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者視角下旅游文本英譯創新路徑研究

2022-03-02 14:29周紅霞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英譯文本旅游

周紅霞

(皖西學院 外國語學院, 安徽 六安 237012)

“他者”的概念源于后殖民理論,引進翻譯領域后代表相對目的語文化的異域文化。他者具有不同的參照系,所指也有所不同,可以指涉東方文化,也可以指涉西方文化;無論是哪個視角,都以促進目的語文化發展與進步為最終目標,使翻譯不再是一種語言向另一種語言的簡單轉換,而是與政治、經濟和文化緊密結合的話語實踐形式。

隨著從“引進來”向“走出去”轉型,中國與國際間的交流日益頻繁,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來中國旅游,旅游文本英譯所承擔的向國外推介中國優秀文化和旅游品牌的使命成為旅游和國家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而旅游文本具有中國元素多樣化、經典故事豐富、感染力強等特點,從他者視角創新旅游文本英譯路徑十分必要,能夠從具體翻譯實踐層面運用他者視角全面解析旅游文本,避免文本文化誤讀、他者文化誤讀等,助力本土文化和話語重塑,重新構建本土旅游文本、文化、軟實力的真實身份及他異性,以正視聽。

一、他者視角下創新旅游文本英譯路徑的積極意義

(一)是促進旅游中文化認同內涵昭示的基礎

文化認同是個體對所在群體的身份識別,也被認為是社會成員對群體歸屬的認知和感情依附。旅游活動是游客了解與認識東道主文化的過程,而旅游文本英譯是東道主展示自身優秀文化、吸引游客、創造經濟價值的一種文化展演行為,能夠以語言形式促進經濟的發展,促進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進而擴大自身文化影響力?;谒咭暯菍β糜挝谋具M行英譯本身是市場化的行為,是指為了實現一定的經濟目的,通過反映東道主民眾生活生產、風俗、心理等的載體,以他者視角獲得游客的贊許與認可,促進情感遷移,感受自身文化的優秀,更深層次認識東道主文化的價值,進一步以自身文化為自豪,產生由內而外的文化認同感[1]。東道主居民唯有加深對自身文化的認識,熟悉文化內涵、了解文化淵源、感受文化價值,才能夠切實獲得文化認同感,深刻體會自身文化對自己、自身所在群體,以及異域民眾的積極意義,自覺踐行自身文化。他者視角下的旅游文本英譯是東道主文化與英語等外來文化交融碰撞的過程,不僅能夠帶動東道主居民加強學習自身優秀文化,培養文化精神,而且能夠吸引外來游客和居民提升文化認同感。更重要的是,此舉能夠從文字細微之處培養和激發東道主居民的文化情感,夯實抵御外來文化侵襲的基石,大力弘揚東道主文化中積極向上的部分,引導不同國家民眾以積極心態迎合時代發展與創新的需求[2]。

(二)是完善國家語言能力服務體系建設的資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家語言能力建設的重要地位愈加凸顯,且正在由軟實力轉變為硬實力。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逐步提升,旅游業呈現磅礴發展的態勢,旅游文本英譯作為國家語言能力建設的一部分,自然成為熱點。國強則語興,語興國愈強,[3]國家語言能力建設,包括國家主要語言的國內外地位、語種能力、公民語言能力、國家語言生活管理水平等方面。其中,全體國民的語言能力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體現在專門語言知識人才的數量和質量上,尤其需要強化其多語能力,包含母語能力和外語應用能力。旅游文本英譯不僅是國家語言能力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且是語言服務功能彰顯的重要資源來源。換言之,旅游文本英譯能夠作為語言資源,為經濟社會發展與文化傳播提供語言服務。他者視角下的旅游英語英譯創新始終堅守服務于國家和民族核心利益的原則,以再現民族特色文化為取向,順應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勢,靈活運用異化和歸化等方式,綜合考慮目的語讀者和旅游文本特征,以提高中國文化的“保鮮度”和“純正度”,最大限度發揮旅游文本英譯信息的傳遞和呼喚功能[4],保證其作為國家語言能力服務體系建設資源功能的實現。

