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探究

2022-03-19 22:44徐運華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5期
關鍵詞:邏輯思維能力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徐運華

摘要: 數學是一門嚴謹、抽象的學科,教師要想保證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就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綜合運用教學方法、開展課堂討論、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習慣、加強課堂練習等方式培養低年級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 小學數學? 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策略

??數學是一門理性思維的科學。蘇聯數學教育家奧加涅相指出:“區別于傳統教學,現代教學的特點在于力求控制教學過程以促進學生思維發展,而基本的思維方法則成為學生要掌握的專門內容?!痹谛W數學教學中,人們越來越重視數學這一學科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毒拍炅x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也提出:“要使小學數學既長學生知識,又長學生智慧?!币虼?,在進行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還要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由此看來,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重視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開拓思維空間,使學生積極思維并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本文就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談幾點措施,以期促進學生個體發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一、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學生 思維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載體,沒有語言,思維不能得到良好的表達。同時,良好的思維能力又能促進語言表達的完善。掌握正確的數學語言有助于發展數學思維能力。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工具,具體形象的數學語言有助于具體形象思維的形成,嚴謹、縝密、具有高度邏輯性的數學語言是發展邏輯思維的“培養液”。數學形象思維離不開文字和圖形語言,邏輯思維和推理離不開符號語言。

(一)利用比較,訓練數學語言

學生如果對概念和問題混淆不清,勢必會導致思維混亂。因此,讓學生有意識地閱讀題目內容,并用自己語言表達出來,在比較中更容易區別異同。例如,在教學“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不變”這一定律時,可先讓學生熟悉定律,再進行練習。

1+2=3? 2+3=5

2+1=3? 3+2=5

接著啟發學生思考:每組題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比較每組上下兩題發現了什么規律?引導學生說出:每組兩個加數相同,只是位置調換了,但是得數相同。然后教師通過題目對定律進行總結。我們反復提到的一些定律,為什么學生做題時就出錯呢?造成出錯的原因大多是學生未能深刻理解教學背后的含義。這就需要我們用恰當的語言解釋給他們聽,并引導他們進行數學思考,在理解中打通思維,而絕非簡單地機械套用公式或者定律。要做到這點,教師需要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真正做到“用語言為孩子搭建思維的臺階”。

(二)加強觀察能力的培養,訓練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學生在具體形象思維的基礎上發展抽象思維,從而提高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如教學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時,讓學生觀察圖中都有哪些信息、要求是什么,并用三句話口述成應用題。學生在觀察、思考后,形成語言,這種觀察、思考、形成語言的過程就能有效培養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三)創設問題情景,訓練數學語言

學生在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前,需要對問題進行邏輯分析,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如在講第三冊第48頁第一題時,教師可以先啟發學生看圖,大致了解圖中描述的場景。再引導學生觀察每一個蹺蹺板上坐幾個人、共有幾個蹺蹺板,讓學生回答一共有多少人。當學生寫出算式4×2=8后,再問:蹺蹺板的每一頭坐幾個人?一共有幾頭?引導學生寫出算式2×4=8。至此,再讓學生比較兩個式子有什么異同,最后引導他們得出結論:交換被乘數和乘數的位置,積不變。

二、結合“計算方法”教學,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一)通過數理的對比,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能力

小學數學的計算方法有帶符號“搬家”法、結合律法、乘法分配律法等。計算能力是學習數學重要的能力,是數學學習過程中最多的內容,也是數學學習中最復雜的內容。計算過程就是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過程。比如在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的口算方法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分析題中數字的特點,歸納綜合得出口算的步驟,再讓學生通過比較、分析、綜合,總結出口算方法。學生計算出34+2和34+20的結果,再敘述操作過程。通過數字之間的比較,有利于學生掌握算理。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過程中培養了比較、分析、綜合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運用法則教學,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是抽取事物的一般的、本質的屬性,概括地將這些屬性推廣到同類事物上的能力。數學本身是一門抽象性很高的學科,從小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對于他們學好數學、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具有積極意義。比如在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時,教完46+18和36+24兩道題后,可以鼓勵學生將習得的運算策略應用到其他計算中,并讓學生嘗試著總結。之后教師對學生歸納、總結的結果給予及時的反饋,找出優點與不足,這樣學生在自主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逐漸培養抽象概括能力,同時也加深了他們對法則的理解。

三、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思維

創設問題情境可以誘發學生思考。比如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時,出示2+2+2+2=8,3+3+3+3=12,4+4+4+4=16后,教師可以向學生發問:“觀察上面三個算式,你有什么發現?”促使學生多維度思考。之后讓學生展開討論,再各自發言,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使其形成思考的好習慣。

