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歷史教育為載體進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意蘊和實踐理路

2021-12-27 01:04怡①
理論經緯 2021年0期
關鍵詞:革命史歷史思想

劉 怡①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清醒劑和營養劑,歷史教育是對青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2016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上號召廣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懈奮斗的光榮歷史和偉大歷程”,并“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提出要引導學生“從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發展和偉大實踐中”來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繼而“不斷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習近平還強調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就“必須修好”黨史、國史這門“必修課”①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來 交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答卷,《人民日報》2013年6月27日,第1版。。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有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的青年一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讓青年接受歷史教育,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形式。歷史教育作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梳理它的功能定位、發展歷程及實踐理論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歷史教育作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功能定位及作用

對青年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兩點重要遵循。第一,服務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關于培養符合時代要求、能夠承擔時代責任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任務。第二,關照作為教育對象的青年關于在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時有更多獲得感的期待,回應青年對于“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的美好生活需求。作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歷史教育主要在以下三方面體現其特殊功能和作用。

1.歷史教育供給青年明確的歷史坐標

要培養青年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就需要克服當下在青年中普遍存在的虛空感、無根感。這種虛無感源于青年對本國歷史的疏離,它會讓青年的成長遭遇一系列困境——對國家、民族發展的來龍去脈既不了解,就無法客觀地認知當下的國情,也就更談不上家國擔當,繼而造成理想信念的缺失,導致青年精神上“缺鈣”。

歷史教育提供了對癥之藥。毛澤東曾提到“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①《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頁。,“單通現在是不夠的,還須通過去”②《毛澤東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頁。;鄧小平認為“了解自己的歷史很重要”“要用歷史教育青年”③《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5頁。,使青年搞清楚“中國現在干的究竟是什么事情”;習近平談到“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歷史教育疏通了過去、現在和未來,幫助青年明確自身所處的歷史坐標,解決了青年有關“我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以及“當下要承擔什么樣的歷史使命”的困惑。

青年基于“了解”,繼而認同;因為“參與”,所以自覺地擔當。當代青年接過歷史接力棒,便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建立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歷史教育為青年提供了明確的歷史坐標,只有置身其中,青年才能夠自覺地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深沉的家國情懷”以對抗虛無感。

2.歷史教育供給青年明辨是非曲折的實踐經驗庫

當前世界形勢紛繁復雜,多種思潮、各類問題甚囂塵上,青年面臨的學業、工作、生活方面的問題也層出不窮。青年涉世不深,思考不深入,得到的認知也就不夠深刻、堅定,往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無法透過現象看本質,遇到挫折便容易懷疑動搖;更有甚者,部分青年面對誘惑,在大是大非面前迷失了自我,導致人生的路越走越偏、越走越窄。

歷史教育提供豐富的實踐經驗庫——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青年“實踐經驗尚少”的局限性——來幫助青年培養明辨是非曲折和正確判斷、選擇的能力。首先,過去的歷史實際上是已經證明的過去的實踐,其中的是非曲折成為把握當下的重要參照,為青年做正確的決斷提供借鑒。毛澤東雖一再強調實踐經驗對于青年掌握“完全的知識”的重要性,但也提出對于青年而言,接受“前人總結的”、已被“人家證明了”的知識“是完全必要的”。再者,歷史教育在提供豐富的史實基礎上,更注重引導青年深入思考“為什么”“如何評價”的問題。青年通過思考歷史發生過程的來龍去脈,并適時總結歷史規律,進而逐漸習得歷史意識和歷史眼光,便能“自覺按照歷史規律和歷史發展的辯證法辦事”。青年一旦養成科學的歷史思維,便能“終身受用”??茖W的歷史思維提供了想問題、作決策時的強大底氣——“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把握歷史和時代的發展方向”“把握社會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現象和本質”。正如習近平所說,正確的觀念和科學思維是一把“總鑰匙”,有了它,再來看社會萬象、人生歷程,“一切是非、正誤、主次,一切真假、善惡、美丑,自然就洞若觀火、清澈明了”①《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7—8頁。?!笆欠敲?,方向清”,才能“路子正”。

3.歷史教育供給青年持續的、正向的精神資源

青年往往與正面能量相關聯。馬克思贊揚青年昂揚的斗志,因為青年“無疑是開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聽天由命”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頁。;較之“老年人習以為常的平庸遲鈍”,恩格斯熱情地肯定青年“崇高奔放的激情”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5頁。;毛澤東說青年們帶著可貴的“新鮮血液與朝氣”“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習近平評價“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青年這種天然的正面能量是寶貴的,但若不加以積極地引導,往往轉瞬即逝。

