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音樂欣賞課“四賞”教學模式改革初探

2021-12-16 16:50羅小琴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31期
關鍵詞:音樂欣賞課程思政教學模式

羅小琴

摘 要:音樂欣賞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應用,有助于形成系統的音樂欣賞方法。創造性地提出音樂欣賞課教學的“四賞”模式,并結合課程思政,加強初中生音樂欣賞課教學。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歌唱祖國》課堂教學為例,將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過程分為集中注意力欣賞→情緒感欣賞→分析感欣賞→審美感欣賞四個階段。通過教學模式改革和實踐,拓展初中生的審美體驗幅度和深度,在“潤物細無聲”中融入課程思政。

關鍵詞:音樂欣賞;教學模式;課程思政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 (2021)31 -0041-02

【Abstract】The reform and application of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model will help to form a systematic music appreciation method. Creatively propose the "four appreciation" mode of music appreciation class teaching,and combine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f music appreciation clas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music appreciation,tak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the seventh grade book "Singing The Motherland" published by the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as an example,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music appreciation class is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concentrated attention appreciation → emotional appreciation → analytical appreciation → aesthetic appreciation. Through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ode,the scope and depth of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expanded,and incorporat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o "moisturizing things silently".

【Keywords】Music appreciation;Teaching mode;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當前,中學生義務教育教學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初中生音樂欣賞課也應該順應時代潮流,積極響應教育部提出的“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號召,探索新形勢下的創新教學模式。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審美體驗提高音樂素養,豐富音樂情感,享受更加多彩、有意義的生活。通過多種音樂活動,讓學生體驗音樂的魅力,開發音樂活動所需的基本能力、音樂性和創意性;進而通過音樂提高學生的生活品質和藝術欣賞能力。

1.“四賞”音樂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在生活中,對于初中生而言,欣賞音樂最為熟悉、最普遍的活動是感知音樂、欣賞音樂。欣賞音樂是唱歌、樂器演奏、音樂制作、音樂評價等音樂體驗中最基本的內容,通過“聽”的基本行為體驗音樂。

首先,在初中生音樂欣賞課的學習中,經常將欣賞音樂與茫然地聽音樂混淆。欣賞音樂被認為是聽音樂、理解音樂的能動性和主體性的行為。為此,全神貫注于音樂,積極理解構成音樂的各種要素的能力是絕對有必要的。因而,并不是單純地聽音樂,而是要讓學生用感性和理性的知識投入到音樂欣賞中,深深感悟并透徹理解。認知上投入和理解音樂作品是對音樂形成的要素特征和音樂表現的具體感知和感應,即使是同樣的音樂作品,也可以根據不同的欣賞者,對其中包含的音樂意義做出不同的反應,從而進行多樣的審美體驗。

其次,傳統的初中生音樂欣賞學習課存在能聽多少就聽多少的消極被動行為。事實上,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除了單純地聽音樂作品的被動過程之外,還有邊聽音樂邊分析的認知過程和用自己的音樂重新解釋的創意過程。這些過程對音樂的情緒、知識和審美體驗融合在一起,在音樂學習中進行欣賞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初中學生現狀,要培養對樂曲結構的邏輯掌握力,要感知樂曲中的美的要素,要提升對藝術意義的洞察力……

最后,學生們通常處于單純地接受教師所授歌曲的被動立場。目前,在學校的音樂欣賞課雖然與單純的聽音樂不同,但是只聽樂曲,只聽教師對樂曲的講解。了解欣賞歌曲的題目、作曲家、作曲背景及使用的樂器等樂曲的信息,或者單純地區分音樂特性,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欣賞。因此,為了更有效地上音樂欣賞課,教師要充分理解欣賞課的目的,正確認識欣賞的類型和過程,在此基礎上,設定系統的授課階段,優化課程結構和提高教學手段是很重要的。

因此,本文對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過程進行了考察,并根據初中生的特點提出音樂欣賞課的“四賞”教學模型,并將其具體應用于初中生音樂欣賞課教學之中,有助于充實音樂欣賞課教育。

2.“四賞”音樂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過程

欣賞音樂(appreciation)和聽音樂(listening)有區別,欣賞以欣賞者的意圖和集中為前提。根據欣賞者想聽的動機和集中程度,欣賞的類型有所不同。

初中生音樂欣賞課教學應該從無意識的聽上升到有意識的聽,從表面上聽上升到部分理解的聽,最后加深到綜合理解的聽。深層次水平的欣賞并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需要很多欣賞的經驗和所需的知識作為鋪墊。因此,本文提出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過程具體分為集中注意力欣賞→情緒感欣賞→分析感欣賞→審美感欣賞四個階段。各個階段教學過程如下:

(1)集中注意力欣賞

集中注意力欣賞是學生開始對音樂感興趣的階段,學生集中在“聽什么”。在這個階段不會出現感情上的反應或認知上的反應。只是會認識到聽到什么、什么聲音,是純物理性的音樂。比如在《歌唱祖國》這首歌的具體教學過程中,筆者首先通過播放這首歌曲而導入新課。筆者所在中學雖然處于革命老區一座小縣城的鄉村中學,但是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資助下也建立了完善的音樂多媒體教室,因此有條件開展多媒體教學。筆者在《歌唱祖國》的授課過程中,給同學們插播國慶典禮等來源于網絡的視頻,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地聽,從而充分地感受藝術的旋律。筆者作為鄉村音樂教師,在集中注意力欣賞階段,通過合理使用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教學手段,有效使用多媒體技術、網絡信息等教學輔助工具,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表現在:同學們充分感受到這首歌的歌詞簡潔、集中、生動,在旋律上大膽而深情,連貫、統一且充滿變化。同時,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注意集中階段是最基本層次的欣賞,是能夠欣賞音樂的源頭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

