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養成分析

2021-12-30 12:31史紀玲
科學咨詢 2021年1期
關鍵詞:獨立思考數學教師小學生

史紀玲

(臨沂玉龍灣小學 山東臨沂 276000)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順應發展潮流,引導學生主體積極參與思考,鍛煉思維,養成良好的獨立思考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得到提高。獨立思考能力,是一種不受束縛、不按部就班的執行別人思想的能力。學生會從實際角度出發去考慮和分析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下,學生一直地被動接受知識,感覺學習枯燥乏味,缺乏獨立思考的興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對這方面重點關注,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從根本上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育中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問題分析

小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時期。此時,一個重要的教學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學習的良好習慣,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這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是很重要的。但是,現在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上不合理,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方面存在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方面,教學思想落后,沒有尊重學生主體?,F在,相當一部分小學數學教師依然固守應試教育的思想,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考慮到小學生年齡小、思維發展不成熟不成熟的情況,就會更多地單純講解灌輸知識,學生很少有自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教學模式單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都認為,對于小學年齡段的學生來說,只有經過教師的全面指導和講解,學生才會懂得和掌握知識。因此,他們在教學中過于注重教師的講解,在教學環節設計上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學生缺少自主思考的機會,只是跟著教師的思維走,學習的依賴性強。這樣單一的教學也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根本不愿意參與獨立思考[1]。

二、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養成的策略

(一)積極轉變教學思想,樹立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思想,充分認識到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學活動的組織和設計。由于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思維水平比較特殊,教師就更加需要合理設置各個教學環節,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這樣,學生才會真正地參與進來進行獨立思考。小學生對那些新穎、有趣的事物才會感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融入更多學生喜愛的元素,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2]。多媒體教學就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通過圖片、視頻、動畫、音樂等形式可以將知識進行全方位的呈現,對學生產生強烈的感官刺激,促進了獨立思考的實現。例如,在“條形統計圖”知識的教學匯總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以視頻和動畫的形式,為學生直觀展現全班學生的生日月份分布,并加入動態特效,運用鮮明的不同的顏色。這些都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時,教師再提出問題。這樣,學生一定會積極主動地思考和分析,學習效率更高,并且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二)創建民主活躍的學習氛圍,設置互動交流環節

小學生雖然年齡很小,但也是獨立的個體,在獨立思考和交流方面有著一定的要求。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氛圍比較壓抑低沉,學生感覺學習是枯燥乏味的,逐漸失去了參與思考的興趣。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良好學習氛圍的創建,在教學中不能給學生施加太多的壓力。教師可以設置互動交流的環節,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引導他們去完成喜愛的學習任務。在民主活躍的環境氛圍下,學生會感到學習的自由和快樂,獲得了豐富的情感體驗[3]。師生互動交流是課堂上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應該對這方面合理設計,可以通過課堂提問和合作學習的方式,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三角形的分類”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知識:“在角的度量學習當中,角的分類都有哪些呢?”然后,教師再引出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特征,并且介紹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這兩種特殊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區別、聯系。這樣,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和提高。

(三)注重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理論結合實踐

很多小學生之所以不愿意積極思考學習數學,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認為數學知識是抽象復雜的,比較難于理解。而且,教師的教學方式也令人感到枯燥乏味,無法實現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實際上,很多小學數學知識都與實際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新課改也大力倡導生活化教學理念。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生活化教學的開展,注重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之間建立起聯系,引入生活中的話題。這樣,學生會產生熟悉感,不會對數學知識感到陌生,也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思考[4]。例如,在“小數混合運算”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超市購物的生活情境:“小明去買學習用品,買了2支單價0.9元的鉛筆,3個單價2.5元的本子,支付了10元錢,應該找回多少零錢?”

(四)引導主動提出質疑,讓學生學會思考

從邏輯關系的角度上來說,疑問在前,思考在后,疑問是思考的原因,思考是為了解決存在的疑問。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關注學生的自主思考探究。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問題,進而積極主動地分析和解答問題。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為了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除了精心設計問題之外,還要鼓勵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這樣,學生就會實現主動學習,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提出質疑,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尋求問題的解答。這樣才能真正促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例如,在講解“比的意義”內容的時候,在了解比的概念以后,教師可以這樣進行提問引導:“如果A∶B,那么這里啊A、B可以是任何數嗎?”“比的后項能不能為0?”學生思考之后,對這一問題也提出了相應的質疑,在經過舉例驗證后發現:“0做除數和分母沒有意義,因此A可以是任何數,B不能為0?!苯處熞⒅嘏囵B學生良好的獨立思考習慣,在教學中站在學生的思維角度設計問題,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對知識產生更多的主動感知。教師要引導學生實現從形象化思維到邏輯思維的發展和升華,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

(五)提供充足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培養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

在培養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過程中,由于思維能力的成長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提出有探索價值的問題之后,應該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時間和空間,確保學生真正經歷動腦思考醞釀的過程,并產生了自己的想法或者質疑,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之后,學生再通過合作討論交流等方式,就會對問題產生更深入的認識。并且,這個過程也有助于學生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的發展[5]。例如,在“角的度量”內容教學之中,學生在掌握角的基本概念和測量具體方法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中設計并提出問題給其他同學解決。學生在充分思考之后,為了“刁難”其他同學,有的故意畫了一條直線,要求測量角度。這就代表著學生的一種創新思考,突破了傳統思維定式的束縛,獨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升華提高。這會促使他們在以后的數學學習中更加游刃有余,數學學習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三、結束語

總之,小學生在學習小學數學這門學科的時候,獨立思考能力是其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做好這方面的教學設計指導,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激發他們自主思考探究的興趣,從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促使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

猜你喜歡
獨立思考數學教師小學生
教育的目的是獨立思考的培養
小學數學教師資格證面試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素養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才能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談獨立思考
我是小學生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習慣
初中數學教師不可忽視的幾種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