,解決方案和服務能力契合行業需求,商戶粘性高,在市場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且無需持牌經營,受行業監管約束較少,通過營銷等業務反哺支付業務,成為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競爭對手。

三是條碼互聯互通,可能改變行業格局。條碼的互聯互通或將打破寶信對用戶條碼支付入口上的壟斷,支付機構和銀行將會迎來新一輪改變個人服務競爭格局的機遇。隨著競爭的加劇,扣率將持續走低,會進一步降低支付機構的收益。

四是商戶是競爭格局中最重要的砝碼。未來得商戶者得天下,位于行業頂端的頭部商戶更是爭奪熱點。目前寶信已經開始加快直連商戶,通過各種手段切斷商戶間連,加大與行業頭部客戶直連力度。根據微信2020年政策,其將回報收入較高的保險類商戶成本價0.2%上調至0.38%,線上培訓及運營商類商戶由0.2%調整為0.6%,掐尖現象明顯。

3.央行數字貨幣將改變支付行業格局

目前央行數字貨幣的試點工作仍在緊鑼密鼓地推行,未來三年內擴大推廣的可能性較大。未來三年內,預計央行數字貨幣可能會代替M0的30%至50%,作為M0的部分替代,預計央行的數字貨幣投放量將達到數萬億規模。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廣可能是“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共同推廣,通過改變分潤機制,例如免除支付費率等舉措,驅使商戶、支付機構、銀行等通過“自下而上”進行更廣泛、迅速的推廣受理環境。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與推廣,可能會改變支付行業的格局。

一是提升銀行的地位。當前銀行是央行數字貨幣試點金融機構的主力,當前的4家錢包運營機構均有銀行的參與。雖然央行數字貨幣不需要銀行賬戶,但未來在背后可能仍然需要依托賬戶,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動會增強銀行賬戶在支付產業鏈中的影響力。二是清算機構存在被邊緣化的可能。目前央行在數字貨幣的試點中自建互聯互通平臺,并未有清算機構的參與,作為M0的替代,預計清算機構在數字貨幣的交易中扮演的角色有限。三是第三方支付機構交易分流。央行數字貨幣與當前移動支付的交易體驗基本相同,且相較當前移動支付具有可離線、不需綁定銀行卡、商戶不得拒收、無交易費率(或極低的交易手續費)的優勢,央行數字貨幣的大規模推廣,可能會有上萬億的支付交易被分流,若央行數字貨幣不向第三方支付機構開放接口,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部分甚至大部分功能將來很可能被代替,對當前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造成影響。對于擁有錢包賬戶的寶信,隨著銀行對錢包類業務投入的加大,其市場壟斷地位可能會受到動搖。

4.支付受理終端形態將改變

一是傳統終端將淘汰。隨著商戶受移動支付、智能支付的影響,支付受理方式與受理終端也隨之向移動化、智能化遷移,替代傳統銀行卡受理終端。2019年,我國聯網POS機具數量相較2018年減少9.5%,但智能POS機具數量則同比增長68.9%,智能POS機占聯網POS機總量的比例則從2015年0.4%快速攀升至2019年的37.6%(見下頁圖1)。[7]

二是結合行業、場景,向商戶提供軟硬件一體化的綜合解決方案將成為主流。終端與軟件相輔相成,深度契合行業、場景需求,有效提升產品綜合服務能力及用戶體驗。

圖1傳統POS機具及智能POS機具發展情況

三是終端逐步多樣化。受商戶規模、所屬行業、應用場景等因素影響,商戶對綜合支付及信息服務的訴求差別較大,標準化的終端已經無法滿足商戶需求,未來終端將向輕、重兩極演化,如信息服務要求較高的商戶需要重量級的綜合服務終端,只有收銀需求的商戶只需要輕量級的掃碼受理終端。

四是IoT等前沿技術將加快應用于各類終端。5G、IoT、大數據、生物識別、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逐步成熟,各種新技術將與智能終端融合,為智能終端賦能,助力終端運維、安全管理等,如IoT應用于終端監控、遠程巡檢等,生物識別應用于收銀員換班環節的身份校驗等。

三、數字經濟背景下支付機構創新策略

1.依法合規,嚴控風險

支付機構要主動擁抱監管,落實支付結算、反洗錢、金融消保、信息安全保護等監管要求,筑牢風險防線,但是又不能為了規避風險就把業務管死管弱,而要通過風險管控為業務發展壯大保駕護航。為此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研究監管政策,吃透監管精神

支付機構要重點關注監管與產業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在習總書記的思想體系下加強對“監管落地”的研究,分析監管走勢對各個行業和競爭對手的實際影響,并細化到行業的每一個環節,了解清楚對行業的影響具體體現在哪,提前做好謀劃布局。同時,還要關注全產業鏈的發展,比如新型終端的未來形式、產業發展方向、同業機構走向等。此外,在高度關注國內市場的同時,也要借鑒了解海外同業機構的情況,拓展思維空間。比如Square公司,作為一家基于卡基且業務發展偏離度小的支付收單公司,其維護商戶、貼近B端、發展生態的做法值得充分研究和借鑒。

(2)守正創新,加強內控

監管要求支付機構回歸支付本源,就要弄清楚什么服務是可以疊加的,什么服務是有問題的。支付機構要緊跟當前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形勢要求,打開思路,從支付效率、衍生服務、跨境服務等多個方面入手,去搞創新、做產品、找路子。要形成適應公司經營發展、能迅速識偏糾偏的內控管理體系。按照監管形勢要求,修訂公司內部業務管控制度。從強化“技防”手段入手,以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控制水平。

