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

2021-12-30 12:31陸曉霞
科學咨詢 2021年1期
關鍵詞:閱讀教學文章情感

陸曉霞

(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志滿小學 廣東湛江 524086)

閱讀作為小學語文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對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豐富學生的語文詞匯、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具有很大的幫助。學好語文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有的家長甚至在課外為學生報了一些語文閱讀班、語文寫作班、輔導班等補習班,以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基礎。而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而且對老師提升課堂教學能力有很大幫助,能進一步提升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一)閱讀只存在于表面

有許多老師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認識不夠深刻。雖然很多學生在閱讀課堂上朗讀得很大聲,也很認真,但這種閱讀缺乏教師的引導和幫助。而且,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還沒有達到只靠自己自學就能達到閱讀學習目的的程度。只是讓學生在閱讀課上大聲朗讀是根本達不到閱讀教學的目的的。而且,有時候,有的語文教師在課堂上一邊讓學生自己讀,一邊對學生提問[2]。這種教學方法看起來很好,卻沒有實際的價值和意義,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也達不到鍛煉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目的。不僅如此,有的教師想要運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在設計PPT課件時,過于注重對課件的美化,而不關注信息技術的運用。這樣的教學只是讓PPT課件看起來比較好看,卻并不重視對學生閱讀的引導。

(二)注重閱讀技巧的培養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很多語文教師都將教學重點放在朗讀技巧上面,并不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讓閱讀教學僅停留在朗讀文字層面,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不夠深刻,也不能提高學生的情感素養。雖然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朗讀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教師更應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不能僅教給學生朗讀的技巧。情感教學在閱讀教學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沒有了情感教學的閱讀無法讓學生深刻地理解文中的內容。

二、信息技術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

在現代化信息技術背景下,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及積極性。多媒體硬件設備操作簡單,內容豐富多樣。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下載或用軟件制作一些多媒體課件,綜合運用音頻、圖片、圖像等,使學生感受到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內容,進入情景交融的閱讀氛圍,進而有效地吸引學生參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深刻,與文章產生情感共鳴,并在產生閱讀興趣的基礎上,全身心投入語文閱讀學習。

(二)陶冶學生的情操

教師采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創設閱讀情境,提供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融入閱讀教學,進一步陶冶學生的閱讀情懷,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情感素養[3]。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心理特點,適當采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與文章產生情感共鳴。教師在此基礎上開展語文閱讀教學,能為之后的閱讀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北京的春節》這篇文章時,教師可讓學生閱讀文章,體會文中描述的熱鬧非凡的場面。

(三)幫助語文教學突破難點、重點

現代信息技術設備能有效處理語言、文字、聲音等資源。語文閱讀教學內容中有很多學生還沒有掌握的字、詞、句子。教師借助多媒體設備,能將文字、句子等轉變成動態的視頻圖片,將這些難懂的字、詞知識由抽象變得具體、生動,進而降低文章的理解難度,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有效突破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四)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閱讀教學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課本上的閱讀內容是有限的。教師如果想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及閱讀能力,就需要借助課外的閱讀書籍,增加學生的閱讀知識儲備量,使其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課堂上的知識,更好地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這樣也能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設備,對語文課程的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增加課堂上學生所學知識的信息量,幫助學生理解其他文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技巧和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

不僅如此,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設備,能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深刻理解文章的大意?,F代化的信息技術設備也為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了非常豐富的閱讀資源和廣闊的閱讀空間,能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探究和學習,還能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在網上尋找一些與文章內容相關聯的資料,再整理、歸納,在班上與其他同學交流、討論,使不同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能碰撞、發散。這也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及整合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為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及自主探究實踐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創建良好的閱讀氛圍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目的不只是讓學生能夠熟讀課文、熟練掌握閱讀的技巧及字詞,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充分融入文章,體驗作者的寫作情感,與文章產生情感共鳴,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對小學閱讀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和創新的時候,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教師可以在閱讀課堂上播放一些適當的背景音樂或有趣的視頻,帶領學生融入其中,深切感受語文閱讀的氛圍,身臨其境,進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綜合素養。

(二)采用信息技術提供閱讀的資源

信息技術最大的好處便是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閱讀資源。而且,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收集閱讀素材,就不需要去圖書館一本、一本地尋找,也不需要經過借閱書籍等麻煩的操作流程,只需在網上輸入自己想要尋找的書籍的名字,就可以準確地找到自己想要的閱讀素材。對這些尋找到的資料,他們還可以同班上的其他同學分享。信息技術為語文教師的課前備課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給了教師更多的思考方向及教學方法,也使學生得以打破思維的局限,能遨游在語文閱讀的知識海洋中,自覺、主動地尋找自己想要的資源,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和知識,有效提高了語文閱讀能力及閱讀思維能力,提高了信息技術操作水平,為將來收集和整理語文閱讀資料奠定了基礎。

(三)加強對課堂的管理

教師使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對多媒體教室進行實時監控,增強課堂管理,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這種方式也能對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能讓教師實時了解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干了些什么,發現課堂上一些學習不認真的學生。教師可采用屏幕警告等各種方式有效督促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避免打擾其他學生。這方便了教師對課堂的有效管理,提高了課堂管理的效率。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教師應當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語文閱讀教學,優化課堂的每一個環節,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閱讀教學文章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情感
細致入微的描寫讓文章熠熠生輝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詩歌與情感的斷想
放屁文章
臺上
小處著眼,寫大文章
做好深化國企改革大文章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