在當下青年中普遍存在兩種有關正能量的誤解。一種是口號式的、空洞的“正能量”,它回避挫敗、問題和困境。部分青年視這種正能量為自動解決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面對困難,他們總是試圖掩耳盜鈴,對由自己所構想出的美好生活幻境感到亢奮。另一種誤解則是對正能量的反感與排斥,正能量被認為是土氣的、過時的事情。部分青年認為人生的底色就是灰暗的,對正能量嗤之以鼻,轉而在審美意義上去追求“佛系”和“喪”。既是“無所求”,偶有所得,便又歡喜于“小歡喜”“小確幸”。顯然這兩種有關正能量的誤解,會使青年的思考浮于表面并喪失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狹隘、膚淺的,也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正能量。

好比在小麥的“灌漿期”“拔穗期”,陽光、水分若跟不上,就會耽誤一季的莊稼。青年也需要接收持續的、正向的能量支持。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強調,教育對象“因實實在在地收獲體驗而產生的持續的正向的主觀感受”①黃冬霞、吳滿意: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內涵、構成和形成機理,《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6期。。歷史教育則是供給這種正向能量的重要載體。習近平曾說多學習、重溫歷史,心中會增添許多正能量。歷史教育通過提供豐富的精神資源庫,為青年供給持續的、正向的精神資源。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從歷史中汲取“信仰”和“精神資源”,以支持青年的成長。江澤民號召青年學習和發揚魯迅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堅韌的戰斗精神和博采眾長、勇于創新的精神;號召青年學習以王鐵人為代表的大慶精神——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講究科學,尊重科學的“三老四嚴”精神;胸懷全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習近平強調在中國近現代史、中共黨史中汲取精神資源——家國擔當的五四精神、不忘初心的紅船精神、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抗戰精神。

歷史事件雖已過去,但凝結在歷史事件和人物活動中的精神氣質和思想資源,具有聯結時空的能量,為每一代青年的成長供給精神營養。歷史人物所表現出的茍利國家生死以的大義,直掛云帆濟滄海的魄力,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心,是真正的正能量,也正是青年成長需要的陽光、雨露。青年只有習得這些真正的正能量,方能站得高些,看得遠些,便不至于順利時覺得不可一世,稍受挫折就消極悲觀。胸懷正能量的青年,無論面對的是坦途還是陡坡,是平川還是險灘,是麗日還是風雨,是喜悅還是哀傷,都能“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

二、歷史教育發在展高歷校程思和想基政本治經理驗論課體系中的

“大學是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學習知識、增長才干、放飛夢想的地方”,高校畢業生走入社會,他們的思想和言行往往影響一代年輕人,他們代表了一代人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上看做的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實際上將影響一代青年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精神風貌。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思想政治理論課則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歷史教育歷來是高校思政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歷史教育在高校思政課程體系中的演變過程,提供了有關歷史教育作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基本經驗。

1.延安時期作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歷史教育

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主要是在1936年至1945年的延安,在中央黨校、抗日軍政大學、澤東干部學校、中國女子大學、陜北公學、魯迅藝術學院等高校開設作為一般課程的歷史課,主要講授中國革命和戰爭問題。這些高校開設的歷史課程以“中國革命史”為主要內容,所使用的代表性教材有毛澤東編寫的《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以及由張聞天編寫的《中國現代革命運動史》——該著共分7講,從鴉片戰爭寫到1927年的廣州起義——在各根據地被廣泛使用。歷史課程既是根據戰爭形勢和革命現實所需而開設,它服務于把青年大學生培養成八路軍的干部以及能夠擔當起抗日救國大任者的總體教育目標。

為了給抗日救國提供助力,延安時期的歷史教育體現兩個突出特點,第一,向青年強調“實踐”的重要性。正如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呂振羽所說:“抗戰建國中的民族革命的戰略和策略,都要根據歷史作決定,依靠歷史作指南;當前一切實際問題,只有歷史給予正確的解答,能指示我們實踐的方向。所以在目前,對本國史的科學研究,是迫切必要的”①《中國歷史論集》,東方出版社1945年版,第154—155頁。。第二,注重培育青年“與工農結合”的階級情感。毛澤東曾說,知識分子在未和群眾的革命斗爭打成一片,在其未下決心為群眾利益服務并與群眾相結合的時候,往往帶有主觀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傾向,他們的思想往往是空虛的,他們的行動往往是動搖的;他們的缺點只有在長期的群眾斗爭中才能克服。

