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知行為干預在房顫患者一站式治療中的應用

2022-03-14 02:38田慶杰崔宗義蔣曉宇鄧蔣嵐
西藏醫藥 2022年1期
關鍵詞:房顫出院依從性

田慶杰 崔宗義 蔣曉宇 鄧蔣嵐

1 東莞松山湖東華醫院心血管內科 廣東東莞 523520

2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 河南鄭州 450000

心房顫動為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患者多表現為心悸、黑蒙、暈厥等癥狀[1]。該病發生時可導致患者心房收縮功能下降、血液流動速度減緩,從而形成血管栓塞。目前治療該病多采取手術進行治療,其中射頻消融聯合左心耳封堵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風險低,成功率高的優勢,但部分患者可能因疾病認識程度缺乏,治療依從性和遵醫行為較差,不利于病情的康復,從而影響疾病的治療,導致病死率和致殘率增加,因此,對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通過認知行為干預一站式治療效果顯著[2],以病人為中心,從心理、社會、疾病等各個方面,制定專業的護理診斷和計劃,進行多元化和預見性護理干預,可減少并發癥,利于預后?,F以本院90 例房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認知行為干預在該病手術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就診房顫患者90 例開展研究,按照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45 例。對照組男22 例、女23 例,年齡41~72歲,平均年齡(56.45±5.23)歲,病程2~9年,平均病程(5.34±1.67)年;觀察組男20 例,女25 例,年齡43~76歲,平均年齡(58.27±4.56)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5.12±1.53)年,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呈同質性(P >0.05),可進行對比。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 :①患者經心電圖診斷為房顫;②年齡大于18 周歲;③患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有急性心肌梗死;②嚴重肝、腎功能不全;③患者拒絕手術治療;④左心房內血栓疾??;⑤不積極配合者。

1.3 方法

對照組對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方式,包括飲食指導、健康宣教等,并協助患者積極治療,叮囑注意事項,對患者進行病情監測等;觀察組則采取認知行為干預,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診斷,幫助患者合理認識,改變其不合理信念,可舉辦小講座、討論會等,增強其治愈信念,重建理性認知,于術前積極給予心理疏導,關心、鼓勵患者,消除其不良情緒,并發放康復手冊(內含疾病相關知識、出院指導、飲食等),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對上述內容進行詳細的描述,提高疾病認知度,并成立專業的臨床護理路徑小組,明確其各項職責,擬定臨床路徑表,針對入院指導、輔助檢測、健康指導、出院計劃等進行護理方案的制定,并對其進行專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實施意義、實施過程,應急方案的制定等,按照臨床路徑規定時間進行各項診療護理操作,患者入組后,需詳細講述該臨床路徑的內容、預期目標,當患者同意后方可實施,于日常護理中實時監測體征,積極防治術后并發癥,且與導管護士工作交接有序,觀察病情變化,檢查穿刺點是否出現滲血,若出現血腫應及時處理,指導下床活動各項事宜,給予合理飲食干預,攝入易吸收、清淡飲食,并指導患者辦理出院手續,進行出院宣教,遵囑其按時服藥、定期電話隨訪,若出現任何不適,則及時回院就診。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干預后“面對”疾病的應對方式,根據醫學應對方式問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ne,MCMQ)評分進行評估,共20 個條目,包含面對、回避和屈服3 種應對方式,量表采用4 級評分法,若得分越高,說明患者會經常使用該應對方式。比較兩組患者出院后的用藥依從性、TNR達標、良好生活習慣,并記錄并發癥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MCMQ 評分 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MCMQ 評分(,分)

表1 比較兩組MCMQ 評分(,分)

2.2 比較兩組出院后觀察指標 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出院后觀察指標(n,%)

2.3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n,%)

3 討論

房顫是較為常見的心律失常,其發病率逐年上升,近年來針對該病多采用射頻消融術進行治療效果較好,安全可靠,但術后因患者面臨各項檢查、手術創傷、術后并發癥等問題的困擾,傳統的護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其需求[3,4]。通過認知行為干預方式可提高其正確應對疾病的能力,增加醫患之間的活動性,即成立專業小組,并依據患者疾病程度、手術方式或某種診斷方式來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方案[5],從患者住院開始,再到患者出院可按照制定的標準化護理方式予以實施,可提高其生活質量和治療依從性,可提高服務品質,并合理有效分配醫療資源,護理人員按照護理路徑表進行有計劃、有預見、主動的實施標準化的護理方案[6],可有效減少術后各項并發癥,從而加快疾病治療。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采用“面對”應對方式的患者評分較對照組高,則采用“回避”、“屈服”的應對方式的評分較對照組低,且觀察組用藥依從性、TNR 達標、良好生活習慣維持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對照組,可見觀察組采取認知行為干預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護理方式可提高其應對疾病能力,改變患者以往錯誤的認知,養成理性思維的習慣,采用理智思維面對疾病,通過術前進行心理疏導,通過積極與患者溝通,促使患者主動參與治療,改善其就醫體驗,并成立專業小組,通過臨床護理路徑可為其提供有效的照護,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確保診療護理有序進行,該護理方式較常規護理方法,其主動性、連續性更強,可減少其工作盲目性,使得護理過程變得整體有序,明確其職責并互相合作與交流,按照計劃時間進行實施,加強患者疾病知識掌握程度,可使得用藥依從性和良好生活習慣維持得以提高,促進患者康復。另外,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44%,低于對照組17.78%,可見觀察組采取認知行為干預模式以健康教育循序漸進,調動護士積極性,對患者給予心理輔導,與患者溝通可增強其自信心,發放康復手冊,成立護理小組,通過擬定臨床路徑表制定全面細致的護理措施,詳細講述該護理方式的內容及預期目標,采取針對性護理并實施,對患者給予健康宣教和飲食指導,提高其治療信心,督促其按時服藥,定期隨訪等,給予積極有效的術后護理,可減少其并發癥,使得疾病治愈率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認知行為干預應用于房顫患者一站式治療中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質量,使其治療依從性得以提高,減少并發癥發生的情況,可進行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房顫出院依從性
應用PDCA循環法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對醫院感染的影響
藥學服務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
隨訪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依從性影響
脂肪酸與心房顫動相關性研究進展
計劃行為理論在藥物依從性方面的應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個月后復診結果分析
房顫別不當回事兒
預防房顫有九“招”
第五回 痊愈出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