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OSMO-RS的離子液體吸收CO的溶劑篩選及H2/CO分離實驗

2022-02-18 02:24霍猛彭曉婉趙金馬秋偉鄧春劉蓓陳光進
化工學報 2022年12期
關鍵詞:氫鍵溶解度選擇性

霍猛,彭曉婉,趙金,馬秋偉,鄧春,劉蓓,陳光進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2249)

引 言

氫能源被視為21 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目前,氫氣廣泛應用在加氫裂化[1]、柴油加氫[2]、汽油加氫[3]、航煤加氫[4]、苯加氫[5]等工藝中。此外,高純度氫氣作為燃料電池[6]的重要原料,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天然氣蒸汽重整[7]及水汽變換[8](water-gas shift,WGS)反應是工業上大規模制備氫氣的主要方法。通過WGS 反應制得的氫氣在經過變換處理后會殘余約1%(mol)的一氧化碳,需要進一步分離純化才能進行下游的應用。CO 作為碳一化工的重要原料,吸收CO 既可以除去對環境有危害的氣體,也可以增加經濟效益。因此,發展更經濟的、環境友好的方法,在溫和條件下吸收CO 以制備高純度H2是氫能源發展的迫切需求。

目前CO 的分離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深冷分離法[9]、變壓吸附法[10]、絡合溶液吸收法[11]、膜分離法[12]、離子液體吸收法[13]等。其中,深冷分離法成本較大,只適用于大規模生產,并且由于在低溫下操作,需要對原料氣進行預處理以防止管道堵塞;變壓吸附法操作復雜,產品回收率低;絡合溶液吸收法會產生氯化氫、甲苯等對環境有危害的氣體,腐蝕設備,有安全隱患。

離子液體是由有機陽離子和無機陰離子組成的鹽,在室溫下通常為液體。離子液體由于具有極低的蒸氣壓、穩定性良好、不易燃、結構可設計和較寬的液體溫度范圍等優點,使得離子液體作為吸收溶劑時,不但能避免以往使用有機溶劑時對環境造成污染,還能循環使用,因此離子液體是一種用于吸收CO十分有潛力的溶劑。

Ohlin 等[14]發現,隨著離子液體陰陽離子尺寸的增加,CO 的物理溶解度也會隨之增大。Peters 等[15]發現CO 在離子液體中的溶解度隨CO 分壓的升高而增加,升高溫度會降低CO 的物理溶解度。此外,Lei 等[16]通過向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鹽([Bmim][BF4])中添加沸石咪唑酯骨架結構材料以提高CO 的溶解度,CO 溶解度可提高7 倍左右。Tao等[17]設計了具有碳負陰離子的功能化離子液體用于吸收CO,其吸收容量相比于常規離子液體1-丁基-3-甲基咪唑雙亞胺鹽([Bmim][Tf2N])可提高約37倍。質子型離子液體中含有自由質子并且存在氫鍵作用力[18],氫鍵可以增強離子液體陰陽離子與氣體的相互作用從而提高吸收效果[19]。Bernardino等[20]通過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發現離子液體的陰陽離子存在相互作用力。Li 等[21]使用FTIR 分析六元氮雜環類質子型離子液體吸收氨的機理,證明質子型離子液體與NH3形成了氫鍵作用,又通過對比核磁氫譜位移變化,證明了質子氫與羥基可以與NH3形成氫鍵,從而增強吸收效果。由于CO 與亞銅離子(Cu+)存在可逆絡合反應[22-23],并且離子液體具有較強的溶解Cu+的能力,因此Tao 等[24]將醋酸亞銅與1-乙基咪唑醋酸鹽([EimH][OAc])混合制備了銅基復合離子液體,該溶劑對CO/N2的選擇性可達到967。劉玉梅[25]研究了1-乙基咪唑亞銅氯鹽([EimH][CuCl2])離子液體,其吸收容量相比于[Bmim][Tf2N]提高了約60 倍。通過FTIR 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發現,[EimH][CuCl2]能夠形成氫鍵網絡強化CO 與Cu+的相互作用,進而提高CO 的吸收性能。Cui 等[26]將2-二乙氨基乙醇亞銅氯鹽([HDEEA][CuCl2])與乙二醇混合制成混合溶劑用于吸收CO,結果表明羥基基團可以提高Cu+的活性,進而提升CO吸收效果。

