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實驗魅力 助力學生探究

2021-12-15 20:23張艷
中學物理·初中 2021年12期
關鍵詞:實驗創新自制教具實驗探究

摘 要: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物理課程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筆者結合實際教學從利用自制教具,挖掘實驗的趣味性、提升可觀察度、補教學之所需、為探究之所用、展示直觀性幾個方面闡述了初中物理自制教具與實驗創新.讓學生的感官思維更活躍,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論層次的轉變,更有利于啟發學生思維,更有利于學生直接參與到探究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潛能,提升科學素養.

關鍵詞:自制教具;實驗創新;實驗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4134(2021)24-0035-02

作者簡介:張艷(1973-),女,天津人,本科,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物理教學與實踐.

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中,教師實施科學探究式教學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物理課程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基于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的理念,筆者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自制教具與創新實驗的作用,挖掘實驗魅力,助力學生探究.

1 利用自制教具,挖掘實驗趣味性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教師通過開發實驗的趣味性,激趣導學,有利于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在學習“電動機”時,筆者自制“小小電動機”模型,有效地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好奇心,提高學習效率.模型中主要元件包括:漆包線繞成的矩形線圈(如圖1所示),漆包線在線圈兩端各伸出約3cm,用小刀刮兩端引線的漆皮,一端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掉半周,將線圈放在用硬金屬絲做的支架上,兩個支架分別與電池的兩極相連,線圈下放一塊強磁鐵,這樣就組裝成“小小電動機”模型(如圖2所示),通電后用手輕推一下,線圈就會不停地轉下去.學生觀察到這個實驗的現象,很興奮驚訝,非??释麑W習其中蘊含的道理,這樣就充分發揮實驗的趣味性,有利于學生接下來對電動機構造和工作原理的深入學習,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2 利用自制教具,挖掘實驗可觀察度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實驗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這就要求實驗的直觀性和可觀察度一定要強,這樣才能更有效地輔助教學.比如在研究小孔成像實驗中,筆者將教材的實驗進行改進,實驗效果非常好.實驗裝置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為:在一個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個小孔(如圖3所示),再用一張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如圖4所示),將空罐放在高度合適的底座上,使像能成在塑料膜的中央,同時也更易于調節小孔與物體間的距離.在紙盒上用一個箭頭當作物體(如圖5所示),盒內裝有兩個白熾燈(如圖6所示)目的是將盒前的物體箭頭照亮,通過小孔成像更清晰,在實驗時用空盒子將兩燈泡罩上,被燈泡照亮的箭頭通過小孔成像在半透明的塑料膜上,整個裝置如圖7所示.

接通電源閉合開關,學生觀察到物體通過小孔所成清晰的像(如圖8所示),所成的像清晰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可觀察度,同時空罐可以在底座上移動,改變小孔和物體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成像情況,創造讓學生進行探究的氛圍,通過小孔成像的特點更深入地理解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3 利用自制教具,挖掘實驗補教學之所需,為探究之所用

實驗是學生認識物理現象、總結物理規律的重要途徑,學生可以通過參與實驗的探究過程,透過觀察到的實驗現象,討論分析歸納得出結論,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筆者通過自制教具,增加創新實驗可以補教學之所需,為探究之所用.比如在學習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知識時,向學生補充這樣一個實驗,讓學生在充分認識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基礎上,認識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使學生對規律有更全面的認識.實驗裝置(如圖9所示)主要組成部分為:一根粗透明硬塑料管,一根細透明硬塑料管,兩根塑料管上各打一個很小的小孔,粗管兩端分別用通過帶細玻璃管的塞子塞緊,一端連接橡膠管,橡膠管連接噴水壺,粗管另一端和細硬玻璃管相連接,細硬玻璃管末端用插入細玻璃管的塞子塞緊,整套實驗裝置如圖9所示,當噴水壺噴水時,學生們很興奮,觀察到意想不到的實驗現象(如圖10所示).

學生們欣喜地發現兩個小孔噴出水柱的高度不同,粗玻璃管處噴出的水柱高度大,細玻璃管處噴出的水柱高度小,引導學生思考,這種現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學生討論歸納出結論,液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這樣在教材實驗的基礎上,補充這個實驗,使學生全面理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學生樂于探究其中,潛移默化地激發創新意識.

4 利用自制教具,挖掘實驗的直觀性

在物理教學中筆者發現,有些物理量無法直接進行測量,那么如何比較這些物理量的大???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利用實驗,運用轉換的思想進行比較,直接明了,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學習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知識時,由于無法直接測量重力勢能的大小,筆者通過自制教具設計實驗裝置探究重力勢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裝置的主要組成:一根粗的玻璃管夾在鐵架臺上豎直放置,里面一塊泡沫塊,管外套上不同顏色的橡皮筋,用來標記泡沫塊的位置,三個質量不同、體積相同的銅塊、鐵塊、鋁塊,一根細金屬棒,金屬棒的作用在于每次實驗后將泡沫塊恢復捅到同一位置(如圖11所示).

比如在探究重力勢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時,將質量不同的鋁塊、鐵塊、銅塊分別從相同的高度由靜止釋放,分別撞擊同一位置的泡沫塊,用管外不同顏色的橡皮筋分別記錄下泡沫塊的位置(如圖12所示),取出金屬塊后,觀察玻璃管外不同顏色橡皮筋所在位置(如圖13所示),就可以比較出泡沫塊向下移動的距離,泡沫塊向下移動距離越大,物體具有的重力勢能越大,將重力勢能的大小轉換為泡沫塊向下移動的距離,將無法直接測量的物理量宏觀展示出來,通過實驗直觀地展示給學生,有利于逐步引導學生探究.

筆者通過深入挖掘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識和實驗內容,有針對性地改進完善,獲得最佳的實驗效果,更具趣味性,更具啟發性和探究性,開發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自制教具,合理地應用到教學中,有效地輔助學生學習.實驗創新是物理現象的情景再現,讓學生的感官思維更活躍,更有利于學生由感性認識遞進為理論層次,更有利于啟發學生思維,更有利于學生直接參與到探究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潛能,提升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高永品.自制教具中的創新實驗研究[J].學周刊,2016(06):17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石佳燦.中學物理實驗改進與創新的案例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20.

[4]吳國勇.自制教具與創新實驗永無止境[J].中學物理,2013,31(07):36-38.

[5]楊麗.利用創新實驗優化中學物理教學設計的實踐探索[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6.

(收稿日期:2021-07-16)

猜你喜歡
實驗創新自制教具實驗探究
“實驗探究”與“微觀認知”的巧妙結合
生物化學實驗技能考核的探索和實踐
關于物理課堂演示實驗教學的思考
高中物理教學中創新實驗的設計方法探討
論自制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化學能與電能》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如何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效益
淺談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