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幼兒科學活動,讓“探究”精彩迭出

2021-12-30 12:31王兆惠
科學咨詢 2021年1期
關鍵詞:科學探究幼兒

王兆惠

(江蘇省張家港市實驗幼兒園 江蘇張家港 215600)

目前,我國許多幼兒園對科學教育目標的理解和認識,以及對幼兒的學習風格和特點的認識逐漸加深,越來越重視對幼兒教育的探索??茖W教育的過程是讓幼兒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探究已成為科學教育活動的核心詞匯??茖W探究涉及手、大腦和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我們在探究過程中,強調幼兒的獨立發現和創造,如何讓探究“在其位”謀取“幼兒科學學習”功能的最佳效果,叩開幼兒科學活動之門,讓幼兒喜歡科學探究活動,從而使探究活動精彩迭出。筆者立足幼兒視角,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探索。

一、精彩,來自日常生活中悄然閃現的探究內容

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興趣的學習會扼殺孩子探索知識的欲望?!笨梢钥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幼兒探索的動力。與幼兒的日常生活有關的探究活動才會吸引人,幼兒才會積極參與探究活動。探究的內容很多來自于幼兒的偶發活動,教師應仔細觀察并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如果興趣點是科學的,它們可以把幼兒的好奇心轉化為真實有趣和適合的探究活動。例如,有一天飯后,奇奇小朋友發現不銹鋼勺子里有自己的影子,好奇心的驅使下,他不時變換著勺子的方向,從里面看自己的影子,還將自己的發現告訴旁邊的幼兒。捕捉到這一亮點后,教師開展了“勺子上的哈哈鏡”這一探究活動。而這來源于每天幼兒都要接觸到的用具,在科學探究活動中顯現了它非凡的魅力,讓幼兒樂此不疲地進行探索活動。[1]

二、精彩,來自情境創設中由來而生的探究興趣

兒童時期的幼兒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生動、有趣的形象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他們很容易沉浸在角色中進入情境,在情境中探索科學的秘密可以激發他們探索的興趣。例如,我園小班在科學課開展 “噴噴樂”活動中,讓幼兒直觀感知海綿紙與皺紋紙的不同后,教師提出:海綿紙寶寶和皺紋紙寶寶要舉行喝水比賽了,大家猜一猜,誰喝的水多?這看似隨意的猜測與想象,在不經意間調動了幼兒積極參與活動、迫切想要去探究的愿望,這正是教師的用心之處。教師還可以接著提問:皺紋紙寶寶還要來和我們玩個游戲呢!調皮的皺紋紙寶寶一個個跳到了蛋糕上,大家猜一猜,小噴壺里神奇的水噴上去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幼兒對世界的好奇心與生俱來,這種好奇心是激發他們進行科學探究的內在動力。同時,科學探究的過程可以充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這種滿足感不同于從教師那里得到問題答案的滿足感。[2]

三、精彩,來自有效提問中交叉四散的探究路徑

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兒童科學探究是以問題為導向。在他們的探究過程中,會圍繞這個問題,去尋找假設,收集證據。教師提出的科學問題就如串起糖葫蘆的中間的竹棍一樣重要??茖W問題主要針對客觀世界中的物體、有機體和事件,與兒童應掌握的科學概念有關。教師通過收集和利用證據,形成對科學現象的解釋,可以引發幼兒的探索活動。在活動中,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可以激發幼兒探究的渴望和熱情。

在探究活動中,教師應優先考慮開放性問題,這樣可以激發幼兒積極探索的興趣,當我們在活動開始以問題的形式提出科學主題時,科學活動已成為幼兒值得探索的挑戰?!按蠹铱梢栽囍嬉煌?,告訴我你們都發現了什么呢?”教師既可以利用這些問題來導入活動,也可以用它們來激發幼兒思考活動的結論,引導幼兒在探索之前進行預測:“如果......會怎么樣?”中、大班的幼兒,可以請他們寫下自己的預測。然后,記錄探索結果。當幼兒的探索活動處于“休息”狀態時,教師的有效提問猶如興奮劑,可以重新喚起幼兒探索問題的欲望。反之,教師過于具體的指導可能會使幼兒的探索變得不必要。例如,“要改變什么才能使紙不沉到水里呢”“這讓你想起了什么?”“還有什么東西像這樣運作嗎?” “這些問題可以鼓勵幼兒做出新的嘗試。而“把紙的形狀改變了,折成船就不會沉到水里”,這樣的指導則會對幼兒的獨立探索產生阻礙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不傾向于提出過多的聚合性問題,即只有唯一正確答案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于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或綜合能力的發展收效甚微,但適當地使用聚合性問題也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一種是通過問一個問題來引導幼兒的注意力,“紅玻璃杯里的水和藍玻璃杯里的水一樣多嗎?” 我們可以將幼兒的注意力引向她忽視的關鍵部分。教師通過這種方式,幼兒自然會調整自己的活動。第二種是幫助回憶時間順序?!耙婚_始你做了什么?”“這個現象是在什么時候出現的?接下來又發生了什么?”這樣,教師沒有生硬傳授,而是用一種適宜的方式與幼兒進行了互動。