然而,離子液體由于陰陽離子種類繁多且可以隨意組合,這就導致設計者需要從數量繁多的離子液體種類庫中進行篩選以得到符合要求的離子液體,使用實驗方法篩選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因此使用可靠的熱力學模型篩選離子液體是一種高效且經濟的方法[27]。真實溶劑的類導體篩選模型 (conductor-like screening model for realistic solvents,COSMO-RS)具有不依賴實驗數據、不受化合物類型和種類限制,快速預測任意條件下的物質熱力學性質的優勢。因此,本研究將使用COSMORS以離子液體對CO 的選擇性和離子液體黏度為篩選指標對離子液體進行篩選,分析離子液體陰陽離子結構對CO 選擇性的影響。隨后,在實驗室制備離子液體,測定離子液體的黏度,分析離子液體的官能團組成,測定CO、H2在離子液體中的溶解度曲線,考察操作條件對CO/H2混合氣體的分離能力的影響,最后對溶劑進行循環性測試。

1 材料與方法

1.1 溶劑篩選方法

1.1.1 COSMO-RS 計算方法與步驟 COSMO 模型最早由Klamt 等[28]提出,在此模型基礎上,將導體邊界視為無限,使該模型適用于真實溶劑體系,由此得到COSMO-RS 模型,COSMO-RS[29]通過量子力學方法來表征分子間的相互作用,使用統計熱力學方法對分子間作用力進行計算來描述多元體系的相平衡,進而能夠預測活度系數、黏度、密度等熱力學性質。COSMO-RS 的溶劑篩選步驟如圖1所示。在計算過程中,COSMO-RS 將分子表面分解成若干個表面積相等的片段,計算時使用具有漫反射基函數的TZVPD 基組和一種新型的分子表面空腔結構,該結構COSMO表面上的片段比標準COSMO空腔表面更規整、分布更均勻。COSMOthermX19軟件的參數集還結合了HB2012 氫鍵項和基于Grimme 等[30]的D3方法的新型范德華色散項,該計算方法彌補了以往COSMO-RS 由于氫鍵項不準確導致的熱力學性質預測誤差的缺陷。屏蔽電荷密度σ在片段上的分布函數被稱為σ-profile,這些信息被儲存在COSMO文件中。通過σ-profile 可以得到物質x的化學勢,從而可以計算多元體系中的各種熱力學性質,例如xi在溶劑中的活度系數γxi

圖1 COSMO-RS溶劑篩選步驟Fig.1 Solvent screening steps of COSMO-RS

s,如式(1)所示:

1.1.2 準確性驗證 為了驗證COSMO-RS 模型預測CO/H2體系的準確性,選取已有的文獻數據在相同溫度、壓力條件下與預測值進行對比,圖2 為313.2 K 下CO 與H2在1-辛基-3-甲基咪唑雙亞胺鹽([Omim][Tf2N])中的實驗[31]和模擬溶解度對比結果,氣體在溶劑中的溶解度以摩爾分數x表示。其中,CO 溶解度最大相對誤差為13.13%,最小相對誤差為1.74%,平均相對誤差為6.11%;H2溶解度最大相對誤差為10.83%,最小相對誤差為0.35%,平均相對誤差為3.24%。由于COSMO-RS作為定性和半定量工具從離子液體庫中進行溶劑篩選,其結果僅用于排序,此相對誤差在允許范圍內,故該模型預測CO/H2體系進行離子液體溶劑篩選是可行的。

圖2 313.2 K下CO與H2在[Omim][Tf2N]中的實驗和模擬溶解度對比結果Fig.2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ed solubility of CO and H2 in [Omim][Tf2N] at 313.2 K

1.2 實驗材料與方法

1.2.1 材料與儀器 實驗所用材料如表1所示。實驗通過BRUKER TENSOR Ⅱ傅里葉轉換紅外光譜儀表征離子液體的結構,全部原料氣、平衡氣組成均通過安捷倫 HP 7890 型氣相色譜儀進行組成分析,離子液體黏度由NDJ-8S 液顯旋轉黏度計測定,離子液體含水量使用ZKF-1 型全自動卡爾費休水分測定儀測定。 用于COSMO-RS 計算的COSMOthermX19 軟件購買自北京泰科博思科技有限公司。

