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游》的探尋主題分析

2022-02-27 00:38李韶華
甘肅高師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丘克云游卡爾

李韶華

(蘭州城市學院 文史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

奧爾加·托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1962—)在東歐是與昆德拉、米什沃齊名的女作家,曾獲得布克國際獎1 次,獲得波蘭“尼刻獎” 評審團獎2次,獲得 “尼刻獎” 讀者選擇獎4 次,并于2019年10 月10 日獲得2018 年諾貝爾文學獎。她善于將看似微不足道的隱喻用詩意的筆觸引人深思,以輕松的文筆書寫重大事件,寓重大性于微小之中,頗具探索性。[1]發表于2008 年的《云游》 是托卡爾丘克的代表作之一?!耙苿有砸殉墒聦崱盵2]221“稍微停頓的人,必將被石化”[2]252是作者在小說中一再強調的理念。因此,《云游》 是以敘述者“我” 的旅行見聞為線索,描寫了一群頗具想象力、偏執而又專注的人物,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心懷不同的執念,不斷發出“我想看見什么”“我想要什么”“我到底在找什么” 的追問,并試圖用新的方式打開生命里面盛有獨特、稀奇東西的珍奇柜,對愛的真諦、生命的意義進行重新思考,試圖找到生命的真相,具有極強的精神探索性。

一、尋找新的看世界的方式

正如小說的名字《云游》 一樣,這部小說是一本有關一群人云游四海的小說,人們乘坐飛機、火車、汽車、輪船以及地鐵等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人們的旅行足跡遍及地球各個角落,但作者不禁通過人物之口發出追問——人們邁著匆忙的腳步要走向何處,究竟想要看見什么?要以怎樣的方式看?這是托卡爾丘克一直苦苦追尋的命題。她曾直言: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也許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敘述這個世界,因此就有巨大的意義。[3]

小說通過形形色色的旅行者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去北極圈看極晝極夜現象,去希臘飽覽愛情海的迷人風景,去巴黎目睹沁人心脾的法式浪漫……大多數旅行者會認為自己看到了世界的多姿多彩:各種不同的屋頂、不同的窗戶、不同的庭院,以及各種各樣不同裝束、不同風俗習慣的人。但是,“大多數人會被這種多樣性所欺騙。實際上,哪里都一樣?!盵2]65作者通過小說中的人物亞歷珊德拉指出,這些旅行者只是為看而看,只是看到物件的看,所以他們只看到了自然界和人類創造物,但這些只是世界的表象。

所以,作者在小說中多次論及在飛機上、站在高處、采用飛鳥式視角看到的是怎樣的世界,比如悉尼機場的造型是飛機,法蘭克福機場的造型是計算機芯片等,而這些是用青蛙的視角,平行的視角看不到的。因此,用鳥瞰式的視角看到的世界不再是細節的碎片,而是變成了線條、平面和實體,變成了整體的模樣,真相也自然凸顯出來了。同時,作者又講述了幾個人物的故事,通過人物經歷來生動形象地表達這種新的鳥瞰式的看待世界的方法有多么重要和實用。如在《庫尼茨基:水》的(1)(2)(陸)這3 個章節中,講述男主人公庫尼茨基在遭遇妻兒莫名失蹤后的復雜心路歷程。庫尼茨基和妻子雅格達結婚七年,有一個兩歲的兒子,他們一家前往克羅地亞的維斯島去旅行。在妻兒失蹤前,庫尼茨基對生活充滿懈怠,對一切都漫不經心,甚至對妻子感到厭煩。直到妻子帶著兒子失蹤時,他都是一副懶散樣。他不知道妻兒離開的具體時間,不知道妻兒下車后走向哪里,甚至連頭都懶得回,他太累了,即使他才開車出門幾英里而已。他過了很久才發現妻兒失蹤了,這時候他才開始下車尋找,可是,一切尋找都是枉然。人們動用警犬、直升機等一切可能的手段,在方圓僅幾公里的小島上,就是沒有找到失蹤的兩個人。庫尼茨基經歷這一次突變,一改之前的冷漠無感,內心經歷了一場痛徹心扉的洗禮,身體和精神瀕臨崩潰的邊緣。好在雅格達和兒子在憑空失蹤49 小時后安全回來了,但庫尼茨基并沒有因此獲得解脫。他不相信妻子的解釋,一次次追問妻子真相并爆發激烈爭吵。他變成了家里的 “不可碰先生”,也不能正常工作了,陷入了一種神秘的深度虛無妄想之中,試圖揭開妻兒失蹤的真相。他拼命回憶經歷和看到的一切,堅信一切都藏在細節里。他一遍遍仔細研究妻子的私人物品,甚至用顯微鏡看,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包括追查一個 “Kairos” 詞語的內涵與外延,在細節上做到了極致,可是卻徒勞無功,后來還神經質地監視跟蹤妻子,最后妻離子散。但庫尼茨基并沒有停下追問真相的腳步,苦苦求索后,就在某個瞬間他恍然大悟,他改變了看待萬物的方式。他不再糾結于在繁瑣細節中找出線索,而是從中走出來,保持距離,拉開視線,用鳥瞰式的方式來看問題,頓時豁然開朗了。他驚喜地發現之前熟視無睹的那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符號,現在呈現出驚人的相似度,都在與他溝通,變成了符號的網絡,呈現出嶄新的模樣。庫尼茨基如夢初醒,知道怎樣破解心中的謎團了,于是他打點好行裝,于星夜一路向南,前往妻兒失蹤的斯普利特,這一次,他相信,他能找到真相。作者通過庫尼茨基的經歷,指出了鳥瞰式看世界的方式和方法的優越性,可以讓人們注意到物件與物件之間的關聯和映照關系。這樣,人們之前看到的景象、物件及其用途就都成了表象,就都不重要了,它們變成了符號。此時,人們必須非常專注地看,才能看到表象之外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這也使得托卡爾丘克的作品具有很強的思辨性,她給我們提供了另一種觀察世界的方法,那就是不要僅僅用眼睛觀看,而是要統攬全局,用俯瞰的視角,穿透事物的表象,去發現隱藏在事物背后的東西。

