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產業空間布局優化方向與對策研究
——基于徐州與南京產業發展的對比分析

2022-03-14 05:37夏永紅
關鍵詞:空間布局區位生產總值

夏永紅

(江蘇師范大學商學院, 江蘇 徐州 221116)

2020年12月,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江蘇省“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指出要“聚焦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531產業鏈遞進培育工程,用三年時間,重點培育50條具有較高集聚性、根植性、先進性和具有較強協同創新力、智造發展力和品牌影響力的重點產業鏈,做強其中30條優勢產業鏈,促進其中特高壓設備、起重機、車聯網、品牌服裝、先進碳材料、生物醫藥、集成電路、高技術船舶、軌道交通裝備、‘大數據+’等10條產業鏈實現卓越提升”。2021年10月,徐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了《徐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要構建“一心、三帶、五組群”都市圈空間結構,其中,“一心”為徐州市轄區,“三帶”為京滬協同創新發展帶(棗徐宿)、東隴海開放共享發展帶和大運河綠色文化發展帶,“五組群”為豐沛組群、棗滕微組群、邳新組群、宿遷—雎寧組群和宿淮組群。徐州依據《行動計劃》和《規劃》,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比較優勢,對鋼鐵、焦化、水泥、熱電和化工五大行業進行了行業內的整合與綜合治理,與此同時,徐州于2021年制定了工程機械與智能裝備產業、新能源產業、集成電路與ICT產業、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新材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等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工作方案。優化徐州市轄區和五個縣(市)的產業空間布局,對實現徐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文獻回顧

產業空間布局是社會生產與經濟活動在空間地域上的體現,其本質是企業組織和各類資源要素在地域空間上的集散與流動[1]。Glaeser等探索了城市經濟與企業家創新精神的關系,認為城市產業空間的合理布局有利于推動城市人才流動、促進企業家創業和產業創新發展[2]。蔡昉等認為,我國經濟具有地區差異性,通過“雁陣式”產業轉移,能夠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的升級[3]。王詠笑等對上海城市功能與城市人口在空間布局上的錯位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以城市功能布局優化帶動產業布局優化發展的建議[4]。胡安俊等對產業空間布局的主導因素進行了研究,認為新時代區域產業布局注重人力資本和信息網絡的作用,以創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間為主要任務,強調產業空間合理布局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能支撐[5-6]。賀燦飛等研究了“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我國產業空間布局的優化策略[7]。韓旭等從產業地理集中與分散的視角研究了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污染密集型產業的空間分布變化[8]。胡安俊和林毅夫等認為,我國產業空間布局存在產業同構、產能過剩、環境污染等問題,優化產業布局需要規范政府行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政府在環境規制方面的作用,實現地區資源優化配置,增強地區發展能力和發展潛力,促進地區產業綠色協調發展[9-10]。此外,學界還從三次產業結構和主導產業選擇的測度方面對城市產業空間布局進行了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導產業選擇方法主要有層次分析法、灰色系統分析法、數據包絡分析法、廣譜篩選法、區位熵和產業集聚度等方法[11]。目前,我國對產業空間布局的研究多集中在國家和區域層面,對城市產業空間布局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關于其他城市產業空間優化布局的研究相對較少。鑒于此,本研究對徐州產業空間布局的現狀、特點及演變規律進行分析,并就三次產業結構和產業空間集聚與南京進行對比分析,提出徐州產業空間布局優化的方向和對策建議,以促進徐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地方政府制定產業空間布局政策提供借鑒。

二、徐州產業空間布局的現狀分析

本文主要從產業結構、產業集聚和產業調整三個方面對徐州產業空間布局的現狀進行分析。其中,產業結構分析主要是與南京的產業結構進行對比分析,同時,對徐州市轄區和五個縣(市)的產業結構進行具體分析,深入了解徐州不同層面的產業結構現狀與特征;產業集聚分析主要是與南京的細分產業空間集聚水平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徐州的比較優勢產業;產業調整分析主要是對徐州重污染行業(鋼鐵、焦化、水泥、熱電和化工等)的整合與綜合治理進行梳理和分析。

(一)產業結構分析

考慮徐州的區劃調整,結合數據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本研究主要對徐州全市以及市轄區和五個縣(市)兩個層級的產業結構進行分析。徐州市轄區包括鼓樓區、云龍區、泉山區、賈汪區和銅山區;五個縣(市)包括豐縣、沛縣、睢寧縣、新沂市和邳州市。產業結構分析主要是對三次產業地區生產總值的占比進行分析。

《徐州統計年鑒2021》顯示,2020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 319.7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4%。2011—2020年,徐州一二三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均呈現不斷增長趨勢。其中,第一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平穩增長,第三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較快,2016—2020年第三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均超過第二產業,并且差距在不斷擴大。從產業結構來看,徐州三次產業結構層次偏低,與南京相比存在較大差異(圖1)。

