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增強現實技術解決幼兒英語早教問題

2021-12-30 12:31
科學咨詢 2021年1期
關鍵詞:技術化虛擬現實語言

徐 可

(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廣東廣州 510000)

一、英語早教市場的擴大和教育技術化的發展

2018年囊括88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成人英語熟練程度調查顯示,中國成人英語熟練度僅排名47,EF英語熟練度僅得分51.94。不僅如此,“中式英語”存在詬病已久,嚴重影響國人的國際英語交流質量。在傳統的授課教學模式下,學生們存在著不敢開口、發音不標準、語法使用不熟練等問題。隨著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提高少兒語言能力和交流能力不斷成為英語早教學習的重點。早在2017年,我國早教市場規模就達4891億元。伴隨著“全面二胎”政策在全國范圍的實施,近年來的嬰兒潮讓學前教育行業率先受益。市場規模擴大的同時,新生兒家長越來越期待和呼吁全方位提升語言能力的英語教育新模式的誕生。需求端剛需明顯,早教市場潛力巨大。為了契合市場的需求,眾多早教機構、學前教育學校迎合當下教育技術化的潮流,開始大規模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集影像、聲音、色彩于一體的多媒體來渲染課堂氛圍,提高少兒對英語學習的專注度和學習興趣。

二、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存在的詬病

(一)應試教育心理妨礙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

素質教育的改革轟轟烈烈地開展了許多年,但少兒英語教育學習模式的改革創新仍然很難脫離“應試教育”的“路徑依賴”。正是應試教育心理的指引,少兒英語教學課堂中更關注答題技巧,對教學內容隨意刪減,難以引導少兒發自內心地感受異域語言的文化魅力,接受英語學習的獨特規律。這種應試心理不僅僅存在于教育模式的改革創新者中,實施具體教學計劃的學校教師中,也存在于接受新舊教學方法的學生中。學生受到教師、家長傳遞的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也會影響到自身學習英語的關注點。部分家長、學子對應試英語教育下學習效果的評估存在著功利心理,甚至唯考試分數馬首是瞻,而忽視了孩子們在語言教育下應用該語言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忽視了語言教學的本質目的。

(二)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自身詬病

國內傳統英語教學存在重手輕口、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且難以提供足夠的英語語言環境。課堂學習以普遍單一的教材和練習為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將實踐和知識相結合,家長和學校在評估教學效果時又多以單一的課程成績為主。因此,構建出真正適合中國少兒英語學習的教學模式仍然具有一定的難度。

(三)傳統模式教學的個性化程度低

學習主體具有元認知能力差異,兒童的能力認知也是影響其語言學習的重要因素。有學者概述,元認知是一個人對周圍事物的感知與認識能力,即認知對自身學習能力的控指即操作[1]。在傳統教學課堂中,教師采用統一的教學方法,元認知能力較高的學生理解知識、轉化知識的效率較高,但認知能力較低的學生則需要課外的預習復習來補充這樣的能力差異。不僅如此,課堂上學生知識輸入遠遠大于知識輸出,學生的語言參與率比較低。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再加上課堂上也存在著不可避免的資源分配不公平性,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很難被量化估計,學習成績最終參差不齊。

(四)教育技術化對推動傳統教育模式改革有重要作用

朱曉江曾關于當下的教育技術化發表言論:“現代教育正逐步被納入到技術發展體系之中,教育正日益依賴于技術的價值,表現出明顯的技術化特征?!苯逃夹g化的發展在逐漸完成對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解構,隨之而產生的慕課網站、微課等網絡課程開始盛行。學生和教師一起融入了教育技術化的洪流,學生的課程結構、學習方式也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有了新的變化。我們正利用新的技術,推動教育信息化,使更加優質的資源和優質的教學內容通過虛擬平臺、網絡技術等多種方式讓孩子們親身受益。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教育技術化代名詞層出不窮。當前,這種可觀、可感的教育技術化讓學生和教師不得不以全新的視角去思考當代教育的科學方法,思考教學模式的全新改革。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技術熱潮,教育體系根據時代用戶的需求開始發生不可逆的變化。當代教育也對孩子們主動探索知識、敢于應用知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言教育作為人類特有的培養活動之一,其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理念更是在這樣的技術化潮流中被完善、被改變。傳統的英語課堂學習模式將不斷被解構。建立在更高的人才語言能力要求、更智能的技術基礎之上的新教學模式正在被搭建。

