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借助部編教材資源 培育學生道德教育

2021-12-16 14:19劉婕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31期
關鍵詞:部編教材道德教育教育資源

劉婕

摘 要:部編教材要結合地方文化資源,有效地拓寬學生德育教育渠道。學生道德教育凸顯教育內容的鄉土性,凸顯教育成效的現實和實用性。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創新教育形式,多樣化教育內容,直觀化教育,形象化、具體化學生體驗,夯實學生道德教育成效,打造學校道德教育新天地。

關鍵詞:部編教材;教育資源;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 (2021)31 -0009-02

【Abstract】The textbooks of ministry edi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to effectively broaden the channels of mor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highlights the locality of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the rea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Ingeniously use and flexibly use the textbooks of ministry edition to innovate educational forms,diversify educational content,visualize education,visualize and concretize student experience,conso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 moral education,and create a new world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Ministry edition textbook;Educational resources;Moral education

部編教材要集思廣益地挖掘道德教育內涵和價值。部編教材的活用和用活,要求教師積極地融合地方鄉土教育資源,在學生道德教育中傳承鄉土文化,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如結合部編教材教學,活化課堂,互聯互通讓學生學以致用,促使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情感溫度。要讓部編教材下的課堂教學“活”起來,讓學生真正喜歡部編教材課程,提升校園德育教育效益,獲得存在感,在活動中培養集體榮譽感。

活用和用活部編教材,要巧借報社、廣播電臺和互聯網站等的力量,充分發揮學生道德體驗教育的重要陣地的價值作用,利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革命遺址和烈士陵園等實體文化資源,強化學生道德體驗教育成效,有效地融合地方文化資源,深挖地方鄉土內涵,讓學生汲取道德教育養分。

活用和用活部編教材,豐富學生道德情感體驗。社團活動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載體;活用和用活部編教材,要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積極地將社會實踐引入其中,讓學生能夠親身實踐。我區文化資源豐富多彩,學校在開展實踐活動中要積極地聯系周邊實踐教學基地,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增強自身品質;活用和用活部編教材要融入社會實踐,積極開展針對性的社會活動,以學生道德體驗教育實踐為題,開展一日經典遠足游,體驗先輩生活,重溫歷史,通過“三下鄉”活動提升學生的道德教育感受,在社會實踐中潛移默化地熏陶學生思想,提升學生自身的思想境界,提高學生的歷史使命感。

活用和用活部編教材,要建立校園道德體驗教育網絡。網絡信息是提升學生道德教育的有效載體和平臺,也是校園文化的教育新模式。因此,活用和用活部編教材,要建立校園道德體驗教育網絡,構建地域特色文化的網絡校園文化,把校園網絡建設成學生德育教育的宣傳陣地。

活用和用活部編教材,要有機融合紅色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愛家情懷,同時要借助校園報刊和校園之聲廣播等強化學生道德體驗的教育宣傳,豐富學生道德體驗的教育形式。建立校園文化宣傳公眾號,堅持將活用和用活部編教材資源融入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生道德體驗教育氛圍。

活用和用活部編教材,要豐富道德教育形態和凸顯課程整合。提升學生道德教育成效是檢驗課堂效益的必然手段和途徑,有效達成學生的道德教育,需要不同學科、不同知識和多種能力的有機融合?;钣煤陀没畈烤幗滩囊鋵崒W生道德教育,育人是終極目標,創新是必然之路。