表1 材料名稱、純度和供應商Table 1 Material name, purity and supplier

1.2.2 離子液體的制備 質子型離子液體[EimH][CuCl2]合成方法簡便,只需將等摩爾的Br?nsted 酸和Br?nsted 堿通過簡單的機械攪拌即可制備。首先稱取13.53g 的1-乙基咪唑鹽酸鹽([EimH]Cl)和10.2g的氯化亞銅(CuCl),使用磁力攪拌裝置在室溫下攪拌2 h,再放置到真空干燥箱內,在333.15 K 條件下真空干燥24 h 以上,其目的是為了除去離子液體在合成過程中從空氣中吸收的水分,最后使用卡爾費休水分測定儀測定離子液體中的水含量。實驗所用離子液體水含量均在1%(mol)以下。

1.2.3 相平衡實驗 CO/H2相平衡實驗在本課題組搭建的高壓藍寶石釜裝置中進行,實驗裝置介紹以及操作步驟詳見文獻[32]。其中一些關鍵評價參數計算公式如下。

溶解度系數Sc和表觀溶解度Sv,二者是溶劑對氣體分離選擇性能的重要參數,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VL是平衡后寶石釜液相體積;PE為寶石釜中平衡壓力;ni表示物質i在溶劑中的物質的量;yi表示物質i在氣相中的摩爾分數。

分離因子β是衡量吸收過程離子液體對CO 的選擇性的參數,其定義為:

式中,nt為從盲釜中進到藍寶石釜中的混合氣總物質的量。

2 結果與討論

2.1 離子液體溶劑篩選

2.1.1 COSMO-RS 預測CO/H2在離子液體中的選擇性 以293.15 K、無限稀釋狀態下離子液體對CO 的選擇性為篩選指標,從25 種陽離子、14 種陰離子兩兩組合而成的350 種離子液體種類庫中進行篩選。為了更直觀表示離子液體種類和選擇性的關系,將結果繪制為熱點圖,如圖3所示,圖中橫坐標為陰離子,縱坐標為陽離子,每個格子代表由橫縱坐標所組成的離子液體種類,格子顏色代表該離子液體對CO的選擇性大小,選擇性越大,顏色越接近深紅色;選擇性越小,顏色越接近深藍色。

圖3 293.15 K下CO/H2在離子液體中選擇性的預測結果Fig.3 COSMO-RS predicted results of CO/H2 selectivity in ILs at 293.15 K

從圖3 中可以看到,陽離子中[EimH]、[Mmim]、[N1111]、[N2111]的選擇性較強;陰離子中[AcO]、[BF4]、[CuCl2]、[EtSO4]、[PF6]的選擇性較強。為了研究陰陽離子結構對選擇性的影響,通過對COSMO-RS 計算得到的σ-profile 圖像進行分析來研究陰陽離子結構對CO 選擇性的影響。圖4中,如虛線劃分區域所示,根據σ=-0.0082 e/?2和σ=0.0082 e/ ?2(1 ? =0.1 nm)可將圖像分為3 個區域,分別是:氫鍵供體區、非極性區和氫鍵受體區,圖中的峰處在對應區域的峰面積越大,距離分割線越遠,代表該物質的氫鍵作用力越強,若物質處在非極性區,表明該物質不具有極性。

為了研究陽離子分子結構對CO 選擇性的影響,選取了咪唑類[EimH]、[Mmim]、[Bmim]三者的σ-profile 進行對比,如圖4所示。由圖3可知,在固定陰離子組成為[CuCl2]的情況下,三種陽離子的選擇性大小順序為:[EimH]>[Mmim]>[Bmim]。從圖4 中可發現,三者均有部分峰處在氫鍵供體區,但是[EimH]在σ=-0.02e/ ?2部分還額外多出一個小峰,這使得[EimH]的氫鍵提供能力比[Mmim]和[Bmim]都強,質子型離子液體中氫鍵產生的相互作用力可以提高CO/H2的分離效果,此結論與劉玉梅[25]的研究結果一致。因此,陽離子的氫鍵提供能力越強,越有利于CO/H2的分離。

圖4 [EimH]、[Mmim]和[Bmim]的σ-profilesFig.4 σ-profiles of [EimH], [Mmim], and [Bmim]

對于陰離子,選取了[BF4]、[PF6]和[CuCl2]進行對比,如圖5 所示。由圖3 可知,在固定陽離子組成為[N1111]的情況下,三種陰離子的選擇性大小順序為:[PF6]>[BF4]>[CuCl2]。三者均大部分處在氫鍵受體區,并且對比圖5中三者的峰高度可發現,表面電荷密度越大,氫鍵接受能力越強,對CO 的選擇性越強。

