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富裕的理論邏輯與實踐進路

2022-02-09 07:30孫霄漢
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共同富裕發展

孫霄漢

(東莞市社會主義學院,廣東 東莞 523083)

2021 年8 月17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并強調:“現在,已經到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1]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扎實推動共同富裕重要論述和黨中央相關政策,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推進社會共同富裕實踐,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的重大實踐課題。

一、黨領導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理論邏輯

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促進了人類生產力的空前發展,但資本主導下的資本主義社會格局與按資分配制度使社會財富集中于少數人中,結果是資本家財富的積累和工人貧困的積累,社會兩極分化,只有消滅私有制,在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才能實現 “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2]的共同富裕的社會。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行動指南。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確立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初心和使命。富于創造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創立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推翻了幾千年來的剝削制度,建立了代表人民利益的國家政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是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出發點和價值核心,為人民服務,就是為絕大多數的勞動群眾謀利益、求富足。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建設探索中形成了一些重要正確思想,并在社會主義建設諸多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但后來在指導思想上出現偏誤,形成了所謂“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錯誤地把“階級斗爭”作為主要矛盾,經濟發展沒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領導人經過撥亂反正,鮮明提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三個有利于”標準、“社會主義本質是共同富?!钡戎匾枷?,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實現了中國從“站起來”向“富起來”歷史跨越。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長。面對新的時代課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價值。習近平同志指出,“全黨必須牢記,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3]。他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顯著特征”[4]。

梳理黨的理論發展脈絡,可以看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實現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根本目標,是貫穿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價值紅線,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政治邏輯。

二、新中國成立以來黨推動共同富裕的實踐脈絡

(一)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對共同富裕的探索

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取得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為實現人民共同富裕創造了政治和社會條件。1953 年12 月,毛澤東在《關于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中明確提出了“共同富?!边@一概念;1955 年,他又指出:“在逐步地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實現對于手工業、對于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同時,逐步地實現對于整個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即實現合作化,在農村中消滅富農經濟制度和個體經濟制度,使全體農村人民共同富裕起來”[5]。1958 年黨的八屆二中會議提出要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發展生產力和進行經濟建設上來,實現共同富裕;后來在1964 年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黨中央又明確要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技“四個現代化”的目標。遺憾的是,“八大”之以后的“大躍進”以及“文革”錯誤,導致我國經濟發展遭受重大曲折,“四個現代化”和共同富裕目標沒能如期實現。

(二)改革開放開辟了共同富裕道路

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對我國照搬“蘇聯模式”和“一大二公”的弊端進行了反思,深刻認識到,“大鍋飯”、平均主義傷害群眾生產積極性,導致的結果是“共同貧窮”。必須遵循規律、尊重科學。鄧小平明確提出,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目的是實現共同富裕。他指出:“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6]。鄧小平堅持從實際出發,在改革實踐中先后提出了“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先富帶后富”“兩個大局”等重要戰略思想。他強調:“農村、城市都要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沿海地區要對外開放,使這個擁有兩億人口的廣大地帶較快地先發展起來,從而帶動內地更好地發展,這是一個事關大局的問題。內地要顧全這個大局。反過來,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來幫助內地發展,這也是個大局。那時沿海也要服從這個大局”[7]。在這些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國改革開放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陸漸次展開,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出現了收入差距拉大問題。對此,鄧小平同志早有預見,并持續關注和思考解決這一問題。他說:“中國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一定要考慮分配問題”“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如果搞兩極分化,情況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區域間矛盾、階級矛盾都會發展,相應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會發展,就可能出亂子”[8]。在1992 年南方談話里,他對實現共同富裕問題又進行了較系統的闡述:“共同富裕的構想是這樣提出的:一部分地區有條件先發展起來,一部分地區發展慢點,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后發展的地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來愈富,窮的愈來愈窮,兩極分化就會產生,而社會主義制度就應該而且能夠避免兩極分化?!裁磿r候突出地提出和解決這個問題,在什么基礎上提出和解決這個問題,要研究??梢栽O想,在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的時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決這個問題?!薄吧鐣髁x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盵9]。

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的思想豐富,極具創新性、實踐性。概括起來,有以下要點:一是從價值取向上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本質;二是從根本路徑上堅持通過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生產力創造共同富裕的條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實質是共同富裕路線;三是戰略選擇上,提出讓一部分有條件的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并以“兩個大局”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有序推進共同富裕;四是在維護社會穩定和發展安全中強調堅持防止出現“兩極分化”的底線上,明確提出貧富懸殊、兩極分化會“出大問題”,必須及時解決;五是在推進共同富裕的步驟上制定了“三步走”戰略,并提出實現“小康”后要把防止兩極分化、促進共同富裕提上重要議事日程的大體“時間表”。

