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

2022-02-23 06:41劉春杰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5期
關鍵詞:閱讀理解能力培養策略高中數學

劉春杰

摘要:《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高中數學教學要以發展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為導向,提倡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等多種學習方式。而自主學習離不開閱讀,教師要重視數學閱讀,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形成數學閱讀意識,掌握數學閱讀方法,養成自主閱讀習慣,從學會數學到會學數學。數學閱讀能讓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數學活動,實現學生的思維轉換,促使學生將教師所教知識轉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在數學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思考,促進認知的發展,從而培養了關鍵數學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閱讀理解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5-

引言

從信息加工理論的角度來看,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信息的輸入與輸出的過程,只要這個過程是順利的,那學生的學習基本上就是成功的。就高中數學教學而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信息輸入的途徑是多元的,最基本的就是閱讀。在閱讀基礎上的理解,實際上就是信息輸入后的信息加工,因此閱讀理解作為一個研究課題,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領域當中是具有實際價值的。

一、養成閱讀習慣,克服閱讀障礙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終身學習的保障,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是學生要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生閱讀過程中進行指導,培養學生閱讀習慣,訓練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使學生能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閱讀。教師要鼓勵學生堅持數學閱讀,積極開展數學閱讀。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有助于學生良好學習態度的形成和完善。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營造良好的閱讀氣氛,讓學生腦、口、手協調運用,讓學生經歷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熟練掌握解題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實踐創新。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數學知識特點,進行有效數學閱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領悟和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克服數學閱讀中的障礙,使其能夠順利閱讀。數學語言高度抽象概括,學生要知道如何將數學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進行相互轉化,從眾多的數學現象背后抽取出共同的數學模型。在數學閱讀中要讀寫結合,幫助學生掃清閱讀中數學語言理解障礙,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反思和交流。數學閱讀能力是一項學生能夠終身受用的技能,學生養成了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后,就能提高自主學習效率。學生只有堅持自主學習,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中,教師要從課堂上的學習延伸到課堂外的學習,課堂上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課堂上涉及的知識也是有限的。所以,學生學習知識不能局限于教科書、課堂,課外學習、課外閱讀才是他們更廣闊的天地。教師要為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閱讀材料,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二、數學教學中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的途徑

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呢?這與具體的教學途徑密切相關。筆者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經驗是:結合“最近發展區”的基本理念,給學生創設有效的閱讀情境,在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基礎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最后通過問題解決來評價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例如,在圓錐曲線這一章學習之后,可以給學生呈現這樣一個問題:已知趙州橋的跨度是37.4米,圓拱高是7.2米.求這座圓拱橋的拱圓的方程。學生在閱讀這個問題的時候,其中的絕大部分信息都能夠自主理解,比如說學生可以清楚的知道,這道題目是在知道了跨度和圓拱高的基礎上求圓的方程;在得到這個信息的同時,大腦當中也能想出圓的標準方程。那么這道題目培養學生閱讀理解的空間在哪里呢?正在于學生感覺到陌生的概念上。這里有兩個概念,一個是跨度,另一個是圓拱高。相當一部分學生不知道他們對應著哪些量。因此教師可以在呈現趙州橋圖片之后,進行適度的抽象,然后明確跨度是哪兩個點之間的距離,圓拱高是哪兒的高度。明確了這兩點之后,再去讓學生重新閱讀題目信息,進而初步構思問題解決的思路。這個時候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建立合適的平面直角坐標系(關鍵在于圓心的確定),然后結合給出的兩個量,結合圓的標準方程去判斷標準方程中的參數分別是多少。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問題解決過程,從閱讀理解能力培養的角度看,學生將陌生的概念轉化為熟悉的概念,將形象的對象抽象為簡潔的研究對象,選擇圓的標準方程作為解題工具來解題……這些都是一個真正的理解過程,是信息加工之后的產物。在這個過程當中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作為高中學生很容易認識到:概念的理解、模型的選擇或建立,等等,就是閱讀之后的理解,就是閱讀能力得到培養的體現。

三、設計閱讀情境,培養閱讀興趣

數學教材的嚴格特點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枯燥乏味,很難培養他們對閱讀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利用數學語言的魅力,通過創造現實情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獨立積極地進入讀者角色,在閱讀過程中提取相關信息,然后提高他們對數學問題的認識。

例如,當《數列的概念》數學內容被教授時,關鍵是學生們要了解系列的定義、術語的概念和術語的數量、系列的分類(是否限制術語的數量)、一般的術語公式等概念,但第1節的名稱是該系列是否按照單調、重復關系等概念進行分類。因此,為了從閱讀和學習中促進抽象級數概念的推導,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設計出以下情況:情況1:利用信息技術發揮斐波納契數列數學的歷史,展示意大利數學家斐波納契對兔子繁殖的研究,使學生能夠閱讀時間,閱讀新生兔、成熟兔和兔子總數,通過閱讀數字了解數列規律,認識到研究是數學家。情況2:據說Pythagoras (ca)的數學家。570伏。公元前-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臘的學校經常研究海灘上的數學問題。他們在海灘上畫點或用小石頭來表示數字。

鼓勵學生閱讀周圍情況的圖形,從三角形網格中挖掘數字的排列規則。情況3:展示電影院的座位。前排有20個座位。從第二排來看,后排比前一排多出2個座位,依次為20,22,24,……,78。通過設計實際閱讀情境,我們可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學習,思考他們在每個數字探索中有哪些規律,從而產生序列概念,讓學生獨立積極地閱讀序列概念,準確總結序列、項目、有限序列和無限序列的定義,并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

結束語

總體而言,高中數學教學中必須重視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師要將其與建構數學知識、培育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結合起來,如此才能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積極創新,從而打開核心素養培育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尹嶸.提升高中數學閱讀理解能力的若干做法與思考[J].中小學數學(高中版),2020(Z1):87-91.

[2]劉峰.高中學生數學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中學),2019(02):213.

[3]黃偉.培養閱讀能力提升核心素養[J].高中數學教與學,2018(06):12-14.

猜你喜歡
閱讀理解能力培養策略高中數學
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
論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