(三)是促進全球化與本土化話語平衡的基石

他者視角下旅游文本英譯是全球化語境下的重要舉措,面臨著差異性訴求日漸興盛的大背景。各民族以實現自身價值和存在意義為國家發展規劃體系構建的目標之一,而全球范圍內外來與本土、邊緣話語與主流話語之間形成多元交融模式,全球化與本土化彼此依存的社會特征更加突出,民族自身發展在與外來他者的融合中產生新的沖突。通過“對話”尋求全球化與本土化之間的平衡,階段性實現求同存異成為解決該沖突的有效方式。他者視角下的旅游文本英譯正是實現該“對話”的有效出路,是以開放心態在越來越廣闊的全球化語境下采取的多元并存、共生互補的具體策略的體現,解決他者與自我沖突問題是該策略的目標之一。事實上,旅游文本的本土化原本是對所有解讀者開放的文本,異域讀者未必比本土讀者理解淺顯。旅游文本英譯是促進自我身份流動的具體實踐,核心在于將差異性認知上升到尋求擴大價值共識的層面,輔助他者與自我、西方與本土、全球化與本土化等融合與沖突靈活“書寫”,以證實構建自我的使命是無法離開他者在多元話語中對話的。尤其是旅游文本英譯過程中,譯者通過謹慎對待任何分裂的跡象,游刃有余地掌控他者的他異性,盡可能降低文化疏遠,不斷加強本土化與全球化的互惠性,使他者真實顯現于目的文本中,他者與自我的融合和沖突也將在“重寫”文化經濟等交流的運行中,通過多個文本英譯任務,最終認定自我身份[5]。

二、他者視角下旅游文本英譯創新面臨的困境

(一)信息基礎建設滯后,導致有效信息缺失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時代,旅游文本英譯基于他者視角進行創新,離不開大數據技術的輔助。然而,信息基礎建設較為落后是中國語言翻譯領域面臨的普遍問題,尤其在旅游文本英譯中顯得更加突出,整體體現在英譯數據化不足。一方面,旅游文本英譯的專門技術未能及時開發,僅是少數國際知名旅游景點名稱的英文為人熟知,但是由于數據化語料庫的缺失,影響其對外傳播效果,導致部分國內居民未將其視為常識性知識,甚至高校大學生對國際已經認可的英文說法偶爾還會想當然地犯錯,更何況外國游客。另一方面,部分旅游目的地發展基礎差,信息服務水平整體較低,信息化建設目標未明確,數據和信息的利用率和共享度低,區域間旅游信息化發展水平不平衡,直接影響文本英譯所指向受眾群體信息的收集,影響準確的數據分析,影響英譯過程中對關鍵信息的把握,導致英譯文本數據與旅游消費數據、資源數據、管理數據等聯系密切度不足,不僅應具備的信息不足,而且有限的有效信息缺失。該結果又導致信息基礎完善失去實踐指引,限制旅游文本英譯信息化進程。

(二)頂層部門定位模糊,導致管理能力不足

他者視角下,旅游文本英譯質量等監管能力不足的問題愈加凸顯,主要在于旅游信息服務頂層部門定位模糊,未能夠意識到旅游文本英譯對旅游業所具有的產業和事業雙重屬性實現的促推作用;信息管理部門對所應承擔的公共服務任務不明確;一些與政府、旅游企業職能交叉的部門面臨定位模糊的問題。究其根本,文化旅游信息服務管理部門未能切實發揮潤滑劑的作用,雖然對政府政策文件精神領會較為到位,但是有時缺乏即時性和敏銳性,對于文件中的經濟、旅游重點規劃未能夠第一時間把握,導致在傳達信息時錯過最佳時期,后續監管進程落后。同時,文化旅游信息服務部門未設置專門的旅游文本英譯管理部門,導致英譯具體舉措缺乏頂層指導文件和建議,或造成部分文本選取偏差,脫離政府規劃與市場發展,或造成部分英譯文本中特色內容缺乏可靠信息指引。

(三)內容承載功能缺失,導致思想傳播隔閡

他者視角下旅游文本英譯內容具有信息承載和傳播功能。然而,現階段旅游文本內容英譯未能夠傳達深層次的思想,反映出旅游文本翻譯能力不匹配的突出問題。整體而言,翻譯主體支撐基礎不足。首先,高校作為培養旅游文本專業譯者的主要陣地,僅有部分旅游職業院校開設旅游英語專業課程,一些綜合實力強的普通高校并未開設該專業課程,使得主要依靠學校教學活動進行提升的翻譯能力培養平臺缺少源頭支撐,直接導致旅游文本英譯教學依舊以傳統模式為主,未能夠將培養應用型人才納入教學目標,限制旅游文本英譯實踐與市場的接軌?;诖?,高校與旅游企業或者管理部門等主體合作較少,未能給學生爭取提前入市實習的機會,導致部分學生對旅游文本英譯應該具備的特色認識不清,針對專業譯者培養的課程系統性不足,翻譯能力教學課程缺乏計劃性。更重要的是,譯者應具備的專業旅游知識內容尤為欠缺,在英譯實踐時容易造成對文本內涵理解不到位的結果[6],影響他者視角下思想傳播效果。

