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2021-12-29 18:58姜騰波
甘肅教育 2021年5期
關鍵詞:預習讀寫結合思維導圖

姜騰波

【摘要】思維導圖就是利用圖表的方式對所學內容進行梳理,形成清晰的邏輯關系,最終達到輔助教學的目的。思維導圖在教育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將思維導圖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本文以統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為例,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關鍵詞】小學語文;思維導圖;預習;提綱挈領;讀寫結合;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05—0150—02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由關注教師的“教”向關注學生的“學”轉變,這種轉變不再是孤立地傳授和灌輸知識,而是轉向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1]?;谶@樣的思考,探索新時代背景下“教、學、評一致性”的深化路徑,是當前很多學校研究的主要課題。

如何有效地達成一節課的目標?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能最大限度地接納知識呢?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學習并非簡單機械地傳遞知識和信息,而是需要學生不斷摸索,從而形成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2]。受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影響,可視化技術也可以應用到教學中??梢暬夹g是指借助認知工具(概念圖、思維導圖)將看不見的思維過程以可視化的形式清晰地呈現出來。思維導圖是將多種元素相結合,利用色彩與線條的方式,根據大腦的自然反應創建出立體的思維框架。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會不斷地發現,這樣能提高學生探究新事物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3]。筆者以統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為例,具體闡述如何充分利用思維導圖,變學為思,變學為悟,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

一、借助導圖,充分預習

所謂預習,就是在上課之前,學生要弄清楚自己想學什么,想知道什么,然后帶著問題去上課。借助思維導圖,學生能很好地預習課文,筆者主要采取以下幾步。

1.確立主題,感知內容。在上《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之前,教師先引導學生回顧前三篇課文的寫作思路以及整個單元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白這節課要學什么。然后,指導學生開始閱讀。閱讀的時候,學生主要閱讀三個核心部分:一是課后習題;二是課文內容;三是課文插圖。在正式學習之前,請學生結合之前的預習想一想,課文主要圍繞哪一句話來寫?學生立刻就能找到“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蹦憧?,主題馬上出來了——花園、寶庫。在紙的中心,將預習主題寫出來。

2.確定分支,厘清層次。預習的主題已經確定好了,接下來要找出延伸的分支。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內容,從課文中找出它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小興安嶺的?將大家已經找到的分支,在紙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標注出來。這一步,主要是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合適的詞語來概括每一段都寫了什么內容,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從學生交上來的導學案中可以看出,大家都能找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等方面,有的學生還發現每個段落都寫了小興安嶺的樹。會預習的學生就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借助思維導圖厘清了《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的脈絡,使學生對文章的結構有一個清晰的了解,這是一種非常好的預習方式。

二、提綱挈領,抓住中心

上課之初,教師要先檢查學生預習的基本情況,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結構,通過梳理的過程,能讓學生的思路變得更清晰[4]。如,上課伊始,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結合導學案,檢查一下預習情況。這樣小組之間的合作檢查,可以幫助組內成員找出問題,同時也完善了思維導圖。

接下來,可以通過課堂小講師(代表小組發言的學生)來展示預習的成果。教師一邊說,一邊出示小講師的思維導圖。通過小講師的講解,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從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四個方面來描寫美麗的小興安嶺。但是在交流展示中,其他學生有的與小講師的觀點不同,有的學生認為還有“許多樹”這條分支。到底有沒有這條分支呢?筆者將這個問題拋給小講師和他組內的成員。經過小講師的講解,其他學生可以很好地了解到春夏秋冬四季都描寫了樹木,這是貫穿整篇課文的,因此,并不能把樹木作為一條分支。順著小講師的講解,筆者又拋出了一個小問題:聽了小講師的講解,在結構上,你有什么發現?有的學生立刻就能發現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相照應。教師順勢總結這就叫作“前后照應”。

思維導圖是通過層層的分支畫圖表達發散性思維的工具,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借助于查找核心內容和一級分支,將每一層的語言簡練、內化,在頭腦中構建清晰、完整、形象的知識體系,了解文章的寫作層次[5]。這樣的設計,將比較復雜、難懂的知識點清晰化了。