二、尋找愛的真諦

人是情感動物,渴望愛和得到愛是每個人內心最強烈的愿望。托卡爾丘克在 《云游》 這部作品中,就將關注點放在了愛這一人類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來為我們探尋愛的真諦?!对朴巍?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生活在痛苦孤獨中的人,他們或是彼此深愛卻不肯和解的夫妻,或是深困于母愛淫威中的成年巨嬰兒子,或是一次次被父親辜負的女兒,大家都為愛所困,在苦苦掙扎中探尋愛的真諦,尋找生命的支點。

作者在關于愛的真諦的探尋過程中沒有故弄玄虛,而是直接明確了最高形式的愛是神的愛,但神的身份不再是通常意義上的高高在上的神秘存在,而是變成了無比謙卑、受盡凌辱的動物。作者說真正的神是一只動物。神每天都在犧牲自己,用它的身體喂養我們,用它的皮囊給我們當衣服穿,并允許我們在它身上做實驗,以便讓我們活得更久、更健康。神就是這樣表達它的愛意的。這是被拉下神壇的神的愛,卑微而又全情全意,像極了深困于生活泥潭卻又肯為深愛之人飛蛾撲火的普通人。愛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愛是舍予、犧牲和成全。

作者不僅在小說中直接點題,而且通過眾多人物的情感經歷來論證唯有真愛才能溫暖別人,超越自我。母親安努斯卡的逃離——頓悟——回歸經歷,是發現愛的真諦最好的例證。安努斯卡的生活現狀糟糕得令人窒息。早年她幸運地考上莫斯科大學,但由于少不更事,竟然為了自己都弄不明白的愛情而放棄了學業,匆忙結婚后卻生下一個得了不治之癥的孩子佩迪亞。沒有責任心的丈夫索性離家出走,她獨自照顧生病的兒子,日子雖然辛苦但也還能忍受。壓垮安努斯卡的是外出兩年多的丈夫突然于4 個月前回家,他還是保持原先的異樣感,對孩子和自己無動于衷,甚至對性生活都不情不愿,這讓安努斯卡倍感煎熬和羞恥,感覺每天都身處地獄之中。她終于在十二月的一天離家出走,開始了幾天的流浪生活。她漫無目的地在大街上游走,坐在地鐵里來回穿梭。起初她很享受這種無牽無掛的自由日子,感覺很輕松快樂。但很快,她發現原來不止她一個人,眼前太多人都身處黑暗的地獄之中,但大家都在拼盡全力生活,也就在那個時候,她感覺自己很自私,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了。緊接著,她在街頭看見一群和兒子年齡相仿的正在瞎胡鬧的年輕人,頓時感覺極端難受。仿佛“佩迪亞回到了她的體內,好像她從沒有把他生出來。他就在那兒,蜷縮在她凸起的肚子里,像石頭一般沉重,痛苦地生長著……佩迪亞卡在了她的喉嚨里”[2]247。千頭萬緒在她心里堆積起來,越來越難受,最后竟母愛爆棚,看到小馬被女孩虐待,就好像兒子被欺負一樣,她失去理性地去解救小馬,毆打那個女孩。在警察局,她懊悔萬分,流盡了積壓已久的眼淚,此時,她幡然醒悟,被釋放后徑直回到了家。安努斯卡在遭遇生活變故后才意識到她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愛兒子和被兒子依賴,這份愛是以她犧牲自我的快樂、自由為代價的,雖然充滿了艱辛、隱忍和無奈,但它卻是自己生命的支點,離開它自己就變成了空洞的皮囊,人生也失去了方向和意義。安努斯卡的這場逃離——頓悟——回歸的經歷是一場尋找內心支點的探尋之路,也是一場領悟愛的真諦之路。只有經歷過,才能懂得所謂真正的愛是發自內心需要的愛,是舍予,是犧牲,是不求回報??赡苁窃谶@個意義上,作者有意讓這一章節的標題和整部小說的名稱一樣,都叫做 《云游》,同名同質,以此點明全篇的主旨。

