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康復策略結合行為訓練對肺癌患者圍手術期康復效果的影響

2022-02-23 01:56錢蕓王瑩瑩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2年11期
關鍵詞:肺癌康復疼痛

錢蕓,王瑩瑩

(南京市第二醫院 胸心外科,江蘇 南京,210000)

目前,中國肺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均較高,隨著肺癌早篩意識的普及與篩查技術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患者在確診時具備根治性手術指征,促使患者的整體生存時間逐漸延長[1]。因此,針對肺癌患者的圍手術期干預重點已不僅只是確保手術順利完成,還愈發強調患者恢復質量的提升。早期康復策略是基于加速康復外科(ERAS)理念的圍手術期護理策略,已被證實有助于顯著縮短腦卒中等疾病患者的術后恢復時間[2]。在此基礎上,有學者建議肺癌患者圍手術期積極開展行為訓練,以改善肺功能狀態和提高術后恢復質量[3]。為探究早期康復策略結合行為訓練的應用價值,本研究選取94例肺癌患者開展了前瞻性對照研究,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獲南京市第二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開展,納入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胸心外科收治的94例肺癌患者。納入標準:① 經組織病理學等檢查明確診斷為肺癌,且符合肺癌診斷標準和肺癌根治性術指征[4];② 病理分期為Ⅰ~Ⅲ期;③ 意識清,主觀意愿參與研究,且能夠良好配合。排除標準:① 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② 合并心、腎等重要臟器病變;③ 伴自身免疫系統病變;④ 有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史。使用隨機信封法將94例分別納入觀察組(47例)和對照組(47例)。2組間病理類型和病理分期等一般資料對比,均未見統計學差異(P均>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1.2.1 早期康復策略護理 2組患者均接受肺癌根治術治療,手術均由同組醫師完成。于圍手術期給予2組患者早期康復策略護理,持續至其出院。① 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肺癌基本知識、肺癌根治術方法、注意事項,以及早期康復策略內容和獲益,確?;颊吡私鈬中g期配合方法,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② 術前準備:術前教會患者正確的咳嗽、深呼吸及床上如廁方法,囑其在術前1 d正常進食,術前禁食12 h、禁水8 h,取消機械性腸道準備環節。術前1 d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對存在不良心理狀態的患者予以持續心理干預,幫助其克服緊張和恐懼等情緒,并樹立積極面對手術的信心。③ 術中管理:術中維持手術室溫濕度適宜,給予患者保溫護理,密切監測其生命體征及麻醉狀態,嚴格控制液體輸入量。④ 術后管理:向患者介紹術后疼痛出現的原因、評估及控制方法,鼓勵其積極表述自身疼痛感受,給予預防性鎮痛、自控靜脈鎮痛等多種措施,以緩解疼痛。鼓勵患者在術后6 h嘗試床上翻身活動,術后1 d行床旁和下床活動,術后2 d在家屬陪同或護理人員監督下適當在病房外活動和行走。待患者術后清醒,即開始深呼吸和咳嗽等呼吸訓練。

1.2.2 行為訓練 觀察組在對照組干預方式的基礎上接受行為訓練,持續至患者出院。① 呼吸行為訓練:講解正確的腹式呼吸方式,幫助患者掌握腹式呼吸節奏,確?;颊吆粑椒€、緩慢。② 呼吸肌力訓練:患者平臥于病床,將0.25 kg沙袋放置于腹部,護理人員引導患者通過鼻深吸氣以凸起腹部、撐起沙袋,維持8~12 s后緩慢呼氣。③ 肢體力量訓練:術前告知患者用雙側手掌抓握0.25~0.50 kg的沙袋,囑其上舉沙袋時吸氣、放下沙袋時呼氣,訓練肢體運動與呼吸運動的協調性,術后僅健側肢體開展上述協調性訓練。同時開展下肢運動訓練,包括步行、緩慢上下樓梯等。每日進行呼吸行為訓練20~30 min,呼吸肌力訓練10~15 min,肢體力量訓練10~15 min,每日1次,確保每次訓練處于機體可耐受范圍內,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漸增加訓練量和延長訓練時長。出院時,叮囑患者出院后居家自行堅持訓練。

1.3 觀察指標

1.3.1 術后恢復時間 記錄并比較2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引流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以及總住院時間。