三、基于AR增強現實技術解決教育模式問題

(一)智能化英語教學成為新趨勢

據數據調查顯示,2011~2017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逐年增長,2017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突破千億元?!盎ヂ摼W+”背景下教育模式創新提出了智能化發展的方向,也成為了社會大眾、教育部門重點關注的領域。國務院在2019年也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教育改革,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教學模式的科學化改革,實現規?;逃蛡€體差異化發展的結合,完善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诂F代技術的教育,使教育內容更加豐富化、形式多樣化,知識傳輸過程更加生動有趣,且有著自主性、個性化、交互性等特點,更受到少兒學習者的青睞。在智能化的英語教學中,它鼓勵學生體驗創造,增加學生輸出知識的動力,培養其輸出創造的思維模式,將形成的語言知識在頭腦中重新組合,使學生成為動態角色,而代替傳統的知識聽取、輸入知識的靜態角色,這也是智能化教育的獨特優勢。

(二)教育技術化背景下,AR增強虛擬現實技術嵌入APP里的可能性較大

隨著網絡和移動軟件的快速發展,教育技術化理念不斷深入,一些英語學習APP擁有便捷、信息廣泛、模式新穎等特點,吸引了眾多英語學習者,英語學習線上平臺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幫助。市面上許多APP重設了英語課程體系,結合大數據,又可模擬真實的語言環境,培養學生自身的英語規律感。因英語學習APP區別線下傳統課程的獨特優勢,學習類APP不斷被社會接受,使用率也越來越高。AR增強虛擬現實技術嵌入進英語學習APP中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不斷提高。將AR增強虛擬現實技術嵌入手機端,讓少兒學習者通過使用手機隨時隨地在生活中探索、在趣味的AR游戲中學習,從而培養少兒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因學習成本較低、學習方式具有更高的便利性,它能提高學生們課外學習的頻率,且能進行更加有針對性、個性化的學習訓練。這種互聯網+英語學習的方式也在近幾年不斷被廣大家長所接受。

(三)結合AR虛擬現實技術學習類APP的優勢

我國2016年明確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總體框架,在英語學科方面也確定了四項學科的核心素養: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四項學科核心素養相互聯系、相互補充,形成了理想的中國學生英語學習思維閉環。結合AR增強虛擬現實技術的學習類游戲在近幾年被廣泛開發。AR增強虛擬現實技術給予用戶鮮活的體驗感,將虛擬的信息運用在真實的世界。這種混合現實感也可以推動用戶快速沉浸在英語學習氛圍中,提高英語學習的專注度,亦能快速培養學習興趣,同時可以幫助任務型學習模式中的學生進行角色轉變。通過獨有的感知、體驗、實踐方式,用戶可以在學習過程中調整情感和策略,使自身學習方式適應自己的認知能力,不斷地形成積極學習、敢于探索的求知態度,促進語言能力在實際運用中的提高,最后實現課外差異化學習的效果。

虛擬現實技術具有沉浸性、交互性、想象性三大特征。虛擬現實技術能夠創建與現實社會相似的情境,滿足學習媒體的情景化和自然交互需求,為英語教學提供多維的輸入和輸出通道[2]。我們通過AR增強虛擬現實技術與英語學習類APP結合,可以開創提高英語學習興趣的游戲模式,更加生動地線上呈現教學架構,系統地展現語言知識,豐富學生理解知識的思維過程。通過虛擬和實踐的結合,我們也能讓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加深對單詞語法的記憶,促進相關語言知識的存儲和提取。同時,技術化的教學也讓學習效果的反饋更加快速。學生可以更高效地發現自己不足的方面并精準查漏補缺。也正是因為課外學習中合作交流的便捷性,這種趣味化、實踐性強的學習方法一旦受到少部分用戶的認可,其商業應用的推廣就大大降低了難度。

四、總結

受母語和中式環境的影響,國人在使用英語交際時,經常出現無意識使用中國式英語的情況,如語法錯誤或者深層次搭配不恰當等。國人的英語交流能力有待全方面地提高,這就必須從少兒英語教學方式改革出發。經上述對教育技術化、信息化、智能化潮流的分析以及當前英語傳統課堂的缺陷,作者認為,結合中國少兒的認知能力差異化以及獨特的學習心理,可采用AR虛擬現實技術與教育技術化進程相結合,將教學更加趣味化、實踐化,提供一個虛擬的英文語言環境,打破時空局限,幫助學生將理論轉換為實踐,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養成正規的學習思維品質,全方面提高少兒的語言學習能力。這也是教育智能化、教育技術化時代下的初衷。

猜你喜歡
技術化虛擬現實語言
虛擬現實技術在中學校園中的應用
語言是刀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論現代教育技術的價值取向
淺談對中國特色綠色法院的認識
風口上的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技術向科幻小說借靈感
現代生存方式與陽光體育運動
我有我語言
圖像化:消費文化與技術化雙重語境下的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