圖1 2011—2020年徐州和南京一二三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占比

由圖1可以看出,2011—2020年,徐州和南京三次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第三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占比不斷提升。具體而言,2011—2020年,徐州和南京第一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占比均呈下降趨勢,與2011年相比,2020年徐州和南京第一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占比分別下降了1.2個百分點和0.6個百分點,但是徐州第一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占比遠遠高于南京;同期,徐州和南京第二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占比均呈明顯下降趨勢,分別下降了7.7個百分點和9.9個百分點;徐州和南京第三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占比均呈不斷上升趨勢,分別增加了9個百分點和10.5個百分點。概言之,徐州和南京三次產業結構均呈現第一、二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占比不斷下降,第三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占比不斷上升的趨勢,即兩市產業結構均呈現出不斷優化的發展趨勢。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徐州整體產業結構呈不斷優化之勢,但是徐州市轄區和五個縣(市)三次產業結構的優化情況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圖2)。

圖2 2020年徐州各區(縣、市)一二三產業地區生產總值

從圖2可以看出:2020年,鼓樓區、云龍區和泉山區主要以第三產業為主,其中,泉山區第三產業地區生產總值最高,為593.8億元;銅山區第二產業地區生產總值最高,第三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僅次于泉山區;賈汪區地區生產總值相對較低,其中,第三產業地區生產總值略高于第二產業;在五個縣(市)中,邳州市地區生產總值最高,五個縣(市)的第三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均超過第二產業。除銅山區外,其他地區第三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均超過第二產業,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二)產業集聚水平分析

區位熵(Location Quotient,LQ)是測量產業集聚水平的一個常用方法,反映某一區域某一行業在更大地理空間范圍內的相對集中程度。本文在研究徐州各行業區位熵時,主要分析徐州大類行業和兩位數制造業(1)兩位數制造業指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以兩位數作為分類代碼的制造業大類。的集聚水平,并與南京進行對比分析。計算區位熵可以采用產業地區生產總值、主營業務收入或就業人數等指標,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本文在計算大類行業區位熵時主要采用相應行業的地區生產總值進行計算,在計算兩位數制造業區位熵時主要采用就業人數進行計算,具體公式為

(1)

式(1)中,i表示第i個城市,即徐州市或南京市;p表示江蘇??;j表示第j個行業;LQij表示i城市第j個行業的區位熵;Yi和Yp分別表示i城市和江蘇省的地區生產總值或就業人數;Yij和Ypj分別表示i城市和江蘇省第j個行業地區生產總值或就業人數。某行業區位熵的值越高,說明該行業的集聚程度越高。若LQij>1,說明在江蘇省范圍內,i城市第j個行業高度集聚;若LQij=1,表示i城市第j個行業的集聚程度一般;若LQij<1,表示i城市第j個行業的集聚程度較低。利用式(1)計算2020年徐州和南京大類產業的區位熵,具體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2020年徐州和南京大類行業的區位熵

由圖3可以看出:徐州農、林、牧、漁業的區位熵大于1,表明徐州第一產業高度集聚;在第二產業中,徐州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等行業的區位熵高于南京,且徐州采礦業和建筑業高度集聚,特別是采礦業的區位熵高達4.5;在第三產業中,徐州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傳統服務業的區位熵大于1,且均高于南京,而南京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則相對比較集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區位熵明顯高于徐州,此外,南京的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等行業的區位熵也高于徐州。

為了進一步分析兩位數制造業的集聚水平,本文利用就業人數計算2020年徐州和南京兩位數制造業的區位熵,具體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2020年徐州和南京兩位數制造業的區位熵

由圖4可以看出:在區位熵大于1的兩位數制造業中,徐州農副食品加工業,煙草制品業,紡織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家具制造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等行業的區位熵明顯高于南京,具有較強的行業競爭優勢;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醫藥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等行業的區位熵略高于南京,集聚程度與南京相當;在高端裝備制造業領域,徐州汽車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等行業的區位熵明顯低于南京??梢?,徐州具有相對競爭優勢的制造業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制造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集聚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三)產業調整分析

2020年至今,徐州已對鋼鐵、焦化、水泥、熱電和化工五大行業進行了行業內的整合與綜合治理。這些行業具有企業數量較多、規模普遍較小、工藝設備較落后、產品處于中低端等特點,而從污染排放來看,這些行業存在能源消耗多、廢氣排放量大、間接污染嚴重、污染治理水平低下等特點。從空間布局上來看,數量眾多的重污染企業位于徐州主城區周邊,尤其是銅山區和賈汪區存在大量的重污染企業,極易造成主城區空氣污染。

