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學工作的有效策略

2021-12-30 12:31
科學咨詢 2021年1期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思政大學生

何 靜

(貴州中醫藥大學 貴州貴陽 550025)

網絡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智能設備已經達到了高度的普及。尤其是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人手一至兩臺智能設備的情況十分常見。這就使得多媒體技術相較于其他年級而言,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尤其廣泛。在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學工作的開展以多媒體技術作為依托,對高校思政教學的開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結合新媒體技術的高校思政教學模式在實踐時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本文以這些問題作為切入點,探討了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如何高效地將新媒體技術與高校思政課程的教學工作進行結合。

一、新媒體技術之于高校思政教學的重要意義

新媒體技術為高校思政教學開設了一個多樣化的教學與展示平臺,而這些展示平臺將學生與課堂教學活動緊密結合。這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多媒體平臺為高校思政教師與學生構建了聯系的平臺。教師可以利用其有效開展教學的進度檢查、章節測驗、期末考核、過程考核等多種環節。近年來,高校逐步推進教學工作的創新改革,而新媒體技術的使用與這一教學模式理念高度契合,是高校能夠進行教學模式創新的有效途徑。

二、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政課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

雖然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高校思政課教學方式的創新與改變帶來了很多的技術支持,但是高校思政課教學在開展的過程中仍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思政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缺乏熟練的新媒體技術。由于高校思政課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對新媒體技術不能夠熟練地掌握,導致新媒體教學在開展的過程中很多劣勢的教學資源不能夠予以屏蔽,進而導致多媒體教學不能夠順利開展。除此之外,因為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準確的學習目標,導致新媒體技術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反而導致學生學習效率的下降。

第二,教學設計和教學方式缺乏科學性。很多思政課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但依舊按照傳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案開展教學,因而導致所涉及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案不能夠適用于現代化的高效課堂,進而導致所開展的教學枯燥無味。

第三,缺乏豐富的教學資源。由于很多思政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夠對新媒體技術進行熟練的應用,導致在面對豐富的教學資源時不能夠進行科學篩選,從而使新媒體技術不能夠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三、新媒體的特殊性給高效思政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

(一)新媒體的個性化特征

與傳統的信息傳遞方式相比較,網絡信息有傳播速度快、新穎等特點。因此,這種信息傳遞方式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新媒體信息傳播途徑多樣化、內容豐富,導致學生的思想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各種新型思想潮流的充斥。然而,在眾多的網絡信息中,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實性不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在混雜的互聯網媒體環境中,各種不良信息和負能量充斥著網絡,導致個別大學生不能夠形成正確的三觀,進而會對學生在未來的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

(二)新媒體的互動性特征

目前,各種新媒體都是以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為主,并且很多高校的大學生也經常使用這種軟件。這種移動傳播的信息不僅具有傳播速度廣、互動性強等特征,并且也可以為更多的大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社交平臺。然而,因為網絡數據都充滿了虛擬性和不真實性,所以致使各種網絡信息的質量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導致很多大學生在修學業的過程中沉溺于網絡,不能夠自救,甚至走向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三)新媒體的時速性特征

在新時代,網絡信息具有涉及范圍非常廣泛、傳播速度快等優勢,因而對高校大學生來講,網絡信息更加招人喜歡。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移動終端技術的廣泛推廣,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也對大學生的生活和思想觀念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網絡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然而,因為大學生對于社會一些不可靠的信息還不具有足夠的辨別能力,所以導致大學生在面對眾多網絡信息時不能夠經受誘惑,出現錯誤觀念,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同時,由于各種潮流思想對大學生的觀念會產生影響,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會出現抵觸心理,進而導致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不能夠順利開展。

四、新媒體技術與高校思政工作結合的教學模式的特點

(一)激發促進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青年一代對于新興媒體技術及網絡的接受程度遠高于中老年人,而當代大學生更是早在高中就已經初步接觸了多媒體技術教學。多媒體技術視聽結合的豐富感官體驗、海量的信息呈現等特點都備受青年大學生的青睞。因此,開展高校思政教學工作時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形成其自主學習的習慣。高校思政教學工作的展開往往面臨著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課堂參與程度低下等問題,而新媒體技術的融入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途徑。

(二)打造活潑有趣的思政課堂

高校思政教學課程由于受到教學內容大綱,教學課程目標等的固有限制,課堂氛圍往往枯燥乏味,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新媒體技術是新興時代的標志性技術,多媒體的運用能夠提供視聽結合的豐富感官體驗。將這一特點與高校思政教學相結合,能夠調和思政課堂氛圍,從而打造活力有趣的小學課堂。與此同時,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增加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高校開展新媒體技術教學時存在的問題