四、精彩,來自探究活動中精彩紛呈的適時跟進

幼兒園科學活動中的探究是在幼兒自發探究的基礎上,有教師指導的探究, 教師參與兒童科學探究活動的目的是克服幼兒在自發探究過程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使他們的科學探究過程成為一個目的明確的學習過程,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在幼兒的自主探究過程中,如何適時跟進指導是目前大多數教師的一大困惑:太多的指導恐怕會干擾幼兒的自主,太少的指導可能會導致探究活動的放縱或偏離。教師指導探索過程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它要求教師正確判斷兒童探索性材料的認知發展水平、學習狀況和潛在的教育價值,并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進行啟發式策略或進一步探索,或消除困難。教師還應遵循兒童的學習節奏,淡化僵化的探究模式,合理選擇探究環節,選擇最佳環節,適時跟進,提高探究過程的實效。比如,在科學活動“摩擦起電”中,當幼兒用尺沒辦法“釣”起魚(紙屑)而顯得心灰意懶時,教師可以提醒他們“你把尺子先在身上摩擦一下再去試試”,當幼兒在身上摩擦后去成功地“釣”起魚時,教師可以提醒幼兒“身上有好多部位,你再試試去摩擦其它部位,看看摩擦哪些地方釣起的魚最多?”在這一系列的提問與交流中,教師不僅指導幼兒如何進行實際操作,還提醒幼兒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1.在亮點處跟進。幼兒是鮮活的生命個體,教師要讓他們在活動中呈現出超乎想象的活力,不斷產生令人激動的亮點:“我吹的泡泡和大家不一樣,很大很大”“我一口氣吹出一大串泡泡”……這時,教師要敏銳地捕捉亮點,積極跟進,順水推舟,引導幼兒去探索:““為什么有些氣泡很大,而有些氣泡很???” 引導幼兒探索不同的吹泡泡原液和泡泡大小之間的關系,吹泡泡工具和泡泡形狀之間的關系等。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幼兒的探究能力,充分發揮學具、材料本身的教育價值。

2.在偏差處跟進。幼兒在探索活動時經常會犯錯誤或失敗,教師應該怎么辦?“抖”出幼兒的錯誤,也可以創造極好的教育契機。教師不要急于用自己的想法去糾正幼兒的錯誤觀點,不妨蹲下,選擇跟進,站在幼兒的立場,尊重他們,把握他們錯誤思維的軌跡,觸摸清除其錯誤的來源,接著說出自己的理解和觀點,使正確和錯誤的思想在幼兒的大腦中形成認知沖突,從而幫助幼兒找出錯誤的原因,找到正確的方法,使他們不僅能得到正確的答案,還能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體驗探索、創造和成功的樂趣。比如,小班的科學活動“蘿卜一家子”,探究蘿卜皮的顏色是否與里面蘿卜肉一致,當幼兒看到白蘿卜切開來肉是白色的,胡蘿卜的皮和里面肉顏色是橙色的,覺得蘿卜的皮和里面肉的顏色是相同的,就理所當然認為青蘿卜的肉應該是青色的,紅蘿卜的肉應該是紅色的。那到底是它們的肉與外面皮的顏色是否一樣呢?教師可讓幼兒自己去把它切開來看看,結果幼兒興奮地告訴教師:“我的紅蘿卜里面是白色的”“我的紅蘿卜里面是紅色的”“我的青蘿卜里面是白色的”……幼兒對自己的發現欣喜若狂,探究活動也因為剛開始的錯誤猜測,而造就了后面活動的更加美麗。

皮亞杰指出:“只有兒童自己構建的知識才是真正符合兒童年齡的知識,并且與他的認知結構相容。它也是最強大而且沒有被遺忘的知識?!碧骄?,正是滿足了幼兒自我建構知識的最佳活動,我們應該以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點來選擇適合的科學探究內容,創造游戲情境,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以參與者的身份適時跟進,進行有效提問,提高科學探究活動的有效性,讓科學探究活動精彩迭出,使之成為幼兒科學活動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猜你喜歡
科學探究幼兒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科學拔牙
幼兒畫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