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林政管理探討

2022-02-05 00:18陳正存吳金山
安徽農學通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現狀問題對策

陳正存 吳金山

摘 要:隨著“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提出,我國對生態文明建設及森林資源保護日益重視。而林政管理是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要環節,近年來國家采取了很多可行性的舉措,使得林政管理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該文主要對國內外林政管理研究現狀、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的解決對策,為今后科學制定林政管理制度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政管理;現狀;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2)01-0048-03

Discussion on Forest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in China

CHEN Zhengcun1 ?WU Jinshan2

(1Hainan Yuhong Forestry Planning and Design Limited Company, Danzhou 571700, China; 2 College of Forestry, Hainan University, Danzhou 571737,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cept of “green mountains and green waters are golden mountains and silver mountains” put forward,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forest resources protection are increasingly implemented, and forest administr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forest resources protec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country has implemented many feasible measures to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administration sustainabl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forest administ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s forwar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to design forest administration system scientificall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Fores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林政管理是指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并加以管理,使國家林業資源得到有效利用,避免其他外在因素對其進行破壞及侵害。林政管理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林權管理、林業經營管理、森林資源管理、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管理、林木采伐管理、木材流通管理和林業行政執法[1],簡稱“六管理一執法”。而林地和林木的有效管理是林政管理的關鍵。林地管理需引導全社會樹立林地保護意識,集約經營管理林地資源,優化林地資源配置。林木管理是有序發展森林資源的關鍵,如采伐量如何合理控制在林木年生長量范圍內,避免浪費,促進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

森林資源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資源,與人類的生活、生產、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但在我國人均森林資源占有率低且破壞嚴重,分布不均衡,直接影響我國林業及經濟的發展。因此,如何增加我國森林覆蓋率,減少人為破壞,有效改善分配不均衡等問題,是林政管理工作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本文介紹了國內外林政管理現狀,分析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可行性的解決方案,以期為今后合理制定林政管理制度,提高林業管理效率提供參考。

1 國內外林政管理現狀

國外對森林資源規劃起步較早,世界上森林資源較為發達的國家都經歷過林業危機。自工業革命開始,歐洲許多國家快速發展,木材需求量劇增,森林資源遭受大面積破壞,源源不斷的獲得木材發展經濟成為當時社會主流。因此,早在18世紀,德國科學家G.L.Hartig主張國家培育高生長力樹種,并提出“木材培育論”;隨后在1954年美國提出,在林齡結構不變的情況下,擴展森林經營,定期收獲質量、數量大體一致的木材。而在隨后的一段時間,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各國將林政管理從以生產木材為中心逐漸轉移至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階段。如20世紀60年代德國學者提出“協同論”,認為同時協調發展森林多種效益。加拿大、美國對森林實行分類經營,分為生態公益森林和商品用材林。日本將森林資源與森林采伐分開管理,將木材采伐、造林營林等任務通過競標的方式選擇承辦單位,國家設立森林管理局對其經營進行監督管理。同時,日本鼓勵企業個人參與國有林場各種森林經營活動。

相較于國外,我國林業發展經歷了3個階段,從無人問津、到森林資源過度開發利用、再到保護并逐漸恢復森林資源的過程,林政管理從最開始的“假大空”到最后正式建立各個相關部門監管并制定相關法律依法用林、護林、造林。

第1階段:林政“假大空”管理,以征稅為目的“立法保護森林資源”。1912年北京政府頒布《林政綱要》11條,并相繼推出《森林法》《森林法施行細則》,中央與地方陸續頒布了一系列林政地方性法規。但其主要目的在于多征稅,林業發展不堪重負、無以為繼。

第2階段:拋棄林政管理,過度開發森林資源。20世紀60—80年代,為發展經濟,全國森林資源過度消耗。

第3階段:正式設立監管部門,保護森林資源。1984年,我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88年開始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項目,縮減木材產量,主要向生態建設方面傾斜。2003年,國務院頒布《退耕還林條例》。2003—2008年,我國森林面積凈增加1586.83萬hm2。為避免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及最大限度地保護、恢復天然資源,2015年重點國有林區實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政策。

2 當前我國林政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管理體制不完善 目前,在我國頒布的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及保護體制存在制度不完善,管理模式落后,監管不到位等現象。同時也存在監管部門不重視林政管理工作,未做到及時止損,使得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短板暴露。例如:人工造林林種單一、林業融資渠道狹窄、人造森林脫離實際、林權主體不明晰、林業合作經營模式單一、林業資產評估體系不完善、林地和林木管理糾紛多、采伐管理機制不靈活等[2]。此類現象均不利于提高我國森林資源利用率,導致其無法適應我國當前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嚴重阻礙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2.2 民眾法制意識淡薄 我國大部分的森林資源分布于偏遠貧困山區,而林區附近居民缺乏法制觀念,對林區環境及林業資源的保護意識不強。而且在傳統觀念及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對森林亂砍濫伐、盜采盜伐和私自占用森林資源的現象層出不窮,使我國森林資源、生態環境和林業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不利于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2.3 森林資源的保護宣傳力度不夠 在林政管理工作中,林業政策解讀、法律法規的宣傳十分重要。做好林業資源保護宣傳,有利于實際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但多數管理部門保護宣傳意識不強、宣傳方法單一且未做到與時俱進。雖然開展了林業保護宣傳工作,但宣傳內容與法律要求不相符,不僅未達到預期宣傳效果,也未起到相應的警示作用。一般而言,文化水平不高、法律知識欠缺的群眾,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做事,即使做了違反道德或法律的事,也覺得無傷大雅。