新媒體技術與思政教學工作的高效結合是一種極其理想的教學狀態。然而,高校在開展這一教學模式時面臨著多種多樣的問題。首先,部分高校教師對多媒體技術使用并不純熟,這就在實踐中造成了多媒體技術無法充分發揮其真正效用。其次,除教師本身的技術水平之外,多媒體設備的落后也同樣是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除去硬件條件,部分高校教師無法接受這一創新的教學方式,而是選擇仍然沿用傳統的課堂模式,教師本身的教學理念的受限也阻礙了新媒體技術在高校思政教學中的應用。[1]

五、新媒體背景下高校開展思政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搭建多樣化的多媒體教學平臺體系

在新媒體背景下開展高校的思政教學工作,第一是要能夠培養教師對多媒體技術的自主運用。因為只有教師達到對多媒體技術的自主應用,教師才能夠自主根據課程教學重難點和課程大綱、各班級之間教學進度的差別、學生基礎水平的差異等多種的實際因素,自發地去選擇適合該課程的多媒體技術,從而為學生搭建多樣化的多媒體技術教學平臺。這些平臺可以綜合課程進度考核、期末綜合措施、學生學習習慣監督等多樣化的功能,從而高效地在高校思政教學中運用新媒體技術。

(二)構建豐富的思政學科學習理念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學生與教師的課堂互動。高校思政教師可以有效運用新媒體技術的這一功能幫助學生構建嶄新的思政學科的學習理念。新媒體技術的創新性與科學性對于改變高校學生對思政學習的態度和看法有著重要的作用。新媒體支付平臺也為高校思政教學提供了嶄新的教學模式,從而改革了學生的學習方法與途徑。學生對思政學科的學習熱情能夠有效轉化為其內部的學習動機,促使其高效的自主學習。[2]

(三)形成專業的思政學科教學素養

高校結合新媒體技術開展思政教學中,存在教師教學理念落后,缺乏多媒體技術的自主應用等問題。針對這一問題,高校應高度關注對教師思政學科教學專業素養的培養。思政學科教學專業素養包括多個方面,如對思政學科課程總體、精準的認識,與時俱進的長遠教學目光等。細化到與新媒體技術相關的方面,高校應組織教師進行多媒體技術應用的系統培訓,幫助其進行多媒體技術平臺的自主選擇應用。同時,高校應培養高校教師對信息的篩查能力,通過海量的時代信息輸入,豐富與開闊其教學眼界。

(四)創建思政工作的平臺

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給高校思政教師開展教學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教學平臺。為了能使思政工作平臺在日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可以被高效地應用,思政工作者不僅需要對媒體平臺對教學產生的作用有清晰的認識,而且還需要靈活掌握相關的新媒體技術,確保新媒體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優勢。同時,為了確保所采用的教學措施能夠適用于思政工作平臺,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將教學措施不斷進行創新與改革,以確保思政課的教育工作質量能夠達到高校的要求。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傳統的思政工作已經不再適用于現代高校思政課開展的要求,照本宣科的講課方式也會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對思政課的興趣。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為學生創造多種多樣的互聯網教育平臺。思政課開展的方式更加貼近于當代大學生的生活以及社會發展的需求,從而調動學生對思政課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可在互聯網平臺上多加入一些與思政課有關的圖像、影片等內容。這些內容不僅可以使得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而且還可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

(五)完善思政教學工作體系

建立完善的自證教學工作體系,是確保高校思政教學工作與時俱進的基礎。傳統的思政教學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只注重專業理論知識的教育,而忽略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導致學生不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了確保所開展的思政教育工作內容能夠符合當代大學生的需求,就需要思政教育體系能夠緊跟時代的發展,不斷進行創新與改革,并加大思想工教育工作的宣傳力度,讓思政教育工作滲透到大學生的在校生活中。除此之外,為了能夠使得新媒體教學在高校思政教育開展的過程中被靈活應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之外,還需要能熟練掌握一些先進的媒體技術,從而確保教育工作可以順利開展。[3]

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對高校思政工作教育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順利開展,高校思政的教職員除了具備高的思政教育素質之外,還需要對相關的多媒體技術進行充分掌握。除此之外,為了能夠使新媒體的優勢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被充分發揮,相關的工作人員還需要掌握新媒體的特性,讓新媒體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道路上充分發揮作用,為我國高校思政課教育質量的提高產生有利的影響。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在開展思政教學工作時,與多媒體技術有效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凸顯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營造活潑、輕松、有趣的思政教學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發揮其對思政教學的主觀能動性。然而,這一創新教學模式在實際運用中受到落后的硬件設備、教師守舊教學理念的限制。高校要為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搭建完整的教學平臺體系。教師在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構建良好完善的學習理念??偠灾?,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不斷進行創新與完善。這樣才能夠確保高校大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學習中,進而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猜你喜歡
多媒體技術思政大學生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多媒體技術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應用多媒體技術 創新中職德育課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應用初探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六旬老婦“養出”了個大學生
談多媒體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