圖5 [BF4]、[PF6]和[CuCl2]的σ-profilesFig.5 σ-profiles of [BF4], [PF6], and [CuCl2]

2.1.2 COSMO-RS 預測離子液體黏度 基于選擇性篩選結果,初步挑選出對CO 選擇性較強的陰陽離子,用于黏度篩選。將這些陰陽離子兩兩組合,使用COSMO-RS 計算離子液體在293.15 K 條件下的黏度。將計算結果繪制成熱點圖,如圖6所示。

從圖6 中可以看到,以[CuCl2]為陰離子的離子液體黏度明顯比其他離子液體小,盡管由[BF4]陰離子組成的離子液體對CO 選擇性更強,然而[BF4]成本比[CuCl2]高得多,并且[BF4]合成路線復雜,而[CuCl2]離子液體的合成只需將CuCl 與中間體進行簡單的機械攪拌即可制備,因此從經濟成本和制備難度以及黏度盡可能小的角度考慮,目標離子液體的陰離子選擇[CuCl2]。結合之前CO 在離子液體中選擇性的篩選結果,陽離子中[N1111]、[Mmim]、[EimH]選擇性較強??紤]到離子液體的黏度普遍較大,高黏度不但會增加攪拌難度,而且會降低吸收效率。陽離子應該在[Mmim]、[EimH]中選擇,氫鍵提供能力較強的[EimH]對CO選擇性更強,目標離子液體的陽離子選擇[EimH]。因此,使用COSMO-RS 對用于CO 吸收的離子液體溶劑篩選結果為質子型離子液體[EimH][CuCl2]。

圖6 293.15 K下離子液體黏度的COSMO-RS預測結果Fig.6 COSMO-RS prediction results of ILs viscosity at 293.15 K

2.2 離子液體的紅外光譜表征

在實驗室合成離子液體后,使用FTIR對其進行表征,[EimH][CuCl2]的FTIR 表征結果如圖7所示,其中,3100 cm-1左右的吸收峰主要源自于咪唑環上的N—H 伸縮振動和不飽和碳上的C—H 伸縮振動影響;在波數為2800~3000 cm-1范圍內,該吸收峰由[EimH]咪唑環上的甲基和亞甲基官能團伸縮振動引起;在1600 cm-1處,該吸收峰由咪唑環骨架振動產生;在1450 cm-1左右,該吸收峰源于甲基上的C—H變形振動;在1100 cm-1處,主要源自于咪唑環的伸縮振動;500~900 cm-1范圍內,產生的吸收峰由C—H面內彎曲振動引起。值得注意的是,在波數為3400~3600 cm-1范圍內,產生了一個由多分子締合所生成的分子間氫鍵的吸收峰,這證明了[EimH][CuCl2]中含有多分子間產生的氫鍵作用力。

圖7 [EimH][CuCl2]的FTIR圖Fig.7 FTIR spectrum of [EimH][CuCl2]

2.3 離子液體的黏度測定

在常壓下利用旋轉黏度儀測定不同溫度下離子液體的黏度。圖8為常壓下離子液體黏度隨溫度變化的黏度-溫度曲線。離子液體的黏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下降,這是因為溫度升高,會增加離子液體陰陽離子之間的距離,促進了分子間的熱運動,從而使溶劑的黏度降低。相反,當溫度降低時,黏度會急劇上升,使得液膜傳質阻力增大,不利于氣體的吸收。溫度升高會降低離子液體對CO 吸收的效果,綜合考慮兩種影響因素,相平衡實驗溫度選擇為293.15 K。

圖8 常壓下離子液體[EimH][CuCl2]黏度隨溫度變化的黏度-溫度曲線Fig.8 The viscosity-temperature curve of ionic liquid [EimH][CuCl2]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2.4 CO/H2相平衡實驗

2.4.1 CO/H2溶解度曲線測定 使用高壓藍寶石釜相平衡裝置測定了單組分氣體CO 和H2在[EimH][CuCl2]中的溶解度曲線,如圖9 所示,圖中橫坐標為平衡壓力,縱坐標為該氣體在離子液體中的溶解度。由圖9 可知,溫度為293.15 K 時,隨著平衡壓力的增大,H2在離子液體中的溶解度呈線性緩慢增加。對于CO,隨著平衡壓力的增大,其溶解度增加速度逐漸變緩,考慮到Cu+能夠與CO 發生絡合反應,這可能是由于溶劑中存在對CO 的物理吸收和化學吸收的雙重作用。對比圖中H2和CO 的溶解度可知,CO 的溶解度遠高于H2的溶解度,這使得離子