2.4 相關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當前,我國大部分林業管理部門不僅缺少專業性的人才,而且林業工作人員林業知識、科學技術、法律知識等缺乏。同時,還有部分林業工作人員對新出臺的政策、法律法規未及時掌握,致使工作中出現各種與新政策不符的問題,影響林政管理質量[3]。

3 對策建議

3.1 完善林政管理體制 目前,我國已經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但是林政管理部門還需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森林資源管理發展的趨勢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促進林政管理體制和資源保護體制有機結合。如此可促進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也為林政資源管理工作開展提供依據,全面推進林政管理工作朝向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發展。另外,還需加大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力度,將森林公安局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將其作為森林監管的重要部門,建立適應當地的林業執法體系,夯實林政管理各部門的職責及責任,協同發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究,有力地打擊森林違法犯罪現象[4]。

3.2 加強林政管理工作的宣傳力度,提升民眾法制觀念 加強林政管理工作的宣傳力度、提升民眾的法治觀念也是有效保護森林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證林政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的重要環節之一。林業部門要改變以往的宣傳模式,化傳統方式為多途徑、具有針對性、多樣化的宣傳方式,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等途徑宣傳我國林政管理工作及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營造現代林業生態建設社會輿論環境。讓法制觀念深入人心,讓民眾充分認識到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及破壞森林資源的嚴重性,達到加強民眾森林資源保護意識、提升民眾法治觀念的目的。

3.3 提高林政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隨著經濟、科技的高速發展,新時代要求我們要時常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對于林政管理工作人員而言,更需具備相關的科學技術和較高的知識水平。同時,林業部門人員應重視業務能力培訓,邀請相關的專家定期進行專業知識、法律法規等的培訓。除此之外,還需加強對林政管理工作人員的考核,如此能提高林政管理工作人員的知識水平、綜合素質及工作的積極性,進而促進林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有序進行。

3.4 加強現代科學技術和設備的應用 靈活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設備,促進數字林業和電子政務有機結合,促使林政資源管理朝著規范化、高效化的方向邁進,使林政資源管理有效地服務于現代林業生態建設。目前,常見的現代科學技術主要包括GPS技術、RS技術、GRS技術、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等。林政資源管理復雜程度高,工作量大、困難多,因此在林政管理工作中利用計算機及現代科學技術是推動林業生態建設發展的關鍵手段[5]。

3.5 加強林業資源建設與管理 全面加強林業資源管理和生態建設,在基層部門增設林業工作站,對當地林業資源進行管護、監督、宣傳,充分發揮林業工作站的作用?;馂氖橇终芾砉ぷ鞯闹刂兄?,對森林資源造成極大的危害,因此有效的防火措施尤其重要。嚴格監控火源,把森林火災的可能發生消除在萌芽狀態。加強監管力度,發現違禁行為時,應及時制止并予以處罰,加強公民林業生態建設意識。同時,保證后勤防火設施的充足,以便在森林火災發生時及時搶救,減輕火災對于森林資源的破壞程度。另外,清明、春節等節假日期間要加強巡查力度,避免意外發生[6]。

3.6 創新林政管理途徑 根據當地森林資源特性進行分類管理,做細做實,提高林政管理工作的效益和質量,促進林業綠色建設,將林政資源管理創新時刻應用到管理過程中。首先,對林政資源進行規劃時,要有全局觀,做到整體規劃,局部細化,將區域內林政資源(水、林地、林木、底下礦產、氣候等)充分考慮在內。由于我國森林覆蓋面廣,必須正確認識到林政資源管理的全面性和多樣性,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宣傳及政府的引導將林業合理的融入市場鏈中。其次,因地制宜,不斷調整林政資源結構,使其向合理化靠攏。調整天然林、人工林的占有率,合理利用宜林地,加大改造低產低效林和撫育力度,實現林業綠色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再次,明確政企各單位各人員的職責,制定明確、合理、可行的林政資源管理目標責任制和獎懲制度,細分工作內容,將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提高林政資源管理水平[7]。

4 結語

林政管理是一項基礎型工作,也是社會公益事業的一部分,肩負著服務現代林業生態建設和林產品供給的任務。森林資源在林業發展中起著主導性作用。林政資源管理是林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保障,針對當前林政管理存在的諸多問題,相關部門需選擇科學、有效的管理辦法,加大森林資源的保護及林政管理的宣傳力度,加強林木、林地、林權的有效管理,借助社會力量,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向穩定、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蔣陽秋.關于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工作的探討[J].吉林農業C版,2011(10):176,175.

[2]金錢榮,張群,李模.加強林政資源管理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J].林業勘查設計,2020,49(02):25-27.

[3]李倩,李祖鋒,代娟.淺談新時期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工作[J].區域治理,2018(46):96.

[4]蔣海平.我國林政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鄉村科技,2019(30):66-67.

[5]余國勇.加大林政資源管理力度實現林業生態建設目標[J].吉林農業,2015(23):110.

[6]張燕明.林政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與措施[J].中國林業經濟,2018(04):53-54.

[7]李秋瑾.加強林政資源管理推動林業綠化生態建設[J].鄉村科技,2018(11):68-69.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現狀問題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