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項目對農產品精準扶貧的助力路徑分析

2021-12-30 12:31顏美玲許陸俊指導老師
科學咨詢 2021年1期
關鍵詞:助力貧困地區精準

顏美玲 許陸俊 王 靜(指導老師)

(福州大學至誠學院 福建福州 350000)

2014年11月,李克強出席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時指出,互聯網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工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我國一項國策。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計,強國之策,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中國夢,迫切需要大量富有創新精神、勇于投身實踐的創新創業人才。

本論文依托于福建省2019年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對接農村精準扶貧之農產品“走出去”探索研究》對多個貧困地區進行了一定的相關調研,發現這些地區的農產品都有以下共同特點。

1.綠色產品。貧困地區多處于比較偏遠的村落,因此農產品真正屬于綠色有機產品。

2.產量有限。由于部分地區屬于山地,無法機械化生產,所以農產品產量有限。

3.運輸困難。貧困地區大多地處偏僻,路程遙遠,運輸便利性有所受限,所以易造成滯銷等問題。

4.產品單一。貧困地區目前大多還處于脫貧攻堅階段,對于農產品的開發還在起步階段,因此相對產品較單一。

一、銷售困境的原因

我們通過對不同省市地區的貧困村落資料和線上線下采訪的資料分析,目前造成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困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地理環境優越性低。貧困地區大多地處偏遠,地理環境優越性較低,很多在實施“村村通公路”之前交通更是不便利,運輸極為不便,且運輸路程較遠,不利于農產品的“走出去”。

(二)農產品模式單一。貧困地區普遍存在的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即農產品銷售范圍小,路徑少,生產的農產品種類單一,僅僅局限于就近地區的銷售。農產品是農民的一大主要收益來源。局限的銷售范圍和單純的單一產品銷售限制了農產品的收益。

(三)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高。貧困地區在之前較長時間內由于地理因素、經濟因素和科技因素,缺乏因地制宜科學化種植、管理以及機械化、規?;僮?,所以導致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高,更缺乏對農產品的深度開發。

(四)勞動力素質不夠高。項目所調研的部分村子,人口不多。由于農業的經濟效益低,大多青壯年都外出打工,滯留在村子里的大多都是中年或者年齡較大的村民。同時,大多數人的文化程度較低,思想觀念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接受信息的途徑少,接受能力弱,不懂得利用互聯網以及較為先進的技術。

國家一直長期關注此類貧困地區的發展和脫貧,尤其在“精準扶貧”攻堅號吹響之后,對這類地區的扶貧更加大力和深入。這些地區也都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之下正在逐步脫貧脫困。作為當代大學生,雖然能力有限,但可以通過自身所學的知識,依托“互聯網+”,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方式助力貧困地區“精準扶貧”中的農產品“走出去”。[1]

二、助力銷售的路徑

經調研分析,在“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項目可從以下方面助力貧困地區農產品的“走出去”。

(一)依托互聯網,充分利用微信等公眾平臺

在“互聯網+”背景下,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建立專門的微信公眾號幫助貧困地區農產品加大線上宣傳力度以及擴大宣傳和影響的圈子。

(二)利用大學生專業知識和能力,學以致用

充分利用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為農產品的推介提供更為專業化和多樣化的包裝和助力,如設計農產品外包轉裝,撰寫中英文宣介材料等。

(三)依托互聯網,助力教育扶貧

貧困地區的貧困除開環境因素而外,更多的原因如前所述源于知識的匱乏,因此,我們可依托互聯網,從教育扶貧著手,不僅可以鼓勵大學生群體,教師群體還可為偏遠山區的貧困孩子們公益性錄播課,將錄好的視頻以存在U盤的形式寄送到貧困地區。我們可以為貧困地區農產品的科學種植、管理和開發尋找相應的科學知識材料和信息,與貧困地區“精準扶貧”的農業科技人員一道為貧困地區的農產品“走出去”而助力。[2]

(四)依托自媒體渠道,“帶貨”農產品“走出去”

隨著抖音等自媒體平臺的興起,大學生接受和掌握新生事物能力較強,因此,我們可以依托自媒體渠道,為貧困地區農產品進行介紹和以“帶貨”的方式助力貧困地區農產品的“走出去”。習近平總書記就為農產品支招:“利用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多渠道解決農產品難賣問題?!?/p>

(五)依托互聯網,集思廣益,為農產品的深度開發獻計獻策

大學生可依托互聯網,借助大創項目對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深度開發進行相應研究,為農產品的深度開發及其附加值的提升獻計獻策。

總體而言,貧困地區雖然當前處于脫貧攻堅的時期,但是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我們堅信,在黨和國家的帶領之下,通過精準扶貧,貧困地區農產品的“走出去”指日可待。我們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希望,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依托大創的良好契機和平臺,可以更好地發揮當代大學生服務社會的作用和影響力,從而將自身所學,更好地、更加創新地運用在服務社會、服務國家“精準扶貧”的工作中。

猜你喜歡
助力貧困地區精準
助力成功七件事
山西省政府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1.42億元
精準防返貧,才能穩脫貧
助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自能”學習助力有機化學的學習
對貧困地區鄉村學前教育的幾點思考
上學不如“混社會”? 貧困地區的“厭學癥”如何治
貧困地區干部要擺脫擔當“貧困”——基于山陽縣干部隊伍擔當作為狀態的思考
精準的打鐵
精準扶貧 齊奔小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