(2)情緒感欣賞

為了聽音樂,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后,從欣賞者的反應角度來看,可以分為感性地聽音樂(情緒上的欣賞)和認知性地聽(分析性的欣賞)。感官欣賞是對音樂中出現的旋律特征或音樂所引起的聲音活力進行情緒上的反應階段。欣賞者對音樂感官、直觀地聽,感受和感知音樂的特點和魅力。也就是說,在聽覺上識別和反應欣賞曲目中的特點的同時,作為這種聽覺感覺的結果,感受和反應音樂所帶來的情緒或氛圍,刺激音樂的感性?!陡璩鎳愤@首歌充分表現了祖國朝氣蓬勃、繁榮昌盛的新面貌,銘刻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巨大跨越。筆者通過引導學生小組討論等形式,讓學生感受祖國繁榮、蒸蒸日上的新風貌,激發同學們熱愛祖國之情,從而將課程思政內容自然而然地融入教學過程之中。小組討論是音樂教學過程中非常有效的一種組織形式,教師在其中起著重要的引領性作用,通過設問等形式引導學生把握歌曲中體現的情感,同時起到學生之間團結互助、相互配合的作用,毋庸置疑,在小組討論實踐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實現了課程思政。

(3)分析感欣賞

通過分析樂曲的特點要素(節奏、曲調、和聲、力度、速度、調式、曲式,以及織體等)來開展這一階段,集中聽聲音是怎么表現的。讓學生將焦點放在樂曲所具有的音樂構成要素上,進而辨別要素,尋找各個要素之間的關聯性。能夠區分音樂的細節要素的能力越強,不僅有助于學生聽和理解音樂,也會增加同學們相應的情感反應。

教師在《歌唱祖國》授課過程中,要深入闡述樂曲的要素特征:

第一,這首歌在新時代創造了一種全新風格的歌曲,其重要特征是主歌和副歌長度相等。

第二,主歌的每段歌詞都不同,表現出同一主題的不同方面;副歌具有相同的歌詞,是歌曲主題集中的體現;主、副歌在節奏、結構和音調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第三,這是一首具有深厚思想意識和高度技巧性的頌歌,傳遍了大江南北,象征著富強民主的新中國。

因而,將音樂的構成要素關聯起來,展示音樂的情緒、感覺、氛圍,會更客觀地認知和分析音樂。從這一點來看,教師應該在此階段充分理解與運用:感性/情緒上的欣賞和分析上的欣賞是互補的,進又在分析感性欣賞階段悄無聲息地融入課程思政內容。

(4)審美感欣賞

審美感欣賞以樂曲的綜合理解為基礎,賦予欣賞者個人的主觀解釋和意義的階段,集中聽樂音想要表達什么。欣賞者評價作曲家意圖的創意或想法在樂曲中如何有效地表現出來,判斷作為一部作品的音樂的質量和價值。更重要的是,音樂欣賞有什么好處,如何豐富自己的生活。在發現音樂作品中內在意義的過程中,情感反應和認知理解相互作用,從而產生審美體驗。在《歌唱祖國》的教學中,通過組織小組比賽的形式豐富課堂,看哪個小組唱得聲情并茂,哪個小組唱得準確無誤,各個小組之間互相PK,同時找出缺點后給學生錄合唱,多加強練習。之后,在元旦晚會上進行大合唱,從而使之源于課堂,又深入和豐富生活,同時課程思政在課后的生活之中繼續加強。筆者組織實施的《歌唱祖國》大合唱得到了校領導和老師們的充分肯定,同學們也感覺得到了很大的舞臺歷練。有的學生家長向筆者反饋:“我的孩子原來很靦腆害羞的,是音樂這個舞臺改變了他?!?/p>

3.結論

雖然提出的“四賞”教學過程不一定是循序漸進式的,但是我們應該強調音樂欣賞與聽音樂是有區別的,所以要以聽音樂的意圖和注意集中為前提。與此相比,分析性的欣賞和審美性的欣賞應該更積極地投入到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之中,同時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和各種實踐形式。因此,理想的音樂欣賞課教學過程是通過感官的感知,循序漸進地認知,進而理解并接受,從而提高初中生的審美體驗幅度和深度,同時又在潤物細無聲中融入課程思政。

參考文獻

[1]雷詩君.論思政教育與音樂欣賞的融入——以鋼琴組曲《紅色娘子軍》為例[J].藝術教育,2021(01).

[2]王英.新課標下初中音樂欣賞課教學初探[J].中國文藝家,2020(12).

[3]朱瑛琪.中學音樂欣賞有效教學策略的實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20(A1).

[4]謝麗生.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音樂教學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0(05).

[5]周又佳,馮凌燕.論多媒體技術背景下的初中音樂欣賞課教學[J].音樂生活,2021(01).

[6]華劍峰.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素養的提升[J].求學,2020(43).

[7]李菁.審美經驗現象學視野下的音樂欣賞與創造性思維探究[J].明日風尚,2021(01).

猜你喜歡
音樂欣賞課程思政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陶冶情操,培養審美
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興趣的方法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