根據徐州市《2020年五大行業整合整治工作方案》,徐州18家鋼鐵企業中,15家企業被關?;虿鸪?,行業內整合后剩余3家,分別位于銅山區、沛縣和新沂市;11家焦化企業中,8家被關?;虿鸪?,優化整合后形成3家綜合性焦化企業,分別位于豐縣、沛縣和邳州市;62家水泥企業中,47家被關?;虿鸪?,整合后剩余15家,2家大型粉磨企業位于銅山區,2家大型熟料及粉磨企業位于賈汪區,徐州經濟開發區(2)徐州經濟開發區是國家級經濟開發區,范圍涉及徐州鼓樓區、賈汪區和銅山區等地區中的部分區域。全面退出水泥生產;24家熱電企業中,6家被關停,整合后剩余15家,其中,銅山區的新匯熱電有限公司、賈汪區的建平環保熱電有限公司和云龍區的南區熱電有限責任公司3家電廠由燃煤改燃天然氣或生物質;167家化工企業中,關停退出43家,限期或停產整改72家。徐州化工產業集聚地分別設在新沂市的經濟開發區和邳州市的經濟開發區,賈汪區和睢寧縣兩個化工產業集聚地被取消。關于鋼鐵、焦化、水泥、熱電和化工五大行業被關?;虿鸪钠髽I空間分布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2020年徐州五大行業被關?;虿鸪钠髽I空間分布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徐州關?;虿鸪虽撹F、焦化、水泥、熱電和化工等行業內119家企業,大力整合優化高能耗、重污染企業,其中,對徐州市區的調整力度較大,特別是對銅山區、賈汪區和徐州經濟開發區的調整力度最大,大量企業被關?;虿鸪?,或者進行轉遷,使高能耗、重污染企業遠離城市核心區,體現出高能耗、重污染企業從城市中心向外圍轉移的特征。通過關?;虿鸪~山區、賈汪區和徐州經濟開發區的大量高能耗、重污染、低工藝企業,徐州制造業內部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有利于優化徐州三次產業結構,改善空氣污染現狀,提高人居環境質量。

三、徐州產業空間布局存在的問題

在分析徐州不同層面的產業結構、不同層級的產業集聚程度,以及高能耗、重污染行業調整現狀的基礎上,筆者認為徐州產業空間布局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產業梯度不明顯,三次產業結構層次偏低

徐州沒有形成明顯的產業梯度,部分地區存在產業趨同現象。2011—2020年,雖然徐州三次產業結構在不斷優化,但與南京相比還有較大的優化空間。2020年,南京三次產業比例為2.0∶35.2∶62.8,徐州三次產業比例為9.8∶40.1∶50.1,可見,徐州仍需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結構。從徐州區(縣、市)級層面來看,產業趨同現象比較明顯,重復投入導致的資源浪費問題亟待解決。

(二)傳統產業比重大,制造業內部結構層次偏低

在對徐州和南京大類產業及兩位數制造業的產業集聚水平進行對比分析后可以看出,徐州集聚水平較高的產業主要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及第三產業中的傳統服務業,而南京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特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區位熵高于徐州,說明南京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相對集中,具有較強的行業競爭優勢。在兩位數制造業集聚水平上,徐州與南京相比具有如下特點:徐州低端制造業集聚水平較高,如農副食品加工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等行業的區位熵明顯高于南京;徐州與南京的中端制造業區位熵差異不大,徐州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的區位熵高于南京;在高端制造業中,南京汽車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等行業的區位熵明顯高于徐州。不管是從行業大類來看,還是從兩位數制造業來看,徐州集聚水平較高行業的結構層次都偏低,需進一步提高產業層次,優化產業結構。

(三)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確,產業布局不合理

徐州區域內部產業布局不合理,重工業主要集中在銅山區和賈汪區。隨著行政區劃的調整,銅山區和賈汪區作為主要的市轄區,它們的城市功能定位應有所調整。長期以來,銅山區和賈汪區均有一些高能耗、重污染企業,雖然這些企業曾經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但同時也給地方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2020年,徐州對鋼鐵、焦化、水泥、熱電和化工五大行業進行了行業內整合與綜合治理,將徐州市區特別是銅山區、賈汪區和徐州經濟開發區的高能耗、重污染企業關?;虿鸪?,并將部分剩余企業轉移出市區。通過關?;虿鸪嚓P企業,地區產業結構得到調整;通過產業轉移,即從市區向周邊縣(市)轉移,產業布局得到進一步優化。今后,銅山區和賈汪區應明確自身功能定位,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進一步改善區域生產生活環境。