(四)文化指代功能缺失,導致翻譯質量不佳

他者視角下旅游文本英譯的最大障礙之一是文化層面的問題,包括常見的文化缺失和文化錯位。一方面,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由來已久,英譯旅游文本過程中很難做到文化對等。面對這種差異,部分譯者以實現譯文通俗易懂、合乎邏輯為目標,多數情況下因為在英文中無法找到對應的中國文化元素而選擇忽略,導致旅游文本英譯結果中缺乏中國文化,很多中國特色詞匯難以在英文中找到對應詞匯,難以實現文化對接,造成錯譯、漏譯等現象,文化缺失明顯。另一方面,中國文化編碼信息轉換為英語文化之后,其賦予意義或多或少偏離原意,類似常見的顏色、動物等詞匯在中西方文化中代表的文化內涵都不盡相同,較易造成文化錯位現象。如此,譯本讀者的文化背景被忽視,譯文不符合其語言習慣,譯文籠統粗糙、甚至錯誤等現象充斥旅游市場[7],突出當前旅游文本英譯質量不佳的問題。

三、他者視角下旅游文本英譯創新路徑

(一)提升大數據處理能力,奠定服務增值基調

他者視角下旅游文本英譯應建立在旅游資源與市場精準結合的基礎上,以促進數據資源到數據產品二次開發為途徑,以旅游信息中心為陣地,將旅游消費數據、旅游資源數據、旅游管理數據、旅游營銷數據等納入數據庫,對旅游文本進行初步篩選。英譯相關主體應運用大數據技術對數據進行二次處理,實現數據的增值,從原有繁多的數據中,通過專業分析確定旅游文本語言的具體特征,為下一步決策提供服務,從源頭上保證旅游文本相關統計數據的可信性,賦予后續英譯過程以開放、共享等特征,引導旅游公共信息資源的社會化、國際化開發利用,高效挖掘旅游信息資源的經濟社會效益,為英譯本更好地符合信息化市場發展需求提供最有價值的信息,奠定牢固的服務增值基調。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堅持硬件和軟件“雙輪驅動”建設,加強硬件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注重教育和信息化人才引進,突破地域限制,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梢?,相關主體還應及時引進VR 和AR 等信息化技術增強服務體驗,將旅游文本原本事先置于數據庫系統中,與國內、國外市場較為成功的譯本進行比較,對成功經驗中的技術因素進行分析借鑒,準確確定英譯所需的具體大數據技術和軟件等,確保英譯的地道性、技術性、國際化等特征,加大不同文化背景下讀者對旅游文本英譯的體驗強度,為旅游原文本增色,發揮大數據處理能力的虛擬性[8],適當創造受眾與英譯文本指向市場的虛擬互動條件,發揮大數據的服務增值能力。

(二)強化多方聯動管理能力,構建服務大局框架

旅游文本英譯主要服務于外國游客,這就無法避免會涉及政治、經濟、外交等政府管理部門,需要文化旅游信息服務頂層部門履行行政、營銷、管理等行政職能,做好信息服務工作,創造更多條件有效處理政府、市場、高校英語翻譯教學部門之間的關系。宏觀層面,旅游信息服務部門和高校英語翻譯教學部門應樹立服務大局觀念,協調配合,由文化旅游信息服務部門將游客需求及時傳達給教學部門,將需求融入教學大綱體系;旅游信息服務部門還應及時與政府部門溝通,了解當地經濟發展規劃和重點發展領域,將旅游文本劃分為不同程度發展模塊,并傳達高校,立志從服務政府、企業、游客三大客體出發,完善服務大局的宏觀框架。微觀層面,文旅信息服務部門應成立專門的旅游文本英譯管理部門,緊緊圍繞國家、地方關注的旅游、民生焦點,準確定位文本重點和英譯特色,隨時發揮資源管理的作用。這就要求不斷調整工作重點,積極洞察產業發展重心,第一時間調整服務工作的布局,并發揮對高校教學部門的傳達指示作用。該部門作為直接管理部門,還應該發揮自身專業性,將游客需求作為前瞻性布局服務的重要管理信息,做好游客在出行決策、交通、旅游消費等方面的服務工作,以提供非營利性的公共服務信息為主,為一些獨特的、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詞匯英譯提供精準的線索,完善管理的微觀布局。同時,扁平化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各部門之間聯動管理系統構建十分有必要,能夠對管理服務的隨時變動進行即時傳達,增強信息處理體系對信息的感知力,以快速提升信息處理能力為服務目標,使管理服務體系更加準確。