(三)新時代布局推動共同富裕的戰略舉措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把實現共同富裕提到了更加重要議事日程,部署了一系列推動共同的戰略性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0]。

為推動共同富裕實踐,黨中央大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把脫貧攻堅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基本養老全國統籌;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并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就業和創業,提高普通居民收入;在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黨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在推進共同富裕政策實踐上持續發力。習近平同志強調:“我們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讓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廣大人民現實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11]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更的目標要求;到2035 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到建國一百周年時基本實現共同富裕。2021 年5 月中央又頒發了《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開展了推動共同富裕的省級試點。黨中央已把推動共同富裕作為現代化新征程上的重要執政目標,實踐推進蹄急而步穩。

三、共同富裕的新時代內涵

在中國,共同富裕既是一種有著久遠歷史的社會理想和文明價值,又是一種極具時代感社會追求與政治目標。中國傳統社會有著關于共同富裕的豐富思想。從古代中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天下大同”等理想,到太平天國“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呼聲,及至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對“耕者有其田”的追求等,中國文化蘊含著“均貧富”“共富”的重要價值取向。新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后,人民群眾曾有過諸如“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點燈不用油,耕地不用?!钡葘餐辉5臉闼乇磉_。但這些夢想在以農業經濟為主的時代都沒有能夠實現。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通過大規模的工業化推進經濟大發展,人們才從不斷豐裕的物質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共同富裕的意涵。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和發展歷程中的一根重要主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鮮明標識和價值引領。進入新時代,共同富裕被賦予更豐富的時代內涵,標準也日趨明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拔覀冋f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12]。中央《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簡稱《意見》)指出:共同富裕包括“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強、環境宜居宜業、社會和諧和睦、公共服務普及普惠,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p>

依據習近平總書記相關論述和《意見》,共同富裕的內涵可從以下方面把握:

(一)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基本需求解決后“美好生活”需要日益滿足的富裕

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志著完成共同富裕的關鍵一環。隨著人們收入水平提高、科技快速發展及其對消費品的變革性推動,人民群眾消費水平逐步升級,消費結構也發生重要變化,從前被抑制狀態的消費逐步被釋放,新的消費形式也被激發:更優質的教育、更好的醫療、更高水平和更制度化的社會保障、優美的環境與生態、更公平的社會秩序、權利和尊嚴更有保障的法治環境、更強大的國家和民族復興榮光等成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時代共同富裕的核心意蘊。

(二)共同富裕是物質富足與精神充實的富裕

物質上的富足是多數中國人對“富?!钡幕纠斫?。這很大程度上緣于幾千年來中國處在農業社會,人均資源相對貧乏,經常會遭遇生存困境,中國人也因此極具物質憂患意識,安全感的不足。在生產力落后的農業文明時代,對大多數勞動群眾而言,能夠解決吃飯穿衣問題就已很難得、很知足,精神生活則是“奢侈品”,多是占社會人口少數的權貴、士大夫或文人墨客的事。在黨的領導下,中國解決了困擾幾千年的物質匱乏問題,很多人還沒來得及思考怎樣安排自己的精神生活,甚至缺乏精神生活意識;社會生產供給和政策也缺乏對人們精神生活的準備。

人是精神的動物,人的本質在其社會性、文化性,物質性需求終究只是人的初級的、淺層性需求,人的全面發展有賴于文化精神等更高水平的需求滿足。我國剛剛擺脫貧困,總體看,廣大群眾的精神生活還比較簡單,不少人口袋富了,腦袋還沒有富,精神生活還需要更加豐實。進入新時代,人們對藝術、時尚文化、現代體育、道德、人文價值等精神消費需求無疑將快速增長,這也將引發中國經濟形態變革,并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要求。中國人的文化精神生活水平提升是必然趨勢。因此,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物質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精神不斷豐實的過程。

(三)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的富裕

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發展史也是人的解放史,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共同富裕形式上是社會全體成員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不斷豐富,而這些豐富的產品只有成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條件時,才能體現其價值。離開了人的發展,難免導致人的異化。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的全面發展是共同富裕的標志。

