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創建高效數學課堂

2022-03-18 21:47馬國峰
黑河教育 2022年1期
關鍵詞:培養興趣數學教學高效課堂

馬國峰

[摘 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體驗出發,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活動,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學會從數學角度去觀察、思考問題,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與愿望,體會數學的作用,從而學會學習,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加強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課題的研究,打造高效課堂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數學教學;培養興趣;高效課堂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努力創建高效課堂是每位教師必須思考和探索的課題。教師應從課前準備、課堂操作、對學生學習習慣的要求、學習方法的指導等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建高效課堂。

一、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教”的方式與方法存在的問題

1.有的教師角色沒有轉變,還是老套路老方法一言堂,學生聽得枯燥毫無興趣,課堂氣氛沉悶,久而久之就產生厭學心理。還有的教師對新課程倡導的 “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教學方法照搬照抄生搬硬套,不從學生實際出發,不講究方式方法,一味的“鼓勵”學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課看上去學生真成了學習的主人,一堂課在“喧鬧”中結束。課后學生卻對本節課的知識掌握是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不知道本節課學了哪些內容,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2.雖然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多年,但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活動依然是現在教學的主流,教學過程簡單枯燥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方法單調,學生學習沒有熱情和動力,學生只是被動學習沒有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機械記憶和模仿練習,成為數學教學活動的重要表現形式,學生缺乏對數學知識的思考與探究過程,以及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不到完成任務的成就感,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減弱,探究知識的熱情也會降低,學生的特長得不到發揮,個性發展受到遏制,創新能力受到限制,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3.備課一是備教材,二是備學生,二者在教學過程中同樣重要,有的教師備課只注重備教材,缺少“備學生”這一環節,影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忽視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出現“你教你的我學我的”,最終導致“教”與“學”相脫節的現象。

(二)“學”的方法與態度存在的問題

1.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端正的學習態度是學生成績提高的重要保障;有的學生學習無方法,看似努力學習但學習成績不理想,還有的學生依賴性強,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弱,學生不能做學習的主人,不能主動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中。在小學階段數學內容基礎知識相對較多也相對簡單,只要學生在課上認真聽,課下反復練習,數學成績還勉強的。一旦進入初、高中,如果還像小學那樣,還有依賴心理,不能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課前不預習,課上只跟著老師的節奏走或忙于作筆記,自己沒有思考過程,那么學生對所學的知識也是一知半解,沒有理解與掌握數學學習的真正方法,這樣的聽課效率也會很低的。

2.數學知識的掌握與運用不是依賴死記硬背,而是學生在學習中了解結論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并在實踐中運用解決問題。學生死記數學結論,不知結論是怎樣推導出來的,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重點難點掌握與理解不透,筆記記得不少,疑問也一大堆,課后也沒及時向老師解疑對所學知識也沒及時鞏固、總結。這樣久而久之造成成績下滑失去學習興趣產生厭學心理,機械模仿,死記硬背,在學習中缺乏主動探究新知的欲望,一旦遇到難題就不會動腦思考不能獨立解決問題,對教師有嚴重的依賴性,結果是成績下滑學習吃力,功夫沒少下,成績不見提高,最終導致有些學生厭惡了數學學習,甚至對數學這門課程產生畏懼感,最終放棄這門學科。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區分其他學科有三個顯著特點:抽象性、精確性、廣泛性。數學知識理論性較強,學習相對枯燥,這樣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降低學習效率,甚至讓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怎樣才能改變這一現象呢?就是讓學生對數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課前準備一定要充分,教材一定要吃透,教法一定要得當,對學生一定要了解,制作的情景一定要有吸引力。精彩的課堂導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通過別具一格的情景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和內在的學習潛能,讓學生在快樂學習中學習并掌握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技能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有效導入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情景導入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動漫導入、故事導入、生活導入,甚至可以是詩歌導入、電影片段導入等,只要對知識傳授有用的,對學生接受新知識有益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很好地聯系教學實際都可以稱之為有效的課堂導入。

生活中離不開數學知識,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更易讓學生學習掌握數學知識,生活導入是數學課堂導入的重要形式和常用方式。教師通過創設生活中常見與數學有關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望,使學生能夠根據生活體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有關數學知識,學生也可以小組合作形式探討交流獲得結論。在教學應用題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制作生活中常見的場景,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求知欲,提升探究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清楚認識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的現實意義,充分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

(二)改變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就是教學五步走:組教、新課、鞏固、小結、作業。課堂教學是教師單一進行的教學活動,學生只作為一個聽眾在那一動不動聽教師講課,聽完新課之后學生鞏固做課后練習,之后教師課堂小結,最后教師布置作業,這堂課就完成了。這種教學模式抑制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也影響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傳統教學模式的學生認為教學主要是教師的事情,自己只要跟著教師講課思路走就行,學生自主探究新知的積極性不高,這樣的教學模式,教學效果自然是不好。隨著新課程改革進一步發展,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轉變教師的角色,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對數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探究新知,增強與人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效果才會不斷提升。

在數學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一種意識,教師只是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主導者是學習的主人,不要壓抑學生探究的熱情。鼓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獨立解決問題,教師要盡最大努力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活潑激烈的學習氛圍才是最有成效的。如在教學認識長方體這節課時,教師可以把學習的時間留給學生,先讓學生通過多媒體初步認識長方體,再通過學習目標知道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與目標。初步感知面、棱、頂點的含義,什么是面:在長方體中圍成它的這幾部分叫做面。出示什么是棱:兩個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一條直線叫做長方體的棱。出示什么是頂點:三條棱相交于一點而形成的,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底面上的兩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和寬,豎直方向上的棱叫做高。學生了解長方體的相關知識,拿出自己帶的長方體模具用手摸一摸,用眼看一看長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小組討論交流匯報結果。長方體有六個面、十二條棱、八個頂點。在引導學生觀察長方體六個面都有什么特點,上下、前后、左右,得出結論相對的兩個面相同,相對棱的長度相等。探究正方體的特征學生以小組形式探討交流匯報結果:正方體六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正方體的12條棱長度都相等,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在小結本節課所學收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總結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特征,這對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是一種鍛煉,本節課得出的結論基本都是學生在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中總結出來的,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會更深刻更易理解,教學效果也會更顯著。

總之,構建高效數學課堂必須從培養學生的興趣開始,探索數學高效課堂任重而道遠。教師需要從教學中不斷總結方法與經驗,發現不足及時改正,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敢于表現自我,體會成功與快樂,使數學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于海燕.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J].新課程學習,2013,(12).

[2]高鳳仙.如何提升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3,(01).

[3]王曉艷.談談數學教師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做好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

(責任編輯 史玉英)

2256500783256

猜你喜歡
培養興趣數學教學高效課堂
淺談初中物理啟蒙教學策略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基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數學教學中“量感”的教學探究
培養學生日記寫作興趣的策略研究
如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