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探究

2021-12-23 14:49張廣銀
成才之路 2022年3期
關鍵詞:世界觀人生觀生活化教學

摘 要: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能使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文章論述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探究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教學效率;教學質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03-0093-03

新課改下“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呈現學習時空開放化、教學內容生活化、內容呈現情境化和活動體驗多樣化等特點,而實際教學中卻存在教學內容選取不當、評價忽視生活化、教學方法流于形式、教學實踐開展不足等困境。只有制定多維教學目標,充實生活化教學內容,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構建綜合性的教學評價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才能走出目前困境。本文論述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探究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一、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促進教學形式多樣化

青少年學生對外部環境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探索意識較強,但心智發育不健全,對外部環境缺乏客觀準確的認識,因此需要教師和監護人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使學生具備優秀的道德品質和較強的法治意識。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能豐富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形式,促進教學形式多樣化。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道德與法治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學生只有在生活中體現出優秀的道德品質和法治意識,才證明道德與法治教學起到了應有的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一課程教學的最終結果需要現實進行檢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地引入生活元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處于學校和家庭的庇護下,社會經驗較少,對各種類型的社會活動存在較強的好奇心,渴望經歷和感受。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用生活化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講授相關的生活故事,引導學生對故事所呈現的價值觀念和法治觀念進行認識,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和法治意識。

3.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教師在生活化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講述各種類型的故事,還應該積極開展實踐活動,組織學生討論交流,使學生對故事有一個更為深刻的思想認識,從中受到觸動和感染。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學生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審視,明確自身在思想認知上存在的缺陷,并積極進行彌補,從而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生活化教學需要借助生活中的情境,讓學生在學習相關課程后,靈活應用所學知識。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借助扔垃圾的生活情境講解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對垃圾進行分類。采用生活化教學,能讓學生明確知識應用的場景,有助于學生在特定的場景中應用相關知識,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二、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這一教學方法的認識不足

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部分教師教學思維固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認識不足、應用意識不強等問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受現實諸多因素的限制,教師對相關的教學理念缺乏有效的認識。此外,部分學校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通常由非專業的教師教授這門課程,這些教師對這一課程的特點和教學重點缺乏有效把握,無法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應用生活化教學方法。

2.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實施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然而,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仍然采用灌輸式教學,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會影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被動,缺乏學習興趣,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思維發展受到限制。

3.素材選取不當

個別學校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缺乏應有的重視,部分教師不認真備課,在授課過程中選取的素材不當,與教學內容聯系不夠緊密,容易對學生產生誤導。此外,部分學校的道德與法治教師學科素養偏低,在教學過程中對素材的解讀存在一定的偏差,這會影響課堂教學質量。

4.理論與實踐脫節

在實施生活化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雖然能在教學內容中融入生活事例,但未能有效地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出現重視理論教學而忽視實踐教學的現象,使理論與實踐脫節。學生由于自身的生活經驗匱乏,在學習過程中無法正確理解相關的學習內容,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低下。此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缺乏對學生有效的引導,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未能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教學,這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三、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

1.重視道德與法治課教學,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才的標準越來越高,要求人才具備優秀的道德品質和基本的法治觀念。人才培養需要從小抓起,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積極開展教學活動。學校要重視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滿足教學需要。一是要確保授課教師專業對口,二是要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以提升他們的學科素養和業務水平。學校還要針對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舉行專題研討會,讓教師都能掌握和運用生活化教學,建設一支過硬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隊伍。

2.以學生為主,優化教學過程

在采用生活化教學教授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優化教學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選擇生活化教學內容,制定生活化教學目標,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在采用生活化教學教授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要依據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將生活中的場景引入到教學過程中。例如,在講授與家庭相關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將家務勞動引入到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認識到在家庭生活中應該為父母分擔一定的家務,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擔當意識。

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生活經驗及理解能力,以使教學目標制定得更加科學合理。例如,在教授認真做事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制定“培養學生細心謹慎的習慣”的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聯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存在的不認真等問題,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不認真的害處,不斷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提升綜合素質。

在采用生活化教學教授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依據教材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進入學習狀態。在傳統的道德與法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在課堂伊始就灌輸相關的理論知識。對于這些內容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生在理解上存在較大難度,很快就會喪失學習興趣。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到課程內容中,激發學生探究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相關知識。教師在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時,應重視對互聯網和多媒體設備的應用,將互聯網豐富的教學資源引入到課程教學中。

在采用生活化教學教授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所教授的內容對教學過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這一教學過程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環節:一是生活化情境的引入,其目的在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理解教材知識創造條件和基礎;二是組織和引導學生對生活情境進行挖掘,引導學生思考并講授教材中的知識;三是依據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明確課程教學內容;四是依據教學內容對生活情境進行分析,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3.以教材為本,合理選擇教學素材

采用生活化教學是借助生活中的事件促進教學,其目的在于使教學內容更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因此,這一教學的應用需要以教材為本。教師在生活化教學應用過程中應把握教材編寫特點,合理選擇教學素材,使所選擇的素材貼近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借助生活情境引入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對生活情境進行探索和思考,能深化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在生活情境引入的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地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學生的認知尚處于發展階段,且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抽象度較高的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科學合理地選擇教學素材,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幫助學生理解和認識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本質,進而實現對學生的有效教育。

在引入教學素材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思維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學生的思維跳躍性較大,容易產生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因此,在選擇素材時,教師應盡可能地具有較強的指向性,避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諸多想法,同課程教學內容、主題產生較大的偏差。在素材選擇的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地選擇同教材內容有密切聯系的素材,使學生能夠發現其中的道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4.用實踐檢驗教學效果,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最終是要應用于生活,因此需要用生活檢驗教學效果。在完成每一節課的教學后,教師可布置實踐性作業,鼓勵學生積極去做,而不能用考試分數衡量學生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中要多組織實踐活動,邊教學,邊實踐。例如,“我是獨特的”一課,主題是尋找自己的特點,明晰自己雖然和其他人在一起,但有屬于自己的獨特個性。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夸贊自己”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自己。用實踐檢驗教學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總之,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能使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教師要深刻認識到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重視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以學生為主,優化教學過程;以教材為本,合理選擇教學素材;用實踐檢驗教學效果,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梁麗麗.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生活化教學策略探討[J].天津教育,2021(03).

[2]閆平,劉志平.淺議小學高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20(11).

[3]高月華.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優勢及不足[J].天津教育,2020(29).

[4]張惠君.生活德育 智慧成長——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的探索[J].小學教學參考,2020(15).

[5]卞開元.源于生活 回歸生活——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的生活化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20(08).

[6]唐燕.教學如何“接童氣”——論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邏輯的生活化[J].課程·教材·教法,2020(02).

[7]范勝榮.“道”融生活 “法”在身邊——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9(09).

[8]蔣秀琴.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情境的創設路徑[J].江蘇教育研究,2019(11).

[9]楊秀云,吳怡樺.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探析[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8(05).

Exploration of Application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Zhang Guangyin

(Yong'an Nanmen Primary School, Sanm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Sanming 365000, China)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can combine theoretical teaching with practice, and is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knowledge applic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life-based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and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and cultivate students' correct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grow and become talents.

Key words: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life-oriented teaching; teaching efficiency; teaching quality;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values outlook

作者簡介:張廣銀(1979-),女,福建永安人,小學一級教師,從事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與研究。

猜你喜歡
世界觀人生觀生活化教學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觀
智能化的“世界觀”
蘇軾所寫墓志銘與祭文里的人生觀
遠洋東方境世界觀售樓處
走向理性:近代以來中國世界觀的嬗變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