活用和用活部編教材,要關注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為用活部編教材,教師要善于根據情境設計實踐活動?;顒釉O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巧妙地融入學生的社會生活經驗,根據學生的需要成立興趣小組,選擇豐富多彩的活動成果呈現形式,邀請教師介入指導,用多樣的媒體技術記錄活動情況。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讓道德教育內容緊扣學生的實際和生活,促進學生多樣化發展。道德實踐活動要融合多種學習方式,整合多學科,讓實踐成果呈現多樣化,培育學生道德教育要緊扣時代脈搏。讓道德教育過程以塑造學生為主體,從教育學生的方向、內容和目標出發。讓道德教育形式切合學生現實,德育過程使師生、生生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讓道德教育結果認識和行為相符合。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要疏導學生心理,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教師要熟悉學情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對癥下藥,讓學生道德教育工作扎實有效。教學過程中,教師更要關注“問題學生”,及時地搜尋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對學生的心理疏導,通過教育、疏導和啟示,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滲透集體主義,堅持學生道德教育的價值取向。學生道德教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和個性發展,把集體發展和個人訴求有機地結合,這是部編教材編寫的理念之一,也是學生道德教育的基礎和條件。因此,部編教材的內容教學要求教師滲透集體主義教育,調動學生主動參與集體活動,引導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實現道德發展。如開展品德教育結對子、“一幫一”活動,帶動學生轉變品德行為。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尋求學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教師要依托部編教材,積極地探究創新學生道德教育的內容、方法和途徑?;钣貌烤幗滩穆鋵崒W生道德教育,科學教育和靈活教育是成效保證。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的思想教育落地有聲,讓學生的道德教育真正入腦入心?;钣貌烤幗滩淖寣W生的道德教育變成主動教育,良性循環是學生道德教育成效的關鍵,有效落實“德育創新”。巧用部編教材,使道德教育貼近學生生活、反映生活和融入生活,幫助學生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難題。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要挖掘傳統教育精華,巧設時機滲透學生美德教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意識,引導學生按照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原則、倫理規范思考,完善自我道德選擇。教師要把學生的道德傾向,適當而巧妙地與其他學科內容和活動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合理滲透,做到“潤物細無聲”,在潛移默化中熏陶學生。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培養學生的道德教育,教師的榜樣作用是重要基礎。培育學生的道德教育要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正反兩面教育,共性與特殊教育相融合,把道德教育寓于生活小節,堅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和未成年人原則,做到知行統一和放管結合,切實落實學生道德教育的成效。課堂教學是實施學生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學生道德教育要緊扣學生的需要和生活,參照現實社會的多樣性,讓道德教育觸及學生的心靈。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要讓學生道德教育內容充滿魅力。課堂教育是影響學生思想的主要途徑和渠道。因此,要挖掘部編教材充實內容和豐富思想,要把道德教育落到實處。學生道德教育要言之有物,教師要積極挖掘教材的思想內容,真正地發揮部編教材潛在的道德教育價值。部編教材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文本內容深挖蘊含其中的思想精華,寓道德教育于教學和課外活動中,構建符合時代特點的道德教育。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搭建學生道德發展和實踐的平臺。部編教材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搭建學生的道德實踐平臺,發揮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激情和綜合素質。在部編教材教學中滲透學生道德教育,要課堂明理、課外導行。教師要有意識地抓住教育時機,豐富學生主動道德教育實踐。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設計德育實踐活動課,創新學生道德教育途徑。德育實踐活動課是主題班會的補充和延續,凸顯課程的實踐和活動性,講求道德教育的實效。德育實踐活動課要有主題,是學生自我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道德學習活動的課程形式,是實施學生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德育實踐活動課強調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悟,促使學生的道德成長和完善。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要凸顯學生道德的教育成效。教育性是部編教材的本質特征,所以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實施學生道德教育的目標要明確,教育主題要旗幟鮮明。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要求課堂教學設計要豐富,要將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國情教育等內容有機地融合其中。落實教育目標要通過教師的課程設計與學生的體驗、活動和思考,最終達到道德教育了無痕跡。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落實學生道德教育要科學。學生道德教育要科學,要巧妙地設計德育實踐的活動環節,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學生道德教育設計要有層次,活動安排和內容選擇要有區別,不能千篇一律。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環節設計要科學,活動安排要科學,內容選擇要科學,教師引導要正確。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落實學生道德教育要以學生為中心。學生道德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體現學生的自覺和自主參與,給予學生充分的發揮和展示。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教師要準確地把握課堂的主題和方向,為學生創設自主設計和組織創新的活動空間,激起學生的感悟和思考。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落實學生道德教育,要促使學生自我體驗、自我評價、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成長和自我發展。營造開放的課堂教學環境,促進師生、生生互動交流、撞擊和對接,促使學生內化德育。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落實學生道德教育要以情境為中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部編教材的內容設置重視情境熏陶,強調學生通過情境去體驗—反思—感悟—覺醒,有效地“生成”自我道德體驗。恰如其分的情境設計促使學生去探索,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學生的生活是情境設計的內容源泉,是學生有效思考的基礎。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落實學生道德教育要以活動為中心,豐富學生的道德實踐。實踐是學生道德的教育終極目的,也是部編教材的編制特色。部編教材的巧用和活用,要促使學生在生活和社會實踐中獲得新的感知與體驗。學生豐富的道德教育實踐,促使學生思考人生和追求生活的價值。因此,教師要把社會、生活和大自然引入課堂,通過活動搭建學生道德教育的體驗平臺,最終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落實學生道德教育,教師要作為學習者共同參與學生的活動。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落實學生的道德教育,要和學校的整體建設思路相統一。要讓學生的道德教育目標一以貫之,教育內容循序漸進。

巧用和活用部編教材,落實學生道德教育要系列化,要重視學生道德教育的后續活動,巧用追蹤教育鞏固學生道德教育成果,課后關注學生反饋,以此為契機繼續引導教育學生,促進學生行動表現。

參考文獻

[1]王云.活用部編歷史教材的圖片資料,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7(48).

[2]張奎彥.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育大學生過硬的思想道德品質[J].知識—力量,2018(24).

猜你喜歡
部編教材道德教育教育資源
中小學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顧與展望
以“道德教育”為主線的學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養:道德教育的應然選擇
大手牽小手,我們一起走
把脈漢字教學,凸顯中國意趣
把握部編教材特點 落實語文核心素養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部編教材”教學
吸收社會教育資源,創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劃片”:治標還需治本
龐學光:深化學校道德教育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