2.新中國成立后高校思政課體系中歷史教育的演變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高校逐步建立并不斷完善了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歷史教育是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內容?!靶旅裰髦髁x論”是1949年以后在各大學最早開設的三門馬列主義課程之一,課程共七章內容,前兩章與中國近代歷史相關,分別是“中國革命的歷史特點”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爸袊锩贰闭n程則在1950年由中國人民大學率先開設,主張采用“3+1”模式,在根據“蘇聯模式”所開設的三門馬列主義課程之外,另外開設“中國革命史”課程以強調“中國特色”。1953年前后,隨著過渡時期總路線的醞釀、公布及實施,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成為時代主題。從1953年秋季學期開始,“中國革命史”全面取代“新民主主義論”。此后,由于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中國革命史”課程又先后被“社會主義教育”“馬列主義基礎”課程所取代。1956年2月,蘇共二十大的召開,在中國國內知識界和高校引發了廣泛爭論,隨后國內反右派斗爭開展。在此形勢下,從1957年暑假起,包括“中國革命史”在內的四門政治課被整合到“社會主義教育”課程。在1958年4月,教育部政治教育司又下發工作意見,主張將“社會主義教育”改稱為“馬列主義基礎”,強調以研究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為中心,反對“靜止地孤立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針”①《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1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第85—87頁。。此后,大躍進運動的開展,使原本正常的教學秩序被打亂。為了扭轉這種局面,1959年4月到7月,教育部連續舉辦馬列主義課程教師學習會,重新規定高等學校公共必修的馬列主義課程為“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哲學”“中共黨史”四門,其中“中共黨史”以選讀毛澤東著作為教材。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大事記(1949—1982)》,教育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244頁。然而,隨著之后政治形勢的不斷變化,在60年代中期以后,高校思政課逐漸放棄了以往對中共黨史的系統學習,取而代之的是現學現用的、斷章取義的“語錄”學習。直至“文化大革命”期間,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基本停止。新中國成立之初至“文化大革命”期間,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中的歷史教育經歷了多重演變,在歷史課程的設置方面,主要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第一,服務于意識形態之需。新中國成立之初,培養青年大學生對國家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認同是課程設置的主要目標;同時,中蘇關系之間的變化也影響了課程內容的調整。比如,“中國革命史”課程便是在“以俄為師”的基礎上,通過向青年大學生講授中國革命實踐的具體情形來確立不同于蘇俄經驗的“中國特色”;1958年,開設“馬列主義基礎”課程來取代“社會主義教育”課程,也與“中共認為蘇共偏離正宗馬列主義路線”的基本認識有密切關系③劉芳: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演進及其特點,《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2019年第3期。,歷史教育以“中國革命史”以及“中共黨史”為中心內容,重點突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中國實踐”。第二,服務于新中國建設的現實所需。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如何充分動員青年大學生不遺余力地投入新中國建設,是包括歷史教育在內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重要目標。無論是“中國革命史”還是“中共黨史”課程的內容,均強調“人定勝天”的精神力量,重點講授革命斗爭的經驗,并且尤其突出人民群眾的力量。

盡管課程設置的出發點和基本原則是正確的,即培養能夠擔當起新中國建設之大任的青年學生,但在實踐過程中,卻出現了各類問題。第一,在強調國家立場的同時,忽視了青年立場。國家的意識形態和現實建設之需成為課程設置的唯一考量,卻忽視了青年的認知特點、成長規律,也未照顧到青年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個體需要。第二,教學內容過分強調革命斗爭的經驗,并未充分探討革命時期的斗爭經驗與新中國建設事業的適配度和正確轉換的問題。第三,教學過程有些“急功近利”,過分強調歷史知識的實用性,導致操之過急的零散化、碎片化的學習,逐漸取代了系統化的深入學習。上述特點為高校思政課體系中歷史教育的實踐提供了重要經驗。

3.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思政課體系中歷史教育的新發展

1978年4月,教育部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定位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即開設馬列主義理論課,“是新中國大學區別于舊中國大學,社會主義高等學校區別于資本主義高等學校的一個重要標志”,并規定在高等學校統一開設包括“中國共產黨黨史”在內的馬列主義理論課程。教育部對“中共黨史”做了特別說明,它“是馬列主義的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日益結合的歷史,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徹底勝利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勝利的歷史”,這門課程的重新開設“是為了幫助學生完整地準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體系,學習黨的傳統”。①《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文獻選編(1949—2008)》,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頁。