再如,在教學乘法口訣之前,教師可以開展師生口算比賽活動,隨意出若干個乘法計算的題目,鼓勵學生積極加入,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師用乘法口訣很快給出了所有題目的答案,而學生用連加的方法在規定時間內只能計算出部分題目。當學生好奇老師為什么可以快速給出答案的時候,教師抓住時機告訴學生:“老師算得這么快是因為老師掌握了乘法口訣,同學們想具有這種快速運算的能力嗎?”于是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學習興趣。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學得主動,思維活躍,效率很高。

四、教學中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操作,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才是學習數學的有效方式?!崩?,教學長方形概念時,教師最好不要直接畫一個長方形,告訴學生這叫作長方形??梢猿浞掷脤W生個體生活經驗,讓學生觀察、識別一些生活中有關長方形的實物,并逐步引導他們歸納出這些事物共有的特點,最后才抽象出圖形,對長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這樣學生對長方形的印象就會深刻。再如,教學“整十數加一位數”中的40+5時,第一項活動是組織學生分組擺木棒去找答案,接著小組內成員討論并說說計算過程,大部分同學都得出“4個十和5個一組成45”。之后,請同學們進一步思考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同學們躍躍欲試,有的說:“5個一和4個十組成45?!庇械恼f:“5自己住太悶了,它就去40的家里玩,5是從個位上來的,就只能到40的個位上去,0和5加起來是5,40+5=45?!庇械恼f:“40邀請5去它家玩,40個位上的0看作一張空凳子,5從個位上來就到40的個位‘凳子’上去坐,所以40+5=45?!苯處煿膭顚W生不要怕犯錯誤,讓他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一些反應較快的同學會把問題想得更深刻,反應較慢的同學也會變得更愛思考。學生在自由討論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獲得了解決問題的多種辦法,也在思考中打開了思維。

五、加強練習訓練,深化學生思維

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持續有效的練習。練習是數學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是學生鞏固新知,熟練掌握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途徑。而數學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要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及教學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把握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合理設計練習內容,有創造地設計練習形式,增加練習的思維含量。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在強化練習中實現,通過綜合性練習,使學生在觀察、比較、分析中找出規律,啟迪思維,開發智力。例如,學生學習了一年級上冊20以內數的認識后,一定量的練習能讓學生形成技能、技巧。但是,練習中也要注意,機械地重復練習,不僅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還不利于學生創造力的發展。教師可以設置以下一組練習:

(1)(? ),(? ),10,(? ),(? );

(2)15,(? ),(? ),18,(? )(? );

(3)19,(? ),15,(? ),(? ),(? ), (? );

(4)20,17,14,(? ),(? ),(? ),(? )。

以上一組練習,學生可以正著數,也可以倒著數;可以一個一個數,也可以幾個幾個數,如2,6,10,14,18等。答案不唯一,學生在解題中可以有多種可能性的思考,這也有益于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新意識。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認真分析錯誤的成因,大都與未能認真讀題、思考不嚴密有關。因此,教師必須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F在練習題的來源非常廣泛,教師應當審慎選擇,抓住學生的易錯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又如二年級下冊數學易錯題:

(1)小紅原來有13本故事書,后來爸爸送了她3本,叔叔又送了她5本,現在小紅多了幾本故 事書 ?

(2)5個西瓜連筐共重46千克,其中筐的重量是2千克,那么每個西瓜的重量是多少?

在以上的練習中,學生很容易出現錯誤,會把“比原來多幾本”誤當成“總數是多少”進行運算。忽略“連筐共重”的題目信息,這些問題皆源于思維的慣性及不嚴謹性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細心審題,思考周密,增強學生思維條理性、深刻性,走出只看表面現象或只憑直覺去得到結論的思維誤區,從而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

總之,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數學家陳省身曾不無擔憂地說道:“思考數學問題需要很長時間,我不知道中小學課堂是否能夠提供更多的思考時間?!弊鳛橐幻處?,我們不應只在傳授知識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利用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思維潛能,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打基礎,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B.A.奧加涅相.中小學數學教學法[M].劉遠圖,管承仲,秦璋,等譯.北京:測繪出版社,1983:112.

[2]白媛媛.數學教學中應重視數學語言的強化[J].中國教育學刊,2016(7):105.

[3]王玉東.讓孩子慢慢想[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3(8):1.

[4]凌國偉.在小學數學教材實驗中培養學生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一些體會[J].課程·教材·教法,1992(6):49 52.

責任編輯:唐丹丹

3634500589223

猜你喜歡
邏輯思維能力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
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