再如小說中另一個女性生物學家的經歷,也同樣是為了追尋愛。作者沒有給這兩個男女主人公取名字,只是用 “她” 和 “他” 來指代?!八?收到30 多年都沒有聯系過的初戀男友 “他” 的郵件,得知 “他” 得了不治之癥,時日無多且會日漸麻痹,現在痛苦萬分,“他” 請求“她” 看在昔日舊情的份上,來幫助他解脫。而“她” 也對曾經有過親密接觸的愛人保留忠誠,信守誓言,飛越大半個地球,來完成這項她認為的顯而易見的、不染塵菌的愛的使命,用自己研制的藥物親手結束了昔日戀人的生命。這次經歷雖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震顫,但她無怨無悔,把它當作愛的代價,也為我們詮釋了愛是成全的真諦。

總之,小說中像安努斯卡一樣探尋愛的真諦以理解生命意義的人物還有很多,比如《后宮》 中的巨嬰式沙漠國王為了保全心愛的孩子竟然手刃自己的母后;《凱洛斯》 中的女主人公凱倫為了成全教授丈夫處處犧牲自己,甘愿做偉大丈夫背后的妻子;《30000 荷蘭盾》 中將一生的愛都無怨無悔獻給父親魯謝的夏斯塔,等等。作者通過眾多人物的探尋經歷,為我們昭示了愛是我們人類心靈安定的根基,它的真諦是犧牲、舍予和成全。

三、尋找人類靈魂和肉體永生的路徑,反向詮釋生命的奧秘

在地球生物中,人類立于造物的中心點,雖擁有一切但卻唯獨不能擁有永生。生命如花般燦爛卻轉瞬即逝,人類在歷史長河中也因此自嘲為朝生暮死的人。因而,探求永生的路徑就成了人類自古以來前赴后繼、苦苦求索的命題。歸其原因,還是因為人類懼怕死亡,懼怕肉體的腐爛消亡,懼怕靈魂沒有歸宿。托卡爾丘克對此問題也興趣頗大,并嘗試用講故事這種自帶延展性的形式來呈現她的思考和理解。在《云游》 中,作者用辯證的方法,分別從寫作讓靈魂不朽和福爾馬林讓肉身不朽兩個方面論證肉體和精神各自得以永生的辦法。同時,又通過人的感覺器官(即生命氣息)將二者聯系起來,指明了肉體和精神實為生命實體的兩個方面,具有二元整一性,以此來呈現她對生命奧義的理解。