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中的歷史教育相繼經歷了幾次重要改革。第一次是“85方案”的實施,以內容更寬廣的“中國革命史”取代“中共黨史”課程。1985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設置“中國革命史”課程,旨在“以中國革命史為中心的歷史教育,使學生了解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的中國,是怎樣根據歷史的必然走上以共產黨為領導力量的社會主義道路的”①《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教育文獻選編》,教育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197頁。;“中國革命史”于1986年在清華大學率先試點開設,后于1987年開始在全國各高校全面推廣。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85方案”開始出現難題,“中國革命史”課程主要處理1978年以前的中國革命與建設的歷程,卻沒有容納1978年以后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與實踐上的重大突破。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87年,國家教委建議各高校開設“中國革命史”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兩門課程以將1978年以后的發展史納入教學內容,但這一安排造成了學生公共課程負擔過重的局面。1993年8月,中央強調“學習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應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內容。1995年11月,進一步提出對高校本科生開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中國革命史論”兩門課程來進行有關中國革命與建設史的教育。在“進一步推動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進課堂、進教材”②《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文獻選編(1949—2008)》,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73頁。的工作要求下,“98方案”正式出臺,標志新的普通高校本??啤皟烧n”教學體系——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正式形成。馬克思主義理論課體系中的“毛澤東思想概論”和“鄧小平理論概論”主要解決了“85方案”的困境?!班囆∑嚼碚摳耪摗比〈爸袊鐣髁x建設”課程,作為一門獨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重點講授1956年以后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史;“毛澤東思想概論”課程繼承“中國革命史”的教學內容,以中國革命史為講授重點,并強調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學習,以“幫助學生理解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偉大成果,掌握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內容和活的靈魂,懂得中國近現代社會歷史發展和革命運動的規律,認清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救中國和發展中國”③《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文獻選編(1949—2008)》,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84頁。的道理。

中共十六大召開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寫進黨章,全社會掀起了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熱潮。隨之,教育部指示從2003年秋季學期開始,將“鄧小平理論概論”課調整為“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并同時強調大學生學習中國近現代史,以加強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05方案”出臺,正式確定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名稱取代原來的“兩課”。其中“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增設,是“05方案”的一個突出特點。較之以往以“中共黨史”和“中國革命史”為重點的歷史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涵蓋面更廣、知識體系更系統。

從2007年秋季開始,“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在全國高校普遍開設。此后,該課程在教材編寫、學術支撐等方面都獲得了很大發展。首先,“05方案”后,中共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爸袊F代史綱要”課程統一使用由中宣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科書,在教材編寫上全面實現了“一綱一本”。教材先后于2008年、2009年、2010年、2013年、2015年進行了多次修訂。為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2018年對教材進行了最近的修訂。較之2015版,2018版的教材主要增加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容。其次,為了進一步強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課程功能和師資隊伍建設,2008年,教育部增設了“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的二級學科,為綱要課程提供學科和學術支撐。

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思政課程體系中歷史教育的發展歷程,呈現出以下突出特點。首先,在課程設置方面主要適應三方面的現實需要。第一,適應在意識形態層面為青年大學生答疑解惑之需,以中國近現代史歷史教育為載體幫助學生建立對現行政治體制的認同;第二,回應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推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以歷史教育為載體引導青年學生建立將所學用于國家建設的覺悟;第三,關照青年要求全面發展、實現個人價值的個體意愿和需求,在課程設置和講授方面適應青年大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知識、觀念和情感需求。其次,在歷史教學的內容方面,呈現兩方面突出特點。第一,突出講授歷史的完整性和關聯性,重點展示中國近現代史發展的主要線索。比如,“05方案”增設“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使原本以“革命史”“黨史”為中心的敘事,發展為時間段更長、內容更寬廣的“中國近現代史”,以“四個選擇”為中心,講授歷史的必然性,既講成績,也講困難和彎路;從“85方案”到“98方案”,在將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的內容都納入歷史教育的同時,重點展示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的歷史關聯,幫助學生把握整體性與階段性的關系。第二,注重理論與歷史結合、實踐與精神并重?!爸袊F代史綱要”課程講授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歷程,將史實與理論問題密切關聯,同時,在講授歷史實踐知識的基礎上,綱要課程還注重總結精神資源以適應青年學生的成長之需,為他們供給思想和情感養分。

三、作為思想時政代治青教年育的載實體踐的理歷路史教育培養

當代青年所處的時代坐標,有兩條線索。其一,從中國自身的歷史發展進程來看,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其二,從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來看,當今世界局勢發生深刻變革,中國積極參與構建追求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國際事務中展現中國擔當,青年則是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培養時代青年的要求下,作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歷史教育在實踐中要遵循如下原則。

1.

