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教學的思考

2022-03-17 15:43韋漢吉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經驗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韋漢吉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8)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偉大奮斗,取得了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積累了寶貴的歷史經驗。在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深刻揭示了“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稕Q議》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也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宣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將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教學,對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歷史觀、大局觀和發展觀,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意氣風發走向未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將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教學的價值指引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正確的價值指引是思政課最為根本的教學目標。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鑄魂,思政課教學作為鑄魂育人的主渠道,要牢牢把握正確導向?!稕Q議》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強調要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意氣風發走向未來。將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要以正確的價值指引為導向,更全面、更準確地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講好新時代的故事,筑牢青年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

將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不是生硬地插入孤立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而是堅持以唯物史觀和正確的黨史觀為導向。唯物史觀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理論,是科學的社會歷史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在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及其規律的描述中,不同的思想流派持有不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各自得出的結論往往大相徑庭。馬克思主義以“現實的人”作為科學的起點,超越了以往哲學家對人的抽象論述。馬克思指出:“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盵1]馬克思主義實現了“范式”上的深刻變革,不僅將“解釋世界”建立在人類的實踐活動和人的現實生活的基礎之上,而且站在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宣告要“改造世界”,指導無產階級爭取政治權利和經濟權利的革命斗爭,引領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解釋世界離不開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論,改造現實的實踐活動更是離不開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論的指導。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我們的眼力不夠,應該借助于望遠鏡和顯微鏡。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就是政治上軍事上的望遠鏡和顯微鏡?!盵2]

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的指引,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用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歷史觀和方法論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3]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旗幟,并從中國實際出發,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以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武器和偉大的認識工具,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將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教學,要增強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理直氣壯地講好思政課。

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的指引,要尊重人民群眾歷史主體地位,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中國共產黨人“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用生命和熱血忠誠踐履使命,用實際行動踐履共產黨人真摯的人民情懷?;仡欬h的百年奮斗歷史,要抓住波瀾壯闊歷史進程中的歷史規律和歷史經驗,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思政課中,要講好講透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引導青年學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不渝站在人民的立場上。

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不是前后割裂的歷史,而是一個連續性變化的歷史整體,必須結合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相輔相成地闡釋說明黨的不懈奮斗史和為民造福史。對于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不能陷入細枝末節的片面解讀,不能陷入各種混淆視聽的歷史虛無主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系?!盵4]56-57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滋養,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歷史智慧、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因此,將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教學,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研究方法,旗幟鮮明地講清楚歷史發展的規律,理直氣壯地反對和批駁各種錯誤的歷史觀,以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論指導青年學生增強信仰、信念和信心。

二、將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教學的實施策略

從課程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在教學的實施策略上,需要逐層凝練形成教學專題、教學議題與教學問題。在這三者之中,教學專題是聚焦于特定教學主題,對教材體系重組后所形成的教學內容體系;教學議題是教學專題內容結構化的總綱和主干,是串聯教學問題的鏈條;而教學問題是教學過程中最直接的切入點和起點。將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教學,要注重將理論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精心設計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教學專題、教學議題與教學問題。

教學專題的選取和設置,不是隨意抽取教材的內容,而是以若干議題和一系列“問題鏈”為基礎,對教材內容的重新組合。在教學體系的重新組合中,要精心設置教學專題。理論的研究闡釋和課堂教學既有緊密的聯系,也存在較大的差異。課堂教學并非簡單地復制理論體系的表達,而是基于學生學習的內容重組與教學展現。專題式教學具有壓縮式的特點,聚焦核心議題,將相關的理論串聯起來并注重融合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5]。結合“思想道德與法治”“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課程的不同特點,有側重地凝練主題和設計教學專題。如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體系中,理想信念、中國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重要教學內容,與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聯系極為緊密,可設計“增強信仰信念信心”“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從偉大建黨精神到脫貧攻堅精神”“心懷‘國之大者’:中國共產黨百年的人民情懷”等教學專題。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中,可設計“毛澤東的偉大貢獻和科學評價”“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艱辛探索”“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和主要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等教學專題。