四、徐州產業空間布局優化的方向

基于對徐州全市以及市轄區和五個縣(市)兩個層級的產業結構的分析,本文將徐州產業空間布局劃分為中心區、次中心區和外圍區三個圈層,并針對每個圈層提出產業布局優化的具體方向。

(一)中心區

徐州產業空間布局的中心區主要是指鼓樓區、泉山區和云龍區。這三個區應以方便居民生活為原則,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發展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等行業。位于中心區的工業生產應盡量向次中心區和外圍區轉移。

(二)次中心區

徐州產業空間布局的次中心區主要是指銅山區和賈汪區。次中心區應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完善的產業鏈條,形成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首先,次中心區在積極調整產業內部結構,關?;虿鸪吣芎?、重污染、低技術企業的同時,應大力發展工程機械與智能裝備產業、新能源產業、集成電路與ICT產業、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新材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3)參見2021年2月徐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的《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21年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徐政辦發〔2021〕15號)。,提高制造業內部產業結構層次。其次,重點發展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三)外圍區

徐州產業空間布局的外圍區主要是指豐縣、沛縣、睢寧縣、新沂市和邳州市五個縣(市)。目前,外圍區存在產業趨同現象,應根據各縣(市)的資源優勢和產業特色進行產業調整,重點發展現代農業和林業,高起點承接市區轉移的相關產業。

五、徐州產業空間布局優化的對策建議

針對徐州產業空間布局存在的問題,根據上述產業布局優化方向,本文分別從形成產業梯度、培育產業集群、打造產業園區和發揮政策引導作用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

(一)明確功能定位和產業分工,形成產業梯度

徐州應根據中心區、次中心區和外圍區的地理位置、資源優勢和產業特色確定每個圈層的功能定位。中心區應大力發展服務業,滿足居民多元化需求。次中心區應以發展高端制造業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完善產業發展配套設施,在關停、拆除或轉遷區域內高能耗、重污染企業和中低端制造業企業的同時,集中資源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以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外圍區則應依據區域自身特色和優勢調整優化產業布局。首先,發展特色農業,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其次,做好次中心區相關產業的轉移承接工作,從更高的起點去規劃產業發展,而不是直接承接一些高能耗、重污染、低技術的產業;最后,根據地方特色大力發展旅游業,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明確功能定位和產業分工的基礎上,形成產業梯度,發揮徐州中心區、次中心區的核心引領作用,帶動外圍區的發展,增強市轄區和五個縣(市)的區域競爭力。

(二)發展比較優勢產業,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

根據《行動計劃》和徐州大類行業及兩位數制造業的集聚水平,結合徐州交通樞紐的戰略優勢,大力發展徐州比較優勢產業,進一步完善高端裝備制造業產業鏈,逐步形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集群內勞動力共享、知識和技術溢出等正效應的形成,進一步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加入相應產業集群,增強制造業集群的地區競爭優勢。

(三)打造特色產業園區,統籌優化產業空間布局

目前,徐州規劃了各類產業園區,但由于缺乏統籌規劃和綜合協調,產業園區的重復建設、資源浪費、惡性競爭等問題逐漸顯現,也沒有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園區。各區(縣、市)應結合自身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建設特色產業園區,延長產業鏈,還可通過產業鏈上的上下游產業的整合、產業園區與相關產業園區的整合,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園區,以進一步增強產業競爭優勢,提高產業抗風險能力。徐州應通過產業鏈的延伸拉動產業園區的發展,通過產業園區的發展帶動特色產業集群的發展,以進一步優化全市產業空間布局。

(四)發揮政策引導作用,促進全市資源優化配置

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優化產業布局的同時,還要發揮政府職能,強化政策引導作用,為產業合理布局提供制度保障。首先,政府要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軟環境,吸引外資前來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徐州制造業的產業結構層次。此外,要營造良好的發展軟環境,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降低市場主體運行的行政成本,提高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新力,促進徐州產業高質量發展。其次,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徐州擁有橫貫東西、聯結南北的高鐵樞紐和貨運鐵路樞紐。徐州應充分利用現有交通優勢,并進一步加大市區和五個縣(市)公路建設、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強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軟硬件設施,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的引進提供便利。最后,政府要有效發揮政策引導作用,使資源要素在全市范圍內得到優化配置,推動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空間布局區位生產總值
前置化空間布局,龍湖驅動TOD的未來模式
袁奇峰:廣州南CBD,優越區位截留全城商機
2020年河北省國內生產總值
2019年河北省國內生產總值
鄭州:緊抓區位優勢 未來發展可期
淺析美術館建筑的選址與空間布局
什么將取代國內生產總值?
連鎖餐飲企業區位選擇
連鎖餐飲企業區位選擇
姑臧城空間布局與五涼河西政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