(一)寫作可以讓靈魂永生,但卻無法同時擁有肉身

靈魂的不朽是人類普遍認同的價值觀。但沒有實體的靈魂不會自己表現自己,只能通過書籍、繪畫等載體來表現。人類通常會通過自己創造的語言符號和使用規則,盡可能豐富地記錄下個人的所思所感所想,并把它留存下來以供后人學習并對其產生影響,在這個意義上靈魂就可以永生。而寫作就是利用語言符號將作者思想情感外化出來的最好手段。所以,托卡爾丘克在小說中多次提到“舌頭是人體最強勁的肌肉”[2]174這個意象,還強調沒有掌握說話藝術的人會永遠陷在困境里,意即不能表達自己思想的人,生命很快會隨肉體而消亡。因此,她在小說中號召全世界的人們拿起筆來寫作,拿起書來閱讀,并把讀書視為是對手足同胞的道德義務,因為閱讀可以讓靈魂復生。同時,為了更形象地表達這個理念,作者在 《凱洛斯》 這一章節中,通過教授夫婦的故事,來表現肉身消亡后,靈魂可以通過書籍永生。故事中的丈夫是精通希臘文化的大學教授,妻子凱倫是專攻古代異教的教授。丈夫已經81 歲,連生活幾乎都不能自理了,但比他年輕20 歲的妻子凱倫卻加倍盡心地照顧丈夫。她所以這么做是因為她極為崇拜自己的教授丈夫,為他淵博的知識和深刻的思想而癡狂。教授的知識體系龐博至極,似乎通曉一切,不禁讓同為教授的凱倫發出 “他是人類和知識的雜交物種”[2]369的驚嘆。教授將自己的思想學識傳授給學生,同時也外化為著作和講稿,一生作品等身,成就顯著,76 歲退休后仍時時忙著要“將資料整理好”[2]365。后來,在教授遇到突發事故身死后,他的遺體火化并被拋灑在愛琴海域。凱倫繼承教授遺愿,決心要替教授演講,繼續整理出版書稿,要讓教授的思想永存。這個故事很形象地表明了人類自主保存思想和靈魂的強烈愿望以及可行性。但轉化為書籍的思想此時只是語言文字符號,只能躺在冰冷的書柜里,任時光流逝,而那個曾經鮮活、溫熱的肉身早已灰飛煙滅,尋不到半點蹤跡。這就表明,肉身和靈魂離開生命實體,不可能同時永生。

(二)科學可以讓肉身永存,但卻沒有靈魂相伴

為了尋找靈魂和肉體同時永生的路徑,需要揭開我們人體肉身的真相。為此,作者動用了大量的生理學、醫學和解剖學知識,對人的身體內部進行了一次細致的旅行。首先,作者通過第一人稱敘述者 “我” 的視角展開了 “發現我們自己” 的旅行,以5 個 “我的每一次朝圣都會走向另一個朝圣者”的句式循序漸進地展開?!拔摇?患有癥候群癥,頑固糾結于那些有瑕疵的、罕見稀奇而又古怪的畸形異類,并強迫性地去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去尋找它們?!拔摇?癡迷于在博物館的陰暗角落、地下室里尋找有問題的人體器官和畸形胎兒?!拔摇?看過人體的頭骨、手骨、腿骨、腳骨等各種各樣的骨骼,看過各種不健全的和有缺陷的心、肝、肺、脾、腎等人體器官,看過用原始手法填充的干草木乃伊,也看到過用最新技術塑化劑保存的鮮活尸體,“我” 看過解剖成各種形態的男尸和女尸,畸形人體和正常人體?!拔摇?的探訪足跡從富有線條性的骨骼開始,接著是平面化的蠟像人體,直到作為實體的人,又從極小的小構件開始,探訪人體的肌肉、大腦、血液等遍布人體的每一個部件,沒有遺漏任何部分。通過 “我” 的旅行,讓讀者了解了我們自身的構造,我們在世界存在的方式。

同時,在“我” 探訪人體的旅途中,作者又對人體解剖史和尸體保存史進行了回顧,穿插了著名解剖學教授魯謝和她的女兒夏斯塔、摩爾醫生及布勞醫生等人的故事,他們都懷著讓肉體永生的執念,終其一生精力,竭盡所能地尋找最佳的人體保存方法,正是她們的不懈努力讓“我” 有幸能在博物館里看到無數鮮活的人體標本??墒?,抵達旅行終點的“我” 最終只看到了無數被塑化的肉身,它們部分或整體地被裝在樹脂玻璃柜里或展廳里,僅此而已。由此,作者對人體展開的探索之旅并不僅僅是為了認識和記錄人體組織的精妙組合,而是為了從遺存的肉身上找到啟動靈魂按鈕的開關,破解靈魂和肉體同時永生的密碼。但無論是被切成無數薄片的碎片構件還是毫發無損的整體,你都無法從其中任何一個部分找到答案,它們僅僅是作為標本儲存在展示柜里。作者通過此舉要表達的是,人類雖然可以利用最科學的方法,比如凱瑟琳Ⅲ溶液讓精巧的人體部件永存,但人體作為一種存在物來說,只是物體存在的一種固化形態,它不會表現自己,更沒有靈魂。

