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狀況的調查*

2022-02-03 03:59黃俊強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22年46期
關鍵詞:時事政治中等職業互聯網+

黃俊強 蘇 菲

(廣西工業技師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0)

中等職業學校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變、因人而教,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7年,教育部在《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要教育和引導青年學子擁護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關愛人民,自覺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揚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責任心和自豪感。他們的理想信念堅不堅定、思想品德情況關系到我國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要求,對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2017年,教育部在《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要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擁護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自覺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弘揚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尊、自信、責任心和自豪感。他們的理想信念、思想品德情況關系到我國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加強改進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要求,對于培養高素質工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擔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新人才,具有重大戰略意義。那么,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狀況以及中職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情況如何呢?抱著疑問,筆者對廣西工業技師學院和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開展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以鏈接的形式在網絡上發放,發到各班級群、各學生社團群等,共回收問卷4825份。整理出有效問卷4528份。

一、問卷調查得出的幾組數據

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習慣和他們的主要關注點:91%的學生表示喜歡德育這門課程;69%的學生表示,德育課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德育課堂上,85.69%的學生基本能理解或者部分理解老師的授課內容;97.9的學生常用的上網方式是手機,這些學生中有70.69%的學生一天之中使用手機的時長是4-9個小時;他們使用手機大多是用來瀏覽信息、聊天通話、玩游戲、看綜藝娛樂;有16.88%的學生沒有關注自媒體號(包括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號等);在發自媒體(QQ說說、微信朋友圈、抖音等)的頻率調查中,29.23%的學生表示不發、35.4%表示極少發、32.3%表示偶爾發、僅有3.07%的學生表示經常發;在使用網上學習軟件調查的問題上,34.77%的學生使用釘釘、30.95%的學生使用騰訊課堂、14.24%的學生使用藍墨云班課、20.04%的學生使用其他網絡平臺;76.59%的學生認為利用互聯網能更好理解學習內容。

表1 德育課程統計圖表

表2 一天使用手機的時長

對國內政治新聞的關注度:8.44%的學生表示不關注國內外政治新聞,僅有9.99%的學生經常性關注。

獲取政治新聞的途徑:59.39%的學生通過網絡了解國內外大事最主要的渠道;3.76%的受訪者對時事政治教育不感興趣,而且僅有12.33%表示非常感興趣。

表3 國內外政治新聞的關注程度

表4 時事政治教育的態度

二、調查結果反映出的一些問題

當今互聯網已經融入中職生的生活、學習各個方面,近年學生沉迷網絡玩物喪志的例子不在少數,雖然調查問卷顯示大部分學生已初步認識到了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必要,但是網絡上的誘惑和媒體導向使他們把更多的注意力轉向娛樂。

雖然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以及教師的引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道德素養和思想品德逐漸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學生主動學習時事政治教育的積極性不高,因此,學校應該針對此現象就如何增強學生對于思政教育的認知、認可進行積極的探索。學生對什么樣的思政內容感興趣?學生樂于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學習時事政治的內容?這是值得思政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調查問卷結果顯示:部分學生覺得這些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沒關系,有的學生認為這些知識對自己將來的升學和工作幫助不大,有的學生認為這些知識枯燥無味沒意思。但是絕大多數的學生在思想認識上,作為新時代青年學子、作為公民的一部分,還是有必要接受這方面的教育,這說明學生對于時事政治教育還是有一定的認識。所以學校以及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堂教學,如何把時事政治有針對性地、有效地、有趣地向學生傳播。

三、對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1.提高中職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中職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因此中職學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為重要和迫切。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中職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依然存在突出問題,全面實施思想政治教育還是有些困難,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盡快加強思想政治宣傳教育[1~2]。換言之,中職學生價值觀、道德觀、人生觀正處在形成的關鍵時期,而且這個年齡段的中職學生個性鮮明、維跳躍、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叛逆心較強,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弱,很容易受不良思想的侵蝕,只有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引導和熏陶,才能讓他們更好地成長。而且中職學生畢業后就走向社會,參與社會生產和經濟建設,更需要注重埋頭苦干、勇于拼搏等職業精神的培養,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助于職業精神的養成[3~4]。

2.加強當代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等職業學校一定要根據學情加強時事政策教育,加強青年學子的思想教育,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校工作之中,并作為學院的中心地位、指導地位來抓。

(1)加強隊伍建設,增強對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

一棟好的樓房,要有一個扎實的地基,對思想政治理論隊伍的建設來說亦是如此。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正確地組織和引導,建立一支高素質強能力的思想政治教師隊伍是搞好中等職業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學校要定期對思政隊伍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隊伍總體素質[5~6]。

教育者先受教育。思想政治課教師要進行系統性的學習,并且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深層次地、實際性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以致用,不斷提升理論儲備,并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有機融入思政課教學中。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才能理直氣壯地講好思政課,才能有理有據地解決學生之惑。

教書與育人相結合。中職學校的思政教育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讓思政教育有溫度,不能將思政課堂當成簡單的政治宣傳和枯燥的道德說教。思想政治課教師要遵循學生成長規律、思想政治教育規律、教書育人規律。用好“思想教育”這把鑰匙,注重思想示范引領,凝聚精神力量,采用立德樹人和實踐育人的教學方法,潤物無聲,循序漸進。

(2)增強課程吸引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目前,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的思想政治課程有很大的同質性,沒有開發出各院校自身的特色和吸引力。因此,學校和教師需要多方面地創新教學內容,不斷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引導青年學子保持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更要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勤勤懇懇、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通過時事政治、先進事跡,使學生經常了解國家的現狀,國家發展的變化,把學生的個人發展與祖國的發展聯系起來,讓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主動維護祖國的尊嚴、捍衛祖國的主權完整。

打造打動人心、凝聚人心的思政課堂。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思想政治課程是開展立德樹人的一門重要課程。思想政治課程也是青年學子成長成才的關鍵課程,思政課教師的用心、細心、專心、耐心非常重要。教師要拿出對學生的充分尊重和真摯情感,堅持真誠交流、平等溝通,充分了解當代中職生的興趣、喜好、行為習慣、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等各方面情況,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困惑以及未來期待,找準學生的“心結”,有針對性地把科學理論講深、講透、講活,把知識從書本上搬到學生的腦海里,以真誠和耐心,把真善美的種子埋在學生心里,幫他們把人生第一??圩涌酆?。

(3)創新實踐教學,增強德育內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充分發揮中職學校德育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德育課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也是中等職業學校教育體系中的重要課程。與其他課程相互滲透、相互補充、密切配合,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校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引、推動和保障作用。新時代發展下的德育課,要深入發掘其存在的意義,不斷創新德育課形式、豐富德育課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有效性,讓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真正成為塑造學生高尚意志素質、優秀道德素質的有效載體。

教育內容要新老結合。學生歷史基本常識的匱乏要求學校的教育內容要關注歷史,特別是中國近、現代史以及中國革命史。德育課要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要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課堂,不斷提高黨史學習教育的高度、深度、廣度、厚度。

教育形式、方法要順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體現在德育課堂上,中等職業學校要與時俱進,豐富德育內容,積極運用網絡新媒體技術,搭建以網絡媒體為媒介的德育平臺,凝聚大量的學生,用新穎的問題吸引學生,增強德育內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猜你喜歡
時事政治中等職業互聯網+
時事政治在中職政治教學中的實踐應用研究
2021年廣州市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學校名單
2021年廣州市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學校名單
以就業為導向的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探索
以就業為導向的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探索
高中政治教學中時事政治的應用
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數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