(三)提高多方聯動翻譯能力,夯實講好中國故事的實力

他者視角下旅游文本英譯是外宣傳播的具體形式,能夠被視為一種文化產品,需要不斷強化的翻譯能力和一定的營銷策略,傳承旅游文本中承載的歷史和文化內容。這就需要高校與社會各界協同合作,培養譯者職業素養、翻譯能力、交際能力等。根據中國現階段社會環境,譯者翻譯能力的培養以高校為主陣地,這就需要高校意識到自身使命,對英語翻譯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將教學目標重新定位為培養應用型人才。除了專門的旅游職業院校,普通高校也應適當開設專門的旅游文本翻譯課程,引進旅游行業專業人員不定期開辦講座,為學生普及旅游文本相關的專業內容,增強學生的漢語底蘊,為英譯打下堅實基礎。高校應改進交傳、同傳等先進設備,為學生創造親臨旅游英譯現場的情境,將情境模擬作為常態化教學的主要活動,保證翻譯能力培養的課堂建構基石。高校還應加強與旅游部門、企業、相關管理部門的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必要時將立志從事旅游文本英譯事業的學生單獨分組,增強其旅游翻譯專業知識、交際能力、合作能力等,引導其提前進入合作企業開展實習等活動,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提高職場競爭力奠定基礎。當然,譯者作為最主要的主體,應具備自我提升的主動性,在英譯文本之前進行嚴謹的資料查閱、對相關文化內涵進行發掘,在翻譯時靈活運用專業理論和原則,而后運用信息化網絡資源對翻譯作品進行完善,也可以向前輩請教,確保翻譯視角多元化[9]。在旅游文本英譯內容質量保證的前提下,旅游管理相關部門還應重視營銷網絡的升級,尤其注重海外營銷點的設立[10],可以由線上拓展到線下,直接或間接進入國外市場,與國外旅游產業進行同臺競技,在競爭中增強文化自信,全方位、更加準確地向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民眾生動地講好中國故事。例如,北京國際旅游文化節各種活動的策劃,通過在英國、法國等地展示中國文化元素,宣傳北京城市魅力和文化底蘊,成功踐行“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四)增強文化場自我與存異,保障文化量內在需求

他者視角下旅游文本英譯與文化場建構密切相關,緣于翻譯能夠憑借文化場借鑒他者提升自我文化量的內在需要。旅游文本英譯文化場的內在需求應該體現在自身文化力量薄弱領域向具有較高文化量的英語國家借鑒學習,而后獲得自我提升;同時,文化量相對較高的英語國家旅游文化場,也有向外傳播其成就的欲望。于是,他者視角下的旅游文本英譯首先應該以中華文化場為基,將堯舜禹時期到漢唐等朝代的民族融合史作為英譯教學和實踐常識,將儒、釋、道思想交融作為英譯文化內核,重點將16 世紀以來西方文化場向東方撒播的文化量作為英譯重要途徑和策略的借鑒來源,研究新舊文化交替之際中國產生的特色翻譯思想,并將語言、文化異質性融入他者視角,使旅游原文本中的語義在英語中再次綻放生命力,實現化“異”文化為“己”文化,化“己”文化為“異”文化,以盡可能消除中西不同視角下文化場域之間的矛盾。異質文化背景下的受眾作為文化量中的自我主體[11],進行旅游文本英譯時應注意將這種異質性主體同化,并適當保留他者文化的異質性,以彌補旅游文本相應英譯本在目的語國家文化量的不足,促進文化場自我建構并不斷完善,推進他者與自我逐步趨近,使得他者與自我之間的界限愈加模糊,正確反映自我文化表征,實現文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目標,賦予旅游文本英譯過程中語言符號以新的文化語義,保障文化量內在需求[12]。

總言之,正如英國著名翻譯理論家Bassnett在論及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時,將語言比作“文化體內的心臟”[13],可見二者關系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通過他者視角對旅游文本英譯的創新路徑進行了研究,筆者認為在翻譯旅游文本的過程中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忠實傳達本土文化的基礎之上,兼顧目標語讀者的可接受性,從而避免文本文化和他者文化誤讀,促進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猜你喜歡
英譯文本旅游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摘要英譯
要目英譯
要目英譯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旅游
話語分析角度看公示語的英譯及翻譯對策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