1.3.2 并發癥發生率 比較2組患者肺部感染、肺不張和心律失常的發生情況。

1.3.3 術后疼痛情況 分別于術后6 h、1 d、2 d、3 d和5 d,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5]就2組患者的疼痛狀態予以評估。VAS總分0~10分,10分為無法忍受的劇痛,0分為無痛,評分越低表示疼痛越輕。

1.3.4 肺功能變化 分別于術前3 d和術后1個月,評估2組患者的肺功能變化,評估指標包括最大自主通氣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術后恢復時間

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和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均更早,引流時間及總住院時間均更短(P均<0.05),見表2。

表2 2組術后恢復時間比較

2.2 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合計發生率為4.26%,較對照組的17.02%更低(P<0.05),見表3。

表3 2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例(%)]

2.3 疼痛程度變化

2組在術后1 d的VAS評分均較術后6 h更高,在術后2 d、3 d和5 d的VAS評分均較術后6 h下降;觀察組在術后1 d和2 d的VAS評分均較同期對照組更低,比較均存在統計學差異(P均<0.05),見表4。

表4 2組術后疼痛評分變化比較分)

2.4 肺功能變化

出院時,2組的MVV、FVC和FEV1均較術前1 d更低,但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高,比較均存在統計學差異(P均<0.05),見表5。

表5 2組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3 討論

肺癌根治術中會將患者的肺葉切除,可直接導致其可用呼吸面積減少、肺功能受損和機體活動能力下降,且導管的留置不僅會引發術后疼痛,還會增加肺部感染風險[6]。此外,術后疼痛、不適及并發癥也會使患者主動訓練的意愿下降、康復訓練依從性不足,直接影響其術后康復質量[7]。因此,肺癌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要點一方面在于減輕術后疼痛,另一方面在于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其目的均在于促進患者早期康復、幫助其盡早開展呼吸功能康復訓練。

早期康復策略是基于ERAS理念形成的新型圍手術期護理模式,其強調充分的術前宣教,以達到緩解患者焦慮和緊張情緒的目的,并幫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手術。在術前宣教的基礎上,早期康復策略將術前禁食和禁水時間進一步縮短,并取消機械性腸道準備,上述措施被證實能夠在不影響手術安全性的前提下,顯著促進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8]。同時,術中積極保溫和良好的液體管理也能夠為患者術后早期功能鍛煉奠定堅實的基礎。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康復策略對于呼吸功能訓練、行為訓練的重要性強調不足,或僅強調術后康復訓練,對患者術后恢復影響的積極作用有限。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加用行為訓練后,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和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均較對照組更早,引流時間及總住院時間均較對照組更短(P均<0.05),表明行為訓練有助于患者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為患者后續開展功能訓練創造良好條件。上述結果顯現出行為訓練的兩大優勢:① 術前即鼓勵患者積極開展并堅持行為訓練,有助于幫助患者形成正確的呼吸習慣,提升其呼吸及功能訓練的依從性及主動性,并提高其手術耐受度,促進術后恢復[9-10]。② 科學的呼吸訓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術后潮氣量下降、痰液分泌增多的不適感,在幫助患者舒適呼吸的同時,對于減少術后肺不張、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發生也有著積極作用[11]。本研究中,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合計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印證了上述結論。與此同時,觀察組在術后1 d和2 d的VAS評分均低于同期對照組(P均<0.05),進一步顯現出行為訓練在緩解術后早期疼痛方面的重要意義。隨著術后患者疼痛程度的降低,能夠促使其樹立參與呼吸訓練的積極性和信心,有助于胸廓、肺組織順應性的恢復,進而促使肺容量早期恢復[12]。上述優勢也使觀察組在出院時的各項肺功能指標水平均較對照組和術前1 d更低(P均<0.05),表明早期康復策略結合行為訓練能夠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肺功能。

綜上所述,在早期康復策略的基礎上結合行為訓練有助于促進肺癌患者術后早期恢復、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和減輕術后疼痛程度,并促使肺功能改善,具有較高的推廣和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肺癌康復疼痛
對比增強磁敏感加權成像對肺癌腦轉移瘤檢出的研究
氬氦刀冷凍治療肺癌80例的臨床觀察
疼痛不簡單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還要“忍”多久
腦卒中患者康復之路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基于肺癌CT的決策樹模型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
殘疾預防康復法制建設滯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