圖9 單組分氣體在293.15 K下在[EimH][CuCl2]中的溶解度曲線Fig.9 Solubility curves of single-component gases in[EimH][CuCl2] at 293.15 K

液體更傾向于吸收混合氣中的CO,未被吸收的氣體中會富集更多的H2。

2.4.2 CO/H2混合氣分離實驗 使用相平衡裝置進行了原料氣中CO 含量為1%(mol)的CO/H2混合氣分離實驗,其結果如表2 所示。觀察表2 可發現,在平衡壓為2.1 MPa、溫度為293.15 K 條件下,氣液比增大,CO 的表觀溶解度幾乎不變,H2的表觀溶解度明顯降低,而二者的溶解度系數均降低。對比不同氣液比下CO的分離因子可發現,氣液比增大,分離因子減小,這是由于氣液比增大時,平衡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溶劑質量減少,單位質量溶劑需要處理更多的氣體,降低了CO/H2分離效果,導致分離因子減小。

表2 CO含量為1%(mol)的CO/H2混合氣分離實驗結果Table 2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CO/H2 gas mixture separation with 1%(mol) CO

2.5 循環性測試

在工業應用中,溶劑的穩定性和重復使用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因此對離子液體的穩定性和再生性做出了探究。離子液體吸收CO 和H2達到熱力學平衡后,通過在323.15 K 條件下,真空解吸2 h以上即可實現再生。經過5次吸收-解吸循環操作后,將離子液體從寶石釜中取出,將回收獲得的離子液體和新鮮制備的離子液體通過FTIR 進行表征分析。圖10 為新鮮的離子液體和回收的離子液體的FTIR 圖對比。由圖10 可知,在經過解吸再生后,離子液體沒有出現明顯的雜峰,并且峰的強度也沒有明顯改變。這表明離子液體循環使用后的效果依舊很好,不易失活。然而,[EimH][CuCl2]在解吸過程中會發生起泡現象,對比圖11(a)、(b)可發現在解吸時產生了大量泡沫,液面明顯上升,如果泡沫過多可能會使溶劑進入到真空泵及氣體管線內,產生溶劑損失和過量液沫夾帶而降低效率,因此在解吸過程中必須手動控制解吸壓力以維持液面高度不超過寶石釜高度,這使得實驗操作難度增加。

圖10 回收前后[EimH][CuCl2]的FTIR圖對比Fig.10 FTIR comparison of the fresh and recycled[EimH][CuCl2]

圖11 [EimH][CuCl2]在寶石釜中解吸的照片Fig.11 Photographs of [EimH][CuCl2] desorption in the sapphire kettle

3 結 論

使用Turbomole 軟件計算了離子液體陰陽離子的分子構型,生成了用于離子液體溶劑篩選的COSMO 種類庫,以293.15 K 下CO 在離子液體中的選擇性和離子液體黏度為篩選指標,使用COSMORS 對離子液體進行了篩選。使用σ-profile 分析了陰陽離子結構和表面電荷密度對CO/H2分離效果的影響,最終篩選出適合吸收CO的離子液體為[EimH][CuCl2]。隨后,通過相平衡實驗,測定了CO 和H2在[EimH][CuCl2]中的溶解度曲線,測定了不同氣液比下[EimH][CuCl2]對CO/H2的分離因子,在溫度為293.15 K、平衡壓2.1 MPa、氣液比77.75 條件下,分離因子可達到109.29。經過FTIR 表征后發現,[EimH][CuCl2]在經過循環使用后,其吸收峰無明顯變化,這表明[EimH][CuCl2]具有良好的循環使用性。然而[EimH][CuCl2]解吸時會產生泡沫,存在安全隱患,因此未來設計溶劑時應考慮解決起泡問題。

符 號 說 明

猜你喜歡
氫鍵溶解度選擇性
認識非常規氫鍵
“溶解度曲線”考點擊破
鹽酸四環素中可交換氫和氫鍵的核磁共振波譜研究
選擇性聽力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2R,3R)-2,3- dimethoxy-1,1,4,4-tetraphenyl-1,4-diol
基于氫鍵的超分子自組裝:締合方式及穩定性
溶解度曲線的理解與應用例析
CO2捕集的吸收溶解度計算和過程模擬
細說氫鍵
選擇性Bcl-2抑制劑ABT-199對乳腺癌細胞MDA-MB-231的放療增敏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