2.提升數據資產管理與應用能力

數據繼土地、勞動力和資本之后,成為第四個關鍵生產要素,在未來的社會經濟發展中承擔更加重要的作用。國家正在完善數據治理規則和數據產權的法律界定,對不同數據的公開、流動、交易分類制定治理規則。經濟和社會全面走向數字化是必然趨勢。數據行業將會取得蓬勃發展,國內大數據產業規模2019年超過8000億元,2020年底超過萬億,2023年底預計達到1.57萬億元,三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5.8%,數據的應用將從傳統的電信業、金融業擴展到政務、健康醫療、工業、交通物流等,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更加深入。①數據來源: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2019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報告》數據服務合規性是未來重點,大數據從野蠻生長時代進入正規化管理時代。

數據是支付機構的核心資產,支付機構自身應加強數據資產管理體系建設、數據資產的融合、數據管理能力的提升,最終打造成為集規范、治理、交換為一身的數據中臺,推動內外部生產力發展。支付機構在幫助商戶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要提供工具、方法和運行機制,探索如全鏈路智能管理體系、數據資產的貢獻度、數據基線度量與質量規范的工具化、可視化等新工具與方法,實現技術到業務價值的轉化。

3.形成“一主多輔”的業務結構

隨著C端增長見頂,市場及投資者均將目光放在了B端市場挖潛上,然而企業服務的市場廣度及縱深太大,并不是某一個機構或者某一項業務能夠全盤吃下的,未來能夠在這個行業立足的公司一定是找到自己能夠貢獻規模和收入的核心主業及競爭力業務,同時圍繞用戶及客戶的痛點怨點布局多個創新增值產品,形成“一主多輔”的業務結構,形成以主業帶動輔業發展,由輔業反哺賦能主業的良性循環的“飛輪”式發展。[8]PayPal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其電子錢包和綜合收單服務(即為B端和C端提供支付服務),同時疊加資金流和信息流融合所衍生的符合用戶及客戶需求的消費貸款、信用貸款及風險管理服務;Shopify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為線下商戶搭建獨立電商店的SaaS服務能力,并圍繞商戶經營需求衍生提供包括支付、融資、物流、倉儲在內的服務。支付機構應形成圖2的發展飛輪,抓好線上與線下支付受理市場覆蓋面和優質商戶這兩個基本盤,做大做強支付業務,積累商戶經營數據、需求信息、交易消費數據為增值業務的孵化創新、拓展、運營促活提供支撐;增值業務的壯大應該為支付業務受理面覆蓋和優質商戶的留存助力賦能。

4.開放合作促業務“出圈”

“生態已經是toB市場的高頻熱詞了,無論是開放平臺、服務商計劃還是平臺戰略,擁抱合作伙伴成為to B企業緊跟市場需求、適應行業變化的重要舉措。支付機構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商業銀行,兩者之間存在競合關系。雖然商業銀行業也做支付收單,但銀行的主營業務還是在存、貸款上。在數字經濟的環境下,商業銀行面臨數字化轉型,線下門店業務逐步轉為線上,獲客手段也要借助信息系統開展線上營銷和大數據畫像分析。支付機構可以和商業銀行捆綁在一起,幫助銀行及銀行服務的商戶進行數字化轉型,銀行留存了客戶的存款資金,支付機構獲取了信息系統的開發、運維費和支付收單手續費,各得其所。

圖2支付機構的發展飛輪

PayPal從完全依賴電商平臺eBay向全球支付平臺發展的戰略路徑就是擴大其“朋友圈”,將合作關系延伸至銀行卡組織、金融機構、大型技術平臺以及全球零售商多個領域,最大程度擴大市場占有率,與合作伙伴一起將PayPal由美國推向世界,做到“哪里有支付需求,哪里就有Pay Pal”。Shopify訂閱服務業務以自營為主,整個商戶服務體系都與合作伙伴合作完成。商戶服務的核心業務支付服務主要由Stripe支付平臺提供服務,Shopify負責引流分潤,而物流服務則是主要與DHL、UPS、USPS等第三方物流商合作。

5.打造細分場景下的私域流量

數字經濟下,BAT巨頭們通過平臺和資本,掌握了流量入口,壟斷了公域流量。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支付機構要堅持“做小、做散、做特、做優”的思路,尋找差異化競爭的路線。在各個細分場景中,圍繞特定客戶經營,進行線上線下覆蓋和產品結合運營的全場景支持,建立各個支付機構大大小小的科技生態圈,從而打造客戶私域流量。

四、結語

以移動技術、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新的技術為特征的數字經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重塑了各行各業的商業模式,也無一例外對支付產業帶來巨大的沖擊。支付機構既是數字經濟的助推器,又要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持續的進行轉型創新。數字經濟下形成的新生產方式、消費習慣和經濟關系,要求支付機構的創新要圍繞“經營商戶”的理念,堅守合規底線,貫徹從“支付即終”走向“支付為始”的發展思路。

基于近年來支付機構在綜合支付、信息服務、場景再造、城市治理、生態共建所提供的綜合性服務,支付機構作為推動信息化發展的社會責任踐行者已深度參與到數字中國的建設。深入場景的產業支付將成為我國移動支付新的增長點,支付機構在服務客戶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以信息化培育釋放新動能,以新動能驅動自身“支付+”的轉型,從而打造自身的生態體系。

支付機構需進一步掌握數據要素市場的配置規律,提升數據資產的管理和應用能力,在業務發展上走相關多元化路線,發展多場景產業支付,為商戶、銀行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服務,在應對巨頭平臺壟斷的新形勢下,為客戶打造細分市場下的私域流量。

猜你喜歡
商戶機構數字
江蘇贛榆農商行 上線商戶回訪管理系統
“543”工作法構建黨建共同體
答數字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增倉股前20名
數字看G20
工商銀行 銀行業首家商戶發展中心成立
一周機構凈減倉股前20名
成雙成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