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導入教學探究

2021-12-30 12:31張石猛
科學咨詢 2021年1期
關鍵詞:環節法治道德

張石猛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老隆鎮維嘉學校 廣東河源 517300)

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在眾多學科中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而教師的不重視導致學生也從心理上忽視了對本學科的學習,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想要改變這一情況,教師就需要不斷創新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課堂導入環節下功夫。這一環節直接影響到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使學生從課程一開始就充滿學習興趣,從而有效地完成接下來的學習任務。由此可見,好的課堂導入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開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課堂導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

高效的課堂需要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這也是教育的生命力所在。一節完整的課由多個環節構成。課堂導入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課堂導入是在課堂剛剛開始的時候引導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的一個環節。有效的課堂導入可以喚起學生的注意力。著名德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注意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經過它才能進來?!碑攲W生對教師所講述的知識或內容有足夠的興趣時,他就自然會主動投入學習,進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

(二)密切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因為各個知識點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所以,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并不是從零開始的,而是在舊知識基礎上的創新和拓展。道德與法治課程所闡述的觀點、理論都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嚴謹性。這就意味著如果學生沒有掌握前面的知識,那么,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就很困難,就不可能學好后面的知識。課堂導入的出現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之前所學的內容,為本節課的教學做好鋪墊,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大大減輕學生因為上節知識點沒有掌握而對本節課學習產生的不利影響。

(三)有利于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而學習氛圍不是靠學生或教師個人就能夠營造好的,而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共同營造的。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需要學生有足夠的學習積極性,敢于提出問題、發言。這離不開教師的引導。研究表明,學習氛圍濃厚的課堂環境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學生將情感投入學習的時候就是他們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最佳時期。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做好課堂導入,在備課時提前做好準備,選擇一些符合學生學習需求又能突出教學重點的內容。這樣才能讓學生充滿興趣地投入學習,才能做好課堂導入,充分發揮課堂導入的優勢。因此,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需要積極營造學習氛圍濃厚的課堂環境,在備課、課堂導入的環節都要多費心思,為開展高效的課堂教學做出努力。[1]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導入教學策略

(一)采用信息技術導入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知識內容比較嚴謹,邏輯性較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是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讓學生采用背誦、默寫等方式記憶知識內容。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無法讓學生掌握其中的道理和意義,即便能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深刻的記憶,但這種記憶是短暫的。很多教師只顧著告訴學生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學生也只顧著記筆記、記考點,忽略了學習的本質,成為了“收納”知識點的工具,進而影響了學習興趣。想要改變這一現象,教師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先進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積極發揮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將課本中的知識內容通過視頻、動畫等形式更直觀地呈現出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擴大學生的感知領域,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所學知識和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愛在人間”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幾張家庭合影的照片,鼓勵學生通過觀察照片說出自己的感受。之后,教師可以播放電視劇《家有兒女》中“劉星”和“劉梅”鬧矛盾的片段。在學生觀看片斷后,教師可以組織他們討論“劉星”和“劉梅”鬧矛盾的原因,并說出自己的煩惱。這種多媒體導入的形式創設了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有效地把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課程知識關聯起來,使學生對“愛與親情”有了初步的了解,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利用故事導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在現行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大多數知識內容都是經過抽象概括得來的,導致學生學起來常會覺得枯燥、難懂,很難體會到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樂趣。教師可以根據初中生的學習特點和年齡特點,在課堂導入環節適當引入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并深入挖掘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趣味性,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2]。例如,在學習“珍視生命”這一課時,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認真思考“生命”這一話題,教師可以采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入課堂教學,如女媧造人的故事、亞當和夏娃的故事及人類進化的過程等,從神話和科學的角度幫助學生解決對生命的疑問,從而為接下來的教學打下基礎。這種教學方式符合初中生的學習特點,能讓他們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對生命的起源產生深刻的認知,感受到生命的偉大,從而自覺投入之后的學習。

(三)采用生活導入法,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和人們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教材中的很多知識點都是人們經過不斷實踐和總結得出的。為了讓學生認識到道德與法治和實際生活的聯系,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在課堂導入環節緊密聯系實際生活,解析生活中的一些道德與法治案例,將一些知識難點通過生活化的實例簡化,從而實現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的教學目的[3]。比如,在講解“網絡改變世界”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價值觀,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教師應在課堂導入環節利用生活導入法,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組織學生討論網絡的優點和缺點。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討論網絡給生活帶來的積極作用,讓學生認識到網絡帶來的便捷,再列舉一些生活中和“網絡詐騙、謠言、信息泄露”有關的實例,讓學生也認識到網絡帶來的消極影響,并利用自己已經掌握的法律知識來制定相關的措施。這樣既做到了有效的課堂導入,又拉近了實際生活和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距離,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課堂導入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整體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是一節優秀課堂的保障,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前提條件。因此,為了確保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參與到對知識的探究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就需要積極運用信息技術導入課堂、運用講故事導入課堂、運用生活化的實例導入課堂,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道德與法治和實際生活的聯系,才能感受到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進而主動學習。

猜你喜歡
環節法治道德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提高種公牛精液品質的幾個主要環節
必要的環節要寫清
五環節自主學習型教學模式改革初探
人大戰“疫” 法治為要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