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造影劑濃度對頭頸CT 血管造影成像線束硬化偽影及圖像質量的影響

2022-03-14 02:38于夢堯錢偉軍
西藏醫藥 2022年1期
關鍵詞:造影劑低劑量部位

于夢堯 錢偉軍

開封市中心醫院影像科 河南開封 475000

CT 血管造影(CTA)可清晰顯示身體各部位血管細節,對血管變異、血管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應用價值[1]。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和血管造影技術的不斷完善,CTA 因其無創、操作簡便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臨床[2]。CTA 圖像質量仍是當今學者們關注的重點問題,注射速度、對比劑劑量、造影劑殘留等因素都對圖像質量有一定的影響[3]。本研究選取96 例頭頸CTA 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不同造影劑濃度對其CTA圖像質量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于我院行頭頸CTA的96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造影劑注入劑量將其分為低劑量組、中劑量組和高劑量組,各32 例。低劑量組男18 例,女14 例;年齡27~75歲,平均年齡(41.35±6.21)歲;中劑量組男17 例,女15 例;年齡28~75歲,平均年齡(40.96±6.65)歲;高劑量組男19 例,女13 例;年齡27~74歲,平均年齡(41.02±6.47)歲;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許可,且患者及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頭部腫瘤者、曾行頭部手術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掃描均采用西門子雙螺旋CT,Extravasationg Detection Accessory 雙筒高壓注射器。三組患者均采用優維顯370 造影劑,以5ml/s 的注速注入優維顯370 和生理鹽水。低劑量組、中劑量組和高劑量組取患者右前臂靜脈分別注入30ml、40ml、50ml優維顯370 及30ml 生理鹽水,使用20G 型號一次性靜脈留置針行靜脈穿刺,將頸總動脈、靜總靜脈作為監測定位層,通過團注測試掃描技術獲得時間密度曲線峰值,確定動靜脈延遲時間,頸總動脈時間密度曲線峰值加2s 即為頭頸部動脈血管成像延遲時間。將掃描圖像采用層厚0.75mm、層間隔0.5mm 重疊方式重建,將圖像傳至工作站進行處理。

1.3 觀察指標

①CT 值,分別測量三組主動脈弓、頸總動脈、頸動脈分叉、大腦中動脈M1 段CT 值及上腔靜脈、頸內動脈、頭臂靜脈和鎖骨下靜脈處造影劑殘留顯影CT值。②不同部位圖像質量評分,由2 名高年資醫師采取雙盲法閱片,對比CT 血管造影三維重建圖像質量,0 分表示對比劑多殘留,1 分表示略殘留,2 分表示無殘留。③記錄三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三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患者不同部位CT 值比較 見表1

表1 三組頭頸CTA 患者不同部位CT 值比較()

表1 三組頭頸CTA 患者不同部位CT 值比較()

2.2 三組患者不同部位造影劑殘留顯影CT 值比較 見表2

表2 三組患者不同部位對比劑殘留顯影CT 值比較()

表2 三組患者不同部位對比劑殘留顯影CT 值比較()

2.3 三組患者不同部位圖像質量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三組患者不同部位圖像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3 三組患者不同部位圖像質量評分比較(,分)

2.4 三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見表4

表4 三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3 討論

CTA 是指通過靜脈注射造影劑,利用X 光穿不透造影劑這一特性,觀察造影劑在X 光下顯影來進行疾病診斷的一類檢測手段,對血管類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但大劑量造影劑的使用也會誘發腎病等不良反應[4,5]。相關研究[6]顯示,合適的造影劑劑量可提高圖像質量。因此,本研究根據造影劑劑量將納入的96 例頭頸CTA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次分為低、中、高劑量組,并進行三組患者間的對比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低、中劑量組各部位造影劑殘留顯影CT 值均顯著低于高劑量組,且低劑量組又明顯低于中劑量組(P 均<0.05);低劑量組各部位圖像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中、高劑量組(P <0.05),表明低劑量組對比劑殘留現象和頭頸部血管成像質量要顯著優于中、高劑量組。這與李元[7]研究結果相一致。對比劑的殘留嚴重影響圖像質量,合適造影劑的劑量、注射速率等可以加強CTA 靶血管的強化,但劑量過大會造成靜脈系統顯影劑淤積,產生靜脈污染,從而形成線束硬化偽影[8,9]。本研究通過降低造影劑劑量、調整參數來降低造影劑殘留顯影CT 值,增加安全性,維持圖像質量[10]。低劑量組通過小劑量團注法,小劑量測試延遲時間,通過注射相同速率的造影劑和生理鹽水,掌握患者體內循環特點,以此控制掃描延遲時間,充分考慮到個體差異性,保持頭頸部動脈系統造影劑濃度處于最佳強化狀態,從而保證圖像質量[11,12]。本研究樣本數量少、未對其他影響圖像質量的因素進行進一步研究,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續可擴大樣本量、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綜上所述,合理降低頭頸部CTA 造影劑劑量可有效改善對比劑殘留情況,從而提高頭頸部血管成像圖像質量,且安全性高,臨床可推廣該應用。

猜你喜歡
造影劑低劑量部位
每個女孩都有不允許別人觸碰的隱私部位
肺部疾病應用螺旋CT低劑量掃描技術檢查的分析
來那度胺聯合環磷酰胺、低劑量地塞米松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療效探討
CT低劑量掃描技術應用于新冠肺炎篩查中的臨床價值
循證護理在增強CT檢查中減少造影劑外漏發生的作用
五個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造影劑腎病”能預防嗎
自適應加權全變分的低劑量CT統計迭代算法
潛伏著的“殺手”
喜歡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