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音樂教學在智障兒童課堂中的應用

2022-01-15 22:53韓夏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關鍵詞:課堂運用智障兒童音樂教學

韓夏

摘要: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智障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對他們的教育不僅教會基本的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智障兒童又稱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腦受到器質性的損害或是由于腦發育不完全從而造成認識活動的持續障礙以及整個心理活動的障礙。智障兒童的顯著特點是語言表達不清、行為動作遲緩、智力低下、情緒不穩定、一會兒哭一會兒笑、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則經常萎靡不振、不合群等,但他們有個共性,都對音樂感興趣。所以,特教老師要利用音樂課獨特的藝術美,來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美化學生的行為,同時音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因為智障兒童的特殊性,使得對他們的音樂教育和對普通兒童的音樂教育,在模式上有很大區別。教師在對智障兒童的音樂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體心理特征,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手段,因材施教,不斷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智障兒童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音樂教學,為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奠定基礎。

關鍵詞:音樂教學;智障兒童;課堂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智障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個體差異大,但他們也有共性,都對音樂活動感興趣。所以,特教老師要利用音樂課獨特的藝術美,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為使他們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奠定基礎。

一、當前培智學校在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一)教材陳陋

在培智學校的教材中,音樂學科的教材至今還停留幾本音樂課本的層面上,沒有任何配套聲像教材。人們常說,音樂是一種全人類共通的語言,以獨特的聲音撫慰人類的心靈,一切有關真善美的情感都可以在音樂教育中體現出來。而失去了積極意義的教材讓我們直接懷疑這其中的教育教學功能,這樣的教材,教師難教、學生厭學。

(二)教法陳舊

當前不少培智學校的音樂課課堂上的氣氛根本就不像在上音樂課,單一的簡譜、節奏練習都極其乏味,更談不上熏陶學生、感染學生了。教師拿不出更新穎的東西吸引學生,就要求學生在枯燥無味的教學中掌握知識,試想:智障學生需要的是更直觀、更具震撼力的感受,而他們長期在這樣的教育中,又豈能感受到音樂的“美”,他們的缺陷該如何補償?所以,轉變教師陳舊的教學觀念已是刻不容緩。

二、音樂教育在智障兒童教育中的應用

(一)利用反復操練歌詞學音樂

智障兒童的智力發育比同齡兒童低,他們有很大的缺陷,如吐字不清、語言表達能力差,靦腆等。但他們對反復做過的事會很自然很順利地完成。所以,特教老師在音樂課中,要反復訓練學生對歌詞的記憶,一方面學會歌曲,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動畫功能,優美的音樂配上形象、直觀的畫面,極大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反復滾動展現的歌曲內容,幫助他們加強對歌詞的理解和記憶。

(二)利用節奏學音樂學習

音樂先要掌握節奏,在智障兒童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最簡單、最小的節奏開始,來訓練學生的節奏感。如兒歌:小白兔,白又白,跑跑跳跳真可愛,愛吃蘿卜愛吃菜。再加上拍手、拍腿等動作配合訓練,讓學生感受節奏、體驗節奏,從而學習音樂?!肚钟^音》在脫離指導的舞臺表演時,演員也是通過地板的震動來對準節拍從而通過震動熟悉節拍來達到動作的統一。

(三)利用樂器學音樂

樂器是音樂教學中少不了的輔助工具,特別是利用一些簡單、易操作的打擊樂器,如:小鼓、三角鐵、木琴、小鈴等,這些樂器音色優美、音調豐富,來幫助智障兒童學音樂,可以提高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他們樂觀的生活態度。從而學到更多的音樂知識,享受更多的樂趣。這些樂器的演奏方法很簡單,學生既可以用來學知識又可以用來玩,一舉兩得。

(四)在老師的鼓勵下學音樂

智障兒童雖然沒有正常孩子那樣的表現能力和表現欲望,但他們都喜歡被老師、同學、家長的表揚,從別人的表揚中,他們能體會到別人對自己的肯定,從而影響到他們的情緒、積極學習的態度和自信心。所以,教師平時要特別尊重他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經常給他們表現的機會,并給予充分的肯定,如:“你真棒!”“做得好!”“有進步!”等。對于學習滯后的學生,切勿侮辱他們的人格,要積極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他們、表揚他們,這種評價會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理解和尊重,會讓他們的身心愉悅起來,從而增強自信心。

(五)利用舞蹈展現音樂美

2005年,央視春晚,以邰麗華為領舞的21個平均年齡21歲的聾啞演員給我們帶來的《千手觀音》,不僅震撼了國人也震撼了世界,她們將舞蹈《千手觀音》演繹得天衣無縫、美輪美奐,那種美妙的畫面讓我們感動得落淚。所以,音樂藝術可以提供我們一個想象的無限的空間,老師利用這一空間把抽象的音樂概念、音樂符號轉化為生動的故事、美妙的舞蹈和有趣的游戲。學生通過參與各種活動,把聽、視、觸等各種感覺活動與唱歌、舞蹈等有機結合起來,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同時把這份美也帶給了別人。沒有著名舞蹈編導家張繼鋼老師的傾力創作,也就不可能有家喻戶曉的《千手觀音》。所以老師要為學生精心設計好活動內容,編排舞蹈、創設情境,讓學生不但張嘴唱、還要動手動腳玩,只有這樣智障兒童才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獲得音樂知識,并耳濡目染受到美的熏陶。這樣不僅激發和滿足了他們自我表現的欲望,而且使他們真正體會了音樂的內涵。

三、結語

新的教育理念使得對智障兒童的音樂教育充滿了活力,更加貼近生活,對智障兒童的音樂教學,要依據他們每個人的不同水平、個體差異,采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多樣性的。關鍵在于我們能否抓住智障兒童的心理特征,并以此為教學的切入點,不斷探索、完善、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及時反思,總結經驗,努力提高智障兒童的音樂學習興趣,使他們學音樂、愛音樂、享受音樂。

參考文獻

[1]王青雯.特殊教育學校音樂教學策略探究[J].新智慧,2018(25):108-109.

[2]張慶陽,張樂.音樂教學中探索特殊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西部科技,2011(20):93-96.

[3]張華英.樂中寓教讓智障兒童在音樂教學中康復[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14(12):117+136.

猜你喜歡
課堂運用智障兒童音樂教學
社區融合教育點亮智障兒童的生活
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究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音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淺析
中等專業學校音樂欣賞教學研究
基于“學案”導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分析
小學英語教學中任務型閱讀教學課堂模式的構建
歷史微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淺析如何對中重度智障兒童進行語言訓練
以籃球游戲為載體深化快樂體育之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