(三)唯有鮮活的生命體才能同時擁有靈魂和肉體

既然無法從語言文字及人體的構造中找到靈魂與肉體同時永生的路徑,作者又通過人的感覺器官來尋找突破口,果然這一次有了發現。還是講故事的形式,用荷蘭著名解剖學教授菲利普·費爾海恩尋找自身疼痛根源的經歷來形象表達。菲利普的知識結構相當復雜,他心思縝密且精通繪畫,在28歲前專心于攻讀神學,想成為一名牧師,在青年時期他也接受了哲學家斯賓諾莎的思想,將其當做自己的導師。但命運總是弄人,菲利普在大二時不小心讓鐵釘劃破了左腿,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腿上劃破的傷口發生感染,最后不得不從膝蓋以下做了截肢手術。給他做手術的醫生克林克里克是著名解剖教授魯謝的學生,手術技藝高超且精通人體保存技法,因而那份截肢就成為菲利普終其一生都在研究的對象。菲利普的感覺極為靈敏,他始終認為是被截掉的左小腿給他帶來了無休無止的疼痛,它脫離了自己的身體但它仍然在對自己產生作用。菲利普為了探明自身疼痛的原因,他放棄神學,專攻解剖學,成果豐碩,成為著名的教授,他用專業知識在自己身體的地圖上進行了系統而固執的勘探。他用最好最科學的方法把截肢一一分解,并將看到的情景繪制成最精確的地圖,仔細研究,最后還將截肢分離成無數的碎片,借助顯微鏡來查看,但始終沒能找到讓自己疼到發瘋的根源。最后,他改變了看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放棄了對因果邏輯的追尋,轉而認為最高級的理性是直覺,然后他頓時明白了:從本質上來說,肉身和靈魂是同一物質的不同形態,像水那樣具有雙重形態,既可以是液態的,也可以是固態的。它們原本就是一體的,不可分割。托卡爾丘克通過菲利普尋找自身疼痛的經歷,將有關靈魂與肉體的關系的思考表達了出來:肉身和靈魂實為一體,互為依存,二者本質上是相同的,它們是同一位至高無上的神的兩種屬性,二者具有均衡平等的關系。而讓它們發生聯系的就是人的感覺,人的生命氣息。只有生命存在了,肉身和靈魂才能并存于一體。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至此,托卡爾丘克通過自己形象的表達方式,向我們揭示了生命的真相:沒有任何事物能游離于生命之外,一切死亡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因而從某種程度來說,根本就沒有死亡。而所謂永生只是換了一種存在的方式,即非生命的方式。所以,作為文學家的托卡爾丘克充滿機智而又略帶調侃地戲稱:為了讓彼此永生,我們要做的事是把對方轉化成文字和大寫字母,將彼此塑化,將彼此浸沒在福爾馬林溶液般的長篇短句里。她用幽默的筆法內涵我們,世人沒有必要把精力浪費在尋找永生上,而是應該盡情閱讀,盡情寫作,盡情綻放生命之花。這是作者做的總結,也是對生命最好的詮釋。與黑格爾的“回到內心,轉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園中”[4]31對生命本真的探索異曲同工。托卡爾丘克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很大膽,很開放,很具有啟發性,人類世界不會有靈魂與肉體同時并存的永生,提醒世人要珍愛自我的生命,享受生命,在靈與肉結合的當下,盡可能活得有趣,活得精彩。

結語

綜上所述,托卡爾丘克在《云游》 中的探索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探尋到全景瞭望式的觀看世界的方式,為我們提供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探尋到以犧牲、舍予和成全為核心的愛的真諦,豐富了我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讓我們找到了生命的支點,以強有力的愛心來面對生活的一地雞毛,砥礪奮進,內心充實;探尋到追求永生是個死胡同,讓我們正視死亡和生存本為生命形式的一體兩面,要活在當下,獲得更豐富的人生體驗比獲得永生更有意義。托卡爾丘克創造性地將西方文學的尋找母題與當代網絡時代人們的精神困境結合起來,跨越性地引入了大量心理學、醫學和解剖學知識,用生動形象的文學語言描述人的身體內部狀態,這不僅使該作品成為首部探索人體的諾獎獲獎小說,也為《云游》 的探索注入了新視角和新養料。值得肯定的是,托卡爾丘克的探索多元智慧、包容開放,很有啟發意義。

猜你喜歡
丘克云游卡爾
Sally and Jolly’s Vlog(2):云游中國
卡爾幾歲
再論卡爾董詹巴南喀石雕像
“云自習”:靜心,還是云游
“云自習”:靜心,還是云游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讀我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云游香炷山
“熊”視眈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