三、借助導圖,感受“美麗”

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呢?要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然后教師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小組討論,接著通過小組的方式進行匯報,借助思維導圖,感受作者的語言特色,感受“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不同之處。這一環節,由于時間有限以及這四個分支在寫法上有相似之處,所以課上筆者和學生著重品析“春天的小興安嶺”。

如,在與學生賞析“春天的小興安嶺”這一部分時,筆者采取的策略是小組合作。屏幕上出示小組合作要求,劃出學生感受最深的表現小興安嶺美麗的語句,想一想描寫“美麗”一段都寫了哪些內容?用了什么色彩?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圈出關鍵詞,在思維導圖上繪制二級分支。小組內派一人總結,派一人補充并展示思維導圖。這樣在小組成員的合作下,思維導圖繪制得更完善了,讓每位學生都參與進去。在小組展示環節中,借助思維導圖,學生會發現,圍繞“春天的小興安嶺”,圈出關鍵詞進行概括,比如“樹木”“嫩綠”“積雪”“融化”“淙淙地”“小溪”“散步”“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仔細閱讀第二自然段,可以看出春天都寫了“樹木”“積雪”“溪水”“小鹿”等景物,表現了春天的生機盎然,并且借助這些關鍵詞,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朗讀,再次感受春天小興安嶺的美麗。教師通過出示“樹木抽新芽”“冰雪融化”“溪水潺潺流淌”“小鹿閑情散步”等視頻和圖片,帶領學生直觀地感受這些景物的動態之美和色彩之美。在視頻和圖片的直觀沖擊下,學生又能找出三級分支的關鍵詞,如抽出、嫩綠、融化、散步、欣賞等詞語。作者描寫的“樹木抽芽”“積雪成溪”“小鹿散步”的景色如此之美,作者是如何表達的呢?再進一步啟發學生的內在潛能,結合《海濱小城》一課的表達技巧,學生能說出小鹿“欣賞自己在水里的影子”是擬人的手法。這樣一來,四級分支也就有了,從核心內容到四級分支,層層深入,一目了然。這一環節利用思維導圖將復雜的知識點形成知識網絡,強化記憶并進行靈活使用[6]。學生在接著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通過對關鍵詞的提取,更好地幫助其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讀寫結合,生生互動

通過思維導圖進行課堂教學時,無形中可以滲透讀寫結合訓練。當每個小組繪制完一幅思維導圖時,學生通過快速瀏覽思維導圖后,迅速在頭腦中厘清文章脈絡,結合上課伊始交流總結謀篇布局的方法,指出總起句、首尾呼應等寫作手法,再借助其他文本對學生進行讀寫結合指導,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比如,學完小興安嶺的“春天”部分,教師可出示一篇結構上與《美麗的小興安嶺》相似的拓展文章——《黃山奇石》,幫助學生鞏固本課學到的寫法。同時,將兩篇文章做一個對比,探究兩篇文章在寫法上有何相似之處?在相同點和不同點之中,學以致用。

教學是一種智慧的體現,教學過程是教師智慧心血的凝結。思維導圖作為一種輔助教學工具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對語文教學有著積極意義。思維導圖不僅能夠深入挖掘出學生的學習潛能,還有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對學生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保鴻.研讀語文教材構建有效課堂——以人教版課文《彩色的非洲》為例[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6(05):34-36.

[2]梁健.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J].文學教育(下),2016(09):74-76.

[3]陳薇.思維導圖,讓課前預習的“學”真實發生[J].新一代,2018(04):133.

[4]張盼.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求知導刊,2018(14):54.

[5]李文文.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語文教育,2017(11):265.

[6]陳建霞.論思維導圖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報,2015(15):135-136.

編輯:張慧敏

猜你喜歡
預習讀寫結合思維導圖
例談自主識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鮮活”口語交際課
論高中生如何通過正確的預習、復習學好語文
結合實踐再探指導寫作之最佳策略
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概念課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軟件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研究
淺談職高生的數學課前預習
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
高中英語閱讀文本中融入思維導圖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