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脾湯治療心脾兩虛型不寐患者的療效觀察

2022-03-14 02:38林娜
西藏醫藥 2022年1期
關鍵詞:心脾神經遞質證候

林娜

福建省龍巖市人民醫院 福建龍巖 364000

不寐亦稱失眠,是指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的臨床常見病證之一,輕者入眠困難,時寐時醒或醒后不能再寐,嚴重者可整夜不眠。雖不屬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礙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誘發心悸、胸痹、頭痛等病證。中醫認為心脾兩虛為不寐病的主要證型之一,主要表現為不易入睡,多夢易醒[1];西醫認為失眠是由于上行抑制系統功能減弱或上行激活系統功能亢進所導致的一種常見疾病。目前臨床上常用治療失眠藥物有艾司唑侖、地西泮及右佐匹克隆等藥物。起效快、療效確切,但長期使用可產生藥物依賴和成癮[2]等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反應。歸脾湯主治心脾氣血兩虛證,具有補脾養心、養血安神之功效,有研究報道[3],歸脾湯可緩解心脾氣血兩虛患者中醫癥侯,提高其生活質量且不良反應較少,但中藥治療往往起效慢,因此,本研究做了歸脾湯聯合艾司唑侖治療心脾兩虛型不寐患者的研究,以期了解歸脾湯治療對心脾兩虛型不寐患者療效,旨在為臨床提高治療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確診的心脾兩虛型不寐患者126 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n=54)采用右佐匹克隆治療,觀察組(n=72)采用歸脾湯聯合右佐匹克隆治療。觀察組男31 例,女41 例,年齡30~68歲,平均(52.39±6.33)歲;病程平均(14.37±4.95)月。對照組年齡男20 例,女34例,年齡28~69歲,平均(52.39±6.33)歲;病程平均(14.83±4.76)月。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 >0.05)。

納入標準:①符合失眠診斷標準[4],即入睡潛伏期超過30min,整夜覺醒次數≥2 次、早醒、睡眠質量下降和總睡眠時間少于6.5h,同時伴有日間功能障礙;②符合中醫心脾兩虛型不寐診斷及辯證標準者[5],主癥:不易入睡,睡而不實,多眠易醒,醒后難以復寐、心悸健忘。次癥:神疲乏力,四肢倦怠,納谷不香,面色萎黃,舌淡苔薄,口淡無味,脈細無力,腹脹便溏;③經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患者及家屬了解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引起失眠及嚴重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者;②近3 個月使用過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藥物者;③存在嚴重呼吸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者;④重癥肌無力者;⑤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調節飲食、推拿等基礎治療。

對照組在基礎治療上加用右佐匹克?。ǔ啥伎岛胨帢I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074,規格:3mg*7 片)睡前口服3mg 治療。連續治療2 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歸脾湯(白術3克;當歸3 克;白茯苓3 克;黃芪3 克;遠志3 克;龍眼肉3 克;酸棗仁炒3 克;人參6 克;木香1.5 克;炙甘草1 克)加生姜、大棗,水煎服。根據患者不同癥狀加味治療,氣血不足患者加用白芍5g,阿膠10g,胸悶患者加用蒼術8g、陳皮5g、半夏12g;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溫服,連續治療2 周。

1.3 觀察指標

1.3.1 中醫證候量表/西醫療效標準[6]

中醫證候量表:根據中藥新藥原則中編制失眠中醫證候量表(TCMSSS)[7],包括易醒、多夢、精神乏力、脈象等4 個基本癥狀進行計分評定。按照無、輕、中、重給予0,2,4,6 分。分數越高,表示證候程度越嚴重。

1.3.2 睡眠質量/血清神經遞質

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估所有患者治療前后的睡眠質量。PSQI 量表共有7 大維度,每個維度進行0~3 分的等級計分,總分0~21 分,總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

治療前后采集所有患者清晨空腹血8ml,采用酶聯免疫法測定5-羥色胺(5-HT)、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BA)水平。

1.3.3 不良反應

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兩組中醫證候量表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臨床治療效果兩組干預前后數據()

表1 臨床治療效果兩組干預前后數據()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2.2 兩組血清神經遞質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神經遞質比較()

表2 兩組血清神經遞質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3 討論

失眠是睡眠障礙的一種表現形式,常表現為難以入睡、維持睡眠困難、過早或者間歇性醒等,可產生一些不適的感覺,比如疲倦、乏力、頭痛、情緒不佳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中醫將失眠的臨床癥狀歸于不寐范疇,心脾兩虛型不寐的病機[8]為心脾虧虛,血不養心,神不守舍則不寐,可因久病或外傷、產后失血過多導致不能獲得正常睡眠。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睡眠質量指數和易醒、多夢、精神乏力、脈象證候積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總不良反應明顯少于對照組。中醫認為入睡困難,主要是榮血不足,心失所養。心主血脈,藏神,脾主運化,為生血之源。思慮過度,勞逸失調,則心脾兩傷。則心悸健忘。當心脾兩虛,氣血虧損,故不能儒養心神,故多夢易醒;不寐心煩,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故精神乏力;少寐多夢,情志抑郁,心神不寧,故脈象數細。若健脾養心,壯神定弦,方可解心脾兩虛型不寐患者癥狀。歸脾湯方中以參、耆、術、甘草溫補氣健脾;當歸、龍眼肉補血養心,酸棗仁、茯苓、遠志寧心安神;更以木香理氣醒脾,以防補益氣血藥膩滯礙胃。組合成方,心脾兼顧,氣血雙補。既往研究[9]顯示歸脾湯可健脾理氣,化濕邪,方中龍眼肉養血安神,提高患者睡眠質量。本研究結果與其一致,提示臨床此方劑與右佐匹克隆聯合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質量,且減少右佐匹克隆對人體的不良反應發生。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5-HT 和GABA 水平均有所上升,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血清DA 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5-HT 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傳遞物質,影響各種生物學和神經學過程,包括睡眠、焦慮,食欲,認知,記憶等。GABA 是一種活性成分,可以舒緩或抑制過度興奮與激烈的神經訊息傳導,有改善睡眠的作用,當缺乏時導致失眠、焦慮、抑郁等情況發生;DA 是大腦中含量最豐富的兒茶酚胺類神經遞質,能調控中樞神經系統的多種生理功能。已有研究[10,11]表明,阻斷腦內5-HT 合成導致失眠發生,具有控制睡眠-覺醒周期的作用,而GABA 隨著睡眠-覺醒周期變化而變化;行為覺醒的維持與DA 水平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與其一致,提示臨床歸脾湯與艾司唑侖配伍可明顯升高血清5-HT 和GABA 水平,降低DA 水平,以此改善失眠癥狀,優化睡眠結構,顯著提高睡眠質量,且減輕其不良反應。

猜你喜歡
心脾神經遞質證候
科普擬人讓理解更輕松
蕭山地區帕金森病睡眠障礙患者中醫證候要素、復合證候及其危險因素研究
廣泛性焦慮障礙中醫證候、體質及其關系的研究進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證候研究綜述
補肝湯治療肝腎陰虛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對患者中醫證候積分的影響
度洛西汀治療對抑郁癥患者血清神經遞質及神經功能相關因子的影響
子午流注治療儀擇時聯合耳穴貼壓治療心脾兩虛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腹針結合頭頸部按摩治療心脾兩虛型失眠的臨床研究
快樂不快樂神經遞質說了算
過桃花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