處理好“世界視野”與“中國立場”的關系

近現代中國的發展歷程,也是中國在世界格局中改變自身處境,并參與構建新的世界秩序的過程。從“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開篇內容“上編綜述”部分“鴉片戰爭前的中國與世界”到當今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想,中國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實踐著中國的世界擔當。中國近現代史教育要引導青年大學生培養世界視野,理解近現代中國的世界地位的變化。比如在講授“鴉片戰爭前的中國與世界”時,與其說呈現處于封建社會遲暮之年的清王朝較之正處于資本主義發展青春期的西方國家的“落后”,實際上更應該正視中國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所代表的兩種不同世界觀之間的“差異”。中國所代表的天下體系曾經使中國文明造福過東方、影響過世界,但它背后缺乏足夠的經濟發展動力;而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所試圖建立的世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雖然野心勃勃、充滿生機,但它卻包含著明確的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具有不平等性。此后中國的探索歷程經歷了以西方為師、以俄為師,繼而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在逐漸擺脫貧弱局面的過程中,積極倡導共建平等、開放、共享的國際新秩序??疾熘袊鴼v史和世界歷史,都要“以中國做中心,把屁股坐在中國身上”①《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7頁。,才能不至于陷入西方邏輯,喪失中國立場。講清楚如何在積極參與世界事務的同時,堅持明確、堅定的中國立場,是歷史教育的重點內容。

2.完整地講“挫折”與“光榮”

中國近現代史既以鴉片戰爭為起點,以往講述中國近現代歷史常是“恥辱的”“不堪的”情緒。近代以來,中國遭遇的難題不斷,外來侵略接連不斷,一系列國內探索救亡圖存的活動均以失敗告終;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黨內“右”的、“左”的錯誤也使中國革命陷入一個又一個危機之中,這些問題都要講。但同時,還要將這些內容置于完整的歷史線索來梳理,中國革命也是在克服一個接一個的危機,在挫折中反思、在困頓中突圍的不斷走向深入。關于挫折和失敗,毛澤東曾說:“那些失敗,那些挫折,給了我們很大的教育,沒有那些挫折,我們黨是不會被教育過來的”②《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頁。。關于錯誤,毛澤東提出“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逐步完成的”③《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頁。。只有完整地看待這些問題,才能理解習近平所說“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中國近現代以來歷史最為可歌可泣的篇章”④習近平:領導干部要讀點歷史,《中共黨史研究》2011年第10期。;新中國史是“波瀾壯闊、驚天動地的歷史”等論斷。通過完整地講授歷史過程,歷史教育則能引導青年大學生實現情感轉換,將有關中國近現代歷史的“恥辱感”有效地轉化為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直面問題,奮勇抗爭,克服困境的“自豪感”和“光榮感”,這也是增強認同感的重要基石。

3.厘清“家國情懷”與“個人發展”的關系

中國近現代史是有效的載體,引導青年意識到個人理想與國家繁榮富強之間的密切關聯,只有民族獨立、國家富強,每個人才能有真正的人生出彩的機會;而國家的繁榮富強,離不開每個人的艱苦奮斗。比如抗日戰爭是一場全民族的抗戰,不同身份背景、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在日本侵華期間的遭遇,表明國難當頭,沒有任何旁觀者。沒有國家的獨立,就談不上國民的生命安全和個人尊嚴。因此,抗日戰爭必然是一場全民族的抗戰。此外,中國近現代史有豐富的人物故事,他們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的前途統一起來,在追求國家繁榮富強的過程中,實現人生價值,他們可能是政治家、軍人、實業家、工人或農民,但都可以通過不同方式,在各行各業將自己的專業投入到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不同成長背景、不同專業背景、不同人生志向的當代青年大學生可從豐富的歷史資源庫中找到對應的榜樣。

遠大的理想與愛國熱情還需在腳踏實地中實現,必須“落細、落小、落實”。毛澤東提出青年要“永久奮斗”,沒有這一條,什么都是空的。習近平說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我們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猜你喜歡
革命史歷史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想與“劍”
成都七中遠程教學“革命史”
關于革命史的形成、建構與轉向的歷史思考
——兼論“新革命史”問題
抗戰時期《新華日報》的新聞傳播策略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新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