共同富裕直接表現為社會成員物質豐富與精神富足。但應當認識到,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的富裕與社會進步和國家強大緊密關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看,社會公共產品是人民的共同財富,是人民群眾消費的重要內容。高水平的社會公共產品(如教育、醫療、公共福利)、強大的國家公共性保障(如防災物質、抗疫物質、糧食儲備、其他戰略資源)是人民共享富裕的生活條件和標志;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保障社會成員共同富裕的制度條件,強大的綜合國力是共同富裕的國家政治和安全保障。所以,共同富裕包括個人富足、社會發展和國家富強三個方面,實現共同富裕是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社會持續進步、國家不斷發展和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統一。

(四)共同富裕是普遍富?;A上有差別的富裕

推動共同富裕是一個歷史進程,有門檻,也有差別,不是整齊劃一的“齊步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只是一種初步性的“總體性富?!?,當然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新起點。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同社會群體的富裕程度差異也將長期存在。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同等富裕,更不是均貧富、劫富濟貧,而是要通過健全產權保護制度、完善分配制度,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在實踐中有計劃、步驟地推進。

(五)共同富裕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國人民的夢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國夢,最終要靠全體人民辛勤勞動”[14]。實現共同富裕不是靠他人施舍,也不是由政府大包大攬,更不能幻想“天上掉餡餅”、坐享其成,而應當是依靠個人勤奮努力、社會各方協力、政府保障兜底協同推進。推進共同富裕,需要通過健全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發揮社會主義優勢,凝聚起各方智慧和力量,激發出更加強大的創造力,不斷提高社會整體富裕程度。

四、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實踐進路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黨中央適時提出了新時期推進共同富裕的總體思路和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總的思路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并提高精準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15]。

推進14 億多人口大國實現共同富裕,是人類發展史上的空前創舉,需要全面貫徹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并在實踐中大膽探索。

(一)持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和條件。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必須按照黨中央戰略謀劃,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結合東莞實際,需要跳出以生產要素為主動力的發展思維,擺脫傳統的路徑依賴,抓住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機遇,推進科技創新,形成“先進制造”優勢,持續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城市綜合競爭力。

(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是以全體社會成員為對象的,具有鮮明的普惠性和“共富”指向。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徑和方式。我國經濟總量已穩居世界第二,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義務教育、公共醫療、基本養老等公共服務體制還不健全,總體水平還較低。東莞人口和社會結構特殊,尤其在外來務工人員的義務教育、醫療保障、養老服務、公共文化等供給方面還存在明顯短板。應當明確指導思想和目標,堅持“常住人口”管理思維,一方面要研究國家“吸納流動人口較多城市”轉移支付政策,爭取中央和省政府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優化市級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公共服務投入力度,構建起覆蓋包括外來務工人員在內的全部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一是要優化初次分配制度,平衡資本與勞動的分配關系,增加勞動收入占比,提高勞動者的獲得感。結合東莞實際,一方面要鼓勵創新創業,依法保護各類合法收入;另一方面應當更加注重保障好普通職工的權益,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二是要健全二次分配體系,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適時適度提高個稅起征點,依法調節高收入群體的收入。三是要加快完善三次分配體系。要通過加強宣傳表彰和輿論引領,在全社會弘揚富而思進、富而思善的思想;要堅持自愿自主,防止三次分配中的道德綁架、“逼捐”現象;要注重發揮社會組織、志愿組織、慈善組織在社會公益事業中的功能,提升三次分配在社會分配體系中的比重。

(四)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有序發展

任何一個社會主體的行動都要受到規范。近年來,資本無序擴張導致的壟斷等問題,擠壓了中小企業生存空間,影響民生事業發展,加劇貧富分化。規范和引導各類資本健康有序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規范和引導資本發展,需要為資本設立“紅綠燈”,加強對公共產品、金融及涉及國家安全領域的規制,引導支持資本在高科技、民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要加強行政和法律規制,明確政府責任,落實“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要求,引導企業依法經營;要加強文化與道德引領,弘揚契約精神、誠信意識,倡導富而思進、向善向上的價值,激勵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和為民族復興作貢獻的家國情懷。

(五)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質量推進城鎮化

鄉村振興是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環。結合東莞實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突出重點,不斷提高城鎮化質量。一是要通過城鄉集體經濟制度創新,為集體經濟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二是要完善分配制度,優化社區公共服務供給,促進全體居民共享發展成果;三是要探索建設“共富企業、共富鄉村、共富社區三大基本單元,為城鄉一體化發展和共同富裕創造東莞新經驗。

猜你喜歡
共同富裕發展
共同富裕的中國模式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沖刺)(2022年8期)2022-11-21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