教學議題作為教學專題與教學問題的中介環節,具有重要的教學功能。將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教學,要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的價值指引,構筑從議題的引入、呈現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教學程序。思政課教學議題的選取,要以學生的需要為基本依據,聚焦教學重點、難點和熱點,做到有效的教學供給。比如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艱辛探索”教學專題中,可以引入議題“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是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形成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有什么獨創性的貢獻”“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當代意義”等。

教學問題是最直接和具體的教學切入點。在教學中,應將教學議題分解為具體的教學問題,以教學問題作為起點開展教學活動,將一系列前后密切關聯的問題串聯形成“問題鏈”。有問題的引入,才能激發學生求知和探索的興趣?!皩ⅰ畣栴}’引入思政課課堂是一種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6]。設計恰當的問題,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彰顯思想政治理論的魅力。將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教學,在重視梳理宏觀歷史脈絡的同時,也要注重回應學生關注的具體問題,以具體問題的發現和解決為學生釋疑解惑,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總之,將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教學,要結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創新教育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應基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選取一系列相互密切關聯的具體教學問題,構成“問題鏈”,通過情境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入真實的情境或者虛擬的情境,在情境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要精心設計教學專題和教學議題,探索構建以“問題鏈”為基礎的情境化教學方式,形成問題情境、虛擬情境和現場情境三者結合銜接的思政課教學模式,增強課程教學的參與性、體驗性和感染力。

三、將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教學的著力點

將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教學,是系統性的教學工程體系。結合思政課的特點,在正確的價值指引下,在教學中要把握著力點,突出主題主線和主流本質,引導學生增強信仰信念信心,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在教學中,既要講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的經驗,也要講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做到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一)突出主題主線,增強信仰信念信心

講好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抓住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的主題主線。歷史不是凝固的靜態畫像,而是一個連續性變化的過程。黨的百年奮斗歷史是由一系列非常具體、非常生動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所構成,不應當陷入孤立地、割裂地、片面地肢解或解構作為整體的歷史,而應當堅持邏輯與歷史相統一,把握歷史規律,聚焦總結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主題,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進行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斗爭,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在思政課教學中,要講清楚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抓住主流本質,引導大學生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增強信仰信念信心。

(二)堅定歷史自信,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將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教學,要堅定歷史自信,保持理論的清醒和政治的堅定。歷史的發展往往是迂回曲折的,歷史的進程是連續性變化的復雜過程,因此,要堅持以正確的價值導向為指引,以高度的歷史自覺和堅定的歷史自信講述歷史,反對歷史虛無主義“重評歷史”。歷史虛無主義以“歷史事實”為幌子,打著“學術”旗號,作“選擇性”虛無,以形形色色的碎片化、污名化“研究成果”歪曲歷史,其實質是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因此,要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以透徹的理論說服力有效駁斥,增強歷史自覺和歷史自信。

(三)以史為鑒,講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

將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教學,要從波瀾壯闊的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皻v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4]24。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風云激蕩、波瀾壯闊,充滿著苦難與輝煌,凝聚了經驗和智慧,要從黨的百年奮斗的歷史進程總結歷史經驗,揭示馬克思主義能夠在中國落地生根和創新發展的密碼,揭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密匙,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奧秘。以史為鑒,總結好過去我們成功的經驗,從而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中國共產黨是近代中國歷史的必然產物,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探索救國興國之路,在接續奮斗中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仡櫼话倌甑臍v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歷史,就是一部踐行初心使命的歷史。中國共產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中國共產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能夠持續造福本國人民的發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在思政課教學中,要以史為鑒,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講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永葆初心本色。

(四)面向未來,講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

將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教學,不僅要回顧走過的路,更重要的是面向未來,擘畫美好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新藍圖。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以史為鑒,總結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以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豐厚滋養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凝聚強大奮進力量。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風云詭譎多變,外部環境復雜而嚴峻,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把握歷史發展大勢,立足新發展階段,劈荊斬棘,在新的“趕考”路上勇毅前行。當代青年學生是民族復興偉大進程的參與者,要引導他們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勇擔歷史使命,在不懈的接力奮斗中,以新的實踐創造更大成就。

猜你喜歡
經驗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經驗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